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细节护理应用于医院消毒供应室的护理效果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工作的30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组,采用细节护理,以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30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两组人员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包装标识、管腔清洗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湿包、器械附件丢失等工作失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细节护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中作用显著,可以显著提高护理质量,达到更好的消毒灭菌效果,应在临床大幅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消毒供应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过程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期间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与临床各科室满意度等临床资料,2015年6月-2016年6月为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2016年7月-2017年7月为PDCA循环管理后,比较两组清洗消毒合格率及临床各科室满意度。结果PDCA循环管理后器械消毒合格率、呼吸道管路及灭菌物品等清洗消毒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各科室满意度较实施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优质护理中可提高管理效能,持续性改进工作质量,增加各科室满意度。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PDCA循环管理 优质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根因分析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分析消毒供应中心的不良事件,制定并落实改进措施,比较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前后的干预效果。结果 应用根本原因分析法后,消毒供应中心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由 0.30%降至 0.15%,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根因分析法 消毒供应中心 职业暴露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对控制消毒供应中心感染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 选择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6月进行一般管理的经过消毒处理器械作为对照组和 2019年 1月至 2019 年 6月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的经过消毒处理的医疗器械作为观察组,对样本器械进行合格率检测,检测项目包括清洁彻底程度、包装规范程度、灭菌操作规范程度、灭菌彻底程度;结果:进行质量控制管理的观察组的清洁彻底程度、包装规范程度、灭菌操作规范程度、灭菌彻底程度指标均优于进行一般管理的对照组;结论:加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管理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供应室消毒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30例本院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医疗机构内镜消毒质量现况,为消毒质量监测与院内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连续三年对各医疗机构内镜的清洗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广州市各医疗机构内镜清洗消毒管理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三年共监测106份样品,内镜清洗消毒效果监测总合格率为90%,其中2012-2014年合格率依次为95.6%、85.2%、8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960,P〉0.05);在不同类型内镜中,胃镜、肠镜消毒质量合格率分别为83.3%、9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采用集成内镜洗消中心和使用四槽法或五槽法进行内镜清洗消毒,合格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中消毒剂的浓度和卫生质量均合格。结论广州市医疗机构的内镜消毒质量应加强消毒技术指导和监督监测,以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医疗机构 内镜 消毒质量监测
  • 简介:摘要规范标准的管理能够及其有效地避免器械遗失、损坏等现象的发生,延长了手术器械使用寿命,提高手术器械使用质量,保证手术器械安全使用。手术器械交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集中处理,规范清点、回收、清洗、包装、灭菌、交接等操作流程,将所有器械包基数规范化制定成册,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的培训,严格手术室护士的自身管理,特殊器械交由专人负责管理,复杂器械拍照制成图册并注明操作方法,新购置手术器械聘请厂家工程师对手术室及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器械使用、清洗、包装、灭菌等保养方法。手术器械器械交由消毒供应中心标准化管理一方面减轻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有利于手术室护士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手术患者的护理;另一方面充分合理利用了消毒供应中心完善的现代化清洗灭菌设施,使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使用更规范化。

  • 标签: 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中心 标准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方法(QCC)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年度为时间段,将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在2016年实施品管圈管理前手术器械的受损、缺陷等情况与2017年实施品管圈管理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QCC方法实施前手术器械总缺陷显著下降,

  • 标签: QCC 消毒供应中心 手术器械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影响。方法对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前后的医院感染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包括医疗器械质量的合格情况,工作人员对环境、设施等的满意度评分以及院内感染率的发生情况比较。结果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建立后,医院的清洁、消毒以及灭菌系统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规范。相比于建立前,医疗器械质量的合格情况,工作人员对环境、设施等的满意度评分显著提高,P<0.05。同时,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建立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有利于医院管理的规范化,并对污染的扩散起到了显著的降低作用,进而有利于降低医院的感染率。

  • 标签: 集中式消毒供应中心 医院感染 影响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4-0271-02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面控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 将我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的消毒供应中心施行全面质控管理进行改革,与 2017 年 3 月至 2018 年 3 月未施行全面质控管理模式进行对比,并且对该管理模式施行前后的服务满意度进行对比。 结果: 消毒供应中心全面质控管理实施后隔离意识、回收清洗、灭菌质量、包装、无菌物品存放、以及服务质量都有明显的提升 ( P <0.05 ) 。 并且实施后的工作满意度要高于实施前的工作满意度 ( P<0.05),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消毒供应中心器械管理实施全面质控管理后,能有效提其高工作质量,并且能够提升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满意度,该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面质控管理 消毒供应中心器 器械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及应对措施。方法于2018年8月,随机选取我院产科的100例护士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而后调查研究对象的压力源分布情况以及前10项压力源得分情况。结果产科护士工作压力产生的根源按严重程度依次是患者护理、专业及工作、管理及人际关系、工作量及时间分配、工作环境及资源;在前10项压力源中得分最高的为害怕工作中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根据产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根源来实施有效的工作压力应对措施,可显著缓解产科护士人员的工作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产科护士 工作压力 根源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升,职业防护是近年来医务人员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话题。我中心是全省最规范院前急救医疗机构,承担省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特殊传染病的院前转运工作,我中心建有省内最规范针对医疗人员、诊疗设备、急救车辆的一体化、规范化消毒通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见性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相同器械共计122件进行分析,此次调查选取时间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将相同器械分成2个小组,每组均分得61件。对比组采用传统常规清洗护理。研究组则采用预见性清洗护理。分析两组护理质量。结果:对比组污染率为13/61(21.31%)明显高于研究组的1/61(1.64%),两组差异明显,P值

  • 标签: 预见性护理措施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观察其在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并给予评价。方法 :选取 2018 年 1月— 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管理的阶段作为对照组,选取 2019年 1月— 12月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的阶段作为实验组,对两组的院内感染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专业技能评分进行指标对比。结果:实验组发生院内感染率和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专业技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优势,其中感染发生率仅 5.56%, 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达到(97.57±8.43)分,专业技能评分达到( 97.36±3.0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护理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工作人员满意度评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常规护理服务更优,更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护理 质量控制 院内感染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间我院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10名作为本次的观察对象,将2017年2月-2018年1月间消毒供应室开展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前,再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消毒供应室开展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设为实施后,分析两组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后的工作人员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实施前,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的管理中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较佳,值得应用并推广。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消毒供应室 常规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