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我国小学教师为被试就R.D.Goddard,W.K.Hoy&W.A.Hoy(2000)编制的教师集体效能量表进行了修订.修订结果表明:与Goddard原始的问卷相同,修订后原始版和减缩版的量表都具有单一的因素结构;修订后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指标,可以用作测量我国教师集体效能的有效工具;最后作者就本研究存在的局限性进行了讨论.

  • 标签: 教师集体效能 小学教师 信效度指标 初测样本 测量手旨标 《教师集体效能量表》
  • 简介:不久前有一份《白领健康调查》显示,在将近2000人的心理测试中,表现为“焦虑”的占到52%;表现为“人际关系异常”的为37%;表现为“敌对”的10%。专家认为,“焦虑”和“人际关系异常”表现的比例比较高,可以说相当一部分白领出现轻度心理异常。

  • 标签: 人际关系 焦虑 集体 健康调查 心理测试 心理异常
  • 简介:<正>《领导教育集体的社会心理问题》一书是苏联教育科学院编辑委员会批准,于1982年由苏联教育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学校管理心理学专著。这本书的作者P.沙库罗夫多年从事教育心理学研究,他在1975年就出版了《校长与教师集体》一书,并在苏联教育刊物上多次发表过文章。作者针对学校管理学中长期以来忽视学校管理的社会心理问题这一情况,指出,如果学校管理学研究只注意校内领导的教育组织问题,而很少注意

  • 标签: 心理问题 苏联教育 教师集体 学校管理学 学校管理心理学 校长
  • 简介:<正>一、问题的提出在小学德育工作中,“五爱”公德教育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内容。对于“五爱”内容之一的爱劳动方面,我国心理学工作进行了一些研究。有人探索了小学儿童公益劳动观念发展的特点,有人采用开放式问卷法及两难故事法对中小学学生的爱劳动观念的发展进行了调查研究,这些研究侧重于对不同的劳动形式的观念发展方面。在此,我们采用对偶故事法,着重对劳动本身的不同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小学六个年级的学生的普遍的、一般的劳动观念的发展,目的在于了解小学儿童劳动观念的发展状况,探索小学儿童劳动观念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为增强儿童劳动观念的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劳动观念 小学德育工作 故事法 小学儿童 公德教育 发展研究
  • 简介:<正>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每个教师的活动都是在集体中进行的。教师之间形成的相互关系对他们的工作能力和劳动效率都产生直接的影响。这里,集体成员间的善意的、平等的关系、良好的道德气氛、集体和每个教师的情绪、对自己工作是否满足,都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学校中心理气氛的形成取决于很多条件。既有校长的工作作风,他的个人表率作用,又有能吸

  • 标签: 心理气氛 教师 集体活动 教育工作 表率作用 工作作风
  • 简介: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测量一直是社会和文化心理学研究者关心的问题。本文以中国政府公布的客观数据为基础,采用Vandello和Cohen编制策略制作了中国人的集体主义量表,结果发现包括自我雇佣的百分比、离婚率、独居的百分比、65岁以上老人独居的百分比和三代同堂的百分比5个客观指标的集体主义量表可以描述中国人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未来可以用它来进行集体主义的地区差异和代际变迁的研究。

  • 标签: 集体主义量表 信度 效度
  • 简介:编制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检验其信度和效度.在文献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构建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理论维度,编写问卷条目.先对385名被试实施初测,进行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再对766名被试实施再测,进行结构验证和信度检验.结果发现,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是包含价值选择和行为理念的两维结构,由19个条目组成.该问卷构想效度和信度良好.因此,区分参照对象的个体主义—集体主义问卷可以作为测量个体主义—集体主义的有效工具.

  • 标签: 个体主义 集体主义 参照对象
  • 简介:文章以“集体主义—个体主义”这一基本文化差异维度为基础,围绕文化、基因和大脑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研究显示当人类执行各种文化任务时,那些为人类生存提供有力帮助的基因会被选择和保留下来;在自我表征,注意和知觉,决策、情绪和意向推断等心理状态或过程上的“集体主义—个体主义”文化差异都可追溯到脑功能的差异。研究者先后提出社会脑假设、文化—基因协同进化论、神经—文化交互作用模型等理论来解释基因、文化与大脑交互作用的现象。文章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文化差异 集体主义-个体主义 基因 大脑
  • 简介:为了探索集体心理干预对癌症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本研究在90名癌症患者中随机选取46人进行干预研究。为考察干预效果,在干预后分别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前测得分为协变量,以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各维度因子的后测得分为因变量,进行2(分组:实验组、对照组)&#215;2(性别:男、女)&#215;3(年龄: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的三因素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经过集体心理干预的实验组在应对方式各分量表上的得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集体心理干预在性别和年龄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集体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改善癌症患者的应对方式。

  • 标签: 癌症患者 集体心理干预 应对方式
  • 简介:在扩充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集体主义概念内涵,挖掘“集体”的具体指向,明确“集体”构成.研究一通过40个被试的内隐观访谈和质性分析,得到集体主义概念五个方面内容(集体认同、集体优先、联结信念、责任与义务、发生的条件),指出“集体”的具体指向为泛集体和关系集体,集体主义程度与冲突情境有关.研究二通过102份问卷调查和聚类分析,得到三类集体,即关系比较亲密集体(由母亲、亲兄弟/姐妹、配偶、好友构成)、关系一般集体(由认识的人、亲戚、同事、邻居构成)和关系疏远集体(由本地陌生人、国外陌生人构成),并进一步明确了“集体”的具体构成.结论认为:集体主义概念内涵包括集体认同、集体优先、联结信念、责任与义务、发生的条件五个部分;集体主义中的“集体”由泛集体和关系集体构成,其中关系集体又分为关系比较亲密集体和关系一般集体.

  • 标签: 集体主义 内隐观 关系集体 泛集体 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系统梳理和总结各领域里集体效能的测量构念,并结合初中生班级群体的特点,首先从理论上提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然后,采用问卷法调查168个班级5180名初中生,运用多水平因素分析验证班级集体效能的结构,以及考察该结构的信效度。结果发现,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在个体和班级水平上都是两因子的结构,即班级能力评价和班级目标达成。该构念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为初中生班级集体效能的测量指标。

  • 标签: 班级集体效能 班级能力评价 班级目标达成 多水平因素分析
  • 简介:<正>在现代心理学中,交往问题被认为是一个复合的多结构问题,它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其中洛莫夫把个性交往的观点放在重要的地位,不研究这种观点,就不可能理解个性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个性交往观点的研究必须以分析交往过程中人们之间的现实关系为前提。通过交往,一方面个性在社会关系的系统中形成,另一方面,通过交往过程个

  • 标签: 领导人 稳健性 个性品质 活动效力 沟通 领导者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的情绪劳动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对100名监狱基层男性警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①监狱基层男性警察的情绪劳动表现策略在受教育程度上无显著差异;②26-30岁监狱基层男性警察使用表面表现的频率比较多;③在职位方面,干事使用深层表现的频率比一般管理警察的高;④警龄长和已婚的监狱基层男性警察运用自然表现的频率比高。结论监狱基层男性警察在情绪劳动表现策略中最经常使用的自然表现,其次是深层表现,最后是表面表现。

  • 标签: 监狱基层男性警察 情绪劳动 调查
  • 简介:采用组织公平问卷、组织沉默问卷和集体主义问卷对265名护士进行了问卷调查,考察了组织公平对组织沉默的影响,以及集体主义对组织公平与组织沉默关系的调节作用。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程序公平和分配公平对默许沉默有显著的负影响;分配公平与人际公平对防御沉默、漠视沉默有显著的负影响;集体主义对分配公平与默许沉默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

  • 标签: 组织公平 组织沉默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 简介:研究基于情绪感染理论,探索在情绪劳动中员工与顾客的交互过程对于情绪劳动策略及工作绩效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201名服务型员工,探讨了情绪劳动策略、顾客反应、情绪耗竭、工作满意度、顾客冲突解决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采用深层扮演的情绪劳动策略可以有效降低情绪耗竭,从而增加工作满意度,提高顾客冲突解决能力;顾客反应在情绪劳动策略与情绪耗竭之间起调节作用;并且情绪劳动策略在不同顾客反应下会发生动态改变。

  • 标签: 情绪劳动 顾客冲突解决 情绪感染理论 情绪劳动动态性
  • 简介:主要探讨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工作倦怠对二者关系的中介作用。采用情绪劳动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和工作倦怠量表对山东省5家医院的2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对心理健康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具体表现为对躯体化、焦虑、妄想和精神病性有负向预测作用;情绪劳动与工作倦怠呈显著正相关,对工作倦怠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表现在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方面。工作倦怠是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中介变量,工作倦怠对情绪劳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具有完全中介作用,情绪劳动通过工作倦怠间接影响心理健康。

  • 标签: 情绪劳动 心理健康 工作倦怠 中介作用
  • 简介:运用情绪智力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获益支持问卷以及情绪劳动策略问卷对400名服务行业员工进行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获益支持及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服务行业员工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员工情绪智力,获益支持、情绪劳动策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3)获益支持与情绪劳动策略在员工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 标签: 主观幸福感 获益支持 情绪智力 情绪劳动策略 服务行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