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血细胞分析仪、血气分析仪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研究者为本医院收治的患者100例,选择2017.4-2020.4期间就诊患者进行研究,对于组间患者均实施肝素抗凝的动脉血采取,同时对于患者EDTA-2K抗凝的静脉血实施采取,利用GEM3000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采用BC6800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静脉血,对于两种仪器检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结果进行分析比对。结果: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结果,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血气分析仪与全血细胞在仪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根据患者疾病检测需求进行检查方法选择。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红细胞压积检测 全血细胞分析仪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在白血病患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和希森美康XN-2000血细胞分析仪分别对血常规标本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种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检测项目的批内精密度均低于本实验室规定和厂商声明的精密度要求,实验数据具有较高的可靠性。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相对偏倚均未超过1/2临床实验室修正案所允许误差范围,结果能接受,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和希森美康XN-2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计数的测定结果一致。结论SYSMEXXT-2000i血细胞分析仪和希森美康XN-2000血细胞分析仪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相关性,临床中可交替使用或者同时使用。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检验 白血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探讨对策。方法通过查询文献资料,结合操作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经验,总结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对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出现计数误差的原因多样化,不同的原因都有相关的解决办法。结论影响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物差的原因很多,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解决的措施,使报告结果无误,方可发报告。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计数误差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雅培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探讨解决方案,减少误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操作雅培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的经验,总结雅培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计数误差的原因,分析研究其应对的方法。结果影响雅培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误差的原因较多,不同的原因都有相关的解决办法。结论根据雅培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产生误差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都可以使检验结果准确发出。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 计数误差 原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蒋学琴 黄娇娇 黄成双 田润梅 毛星星 何志旭 黄佩 陈艳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杂志》 2022年第28期
  • 机构: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儿童医院小儿内科 遵义医科大学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遵义5630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贵州省儿童医院小儿内科,遵义563000,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童血液肿瘤研究室 遵义医科大学组织损伤修复与再生医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遵义 5630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临床特征、预后危险因素及有效治疗方法,为该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3例重型HPS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转归及预后危险因素。根据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障碍与否将患儿分为CNS功能障碍组及非CNS功能障碍组,根据接受血液净化与否将患儿分为血液净化组及非血液净化组,比较生存差异。结果83例患儿中,男43例,女40例,年龄[M(Q1,Q3)]36(15,27)个月。51例由感染诱发,其中EB病毒感染41例(80.4%)。所有患儿均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以血液系统(72.3%)、肝脏(71.1%)、呼吸系统(53.0%)及CNS(37.3%)功能障碍常见。至随访截止,存活40例(48.2%),死亡38例(45.8%),失访5例(6.0%)。CNS功能障碍是影响患儿预后的危险因素(HR=3.358,95%CI:1.445~7.803,P=0.005),血液净化治疗是影响患儿预后的保护因素(HR=0.362,95%CI:0.179~0.730,P=0.005)。CNS功能障碍组死亡率高于非CNS功能障碍组(74.2%比28.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液净化组死亡率低于非血液净化组(31.0%比61.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结论儿童重型HPS病情凶险,总体预后差,CNS功能障碍是其死亡的危险因素,血液净化可以显著改善其预后,提高患儿生存率。

  • 标签: 儿童重型噬血细胞综合征 临床特征 血液净化 中枢神经系统 预后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瘤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LAHS)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至2021年10月诊断为LAH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基线临床特点、治疗选择、总缓解率(ORR)、总生存期(OS),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共9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59例、女35例,诊断为噬血细胞综合征的年龄为(40.5±17.3)岁。其中T/自然杀伤(NK)细胞淋巴瘤74例、B细胞淋巴瘤15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T/NK细胞LAHS患者诊断年龄为(37.9±16.2)岁,B细胞LAHS患者的诊断年龄为(55.9±14.0)岁,T/NK细胞LAHS患者比B细胞LAHS患者诊断年龄小(P<0.001)。T/NK细胞LAHS患者基线纤维蛋白原低于B细胞LAHS患者[1.34(0.86,2.44)g/L比2.20(1.75,4.25)g/L,P=0.008]。35例行噬血细胞综合征特异方案与抗淋巴瘤特异方案的联合治疗,31例行噬血细胞综合征特异的治疗,8例行抗淋巴瘤特异的治疗,7例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总体患者ORR为49.4%,中位OS为61 d,先行抗噬血细胞综合征后转为抗淋巴瘤治疗者ORR(69.0% 比 38.7%,P=0.019)及中位OS最优(192.0 比 24.5 d,P=0.028),优于抗噬血细胞综合征治疗者,并且有优于抗淋巴瘤治疗的趋势。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或侵袭性NK/T细胞白血病是LAHS预后的危险因素(HR=0.113,95%CI:0.018~0.728,P=0.022)。结论LAHS预后差,应迅速抗噬血细胞综合征后尽早启动抗淋巴瘤治疗。

  • 标签: 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预后 生存 回顾性队列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分析法在筛选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孕妇460例,将其分成地贫组、非地贫组和对照组。通过血细胞分析法三组病例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地贫组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红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地贫组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低于非贫组,而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高于非贫组,两组各项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578,P<0.05);地中海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在红细胞分布宽度上无明显差异(t=2.1234,P>0.05)无统计学意义。血细胞分析法能有效筛选出妊娠合并地中海贫血症,值得作为临床筛选方法使用并大力推广。

  • 标签: 妊娠 地中海贫血 细胞分析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准确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0月-2020年12月期间诊治的发热患者88例作为试验组,再选取同一时期在本院进行健康检查人员88例作为参照组,均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所有人员均进行血细胞形态学检验,观察各组人员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浓度、平均细胞体积等血液指标与正常人明显降低,两组对比数据有统计差异性(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血细胞形态学检测准确性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可比性(P<0.05)。结论:采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中血液指标检测明显提高,对疾病动态变化提供一定的理论诊断依据,降低疾病误诊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TX)治疗异位妊娠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临床特点。方法报道中日友好医院收治的1例MTX致异位妊娠患者全血细胞减少的诊治经过,并对该例以及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PubMed数据库(截至2020年6月30日)收集到的相关病例主要临床特征进行汇总分析,并比较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MTX总剂量、首次应用MTX至全血细胞减少发生时间、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和血小板计数(PLT)最低值的差异。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8例,年龄20~41岁,平均30岁;其中2例为慢性肾脏病肾透析患者。首次应用MTX至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的时间为(7±3)d,范围3~19 d。WBC、Hb和PLT最低值分别为(0.80±0.55)×109/L、(70±22)g/L和(30±27)×109/L;10例患者有红细胞计数的描述,最低值为1.98×1012/L;全血细胞减少严重程度2、3、4、5级者分别为5例(27.8%)、6例(33.3%)、1例(5.6%)和6例(33.3%)。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18例)、发热(17例)、胃肠道反应(13例)。11例患者(61.1%)发生并发症,其中6例死亡。死亡患者WBC最低值的中位数明显低于存活患者[0.35(0.20~0.60)×109/L比0.83(0.22~1.80)×109/L,Z=2.722,P=0.007],而死亡和存活患者MTX总剂量、全血细胞减少发生时间、Hb和PLT最低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血细胞减少为MTX治疗异位妊娠时罕见但致命的不良反应,WBC越低预后越差。

  • 标签: 甲氨蝶呤 妊娠,异位 妊娠,输卵管 全血细胞减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方法依据国际血液学复检组推荐的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结合湖北省临床实验室血液学复检规则,应用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对来我院就诊的门诊和住院患者共1200份,其中包括门诊患者300例,住院患者900例.进行检测,并进行血涂片显微镜镜检.结果对1000份样品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真阳性率21.7%,真阴性率46.6%,假阳性率26.2%,假阴性率5.5%.假阴性率超过预期5%,复检率为47.9%.根据假阴性和假阳性的构成,适当调整规则后,根据此规则统计实验数据,真阳性率15.7%,真阴性率64.6%,假阳性率16.2%,假阴性率3.5%.假阴性率小于5%,复检率为31.9%,符合预期.200份标本的验证试验结果显示假阴性率为3.4%,假阳性率为16.8%.没有漏检恶性血液病标本.结论我们研究制定出适合我院的迈瑞BC-6800血细胞分析仪的复检规则.但要保证规则在日常工作中的严格执行,还需要严格的管理和检验人员的责任心.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中图分类号R466.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6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方式和体会。方法:以2017-02至2018-02全年为研究时间,设立检验科血细胞分析仪小组,共计10名组员,另纳入在检验科行血细胞分析仪检验的患者共计40例,进行设备的规范、科学操作,记录实施前后工作质量分值以及患者临床满意度。结果:仪器设备科学应用后的工作质量分值(89.28±7.79)分显著高于实施前(73.23±6.50)分,组间对比存在差异性(P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规范性操作 满意度 工作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指标与疟疾的关系,特别是血小板数量与疟疾的关系.方法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疟疾病人及正常对照、非疟疾发热病人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分析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及白细胞分类直方图,并用染色镜检查疟原虫.结果疟疾病人的血小板及其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都呈显著性减少,血小板减少幅度最为显著,白细胞直方图呈正常双峰,也可在35fl处见有抬高现象.结论发热病人,特别是高热病人,如经血细胞分析仪检查血常规发现有血小板减少时,白细胞计数不增高,且其直方图为正常双峰图形,应高度怀疑为疟原虫感染,可涂血片染色镜检疟原虫.

  • 标签: 血细胞自动分析仪 疟疾 血常规 血小板 疟原虫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对临床疾病诊断的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的正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将同期检测结果异常患者18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体检者皆给予血细胞形态学检查法检测,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检出异常者有13例,正常者有5例,假阴性率为27.8%;对照组检出异常者为1例,正常者为17例,假阴性率为5.5%,观察组的13例患者中白细胞异常、红细胞异常、细胞形态异常、存在寄生虫患者分别有4例、6例、2例与1例。结论血细胞形态检查法可以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准确的证据,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临床疾病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末梢血预稀释和静脉血血常规中主要指标WBC、RBC、HGB、HCT、PLT等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对临床工作有所帮助。方法取我院150例新生儿科住院患者,年龄O~7天,每人在同一时间内采集其朱梢血和静脉血;用CD-370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测定。结果生儿末梢血和静脉血中的HBC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O01),RBC、HCT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差异无显著性(P>O.05)。结论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全身循环血液的真实情况,因此如果遇到疑问时,最好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免造成误诊。

  • 标签: 新生儿 末梢血预稀释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方法使用试验仪器(URIT-5500)和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LH750)分别检测血液样本的WBC、RBC、HGB、MCV和PLT项目,并计算两者相对误差的绝对值(Se)作为主要有效指标,得出Se的平均值以及Se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再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进行比较。结果WBC、RBC、HGB、MCV和PLT项目的Se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上限均低于SFDA规定的容许误差。结论URIT-5500等效于对照仪器XE-2100和COULTERLH750。

  • 标签: 临床试验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仪器比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16周岁健康人群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600例0~16周岁健康人群,通过分析其白细胞指标(WBC)、红细胞指标(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用参考值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血细胞参考值范围。结果WBC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10.0)×109,除4~6岁儿童外,其余儿童WBC水平均高于参考值;RBC全国参考值女性范围为每升(3.5~5.0)×1012,男性参考值范围为每升(4.0~5.5)×1012,女性RBC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RBC水平均低于全国常用范围;PLT全国参考值范围为每升(100~300)×109,除12~16岁儿童低于参考范围外,其余儿童均处于正常范围内;Hb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110~150克,所有儿童的Hb值均低于该参考范围。结论参考全国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结合体检结果,可有效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的主要血细胞参考值范围。

  • 标签: 0~16周岁 健康人群 血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