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护士在执业过程中的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我院2005年至2014年先后13名产科护士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总结了产科护士执业过程中执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13名护士中有12名有过职业通过暴露史,10人有针刺伤史,8人曾经被产妇血液溅到眼睛里,9人有将羊水吸进嘴里的经历;结论13人均接受过职业防护知识培训,会使用防护用具,在受到职业暴露后能及时处理,有效地对自己进行了很好的保护。

  • 标签: 助产士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
  • 简介:目的探索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下年轻护士快速增长带来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方法实施系统化岗前培训、严格规范化培训、一对一“导师制”培训、分层管理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相结合排班等措施.结果缩短了带教周期,有效解决了护士迅速增长与护理安全之间的矛盾.结论确保了护理质量和安全,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年轻护士 增长 存在问题 管理对策
  • 简介:目的调查护士感知组织氛围与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关系.方法随机抽取哈尔滨市3所综合医院的1053名临床一线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理组织氛围量表和工作-家庭冲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护理组织氛围总均分为(3.72±0.51)分;护士工作-家庭冲突总均分为(3.26±1.08)分;分层回归分析表明,护士的婚姻状况、学历及组织氛围对其工作家庭冲突均有显著影响(P<0.01或P<0.05).结论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创造良好的护理组织氛围,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家庭冲突.

  • 标签: 护理 组织氛围 工作家庭冲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喀什市库木代尔瓦孜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开展现状及护士培训需求。方法向喀什市库木代尔瓦孜街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0名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全科护士发放调查问卷,了解社区康复护理开展现状及护士培训需求调查。结果本次共回收80份问卷,有效问卷78份。78名护士每天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治疗性护理、健康宣传和教育、慢性病护理、预防接种、康复护理等6项。6项工作中,予患者康复护理的比重最低。78名护士认为在社区护理中康复护理重要、一般、不重要的比重分别为76.92%、15.38%、7.69%,认为进行康复护理培训重要、一般、不重要的比重分别为82.05%、11.54%、6.41%,康复护理培训内容包括物理治疗、心理康复、作业治疗、语言康复、康复工程等。结论社区护理工作中,康复护理是薄弱环节,多数护士认为在社区护理中开展康复护理重要,需对护士加强康复护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物理治疗、心理康复、作业治疗等。

  • 标签: 社区护理 康复护理 现状 培训需求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对提高医院优质护理内涵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护士接受院内常规护理培训模式培训,观察组护士采用转变的护理培训模式进行培训。对两组护士在培训前后从护理工作的模式、服务流程、文书书写以及护士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优质护理工作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士在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过程中,主动性显著增强,能主动巡视患者,观察组患者平均满意度为(95.15±5.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5.03)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为(3.25±0.55)分,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满意度上升为(4.0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培训模式的转变能提高护士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的工作效率及质量,能明显增进医患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护士的培训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护士培训 模式转变 护理内涵
  • 简介:针对转岗及离职后再入职护理人员的临床带教现状,分析带教现状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并从带教者和被带教者两方面分析引起带教缺陷的因素。建议从规范管理体系、教育以人为本及专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法入手,提高临床带教质量,帮助再入职护理人员更快地适应新工作环境,提高专科操作技能和理论水平,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满足岗位要求。

  • 标签: 转岗 离职后再入职 护士 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合现代护理要求的早交班模式,以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方法选择呼吸内科2011年6月~2014年6月期间,采用传统交接班模式设为对照组,“集中—入病房—再集中”的早交班模式设为观察组,根据自制表格对两组交班模式效果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观察组在提高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减轻夜班护士压力、提高护士病情掌握程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进护士早交班模式,能有效地提高病人满意度及护理质量,适合现代护理的要求,有利于完善护士管理,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 标签: 早交班模式 护理质量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的自我心理调节和防护技巧,以便提高自身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自身技能和心理调节,全面了解患者的危险性,严格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和合理的防护技巧保证自身的健康和安全。结果加强心理教育,严格操作规程,合理运用防范技巧可以使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有显著提高。讨论要加强自身心理调节;多方面,多渠道进行心理教育;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正确合理运用防护技巧,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性。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调节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了解护士工作压力情况及焦虑相关因素,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压力和缓解焦虑症状相关因素的认识,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参考由李小妹等2000年编制的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经科学分析制作新型护士压力源量表,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随机抽取的我院各临床科室共107名在职护士按进行调查,收回调查问卷,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处理。结果调查结果显示护士压力源排在前位的主要有工资及福利水平,工作量,职位竞争压力、深造机会,差错和事故,医疗、护理纠纷,职业认可度,职业风险,知识转化能力。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中个条目情况比较分析后显示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水平成显著正相关。结论各压力源的压力指数大小与对其感觉有压力的总人数呈正相关;护士工作压力源与焦虑水平成显著正相关。

  • 标签: 工作压力指数 焦虑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提高ICU新护士综合素质的科学、先进、高效的培训模式。方法采用双导师制对ICU2011-2013年进院新护士(试用期3个月)进行培训,采用前后对照、对照组对照的方法,通过双评考核对形成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采用双导师制对ICU新护士进行培训后成绩及职业认同感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导师制带教使带教老师责任明确,同时优势互补,教学相长,培训效率高。

  • 标签: 双导师制 CU新护士 培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手术室护士对护理培训倦怠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护理培训的合格率。方法对手术室护士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对护理培训产生倦怠的原因。措施从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以及工作安排等方面作出调整,制定有效措施充分调动护士在护理培训中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护士学习的热情与潜能,消除对护理培训的倦怠感。结论通过采取具体有效的干预,我科护士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对待护理培训的倦怠厌烦态度,能以积极轻松的态度对待培训,培训效果也较前好转。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培训 倦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健康安全造成伤害的职业危险因素,总结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55位护士和护工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分析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和护工的职业危险因素。结果职业危险因素主要为物理损伤5例,其中刀片割伤2例,针刺伤2,手术器械损伤1例;化学因素1例,酶清洗液溅入眼睛,立即清水冲洗后明显损害;生物因素2例,为接触到带血迹的器械。结论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是医护工作质量的根本保障,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目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是提高职业安全管理的关键。自我院实施职业安全防范对策后,护士和护工自身防范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并有效降低了职业危害的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科护士心理健康与医护患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总结影响胸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的因素,确定胸外科护士心理健康对医护患关系的影响,寻找维护胸外科护士心理健康,构建和谐医护患关系的方法。结果胸外科护士心理健康与医护患之间的关系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结论应采取有效措施,维护胸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以便构建和谐的医护患关系。

  • 标签: 护士 心理健康 医护患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层层培训,使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值内容,强化危急值意识,主动关注危急值。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获得危急值报告到治疗时间由20min~6h缩短为3~10min。结论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牢固树立危急值意识,对危急值报告的主动关注,能促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 标签: 护士 检验危急值 制度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护士自我效能感与护理操作技能之间的关系,进而得出结论两者关系密切,呈正相关。若要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护理操作技能是十分重要的两条途径。

  • 标签: 自我效能感 护理操作技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