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筛查新进展,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降低宫颈癌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1年3月在本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60例女性,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每组80人,对照组用人乳头病毒检测(HPV)进行检查,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分析两组检查结果中出现的阳性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宫颈癌前病变 宫颈癌 筛查 人乳头病毒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麻醉精神类药品 处方登记 处方编号 不合格处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全麻下骨科普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情况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方法 研究选择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骨科普外科行全麻手术的患者180例为调查对象,分析患者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 术后24小时疼痛主要为轻到中度疼痛,且术后均使用了镇痛泵的药物治疗。疼痛的干预方式有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社会支持,其中术后早期24小时以药物治疗为主,术后三天左右以非药物治疗为主。护理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疼痛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结论 对骨科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疼痛的调查随访能为临床患者疼痛需求的改善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术后疼痛 药物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神经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的干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比组改良组,对比组患者行常规治疗,改良组患者行神经康复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干预下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心理状况评分。结果:改良组患者的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且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改善其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神经康复治疗 运动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叙事护理对肺结核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改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近一年(2021.01-2022.01)入院进行治疗的肺结核病患,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进行常规护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另一组为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为病患加入叙事护理,对实验结果观察记录并报告。结果:在无客观因素影响影响的前提下,B组病患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各项实验数据(SAS、SDS、WHOQOL-100评分)均优于A组病患。结论:在肺结核病患的护理中,加入叙事护理的护理模式,对于提升病患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更有利,方法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叙事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时间:2021年4月--2020年4月;研究样本:我院急性胰腺炎患者62例。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多层螺旋CT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结果。结果:CT检查阳性45例、阴性17例。超声检查阳性43例、阴性19例。多层螺旋CT灵敏性(97.67%)、特异性(84.21%)、准确率(93.55%)均高于对照组多普勒超声(84.62%、43.48%、69.35%)(P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层螺旋CT 急性胰腺炎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检测对胃癌的临床价值,同时分析两种T细胞对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本次研究将通过对照实验的形式实施,将纳入32例胃癌患者参与实验,将其命名为患者组,于同期再次选取32例健康者进行对照实验,命名为对照组。实验开始后抽取2组研究对象外周血样本,通过荧光标记对两组研究对象的抗CD4、抗CD8、抗CD45RO、抗CD62L进行染色,随后分别检测记忆T细胞调节性T细胞,并探析记忆T细胞调节T细胞与胃癌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对两组患者的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从数据显示可见,患者组与对照组的CD8+T、CD8+TCM、CD8+TCM/CD8+T、CD8+TEM/CD8+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差异不大(P>0.05)。其次,针对患者组的CD4+T细胞、CD4+TCM、CD4+TEM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进行了分析,在CD4+T细胞方面,患者组性别、TNM分期差异明显(P<0.05),CD4+TEM方面性别方面男性高于女性,(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记忆性T细胞、调节性T细胞与健康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有利于提升为胃癌病理情况的检测,有助于提高对胃癌的预后治疗。

  • 标签: 胃癌 外周血 记忆T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胃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脊液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颅内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1月收治的55例疑似颅内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脑脊液血清降钙素原联合检测,以脑脊液培养为金标准,比较单一及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率。结果:联合检测的灵敏度(90.00%VS64.00%)及准确率(85.45%VS60.0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单一及联合检测的特异性比较无差别(P>0.05)。结论:经联合检测可为颅内感染诊断提供可靠参考,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脑脊液 血清降钙素原 联合检测 颅内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重管理对孕前超重及肥胖孕妇体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妇产科选择60例孕妇,按照住院顺序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常规健康管理,30例)与体重管理组(个体化体重管理,30例),对比两组孕期体重增长情况、妊娠结局及妊娠并发症。结果:体重管理组体重增长比对照组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管理组剖宫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超重孕妇个体化体重管理,降低孕妇难产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妊娠结局,可以广泛推广。

  • 标签: 个体化体重管理 超重及肥胖孕妇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分别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2020年12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接诊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抽取80例纳入观察对象,通过利用电脑分组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雷珠单抗治疗,研究组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使用康柏西普治疗后,对照组相比,康复有效率更高,治疗后一个月的视力水平明显更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三个月后的视力水平两组接近,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有少量患者出现眼内异物感、眼压升高、球结膜下出血等并发症,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该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柏西普应用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短期疗效突出,但雷珠单抗与康柏西普的长期效果接近,且两种药物的用药安全性均比较高。

  • 标签: 雷珠单抗 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效果。方法:将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入选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40例缺铁性贫血作为A组,40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为B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检验结果检出率。结果:对照组患者MCH指标高于对照组,RBC、RDW、Hb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地中海贫血 血常规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的护理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回顾本院72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疾病认知水平。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疾病认知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针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十分必要,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建立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应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老年慢性心衰 负性情绪 疾病认知水平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实施处方登记处方编号管理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应用麻醉精神类药品进行治疗的患者140例,根据用药治疗期间药品管理模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中70例患者采用常规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观察组中70例患者采用处方登记处方编号模式对麻醉精神类药品实施管理。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情况、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结果 观察组研究对象对药品管理模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纠纷事件例数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精神类药品应用时间疾病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麻醉精神类药品在管理过程中应用处方登记处方编号模式,可以明显减少不合格处方数不良反应,使纠纷事件发生率降低,缩短病情治疗时间,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显著提升。

  • 标签: 麻醉精神类药品 处方登记 处方编号 不合格处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HCV合并HIV感染者的肝功能、机体免疫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年收治的29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的单一HIV感染患者506例单一HCV 感染患者131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抗HIVHCV病毒治疗前的肝功能、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等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均以男性所占比例最高,各组性别间差异没有无统计学意义;单一HIV组HCV组患者的感染年龄较HIV/HCV组偏大。HCV/HIV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单一HIV组单一HCV 组患者,白蛋白、白球比均低于单一HIV组单一H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CV/HIV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高于单一H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CV/HIV组、单一HIV 组患者的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CD4+/CD8+ 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HIV 合并感染患者的 CD4+ T 细胞数量、CD4+/CD8+ 细胞比值水平比单一HCV感染者明显降低,而CD8+ T细胞数量水平与单一 HCV 感染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HIV/HCV 组 HCV 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单一HC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IV/HCV组单一HCV组的HCV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与,HIV/HCV合并感染者较单一病毒感染者更易发生肝功能受损,CD4+ T细胞CD4+/CD8+ 比值降低,免疫功能更加低下,HCV病毒载量升高,应加强此类人群的检测,尽早进行干预。

  • 标签: []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重叠感染 细胞免疫 肝功能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在老年骨创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20.8~2021.8月我院收治的70例老年骨创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5)观察组(n=35)。前者采用全身麻醉,后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比较两组术后睁眼时间、语言陈述时间、术后不同时间段认知功能(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及语言陈述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段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骨创患者采用椎管内麻醉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术后恢复,改善患者认知功能,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老年骨创 椎管内麻醉 全身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哮喘患儿共106例,按双盲分组法分为实验组(53例)对比组(53例),给予对比组患儿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患儿强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儿的指标变化。结果:实验组患儿在哮喘持续时间方面相比对比组患儿明显更低,在护理有效率及依从率方面相比对比组患儿明显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干预效果理想,可给予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哮喘 强化健康教育 护理效果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0例输血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凝聚胺试验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观察组采用凝聚胺试验联合微柱凝胶技术行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对比两组患者血液匹配相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匹配相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柱凝胶技术在输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且能保障患者输血治疗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微柱凝胶技术 输血治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中医护理学是建立在中医理论基础上发展的一门学科,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对中医护理人才的需求量日趋增多。作为教育改革的试点,高职院校承担着向社会各界输送出大批卫生技能人才的重担。然而,目前仍有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存在于高职院校中医护理学科的教学中,例如:学习内容太多,教学课时过少,教学模式陈旧,缺乏操作实践等问题,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不佳,不利于中医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为了提升中医护理学科的教学质量,培养出一批具有相关专业技能的人才。笔者对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现状与高职院校中医护理学所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相应的总结与对策研究。

  • 标签: 高职院校 中医护理 现状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皮康霜喜疗妥联合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疗效进行分析以及观察。方法 本次研究内共计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的时间范围之内来院进行外阴白色病变治疗的116例患者为对象,将患者随机划分成为了对照组(n=58)试验组(n=58)。对照组使用的治疗措施为四物苦参汤外阴熏洗法,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上再使用皮康霜喜疗妥联合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治疗前后外阴色素脱失评分治疗的总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体效果比试验组患者更差,组间的数据采取对比后有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之中患者的外阴色素脱失评分对比后不具备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外阴色素脱失评分高于试验组患者,组间的数据采取对比后有意义(P<0.05)。对照组之中患者治疗的满意程度比试验组之中患者更差,组间的数据采取对比后有意义(P<0.05)。结论 在对外阴白色病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当中,对其运用皮康霜喜疗妥联合治疗方式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 标签: 皮康霜 喜疗妥 外阴白色病变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