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手术和非手术治疗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诊治的81例成人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分析和比较各组愈合率、畸形愈合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组50例采用了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非手术组31例采用手法复位、锁骨带外固定等治疗;其中手术组发生并发症1例,为浅表感染;骨折畸形愈合3例;其余46例非骨折畸形且无感染现象。非手术组发生骨不连6例,骨折畸形愈合11例,其余14例非骨折畸形,无骨不连现象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关节评分手术组为(92.5±4.2)分,非手术组为(83.3±9.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可作为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 标签: 锁骨中段移位性骨折 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后路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疗效。方法采用经后路截骨矫形治疗胸腰椎陈旧性骨折(单一节段)并后凸畸形患者9例,男4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50.5岁,病程为8~50个月,平均25个月。9例患者均有后凸畸形伴腰背痛,其中6例患者有迟发型神经损伤。9例患者均采用后路椎管减压、V型截骨矫形、植骨融合、椎弓根系统内固定。结果随访6-24月,骨折后凸畸形矫正,脊髓神经功能完全恢复,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未出现因截骨矫形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结论胸腰段椎体陈旧性骨折并后凸畸形的患者,经后路截骨能够同时达到减压、矫形、融合的目的,对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后凸畸形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胸腰椎陈旧性骨折 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比DR与X线片两种方法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不同效果。方法调查100例隐匿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使用DR摄影技术诊断,对照组使用X线片技术进行诊断,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5.34%,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61.25%,DR技术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技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技术诊断鉴别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优于X线片技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DR X线片 隐匿性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0月-2012年1月收治的79例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全部79例患者均得以随访6-36个月,全部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术后半年内每月复查一次X线片,以后每年复查一次。骨折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无骨折不愈合及钢板断裂、无伤口感染皮肤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结论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胫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 标签: 胫骨远端 锁定加压钢板 粉碎性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掌侧T型锁定钢板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我科收治35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切开复位掌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本组35侧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6个月。骨折复位维持满意。腕关节功能根据Garland与Werley评分标准,本组优26例,良5例,可3例,差1例。并发症3例,发生率8.5%,其中,拇长伸肌腱激惹2例,骨折延迟愈合1例。结论掌侧锁定钢板能有效地维持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复位,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但它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锁定钢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创伤骨折救治过程中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1年8月至2023年4月,研究了60名创伤性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人。研究组接受预见性护理方案,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旨在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以评估预见性护理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和与传统护理模式的差异。通过这项研究,希望全面评估这两种护理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在救治和住院用时上有明显优势,同时抢救成功率更高,并发症情况更少。在满意度方面,研究组得分较高。统过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是一种新的医疗模式,对急诊创伤骨折患者的救治能产生显著效果,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该模式通过提前预知患者可能面临的困难和并发症,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治疗延误或错误引起的不良后果。该护理模式不仅关注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考虑心理、情感和社会需求,提供全面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应对身体和心理挑战,促进康复和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诊创伤性骨折 救治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疼痛控制护理在小儿骨折患儿疼痛控制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1-2021.2,选取102例小儿骨折患儿进行研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应用疼痛控制护理,观察组联用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第2天、4天、6天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8.04%大于对照组78.43%(P<0.05)。结论:在小儿骨折患儿的疼痛控制护理中实施疼痛控制护理,可降低疼痛感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 疼痛控制护理 疼痛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的患者为:创伤性骨折患者;共88例(选取时间开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内踝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克氏钉连接空心钉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录的60例内踝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样本,依据抽签法将患者均等分为30例实验组、30例对照组,依次落实克氏针连接空心钉治疗、拉力螺钉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Kofoed评分、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结果 实验组踝关节Kofoed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而骨折临床愈合时间的数值却远在对照组之下,组间差异以P<0.05表示。结论 内踝粉碎性骨折患者在制定治疗方案时,采用克氏针连接空心针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缩短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克氏针 空心针 内踝粉碎性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细节护理+健康宣教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9.11—2022.2期间我院收治的9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细节护理+健康宣教),每组46例,对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生活质量比较。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的SF-36评分高,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健康宣教+细节护理,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以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宣教 细节护理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方法 选取 2020 年 5 月~ 2022 年 5 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与围术期护理且术后恢复不佳的4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组成观察组,同时抽取49 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组成对照组。 观察分析两组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情况,并对护理对策进行分析。 结果 观察组合并高血压占比为46.94%,与对照组的 30.61%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1,P=0.097);观察组的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占比分别为75.51%、63.27%、62.31%、67.35%,均高于对照组(22.45%、20.41%、38.78%、2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27.603、18.493、6.910、14.759,P<0.05);经 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均为影响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恢复的围术期护理的危险因素(OR=10.625、6.717、2.972、5.156,P<0.05)。结论 手术部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高血压、低体温及下肢肿胀均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造成不良影响,应及时给予相对应的护理对策,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 骨质疏松性骨折 老年 围术期护理 危险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创伤性骨折患者在接受急诊治疗过程中为其进行疼痛护理管理后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遴选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45例,经简单随机法划分对照组(n=22)与研究组(n=23),分析两组疼痛程度、不良情绪、睡眠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VAS评分、SAS及SDS评分、PSQI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管理对于缓解创伤性骨折患者骨折疼痛,调节其不良情绪,保障患者的睡眠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急诊 创伤性骨折 疼痛护理管理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肢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的循证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22.1-2022.12间收治的150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75例,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75例,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创伤性骨折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采用循证护理,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创伤性骨折 深静脉血栓 循证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02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创伤性骨折患者200例,将其随机抽选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中医疼痛控制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创伤性骨折术后患者实施中医疼痛控制护理,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降低患者的疼痛感,促进术后康复。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MRI)在早期鉴别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OVCF)与转移瘤性椎体骨折(MVCF)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OVCF和22例MVCF患者骨折早期(≤2月)的MRI资料,观察记录MRI资料中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椎体后缘皮质后凸、椎弓根累及、出现硬膜外肿块、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椎体后部骨碎块后移、伴随多处椎体骨折这8种征象,所得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MVCF的MRI征象多骨折椎体后缘皮质后凸、椎弓根受累及、出现硬膜外肿块、出现椎旁软组织肿块及出现其他椎体转移灶;OVCF的MRI征象中多有骨折椎体存留正常骨髓信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椎体后部骨碎块的后移及伴随多处椎体骨折两种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影像技术有助于早期鉴别OVCF与MVCF,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应用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2月~2014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6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随机分为单侧PKP组与双侧PKP组,共累及椎体98个。于X线监测下,对病椎行单侧或双侧球囊后凸成形术。应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评价指数方法,实施两组患者临床手术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疼痛症状均告缓解,随访6~24个月,均无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病情实施单侧及双侧PKP术治疗,可获得相对满意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骨折 压缩性 骨质疏松 脊柱 外科手术,微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