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普及“双硫仑样反应”的防治知识,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之间收治确诊的“双硫仑样反应”病例39例进行分析;结果无论饮酒量多少,先饮酒还是后饮酒,一旦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均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结论通过普及“双硫仑样反应”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医务工作中的防范意识,完全可以避免“双硫仑样反应”的发生;故此,笔者提醒同道,酒精中毒时避免使用酒精增敏药物。同时也应该告知病人,在使用有酒精增敏作用药物时,近期应禁酒。

  • 标签: 双硫仑样反应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瑶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123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14-01陈大爷因为感冒去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但当他看到说明书时却傻了眼,这药有那么多不良反应,谁还敢吃?许阿姨合并有多种慢性疾病,每天要同时吃好多种药物,她有些疑惑,病是要治的、药也是必须要吃的,那么不良反应该怎么防呢?张先生近日由于患支气管炎到医院打吊瓶,不想却由于过敏发生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差点送命。他很疑惑,大医院的正规药物怎么也不安全?1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你知道多少?药物都是有不良反应的,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在很多常见、常用药物中,都会存在易于造成胃部不畅、皮肤过敏、便秘和发疹等不良反应。像是催眠药物、精神安定剂等使用之后还会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另外像是降血压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使用后,一旦停止服用反而会加重病情。像是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还要同时注意观察病情的变化,例如使用毛地黄的同时要注意观测心率变化,避免中毒。那么,每一种药都是存在不良反应的吗?答案是肯定的,每一种药物都有不良反应,但是会受到一些内在或者是外在的原因,使它们的不良表现各不相同,而且也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出现的和治疗作用并无相关性的问题,属于是药物的固有效应。绝大部分的药物都不止存在一种药理作用,而其中用于治疗目的的通常只是发挥了该药物其中的一种或者是两种药理作用,那么另外暂时机体不需要的治疗作用,就会变成不良反应。举例来说,异丙嗪是有着抗过敏、镇静双重作用的,那么将该药物用于对抗过敏的治疗,它所能起到的镇静作用造成的困倦、嗜睡对于患者来说就是不良反应了。再像是阿托品是能够缓解胃肠绞痛的,但相应的也存在有视力模糊、口干等不良反应。那么你又会提出了:我可以理解假药闹出人命,但是为什么大厂家、正规厂家生产的药物也是不安全的?其实不然,并不是说正规厂家、大厂家生产的药物就是绝对安全或者是不安全的,这是因为一些药物存在的不良反应还没有被我们发现。可以确定的是,假冒伪劣药物是会对用药者造成很严重损害的,但是这种损害并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因为药品不良反应的前提是“合格的药物在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当中,在用法、用量皆正确的情况下出现的、和用药目的并无相关性的有害反应&rdquo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现临床方面存在滥用中西药联用倾向,这样会降低疗效,延误病情,产生毒副作用,使病情恶化,给安全用药带来很大的隐患。方法从中西药配伍的药动学及药效学基础,物理化学变化等角度分析,为中西药联用提供参考。结论中西药联用应综合考虑,谨慎用药,力求达到理想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使中西药的配伍更加安全,合理,有效。

  • 标签: 中西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献血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5月同一辆献血车接待的无偿献血者1627人,其中804人设为干预组,823人为对照组。结果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心理干预组为1.87%,对照组为6.0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献血者实施心理干预,可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心理干预 献血者 献血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其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80例肿瘤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采用药物治疗,根据不同预防与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预防护理,实验组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比较两组预防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95%对预防、护理方案疗效显著,显著高于对照组(疗效有效率为85%)(P<0.05);实验组95%对疗效满意,显著高于对照组(满意率率为65%)(P<0.05)。结论肿瘤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实施综合性预防护理措施效果理想,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肿瘤患者药物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心理及生理反应的影响。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0月我院720例择期手术患者按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应激反应变化。结果实验组访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及访视前(P<0.05);实验组访视后的术中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访视能减少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心理及生理反应,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手术室 术前访视 应激反应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口服避孕药不良反应。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复方口服避孕药是由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人工合成孕激素有17-α羟基孕酮及19-去甲基睾酮两类。复方口服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可能由于避孕药中雌激素、孕激素与雄激素的性能和剂量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口服避孕药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强化人们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认识。方法介绍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结果与结论只有全面系统地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才能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及其相关问题,提高全民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药品 不良反应 监测 合理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药剂科广东广州511400)摘要目的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合理。方法从过敏反应、毒性反应、特异性反应、二重感染、联合用药引起或加重不良反应等几个方面,综述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及临床危害。结果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可以预防和控制,应重视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临床监护。结论抗生素的药物不良反应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对服用拉米夫定的2000例慢性乙型肝炎病人中出现不良反应的20例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结果18例不良反应减轻或消失,2例因肝衰竭死亡。提示拉米夫定不良反应发生率虽低,但少数病人可发生严重不良后果,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拉米夫定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引起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探讨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的措施,保障患者术中输血安全。方法回顾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16例患者输注血液制品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输血不良反应的特征。结果16例发生输血不良反应,以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和过敏反应为主,未报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副作用。结论输血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手术室医务人员应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及适应症,选择合适的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输注,制订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规范和认真执行输血操作规程,降低输血反应,从而保障和提高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输血不良反应 发热反应 过敏反应 输血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临床输血不良反应的常见原因及预防。方法通过对本院2010年12月1日到2012年12月1日的所有输血病例和不良反应报告单进行统计分类,分析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结合我院情况,提出预防措施。

  • 标签: 输血 不良反应 原因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2010年该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汇总2010年收集到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按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判断标准进行分析、评价、分级、统计。结果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共116例,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头孢菌素类药物(31.90%)、喹诺酮类药物(22.41%)、青霉素类药物(15.52%)。因果关系评价肯定8例,很可能84例,可能21例,怀疑3例。结论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性质、临床使用量、个人因素等密切相关。

  • 标签: 抗感染药物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