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观察联合贝伐珠单抗的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巨块型宫颈癌中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联合贝伐珠单抗辅助化疗的24例局部晚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Ⅱ期临床研究(ChiCTR-TRC-11001832)的30例辅助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组。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差异。结果辅助化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1.64±23.15) cm3与(12.83±15.08) cm3(P=0.037),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45.8%与13.3%(P=0.004);后装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肿瘤体积分别为(0±1.5) cm3与(1.00±10.63) cm3(P=0.022),CR率分别为70%与50%(P=0.009)。中位随访24.6(9.3~101.7)个月。研究组与对照组1、2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6%、96%与90%、71%(P=0.110),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6%、96%与97%、89%(P=0.512),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6%、88%与83%、80%(P=0.297)。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可接受。结论联合贝伐珠单抗的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肿瘤体积、提高肿瘤CR率,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宫颈肿瘤/放化疗法 宫颈肿瘤/靶向疗法 治疗结果
  • 简介:结直肠癌正成为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在大中城市,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的上升趋势更加明显。随着医学生物学技术的进展,虽然结直肠癌的手术、放疗和化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仍然有近半数的患者预后很差。

  • 标签: 结直肠癌 辅助治疗 新辅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辅助化疗,观察联合用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在我院进行住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3例患者,直接对子宫进行广泛性切除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术后视情况给予补充化疗、放射治疗等;观察组52例患者,手术前给予辅助化疗方案135~175mg/m2紫杉醇+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第1天;50~70mg/m2顺铂+50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第1天,3周为一个疗程,化疗两个疗程后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术后处理与对照组相同。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评价总有效率为55.8%(24/43),观察组患者评价总有效率为76.9%(40/52),两组之间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9%(12/43),观察组患者为48.1%(25/52),两组之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早中期宫颈癌患者在手术之前使用紫杉醇联合顺铂行辅助化疗,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而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增加,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紫杉醇 顺铂 新辅助化疗 宫颈癌 早中期
  • 简介:  【摘要】 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扶正培本治疗对乳腺癌辅助化疗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10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0例。单一组采取单一的辅助化疗,联合组在单一组辅助化疗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扶正培本治疗。治疗前后,对联合组和单一组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进行检测并记录,并择取同期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正常对照标准,设置为对照组。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单一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成熟 

  • 标签: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中医扶正培本 细胞免疫功能 CD3 CD4 NK细胞 CD4/CD8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究ⅠB2、ⅡA2期宫颈癌术前辅助化疗与腔内放疗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1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92例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6例。A组给予术前辅助化疗,B组给予腔内放疗。对比手术情况、肿瘤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3.48%,B组为67.39%,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35%,B组为28.26%,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ⅠB2、ⅡA2期宫颈癌患者实施术前辅助化疗可显著改善其手术情况,利于肿瘤体积缩小,且不良反应少,可推广。

  • 标签: ⅠB2 ⅡA2期 宫颈癌 术前新辅助化疗 腔内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局限晚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局限晚期宫颈癌患者中抽取80例做回顾分析,依据其治疗方式分组,其中40例接受单纯放疗治疗(对照组),研究组40例接受辅助化疗治疗(研究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低于对照组32.50%,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肿瘤直径,治疗前,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临床治疗局部晚期宫颈癌采用辅助化疗联合放疗治疗,可进一步确保治疗疗效,且安全,值得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辅助化疗(nCRT)后病理完全缓解(pCR)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病例入组标准:(1)nCRT前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无远处转移;(2)nCRT前经MRI检查,为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肿瘤临床分期为cT3~4N+和T2N0,为保肛而进行nCRT;(3)之前未接受过系统化疗和放疗;(4)术后肿瘤分期为ypT0;(5)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术前短程放疗;(2)放疗中出现肠梗阻行急诊手术;(3)nCRT后、手术前出现远处转移。根据上述标准,收集2010年1月至2019年6月期间,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行nCRT并施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ypT0的患者共78例,有2例nCRT前已分别出现肝多发转移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予以排除。共入组76例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长程调强放疗(IMRT),每周5次,每次2 Gy,共5周50 Gy;并同时口服卡培他滨;其中41例在放化疗结束前后行XELOX(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或FOLFOX方案(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巩固化疗或诱导化疗。所有患者均在nCRT后5~13周接受手术。术后随访,了解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包括无病生存率(DFS)和总体生存率(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检验分析DFS和OS的影响因素。结果76例ypT0患者中,男性60例,女性16例,年龄(56.0±10.3)岁;肿瘤下缘距肛缘距离(4.1±2.4)cm。术后病理示所有患者肿瘤远切缘和基底切缘均为阴性,共计清扫淋巴结692枚,人均清扫9.1枚。术后ypT0N0患者67例(88.2%),ypT0N1~2(有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和癌结节转移)患者9例(11.8%)。全组中位随访时间38.4(2.0~103.1)个月,期间有7例(9.2%)发生远处转移,2年内发生转移5例,术后3~5年发生转移2例;死亡6例,其中5例死于肿瘤转移。全组患者术后5年DFS和5年OS分别为86.2%和94.7%;ypT0N0和ypT0N1~2两组患者的5年DFS分别为89.3%和62.5%(P=0.003);5年OS分别为97.6%和72.9%(P=0.002);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的22例患者中有5例(22.7%)发生远处转移,而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正常的54例患者中只有2例(3.7%)发生远处转移。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和正常的两组患者5年DFS分别为71.0%和92.8%(P=0.007),5年OS分别为86.6%和97.5%(P=0.143)。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HR=8.395,95%CI:1.378~51.151,P=0.021)和ypN+(HR=6.112,95%CI:2.289~91.209;P=0.005)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未发现O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nCRT后ypT0N0直肠癌患者可获得良好的长期预后;针对ypN+和nCRT前血清癌胚抗原升高患者,应加强术后治疗和随访。

  • 标签: 直肠肿瘤 新辅助放化疗 病理完全缓解 预后 等待观察
  • 简介:摘要近年来,辅助化疗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局部晚期和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疾病的病理状态和分期,这使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后术后放疗的决策更为复杂。现有指南已指出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阳性的患者推荐行术后放疗。但是在辅助化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或腋窝淋巴结转阴的患者中术后放疗尚存在争议。放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但是部分患者接受放疗后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在辅助化疗后能从术后放疗中获益的患者显得十分重要。文章就辅助化疗后达病理完全缓解或腋窝淋巴结转阴乳腺癌患者行术后放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肿瘤 化学疗法,辅助 放射疗法 综合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Naples预后评分(NPS)与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辅助治疗疗效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136例LARC患者资料,搜集并计算辅助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根据NPS法则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NPS与LARC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程度及术后pCR无相关性(P=0.192、0.16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PS是LARC的总生存(OS)及无瘤生存(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7、0.003),且分层分析提示评分越低者预后较好;此外,肿瘤大小也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与N分期也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PS与LARC辅助化疗后肿瘤退缩及pCR无相关性,但能作为LARC治疗长期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 标签: 直肠肿瘤,局部晚期/新辅助放化疗法 Naples预后评分 预后
  • 作者: 申朔豪 武云龙 李冬冬 张晴晴 冯林 房辉 朱玥璐 张海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在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nCRT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条件概率定义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不同ypTNM分期患者的3年条件无疾病生存率(cDFS)。结果0期(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66例,ypTNM Ⅰ期患者87例,ypTNM Ⅱ期135例,ypTNM Ⅲ期148例。0期、ypTNM Ⅰ期、ypTNM Ⅱ期、ypTNM Ⅲ期患者的3年累积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7.0%、93.1%、85.2%和64.2%。在患者术后已无疾病生存1、2、3、4和5年的条件下,0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97.0%、95.5%、96.9%、98.4%和100%。ypTNM Ⅲ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68.2%、79.3%、86.3%、92.1%和96.4%,ypTNM分期越差的患者其3年cDFS改善越大。结论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更能体现接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预测并制定合理复查随访策略。

  • 标签: 直肠肿瘤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条件无疾病生存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采用短程放疗联合化疗的全程辅助治疗(SCRT-TNT)和辅助化疗(nCRT)两种模式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分析2016年9月至2020年3月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肿瘤外科就诊的126例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其中男73例,女53例,年龄23~77(56.5±9.8)岁。根据患者接受的辅助治疗方案(2018年12月前为nCRT治疗,2019年1月后为接受SCRT-TNT治疗),将患者分为nCRT组(68例)和SCRT-TNT组(58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肿瘤距肛缘距离、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体力状态评分、肿瘤TNM分期等基线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nCRT组放疗剂量为5周(50Gy/25次),放疗期间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放疗结束休息6~8周后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SCRT-TNT组给予奥沙利铂+卡培他滨(CapeOX)方案诱导化疗2周期后开始予短程放疗5 d(25 Gy/5次),巩固化疗(4周期)治疗结束后2周行手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放化疗不良反应、围手术期安全性以及辅助治疗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按计划完成辅助治疗。nCRT组和SCRT-TNT组患者放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119例患者完成TME,nCRT组64例,SCRT-TNT组55例,均为R0切除。nCRT组完全缓解率(pCR)为10.9%(7/64),SCRT-TNT组pCR为25.5%(1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术后2年,2组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与总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RT-TNT组的临床转移率明显低于nCRT 组(20.3%比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67,P=0.039)。结论在中低位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治疗中,SCRT-TNT不增加放化疗不良反应及围手术期风险,肿瘤退缩效果良好,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直肠肿瘤 中低位直肠癌 局部进展期 短程放疗联合化疗 新辅助放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SOX化疗联合PD-1抑制剂辅助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后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手术的应用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组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收治的30例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病例纳入标准:(1)充分了解本研究后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2)年龄18~75岁;(3)肿瘤临床分期为cT3~4N+M0期;(4)体力状况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0~1分;(5)预计生存期≥6个月,具有进行以治愈为目的的R0切除术的可能;(6)入组前7 d内患者有充足器官和骨髓功能;(7)完成胃癌D2根治术。排除标准:(1)抗PD-1或PD-L1抗体治疗、化疗史;(2)治疗前14 d内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剂治疗;(3)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间质性肺病活动期;(4)其他恶性肿瘤病史;(5)治疗前28 d内有外科手术史;(6)对本研究药物成分过敏。采用门诊和电话方式进行随访,术前SOX化疗联合PD-1抑制剂免疫治疗期间每3周随访1次,了解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手术治疗1个月后随访1次,了解患者不良反应与生存情况。本研究观察指标:(1)入组患者情况;(2)术前治疗情况及评估与手术完成情况;(3)术后情况及病理结果。评价标准:(1)手术标本按第8版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2)肿瘤退缩分级(TRG)参考AJCC标准评估;(3)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根据常见不良反应评价标准5.0版进行评估;(4)治疗前后CT采用RECIST V1.1标准评估肿瘤反应;(5)术后采用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进行并发症评估。结果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患者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中位年龄60.5(35.0~74.0)岁;初诊肿瘤位置位于食管胃结合部12例、胃上部8例、胃中部7例、胃下部3例;治疗前30例患者临床分期均为Ⅲ期。30例患者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过程中,2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4例 CTCAE 3~4级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及胸主动脉血栓形成。所有不良反应经过积极对症处理后均减轻或者消失。30例患者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其完成辅助治疗至手术中位时间为28(23~49)d,其中10例全腔镜下胃癌根治术,20例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合并脾脏切除1例,合并胆囊切除1例。手术时间(239.9±67.0)min,术中中位出血量为84(10~400)ml,中位手术切口长度7(3~12)cm。术后病理证实30例均完成R0切除。肿瘤低分化18例,中分化12例,神经浸润11例,脉管浸润6例,清扫淋巴结30(17~58)枚,30例患者完成手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3(2~6)d、3(2~13)d、5(3~12)d、10(7~27)d。23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Clavien-Dindo分级Ⅲa级以上并发症7例,6例患者经治疗后均好转顺利出院,1例患者因粒细胞缺乏、贫血、双肺感染和呼吸窘迫综合征,经抢救无效术后27 d死亡。余29例患者出院30 d内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及死亡。30例患者TRG 0、1、2、3级分别为8、9、4、9例,术后病理分期0、Ⅰ、Ⅱ、Ⅲ分别为8、7、8、7例,8例患者获得病理完全缓解。结论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可达到根治性切除目的,但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值得关注,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相关并发症十分重要。

  • 标签: 胃癌,局部进展期 新辅助化疗 免疫治疗 腹腔镜手术
  • 作者: 申朔豪 武云龙 李冬冬 张晴晴 冯林 房辉 朱玥璐 张海增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肿瘤杂志》 2021年第12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结直肠外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 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 10002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在辅助同步放化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nCRT并接受根治性手术的43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合条件概率定义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不同ypTNM分期患者的3年条件无疾病生存率(cDFS)。结果0期(获得病理完全缓解)患者66例,ypTNM Ⅰ期患者87例,ypTNM Ⅱ期135例,ypTNM Ⅲ期148例。0期、ypTNM Ⅰ期、ypTNM Ⅱ期、ypTNM Ⅲ期患者的3年累积无疾病生存率分别为97.0%、93.1%、85.2%和64.2%。在患者术后已无疾病生存1、2、3、4和5年的条件下,0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97.0%、95.5%、96.9%、98.4%和100%。ypTNM Ⅲ期患者相应的3年cDFS分别为68.2%、79.3%、86.3%、92.1%和96.4%,ypTNM分期越差的患者其3年cDFS改善越大。结论条件无疾病生存分析更能体现接受nCRT后不同ypTNM分期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动态变化规律,并且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对患者进行精准的预后预测并制定合理复查随访策略。

  • 标签: 直肠肿瘤 新辅助同步放化疗 条件无疾病生存 预后
  • 作者: 包永兴 惠周光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22年第01期
  • 机构: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放疗科,北京 100021,国家癌症中心/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特需医疗部,北京 100021
  • 简介:摘要辅助化疗联合手术切除是非小细胞肺癌的标准治疗模式之一,但其疗后局部区域复发率较高。术后放疗(PORT)能显著降低该模式治疗后的局部区域复发率,但对改善生存的价值尚未完全明确:一部分研究认为其不能改善Ⅱ-ⅢA(N2)期患者的生存,另一部分研究则认为其可使高危患者的生存获益。目前此类患者PORT的指征包括R1、R2切除及ypN2期。PORT技术首选三维适形与调强放疗;R0切除患者放疗剂量50~54 Gy可兼顾疗效与安全;靶区范围目前尚无定论,但研究多倾向于只进行受累淋巴结区域照射。大部分研究中PORT的不良反应在可接受范围之内。但目前相关研究的证据等级较低,尚需前瞻性研究来证实上述结论。

  • 标签: 癌,非小细胞肺/术后放射疗法 癌,非小细胞肺/新辅助化学疗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多模态超声特征构建诊断模型,预测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NAC)后腋窝淋巴结(ALN)的病理状态。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5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及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且经穿刺病理证实为ALN转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204例,根据NAC后ALN手术病理结果分为两组:完全缓解(pCR)组和非完全缓解(npCR)组。回顾性分析其超声图像特征、免疫组化指标及血常规指标,进行两组间比较,筛选出两组间P<0.20的指标,基于逻辑回归算法构建乳腺癌患者NAC后ALN病理状态的预测模型,并绘制ROC曲线评估模型诊断效能。结果通过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分析发现乳腺肿瘤大小、乳腺肿块血流阻力指数(RI)、弹性评分、ALN门结构、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内血流分布、淋巴结血流RI及免疫组化检测指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分子表达水平在两组间比较P<0.20。基于多元逻辑回归分析得出乳腺肿瘤大小、ALN门结构、皮质最大厚度、淋巴结内血流分布、淋巴结血流RI、PR、HER-2分子表达水平是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ALN病理状态的独立因素(P<0.05),并获得该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0(95%CI=0.819~0.922,P<0.05),敏感性为86.82%,特异性为70.67%。结论应用多模态超声特征及免疫组化指标构建预测乳腺癌患者NAC后ALN病理状态的模型,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预后的评估提供更多的客观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多模态超声特征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腋窝淋巴结 病理完全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初诊乳腺癌患者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 1周期后脑的自发性和同步性功能活动的短期纵向变化。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共纳入36名行NAC的乳腺癌患者,分别于行NAC前(timepoint 0,TP0)和行NAC第1周期后(timepoint 1,TP1)进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state functional MRI,rs-fMRI)扫描和神经心理测试。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s,ALFF)和基于种子点的功能连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分析用于评估所有被试的自发性和同步性脑活动,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纵向比较,并对rs-fMRI参数与神经心理测试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TP0相比,乳腺癌患者在TP1的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显著下降(P<0.05),其余神经心理测试评分在两次评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P1的右侧额中回、右侧岛叶及左侧背外侧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降低(体素水平P<0.001,簇水平P<0.05),其中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的FC在TP1显著增高(体素水平P<0.005,簇水平P<0.05)。此外,左侧背外侧额上回在TP0的ALFF值与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在TP0和TP1间的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29,P=0.016);TP0和TP1之间左侧背外侧额上回与右侧额中回之间功能连接z值的差值与TP0和TP1之间连线测试A型(trail making test A,TMT-A)耗时差值呈显著正相关(ρ=0.443,P=0.012)。结论NAC在早期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的脑自发性及同步性脑功能活动,涉及执行功能以及情绪调控等相关脑区。

  • 标签: 低频振幅 功能连接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乳腺癌 新辅助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肿瘤退缩分级(magnetic resonance tumor regression grade, mrTRG)的诊断效能及影响因素。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间天津市人民医院肛肠诊疗中心收治的局部进展期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病例129例。所有病例均行常规长程同步放化疗加根治性手术治疗,分别于同步放化疗前1周及结束后4周进行MRI扫描。以病理肿瘤退缩分级(pathologic tumor regression grade, pTRG)作为金标准,采用Kappa检验分析mrTRG的诊断效能。采用分层分析,评估不同MR因素[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DWI)、T分期、T2WI高信号、直肠系膜筋膜(mesorectal fascia, MRF)侵犯阳性(MRF+)、壁外血管侵犯(extramural vascular invasion, EMVI)阳性(EMVI+)]对mrTRG诊断效能的影响。结果单独采用T2WI进行评估,mrTRG 1~2级57例,3~5级72例。采用T2WI联合DWI进行评估,mrTRG 1~2级70例,3~5级59例。病理结果显示,pTRG 0~1级66例,2~3级63例。mrTRG与pTRG间一致性中等(单纯T2WI:Kappa=0.602,P<0.001;T2WI+DWI:Kappa=0.693,P<0.001)。与单纯T2WI相比,T2WI联合DWI提高了mrTRG的敏感度(86.4% vs. 82.9%)、特异度(83.9% vs. 77.1%)、阴性预测值(89.7% vs. 79.4%)、约登指数(70.3% vs. 60.0%)、总符合率(84.9% vs. 80.2%)。T分期高、T2WI高信号、MRF+、EMVI+使mrTRG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总符合率不同程度减低(T2WI高信号对mrTRG的敏感度影响除外)。结论T2WI联合DWI能够提高mrTRG的诊断效能,辅助化疗前T分期高、T2WI高信号、MRF+、EMVI+会降低mrTRG评估的准确性。

  • 标签: 直肠癌 新辅助放化疗 肿瘤退缩分级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对辅助化疗并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并观察其它影响盆腔感染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0例Ib期和Ⅱ期辅助化疗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根据术后是否采用G-CSF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采用辅助化疗并手术,术后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前组基础上予以GCS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影响盆腔感染的因素。结果:采用G-CSF进行治疗的观察组术后患者盆腔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发生率分别为16.0%和44.0%(P〈0.05)。其它临床相关因素,包括年龄≥60岁、血红蛋白(Hb)〈90g/L、中性粒细胞计数(ANC)〈1.5×10^9/L的患者术后盆腔感染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在常规抗感染基础上联合应用G-CSF对于辅助化疗并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降低盆腔感染发生率具有明显的效果,尤其是对于那些术后具有高风险盆腔感染发生率的患者值得临床进一步验证和推广。

  • 标签: G-CSF 宫颈癌根治术 新辅助化疗 盆腔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研究辅助介入化疗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术后病理变化及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5例行含奥沙利铂的动脉灌注化疗;对照组25例行全身静脉化疗。前者采用seldinger技术,根据癌灶部位选择相应的动脉插管,化疗方案选择奥沙利铂85mg/m2,替加氟1000mg/m2、阿霉素25mg/m2。两周期后7-10天手术治疗;后者25例患者选择奥沙利铂85mg/m2d1,亚叶酸钙200mg/m2d1-2,氟尿嘧啶400mg/m2ivd1-2,氟尿嘧啶600mg/m2CIVd1-2。两周期全身化疗后10-14天手术治疗,对术后胃癌标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及术后2年生存率。结果两组术后组织病理学改变总有效率分别55.6%,36.5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2年生存率分别为70%和54.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术前含奥沙利铂的辅助介入化疗对进展期胃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切实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并发症少于全身化疗,对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有提高,有待大样本的研究。

  • 标签: 动脉灌注化疗 进展期胃癌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在2012年1月26日~2013年1月26日期间,从我院选取120例乳腺癌患者,由计算机随机分取,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中60例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采用单纯化疗;观察组的60例乳腺癌患者则给予中医调肝健脾法结合辅助化疗进行治疗。将观察组和对照组乳腺癌患者在不同方法治疗后的效果相比较,并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结束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讨论。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其中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和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数据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调肝健脾法在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治疗效果良好,不仅提高了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还减轻了乳腺癌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中医调肝健脾法 新辅助化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