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明中期以后,政治黑暗,社会动荡,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反映到思想文化领域,亦跳荡芜杂,禅宗思想十分流行,并涌动着反思传统,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潮;文艺上要求挥写性灵、反对摹拟,诗文书画各个领域均经受着思想狂飙的冲击。“大批艺术家重个性、重独创、重主体情感的抒发,使得明初崇尚的程朱理学和明前后七子提倡的拟古主义都遭到批判。”i李贽的“童心说”、袁的“性灵说”对晚明书坛的影响至大。流风所及,明后期印坛亦不甘寂寞,竞说纷纭。

  • 标签: 明代后期 印学 尚意思想 审美思想 技法 创新
  • 简介:“茗注莫妙于砂,壶之精者莫过于阳羡。”(清李渔)从古到今.并不是每种日用器物都有宜兴紫砂壶这样的造化.而不断被赋予神韵、积淀下丰厚文化蕴意。在紫砂壶的发展过程中.

  • 标签: 宜兴紫砂壶 艺术 收藏 茶文化
  • 简介:现在的艺术界人士可是很少以“雅”来标榜的,大概由于这个“雅”字临近于“媚”,临近于“俗”,现代艺术家们信奉傅青主宁丑毋媚的训条,心腹起来,因之也刻意回避起这个“雅”字。书法家查理达近年却改了书斋号,偏取了个雅堂的名。他将这个堂号写在专用的茶杯茶盏上,烧成淡淡青花,典雅的二王气质小行书。

  • 标签: “雅” 艺术界 “俗” 艺术家 书法家 青主
  • 简介:书法至王羲之而起大转变。后世以王羲之为古今第书家,其实即在同时代,王亦未能独步。王之所以能享此大名者,由于王为大族贵公子,东晋最重门第,士大夫尤喜标榜,王谢风流,披靡世。其次则七贤八俊之号,经品题,顿增声价,王羲之有此凭藉,为其他任何书家所不及。二由于羲之书法,雅俗共赏,而其风流温润,适合士大夫的标准气分。

  • 标签: 论书法 王谢风流 七贤 李世民 八俊 于王
  • 简介:唐代是我国书法发展史上的第二座丰碑,其书风上承魏晋余韵下启宋意先河,常为世人以“法”概而言之。从魏晋的韵到唐之讲求法度,使极端工整的楷书和纵横神逸的草书在同时代皆奏出历史的最强音,并且书法理论与之同时辉煌,揭开了书法史上最为灿烂的篇章,也成为书法史上个奇特的现象。书法是个包罗众多的文化范畴,因此,“法”作为种规律、规范、规则,

  • 标签: 唐代 书风 书法理论 文化范畴 “法” 书法史
  • 简介:第二部分我主要翻译了第七和第八两章,我对我翻译的两章进行个大概的梳理:第七章标题为"纯粹现代主义考古学",这章的切入点是考察格林伯格对于现代主义的经典论述。格林伯格非常有名的句话是:"现代主义的本质就是用个学科的特有方式来批判学科本身",进步来说,就是用个媒介的特有方式来批判媒介本身,以此来划定各自(学科或媒介)的能力范围。德·迪弗在此汲取了个术语,个是"学科"、个是"惯例",还有个是"批判",从这个角度来考察格林伯格的说法。刚刚我已经说了格林伯格用学科特有

  • 标签: 杜尚 特有方式 经典论述 小便器 普遍有效性 审美判断
  • 简介:部分沈语冰:从现代艺术到当代艺术《杜之后的康德》是比利时学者蒂埃利·德·迪弗的代表作。德·迪弗长期在法国、加拿大、美国高校从事教学,同时还是位著名的批评家、策展人。他的理论视野很开阔,写作方式与以往学院派的写作有所区别。看这本书第章就会发现,他吸收了很多法国当代学者的写法,形式非常活泼,不是那

  • 标签: 杜尚 现代艺术 当代学者 策展人 理论视野 现成品
  • 简介:部分吴毅强:艺术应具有批判功能我没有做太多的准备,书评刚写完。其实说句实话,我写书评的时候非常忐忑,拿到书的时候看了两遍完全没有看懂,看到第遍的时候我才慢慢地找到些感觉。因为我之前是做艺术实践的,身份上更多的是个创作者,我们做当代艺术的,常常认为杜是我们灵魂上的祖先。我对杜是非常崇拜的。

  • 标签: 杜尚 艺术实践 批判功能 马奈 乌托邦主义 小便器
  • 简介:[热点述评]中国美术事业作为整体文化建设的个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成果不仅是涌现出更多优秀的美术作品,也表现在美术的价值观念和实践观念的塑造中。在"美术"的文化意义和表现形态不断丰富而复杂起来以致难以归总的情况下,"中国美术观"作为观念建构,其在中国美术事业中的重要意义和地位不容忽视。这概念提醒我们立足于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观念传统,追问"美术"有何意义?中国美术的本体应是什么?除了推出佳作这方式外,"美术"作为种文化实践形态还能以怎样的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这系列追问的根本出发点是中国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而不仅仅是学科化、专业化、机制化的"美术"。

  • 标签: 中国美术 实践观念 中国文化建设 靳尚谊 有机组成部分 文化意义
  • 简介:“宋人意”,宋代书家以欧阳修、苏轼、黄庭坚以及米芾为代表,提出了系列的创作主旨。注重书法的主体精神,体现书家的情感、气质与学识,使文学艺术与创作主体的精神世界结合得更加紧密。

  • 标签: 尚意 陈鸿寿 书风 创作主旨 主体精神 精神世界
  • 简介:马塞尔·杜作为20世纪西方后现代艺术的开拓者之,他的思想被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以及"二战"后兴起的波普艺术、新现实主义、集成艺术和装置艺术等所追随与模仿。但是艺术界对杜的看法直到今天还是褒贬不的,客观地了解杜的艺术及其思想对我们了解西方现代艺术将会有很大的启示。

  • 标签: 马塞尔·杜尚 艺术思想 艺术表现
  • 简介:即使写实主义观念统天下的时代,人们也早已认识到中国古代雕塑的辉煌历史和艺术价值。而中国雕塑的现状却直令人担忧,尤其是大量“审美侮辱”性的垃圾式城市雕塑,,真让识者羞于启齿。从写实到抽象,自打20世纪上半叶以来我们就直跟从西方雕塑家亦步亦趋,不要说大多真经不传,甚至有些连皮毛都附不上。而回望自家传统,却又像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到底什么是我们的传统——皇陵雕塑、佛教雕塑还是民间雕塑?

  • 标签: 大断层 城市雕塑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古代雕塑 佛教雕塑 民间雕塑
  • 简介:本文通过对艺术史发展历程的分析,提出艺术创新的五种方式,即:技法创新、题材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观念创新。艺术史上,这五种创新方式经历了个发展阶段:1.技法和题材创新阶段;2.形式和风格创新阶段:3.观念创新阶段。以艺术中绘画为例,在技法和题材创新阶段,中国从原始社会到唐中后期,西方从原始社会到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形式和风格创新阶段,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20世纪的85新潮,西方从文艺复兴到达达主义。观念创新阶段,中国是85新潮以后,西方是从后印象主义至今。所经历的个阶段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技法和题材创新阶段,也包含形式风格创新和观念创新。在形式风格创新阶段,技法题材的创新也没有停止。观念创新阶段,技法创新、题材创新、形式创新、风格创新都仍在发展,但已经不是主流。

  • 标签: 技法创新 题材创新 形式创新 风格创新 观念创新
  • 简介:生(以下简称宅):“造物”不正是20世纪的象征吗?不局限于服装设计领域,包括摄影在内些19世纪末至20世纪出现的许多表现艺术领域,不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过于商业化了吗?在定意义上,这种影响已深入到建筑及其他所有的艺术领域,其原有的表现形式已逐渐变质。抛开所有的形式,造物的价值回复到其行

  • 标签: 三宅一生 时装设计 人物访谈 主题思想 创作手法 艺术展览
  • 简介:书画同源,这是历古以来公认的经典之论。提出这个有名论点的据说是元代的“神仙中人”赵子昂。那是首诗:“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为此,须知书画本来同。”以画中石木来比书中籀书飞白书,是他的有识,但“若也有人能为此”的俨俨然是发明祖师的姿态,却又显出了他的少见寡闻,其实,比他早一百多年的宋代写意书家们已经在身体力行了。宣和时代的写真名手韩拙,明确宣布;“书画异名,而揆也。”

  • 标签: 宋代绘画 书风 飞白书 籀书 韩拙 写意画
  • 简介:由唐至宋的社会氛围和经济、政治制度变革下所形成的实用主义思潮是“意”书风成熟的深层根源,它基本决定了“意”书风的方方面面;同时,深入士人生活的禅宗(包括理晕)思想.及其对诗文书画的广泛渗透是“意”书风成熟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尚意书风 深层根源 实用主义思潮 禅宗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