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对腹部腔胆囊切除的效果如何。方法对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某院实施胆囊切除的14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进行总结。此外,联检组(74例)允许联检组迅速干预护理(74例)。比较两组恢复精度测量之间的差异。其结果是两组患者记录、手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后停机时间和手术后停机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依据。观察组后的并行度低于比较组。结论实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护理之后,可以有效提高腹腔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疼痛与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快速康复干预措施对腹腔胆囊切除患者康复的影响。选定的96名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观察组,每组48人。观察组在干预期间进行了常规护理干预,在干预期间进行了快速康复干预,比较了两类病人的术后恢复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的术后恢复指标明显优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指标之间的差异在统计上很大(p < 0.05)。对胆汁淤积症患者迅速康复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得到确认,有助于促进手术后早期康复,并在病人护理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快速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一体位完全经腹途径腹腔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治疗肾移植术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原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17例患者行传统经后腹腔腹腔原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肾同侧组9例和移植肾对侧组8例);24例患者行单一体位完全腹腔下原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口状切除(根据肿瘤位置分为移植肾同侧组14例和移植肾对侧组10例)。记录并分析所有患者围手术期的相关临床资料,对两种手术方式的手术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纳入41例患者,男16例,女25例,年龄57(53,70)岁。单一体位对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单一体位同侧组及后腹腔对侧组、同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95±44)、(159±49)、(196±20)、(205±21)min,均P<0.01];上述各组中出血量[(84±39)、(106±44)、(109±20)、(112±21)ml,P=0.271]、住院时间[(10.6±2.1)、(11.8±1.7)、(10.3±1.5)、(11.4±1.5)d,P=0.17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24个月,13例患者出现对侧复发或转移,8例出现膀胱内复发,5例死于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结论单一体位全腹腔治疗肾移植术后原肾输尿管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的优点,同时不增加中出血及围手术期并发症,适用于治疗移植肾术后原尿路尿路上皮癌,尤其适用于移植肾对侧的原肾及输尿管切除

  • 标签: 肾移植 移形细胞癌 移植后肿瘤 肾输尿管切除术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完全腹腔保留贲门胃癌根治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回顾性收集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行完全腹腔保留贲门胃癌根治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3例;年龄(66.1±12.9)岁(38~86岁)。1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腹腔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无中转开腹,消化道重建时间(24.8±3.3)min(20~30 min),中出血量(35±24)ml(20~100 ml)。术后排气时间(2.5±0.9)d(2~3 d),术后进食流质饮食时间(2.25±0.87)d(2~3 d),术后住院时间(9.5±2.1)d(6~13 d)。术后未发生出血、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狭窄等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病理显示,切除标本近远端切缘均阴性。患者术后随访2~15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或肿瘤复发转移病例。术后无反流症状。与全胃切除和近端胃切除相比,保留贲门功能胃癌根治理论上能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采用手工缝合法进行消化道重建,可以减少2~3个吻合器枪钉的应用,降低了手术材料费。与胃次全切除相比,腹腔保留贲门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更彻底,胃残留组织很少、血供更好,降低了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胃肿瘤 保留贲门 腹腔镜 功能保留
  • 简介:摘要Bochdalek疝又称胸腹膜裂孔疝或先天性后膈疝,成人此疝罕见。本文报告1例老年女性因为右侧腰背部隐痛就诊,通过影像学检查能够术前确诊右侧Bochdalek疝。为其实施后腹腔入路的全腹膜外补片修补,手术用时65 min,出血极少,术后疼痛轻,顺利出院,目前随访半年恢复良好。

  • 标签: 疝,横膈 Bochdalek疝 后腹腔镜 全腹膜外 无张力修补 胸腹膜裂孔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患者腹腔根治术后FTS理念对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住院治疗的176例腹腔结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8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加速康复外科(FTS)理念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指标比较,观察组首次排气、进食、排便及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的VAS及PSQI评分比较,观察组术后的VAS及PSQI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结肠癌腹腔手术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不仅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率,缩短住院和导尿管留置时间,减少住院花费,还可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护理效果较为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结肠癌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腹腔患者开展护理干预对促进术后胃肠蠕动功能恢复的影响以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某院的妇产科进行腹腔手术治疗患者110例,将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这一区间作为研究时段进行收治,而后使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进行护理治疗研究,两组都使用腹腔手术治疗的方法,其中对照组为55例,将对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来展开观察,观察组同样也为55例,并将使用综合护理干预来进行实验,最后把两组在收到的在护理效果方面的数据做一个比较。结果:在进行一定的干预以后,就护理管理质量这个方面来说,观察组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上升,并且患者在进行手术以后在疼痛感受上不会太重,而在患者的肠蠕动处于恢复的过程中以及肛门第一次产生排气需要用的时间上,都出现了十分显著的减少,手术以后患者患上相关的并发症的概率较低。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妇科腹腔术后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妇产科 腹腔镜 胃肠蠕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科良性疾病患者采用规范化腹腔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20年09月~2021年09月我院妇科纳入的106例良性疾病患者作为研究主体,运用数字随机表法将之设为常规组(传统腹腔手术)、研究组(经脐单孔腹腔手术),各53例。结果:研究组手术耗时明显长于常规组,但手术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以及疼痛VAS评分均少于常规组(P

  • 标签: 腹腔镜 妇科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腹腔手术治疗肝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PEComa)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湖南省人民医院肝胆外科2013年9月至2021年9月经手术治疗且病理结果确诊为肝PEComa的4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式分为腔组与开腹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资料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腔组27例,男5例,女22例,年龄(40.0±10.4)岁;开腹组15例,男5例,女10例,年龄(44.5±12.6)岁;腔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239±156)min和(348±103.0)min,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2±2.4)d和(13.7±4.9)d,腔组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中出血量、肿瘤良恶性、肿瘤部位、肿瘤直径、Ki67指数、术后并发症(如胆漏、切口感染、胸腔积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访时间2~103个月,其中失访1例,腔组死亡2例,开腹组死亡1例。腔组5年总体生存率(OS)与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80.8%与83.0%,开腹组则均为92.3%,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治疗肝PEComa安全有效,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并发症发生率、5年OS及DFS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 安全性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扩大盆腔内侧壁切除(LEER)治疗累及盆腔侧壁的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评估该新型挽救性手术的治疗潜力。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接受LEER手术的5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包括3例复发性宫颈癌,1例晚期子宫内膜癌和1例盆腔侵袭性血管黏液瘤(AAM)病例。其中4例患者实现完全切除(R0切除),切缘阴性;1例复发宫颈癌患者因继续手术风险极大而终止手术。中位手术时间为345 min(225~482 min),中位中失血量为300 ml(200~600 ml)。术后3例出现并发症,包含淋巴囊肿、尿路感染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中位随访时间为283 d(128~715 d),其间4例无瘤生存,1例因疾病进展而死亡。高的R0切除率和可观的肿瘤学结局提示LEER可能作为骨盆侧壁受累的晚期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替代治疗选择。

  • 标签: 扩大盆内侧壁切除术 子宫内膜癌 盆腔侵袭性血管黏液瘤 晚期及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再次玻璃体切除(PPV)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以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290只眼)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次数分为单次PPV组(227只眼)和再次PPV组(63只眼),并于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眼-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换算为LogMAR视力),以及再次PPV组患眼发生并发症情况,定量资料采用M(Q1,Q3)表示,分析患者眼睛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果单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55.0(47.0,63.0)岁,再次PPV组患者的年龄为49.0(38.0,57.0)岁(P=0.027)。两组患者术前LogMAR视力分别为1.7(1.0,2.4)和2.1(1.4,2.4)(P=0.026);术后6个月,单次PPV组LogMAR视力提高至0.75(0.43,1.00)(P<0.001),再次PPV组提高至0.95(0.60,1.65)(P<0.001),单次PPV组提高差值高于再次PPV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年龄(OR=0.97,95%CI:0.95~1.00;P=0.043),术前BCVA(OR=1.82,95%CI:1.08~3.05;P=0.024)、术前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TRD)(OR=2.16,95%CI:1.06~4.37;P=0.033)、采用玻璃体硅油填充(OR=0.48,95%CI:0.25~0.92;P=0.028)是再次PPV的影响因素。结论年龄、术前BCVA、术前合并TRD和玻璃体硅油填充是影响PDR患者再次PPV的因素。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再次玻璃体切除术 预后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绿激光解剖性汽化切除(AVIT)和选择性光汽化(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前列腺绿激光手术的患者136例,年龄53~85岁。前列腺体积30~104 m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其中68例行AVIT(纳入观察组),68例行PVP(纳入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术前、中及术后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6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63例和66例完成随访。两组患者术前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房颤动及肾功能不全的患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年龄[(66.8±6.5)比(67.3±5.4)岁]、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4.2±4.7)比(23.5±4.5)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7(4.1,4.9)比 4.6(4.2,5.0)分]、最大尿流率(Qmax)[(6.9±2.8)比(6.8±2.6)ml/s]、残余尿量(PVR)[(137(52.8,190.9)比119(70.6,172.1)ml]、前列腺体积(PV)[70.5(60.6,80.9)比68.2(61.2,80.5)ml]、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4.4(3.5,5.1)比4.4(3.4,5.0)ng/m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中出血量、术后留置尿管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激光持续时间更长[69.0(64.6,75.0)比55.8(49.1,63.4)min,(36.3±9.9)比(31.3±9.3)min],中激光能耗与能量密度更高[(297±20)比(240±20)kJ,(4.50±1.35)比(3.73±1.17)kJ/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3和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IPSS、QO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动力学参数方面,观察组Qmax高于对照组,PV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观察组PV、PSA较对照组有更大幅度下降(56%比47%、70%比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尿道狭窄、尿失禁发生。观察组患者尿路刺激征发生率为6.3%(4/63),低于对照组的18.2%(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潴留、膀胱颈口挛缩、继发出血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绿激光AVIT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安全有效的。与PVP相比,AVIT去除的腺体组织更多,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绿激光 解剖性汽化切除术 选择性光汽化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腹腔胃肠手术,探究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录的206例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干预,对比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排气时长、排便时长、肠鸣音消失时长、禁食时长以及留院时长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83%)较对照组(18.45%)更低,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12%)较对照组(87.3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联合精细化护理应用于腹腔胃肠手术护理中能够改善患者胃肠蠕动功能与心理状态,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精细化护理 腹腔镜胃肠手术
  • 简介:摘要探讨使用一次性带牵引线取物器经自然腔道阴道后穹窿肌瘤分碎在腹腔子宫肌瘤剔除中的应用效果和临床价值。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腹腔子宫肌瘤剔除并经阴道后穹窿分碎肌瘤的患者42例,剔除肌瘤后装入带牵引线的取物器中,通过牵引线收紧取物器袋口使其密闭。缝合子宫切口后锐性切开阴道后穹窿并取出取物器,在取物器内用手术刀分碎肌瘤组织后取出。42例患者均顺利取出肌瘤组织,腹盆腔及阴道内未见肌瘤组织碎片残留,腹盆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均未见恶性细胞或子宫平滑肌瘤梭形细胞,取物器注水后检查无破损。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39例,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2例,恶性潜能未定平滑肌肿瘤1例。42例术后随访6~30个月,阴道后穹窿切口愈合良好,均未见复发和转移。使用一次性带牵引线取物器经自然腔道阴道后穹窿肌瘤分碎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肌瘤取出方法,有助于减少医源性肿瘤播散。

  • 标签: 腹腔镜 阴道后穹窿 自然腔道 子宫肌瘤 组织分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低剂量吲哚菁绿(ICG)荧光腹腔示踪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腔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98例因急性胆囊炎行腹腔胆囊切除的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荧光组采用术前15 min静脉注射ICG后中实时荧光示踪肝外胆道,并与常规白光组(对照组)对比胆管辨别效率、手术时间、中出血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纳入的198例患者中,荧光组97例、对照组101例;男86例、女112例。两组的年龄[52(44,63)比56(46,68)岁,P>0.05)]、慢性炎症病史[34(35.1%)比31(30.7%)例,P>0.05]等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对照组相比,荧光组患者具有胆管识别效率高[18(16,19)比38(28,55)min,P<0.001]、手术时间短[45(40,60)比80(65,100)min,P<0.001]、中出血少[10(5,15)比60(20,100)ml,P<0.001]、术后肝功能损害小[丙氨酸转氨酶35.0(23.4,51.0)比98.3(67.0,134.8)U/L,P<0.001]的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出现胆管损伤1例、术后胆瘘1例、出血1例,荧光组未出现相关手术并发症。结论ICG荧光导航在急性胆囊炎患者腹腔胆囊切除手术中有助于提高手术效率,其操作简便,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胆囊炎,急性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吲哚菁绿 荧光胆道造影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PPGL)患者肿瘤切除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访研究,以2008—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行肿瘤切除的P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获得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PPGL发病情况(起病年龄、病程、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是否双侧或多发、术前血压),PPGL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大小,中是否有粘连、侵袭或浸润,术后病理包膜是否光滑完整、有无浸润生长、囊变坏死以及Ki-67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比较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157例患者的年龄为(42.4±13.4)岁,男69例,女88例。其中103例为嗜铬细胞瘤(PCC),54例为副神经节瘤(PGL),随访时间为(9.5±2.0)年。PCC患者中,13例(12.6%)术后复发,9例(8.7%)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起病年龄更小[(27.3±15.7)岁比(39.3±12.2)岁,P=0.003],病程更长[48.0(23.0,141.0)月比12.0(4.0,60.0)月,P=0.010];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体积更大[8.0(6.1,12.8)cm 比 5.0(4.0,7.0)cm,P=0.027]。PGL的患者中,8例(14.8%)术后复发,5例(9.3%)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病程更长[90.0(36.3,165.0)月比24.0(8.0,72.0)月,P=0.009],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更高[4/8比4.4%(2例),P=0.003];远处转移患者术前舒张压更高[(146.0±32.1)mmHg比(120.6±25.3)mmHg,P=0.043](1 mmHg=0.133 kPa),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也更高[2/4比4.4%(2例),P=0.029]。结论PPGL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的PPGL患者起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肿瘤体积更大,且多发病灶更为多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经鼻高流量氧疗(HFNO)联合早期拔管对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简称扁腺手术)麻醉恢复期呼吸系统不良事件(RA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月接受全身麻醉扁腺手术的患儿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M(Q1,Q3)]为4(4,5)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0):HFNO早期拔管组(H组)和常规拔管组(C组)。H组患儿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通过鼻导管接受湿化加温的高流量氧气(流速25 L/min)支持,直至意识恢复;患儿自主呼吸恢复满10 min时拔除气管导管。C组患儿不接受HFNO,自主呼吸恢复超过10 min且出现不耐管现象时,或未出现不耐管现象但自主呼吸恢复满20 min时拔除气管导管。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恢复期RAE发生率、呛咳发生率、强化护理策略应用率、拔管时间、PACU时长,以及自主呼吸恢复及气管拔管时的各项生命体征。结果H组麻醉恢复期RAE累积发生率低于C组[30%(6/20)比65%(13/20),P=0.027];呛咳发生率少于C组[10%(2/10)比45%(9/20),P=0.031];强化护理策略应用率低于C组[20%(4/20)比55%(11/20),P=0.048];拔管时间早于C组[(33.4±4.5)比(42.7±5.3)min,P<0.001],但PACU时长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H组拔管时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高于C组[(52.9±9.4)比(48.9±3.1)mmHg(1 mmHg=0.133 kPa),P<0.001]之外,两组患儿在入PACU、自主呼吸恢复、拔除气管导管、出PACU时的各项生命体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扁腺手术患儿麻醉恢复期,采用HFNO联合早期拔管策略,可显著减少RAE发生率。

  • 标签: 儿童 呼吸系统不良事件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 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 气管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腔检查患者围产期手术中加快康复手术护理的效果。本研究得到了医院道德操守委员会的认可,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n=40)在手术后接受常规护理指导,质量组(n=40)在以下期间接受加速康复护理模式 优质群体护理后生活质量评价总评分为78.92 6.34点,与比较群体生活质量评价总评分(63.21 5.81)、t = 6.044、p = 0.000 < 0.05、差异在统计上有显着意义。结论在胸腔下肺大泡切除患者中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具有显著效果,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 胸腔镜 肺大泡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