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的暴发疫情及其控制措施。方法通过对滨海县实验小学189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进行调查、检测、处置及其全面分析。结果189例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疫情为一起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疫情暴发的原因主要是发现病例没有及时隔离,学生间互相接触传播引起。事件发生后,学校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采取积极有效的控制措施,疫情在10天内,得到了控制。结论通过卫生行政部门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暴发疫情的管理,基层卫生院的配合,控制疫情是非常重要的。并对类似事件防范提供依据。

  • 标签: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小学 暴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该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1年11月1日至2011年12月24日发生在平塘县某镇一小学流行性腮腺炎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起疫情共发病82例,罹患率为14.75%,发病主要集中在三年级,共计35例,占发病总数的42.68%,班级之间发病有明显差异(X2=151.15,P<0.01),男女性别比为3.11。结论疾病监测敏感性不强,疫情处置不及时,是本次疫情爆发、蔓延的主要原因,今后应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控策略,开展相应的防控工作。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疫情 流行病学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起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暴发的流行特征,掌握疫情暴发的原因和规律,为今后流行性腮腺炎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暴发疫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起疫情共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08例,男女性别比为11.03,罹患率为11.76%,疫情持续时间为76天,全校各年级均有病例发生,经过采取一系列控制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接种疫苗是预防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主要手段,宣传教育、隔离治疗和通风消毒等措施,是控制疫情蔓延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暴发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以四川省西充县某小学发生的一起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为例,分析其疫情的流行特征和发生原因,为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一定经验和依据。方法通过对收集疫情发生的个案资料进行回顾性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找出疫情的发生原因和采取的防控措施,并对防控效果进行分析,总结防控工作经验。结果疫情发生于春夏交替季节,持续时间47天,并出现一次发病高峰。共发病90例,罹患率为2.09%。采取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疫情发生的早期及时进行处置,建立环境卫生良好、规范管理的学校卫生制度等是防止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在学校、幼托机构暴发流行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病学分析 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