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微课教学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学科教学实践中高中的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与微课模式进行结合,又是对古诗教学的另一种创新。在具体的实践中,老师发挥了微课的优势,学生对枯燥古诗的印象,让古诗以全新的试听面貌出现在他们的眼前,这样的创新教学方法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也在促进学生学习古诗的写作手法上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 标签: 微课教学 古诗 写作手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整体经济建设快速发展使我国各行业发展有了新的发展空间,但是对于环境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生态环境问题是21世纪人类生存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风景园林绿地的规划与建设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核心内容与主要任务,科学合理地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空间品质。主题立意不仅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中心思想,更是营造意境、彰显特色、体现文化内涵、提高园林艺术水平的核心与统帅。

  • 标签: 风景园林 主题设计手法
  • 简介:摘要:文章阐述了建筑装饰和建筑装饰设计的概念,以及设计理念,探讨了建筑装饰的作用及建筑空间关系、使用功能,以及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和手法,提出了楼地面、墙面和顶面装饰等的基本要求及其具体功能要求,以完善建筑装饰设计、提高民用住宅的适用性。

  • 标签: 建筑装饰 设计 手法 功能要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针刀手法结合脊柱整脊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到2015年4月收治的13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银杏叶滴丸联合脊椎整脊手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刀手法联合脊柱整脊手法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4.03%,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9.70%,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患者的满意度更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针刀手法联合脊柱整脊手法效果更好,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更容易得到临床患者的接受和认可,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针刀手法;脊柱整脊手法;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图分类号R6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43-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与单纯手法复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收治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发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40例),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克氏针固定治疗(40例),两组患儿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骨折不愈合和肘内翻发生率等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天数分别是(4.34±1.1)天与(9.14±2.1)天(〈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是(56.74±5.3)天与(58.14±5.1)天(〉0.05),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2.5%与5%(〈0.05)。两组远期临床疗效的优良率分别是90%(对照组)与92.5%(观察组)(〉0.05)。结论手术内固定联合手法复位组相对于单纯手法复位组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具有肘内翻发生率低和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两组患儿远期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别。

  • 标签: 手法复位 克氏针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
  • 简介:目的研究TOPK/PBK在恶性淋巴瘤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淋巴结中的表达差异。方法以80例恶性淋巴瘤、2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化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淋巴结组织的TOPK/PBK表达,对比分析TOPK/PBK的表达情况。结果恶性淋巴瘤患儿的TOPK/PBK阳性率高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患儿(P〈0.05);TOPK/PBK阳性率在霍奇金淋巴瘤(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的TOPK/PBK阳性率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最高,但成熟B细胞淋巴瘤与成熟T/NK细胞淋巴瘤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结论TOPK/PBK在儿童恶性淋巴瘤的淋巴结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水平可能与NHL病理类型有关。

  • 标签: TOPK/PBK 恶性淋巴瘤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选择不同直径胸管是否加负压引流球对胸腔引流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300例患者,将其分为A和B两组,每组150例,A组术后放置1根28#胸腔引流管,B组术后放置1根20#胸腔引流管+1根沟槽负压引流球。结果分别比较A、B两组间患者手术后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术后需行胸腔穿刺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A、B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术后病理类型、手术切除范围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胸腔引流总量[(1 010.31±525.29)ml对(985.35±403.93)ml]和胸腔引流管总留置时间[(5.69±2.55)天对(5.42±1.94)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直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5.69±2.55)天对(2.88±0.6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12.64±2.89)天对(11.25±1.62)天]与总住院费用[(64 327.00±3 587.04)元对(62 899.00±1 588.82)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VAS评分方面,术后1天(3.66±0.51对3.57±0.49)、术后2天(4.09±0.48对4.17±0.53)、术后3天(5.62±0.87对5.85±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天(4.47±1.01对3.51±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需行胸腔穿刺发生率A组为10%,B组为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操作孔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后使用细管引流,并加用1根负压引流球,不会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加重,负压引流球可带管出院,从而节省患者住院时间,并可显著控制术后患者行胸腔穿刺发生率,进而降低患者所需术后总费用。

  • 标签: 细管 单操作孔 肺癌根治术 引流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应用28F胶管与8FR弹性管胸腔引流引流效果、疼痛程度及引流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行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8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3)与B组(n=43),分别采用28F胶管与8FR弹性管行胸腔引流;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第3天引流量显著多于A组(P〈0.05);术后第2天、第3天疼痛评分B组显著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引流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采用8FR弹性管胸腔引流可有效增加引流量,减轻术后疼痛程度,降低引流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且未影响术后引流时间,价值优于28F胶管。

  • 标签: 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检查 单孔 胸腔引流
  • 作者: 周美玲 耿艳华 周林 吴千叶 王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28
  • 出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病理科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胸科医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31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310003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淋巴结结核与特殊类型淋巴瘤并存者1例。患者女,72岁,入院前3个月体检发现左颈部淋巴结肿大,经我院确诊结核并予规范抗结核治疗1个月后,仍有持续高热。住院期间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病理提示结核,并可能与淋巴瘤并存。这个结论通过不同区域淋巴结活检得以证实,且为特殊类型淋巴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抗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和抗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2003年4月至2013年5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并治疗的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52例的病例资料。对Hp感染的患者进行抗Hp治疗。对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结果52例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中,Hp感染率为88.4%。抗Hp治疗的有效率为91.3%。18例患者进行抗肿瘤治疗,有效率为66.7%。52例患者5年的总生存率为92.3%,5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83.1%。结论对于早期胃MALT淋巴瘤患者,抗Hp治疗是合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法。抗Hp治疗失败的患者应进行抗肿瘤治疗,从而使患者得到长久的获益。

  • 标签: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幽门螺旋杆菌
  • 简介:摘要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将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重新定义为高级别淋巴瘤,其侵袭性强,预后差,且与c-myc、bcl-2及bcl-6基因的异常表达有关。由于双打击和双表达淋巴瘤在疾病进展及预后方面的差异,R-CHOP对其治疗效果差,而调整后的R-Hyper-CVAD、R-CODOX-M/IVAC及R-EPOCH方案显示了较好的效果,由于其明确的基因异常,靶向治疗可能会成为最有效的治疗方案。文章从其双打击淋巴瘤与双表达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诊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双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c-myc bcl-2 bcl-6
  • 作者: 赵林俊 刘芳勋 王小沛 刘卫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0-08-25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0年第32期
  • 机构: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淋巴瘤科,北京 102206,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特需国际医疗部,北京 102206,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淋巴瘤肿瘤内科 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收集2000—2019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诊治的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效果、预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8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6岁,男女比例为0.6∶1.0。早期患者约占76%(52/68)。最常用的治疗方案为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其次为放疗和化疗。总有效率为94%(60/64),其中完全缓解率为72%(46/64)。中位随访44个月,5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73%,总生存(OS)率为83%。预后因素分析显示,白蛋白水平(P=0.011)和国际预后指数(IPI)(P=0.017)是PFS的独立预后指标,白蛋白正常和降低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77%和50%,IPI评分<2分和IPI≥2分患者的5年PFS率分别为80%和48%;乳酸脱氢酶(LDH)水平(P=0.016)和白蛋白水平(P=0.025)是OS的独立预后指标,LDH正常和升高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87%和67%。白蛋白正常和降低患者的5年OS率分别为92%和73%。结论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对治疗敏感,预后佳,患者白蛋白及LDH水平是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幽门螺杆菌 胃肿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