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针刺手法针疗仪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筛查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手法针疗仪对相应穴位进行刺激,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手法针疗仪配合心理护理干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确切,效果叠加,提高了总有效率。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刺手法针疗仪 心理护理
  • 简介:针刺伤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经常发生,危害极大.被血液污染的针及其他锐器刺伤是导致血站采血人员感染经血液传播性疾病最主要的职业因素.为加强血站采血人员对针刺伤的防护,我们对针刺伤的潜在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针刺伤 潜在危险因素 采血人员 血液传播疾病 锐器刺伤 职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刺伤的危险因素预防。方法:针对90名针刺伤的护理人员进行研究,分析针刺伤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针对所有人员的临床资料开展统计学处理,对比所有人员的临床资料特征、对多元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针刺伤的高发原因干预措施。方法:分析2014年护士在工作中发生针刺伤的高发原因,管理部门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从2015年起采取职业安全培训、制定安全操作流程、提供合适的处置器具、管理者加强监管等方面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将2014年218名护士与2015年220名护士干预前后针刺伤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护士针刺伤发生率低于2014年(P〈0.01),2015年护士在注射、拔针处理用毕的废弃物等各操作环节针刺伤发生率均较2014年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综合干预措施明显降低临床护士针刺伤的发生率,有效保障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规范护士操作流程,确保了工作质量和效率。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生针刺伤具体原因,并研究具体防范方法进行干预,来提高实习护生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实习的100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合理完成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并对实习护生发放,就针刺伤例数进行统计,并分析具体针刺伤原因、针刺伤环节以及采取的防范措施。结果:对于本次研究的100名护生,52名呈现出针刺伤现象;就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15名因为工作忙乱、13名因为粗心、10名因为技术不熟练、7名因为操所不规范、5名因为未及时处理、2名因为光线昏暗;就针刺伤环节进行分析,15名发生在配液时、11名发生在为患者拔针时、8名发生在静脉封管时、6名发生在分离针头时、5名发生在患者躁动时、4名发生在传递锐器时、3名发生在双手回套针冒时;就针刺伤后采取防范措施进行分析,20名查阅患者化验单,15名寻求老师帮助,10名预防接种,5名进行血液检查,2名上报医院感染部门。结论:对于实习护生而言,因为经验不足等系列因素影响,存在较高概率表现出针刺伤现象,对此就针刺伤具体原因加以明确后,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对于实习护生安全性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针刺伤 护生 原因分析 防范方法
  • 简介: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各种注射、输液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护理操作,护士在工作中随时有可能被污染的针具和锐利器刺伤。有研究表明,0.004mL带有乙型肝炎病毒(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BV,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血液污染的针头或利器刺伤皮肤会有0.3%感染的危险。

  • 标签: 临床护士 针刺伤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来分析献血屋刺伤的原因以及来解决的方式措施情况。方法:随机抽选出从2021年8月到2022年我站献血屋的20名护理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了解献血屋护士针刺伤的基本情况并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等。结果:通过实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护士在被刺伤的原因比较多,主要是以与护士的操作有关,所以要加强护士的操作技能培训,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在被刺伤后护士所选择使用挤血的方式比较多。结论:在献血屋护士被刺伤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情况,所以应当加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并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避免在工作上再次出现被刺伤的情况。

  • 标签: 献血屋,针刺伤,主要原因,解决方式
  • 简介:【摘要】针刺伤是当今医护人员面临的严重职业危险因素之一,由针刺伤所造成的血源性疾病感染暴露的潜在危险日趋严重。现就护理人员针刺伤发生现状、发生原因、危害性相关防护措施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预防针刺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针刺伤,原因,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 目 的:调查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2020级护理实习生针刺伤情况,为完善针刺伤职业防护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 法:自行编制实习护生针刺伤调查问卷,对新疆医科大学100名2020级护理实习进行调查。 结 果:100名护理实习生发生针刺伤 41人,发生率41.0%。单因素分析显示学历类别护理实习生针刺伤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 显示学历层次与针刺伤的发生相关(P<0.05)。2次以上、实习前期(1~3 个月)抽吸药液、配药时针刺伤发生率较高,分别为 46.3%、87.8%、25%。其中,17 人(41.5%)护理实习生暴露于被病人血液污染的针具;32人(78%)护理实习生有处理伤口,上报率仅有29.3%。护生认为工作忙乱,粗心、防护意识淡薄、针头使用后处理不当、操作不熟练或不规范、工作量大且繁忙是发生针刺伤的前5位因素;希望通过实习前医院岗前培训带教老师针对性指导学习等方式获取防护知识。 结 论:护理实习生针刺伤发生率高,风险较高且认知存在不足,学校和教学医院应高度重视,强化培训,完善制度流程,以加强实习护生的职业防护。

  • 标签:
  • 作者: 赵华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1-08
  • 出处:《药物与人》2022年第8期
  • 机构: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重庆400036
  • 简介:艾滋病是一种慢性而致命的传染性疾病,起因是感染了HIV病毒。艾滋病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直接传播,性接触传播目前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通过特异性侵犯并破坏辅助性的T淋巴细胞,与此同时使体内的多种免疫细胞受到损害,最终并发各种严重的机会性感染疾病以及恶性肿瘤,所以也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感染科护理人员在注射穿刺、手术换药、输血输液、采集标本、污物处理等日常的护理工作中,长时间处于高度危险的职业暴露中。在工作中稍有不慎,就有被锐器刺伤、血液、体液喷溅污染的可能,职业感染的几率较高。因此,提高工作中对HIV感染的防控意识,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可以有效预防职业感染的发生。本文就感染科护理人员发生HIV针刺伤的原因安全防护措施展开了讨论。

  • 标签: 感染科;护理人员;HIV针刺;安全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方法:从我院护理人员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为主要样本进行分析,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期间选取40名护士,对纳入的护理人员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是否发生过针刺伤,并统计针刺伤发生的具体情况,对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得知,本研究纳入的40名护理人员中,有39名护理人员发生过针刺伤,发生率为(97.5%)。其中有一半护理人员在进行注射器(抽血用)、处理注射的过程中经常发生意外针刺伤,同时大部分护理人员认可因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缺乏细心且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是导致意外针刺伤发生的主要原因。结论:导致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的主要原因是工作缺乏集中的注意力,且工作不够自信,缺乏自我保护能力等。所以在进行护理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减少意外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护理人员 意外针刺伤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护士的操作种类不断增多,护理的难度和深度也随之提高。有创性的护理操作方式在临床中占大多数的,这就导致了大量的血源性感染,比如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血液疾病。在医务工作者的工作中,针刺同样是最常见的职业性损伤,而一旦被注射的针扎破,就会使细菌侵入医务工作者的身体。据最新数据显示,超过80%的医务工作者曾经被针扎过,而80%至90%的医务工作者都是因为尖锐的武器所致。加强医务工作者自身防护的认识和加强医疗机构的标准化管理是当务之急。

  • 标签: 意外针刺 原因分析 预防措施
  • 简介:目的寻找减轻胃管置入不适的方法。方法将120例需行胃管留置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置入方法,试验组在插胃管前加用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结果试验组一次插管成功率高,插管时间短,其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且在操作后血压和心率较为稳定,与操作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置管后3minMAP和HR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试验组对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合谷、内关、足三里可有效控制胃管置入的不适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插管法 胃肠/副作用 针刺疗法/护理
  • 简介:[目的]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的再通率,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将入选的174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87例,对照组87例,实验组按照新方法进行封管,即一边旋转缓慢推注,一边拔出输液针封管,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即一边推针头一边推肝素液。[结果]实验组再通成功率为97.70%,对照组为88,50%。[结论]通过改进封管手法,可以提高再通率,同时降低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封管手法 旋转推注
  • 简介:目的了解我院护士针刺伤情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我院114名护士针刺伤情况相关的防护知识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73.7%的护士发生过针刺伤,发生针刺伤的频率与护龄学历无关(P>0.05).结论护士的职业暴露风险较大,应全员重视,加强教育,避免针刺伤的发生.

  • 标签: 医院 护士 针刺伤 调查 防护知识 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护士被针刺伤的情况,加强自我防护意识,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方法]采用问卷方法调查护士在治疗操作环节中被针头刺伤的有关情况。[结果]被调查的123名护士中,111名曾发生过针刺伤。[结论]护士自我防护意识淡薄,应增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针刺伤 护士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2023年3月,本院门诊收治的颈椎病患者8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针刺)40例和观察组(针刺+艾灸)43例。比较 两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NorthwickPark颈痛量表(NPQ)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复发率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NPQ、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艾灸治疗颈椎病,可显著缓解患者颈痛,降低复发率,且具有疗效、安全性高的优点。

  • 标签: 针刺 艾灸 颈椎病 临床疗效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在部队训练伤治疗中采用针刺快速止痛技术的临床疗效,探究可明显缓解疼痛的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于的200例部队训练伤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常规治疗+针刺快速止痛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情况、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疼痛情况:治疗前,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7d后,1个月后,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3)生活质量:治疗前,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部队训练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针刺快速止痛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快速止痛技术 部队训练伤 治疗有效率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观察在部队训练伤治疗中采用针刺快速止痛技术的临床疗效,探究可明显缓解疼痛的方案。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于的200例部队训练伤患者,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实验组(予以常规治疗+针刺快速止痛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疼痛情况、生活质量。结果:(1)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2)疼痛情况:治疗前,实验组、对照组VAS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7d后,1个月后,实验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3)生活质量:治疗前,健康调查简表(SF-36)各项评分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实验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部队训练伤患者,在治疗中采用针刺快速止痛技术,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疼痛症状、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确切,可推广应用。

  • 标签: 针刺快速止痛技术 部队训练伤 治疗有效率 疼痛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