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股骨近端带锁髓内(proximalfemoralnail,PFN)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l月~2016年12月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手术室消毒、备好物品及器械准备;术中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手术医师,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12±0.63)h,术中平均出血(135.9±12.58)mL,无压疮发生,患者满意度为94.12%。结论加强手术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积极配合医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术中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钛制弹性髓内(TEIN)崮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螺旋形骨折的疗效?方法l回顾怍分析2010年8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8例儿童股骨干长螺旋形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5例;年龄为2岁2个月至6岁,平均3.5岁;骨折类型均为长螺旋形骨折。所有患者均采用闭合复位.住C型臂X线机监视下逆行穿入TEIN内固定。术后石膏或支具同定4周,4周后开始配戴支具进行小负重功能锻炼。结果18例患儿术后获平均13个月(9-20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3.5个月。未次随访时按照Flynn等提出的弹件髓内治疗股骨骨折的疗效标准评定疗效:优17例,良l例。5例患儿尾刺激皮肤出现过敏“激惹”现象,拔除TEIN后迅速愈合;1例患儿患肢较对侧下肢长1.1cm。所有患者未发生骨髓炎、骨折延迟愈合或小愈合、断脱出及骨骺损伤等并发症。结论TEIN同定治疗儿童股骨干长螺旋形骨折具有创伤小、不损伤骨骺、骨折愈合良好、患肢功能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可靠的方法。

  • 标签: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骨钉 外科手术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锁骨钩板配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2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锁骨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锁骨钩板联合锚固定治疗,以Lazzcano标准观察比较两组肩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时Lazzcano标准评价肩功能中,观察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84.62%,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个月时Lazzcano标准评价肩功能中,观察组优良率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69.23%,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骨钩板配合锚固定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锁骨钩板 锚钉固定 肩锁关节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弹性髓内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检索万方、维普、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EMbase、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包括运用弹性髓内(elastic stable intramedullary nailing,ESIN)与外固定支架(external fixation,EF)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对照试验。提取数据,进行质量评价,并通过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儿在末次随访对疗效的满意情况、术后成角或旋转畸形、再骨折、感染、皮肤激惹、双下肢不等长、固定物失效、关节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及相关时间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临床愈合时间、骨性愈合时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17篇文献,包括732例股骨干骨折患儿;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弹性髓内组(ESIN组)385例,外固定支架组(EF组)34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儿童股骨干骨折,ESIN组与EF组在末次随访疗效满意情况[RR=0.98,95%CI(0.90,1.06),P=0.55]、术后双下肢不等长[RR=2.44,95%CI(0.88,6.71),P=0.09]、术后固定物失效[RR=2.38,95%CI(1.01,5.60),P=0.05]、术后关节活动受限[RR=2.12,95%CI(0.34,13.06),P=0.42]、手术时间[RR=0.15,95%CI(-1.08,1.38),P=0.82]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EF组相比,ESIN组在术后皮肤激惹发生率方面明显增加[RR=0.17,95%CI(0.06,0.46),P=0.0 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再骨折发生率[RR=3.31,95%CI(1.53,7.18),P=0.002]、术后感染发生率[RR=7.72,95%CI(4.12,14.44),P<0.00 001]、术后成角或旋转畸形发生率[RR=3.01,95%CI(1.22,7.40),P=0.02]等方面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RR=1.18,95%CI(0.19,2.16),P=0.02]、临床愈合时间[RR=0.89,95%CI(0.45,1.33),P<0.0 001]、骨性愈合时间[RR=0.89,95%CI(0.39,1.40),P=0.005]等方面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ESIN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具有疗效可靠、住院时间短、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对于不伴严重软组织损伤的患儿,可以考虑作为首选的治疗方法。以上结论需要更多大样本、双盲、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加以论证。

  • 标签: Meta分析 股骨干骨折 插钉术,髓内 外固定支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股骨转子间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低能量骨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的重要手术方式.近年来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在临床的应用逐渐增多,与之相关的手术技巧报道增多,患者术后髋部功能恢复更多与手术技巧相关.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手术技巧 术后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Gamma、股骨近端髓内(PFN)、股骨近端防旋髓内(PFN—A)、Fixion—PF型可膨胀髓内等4种髓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手术操作难易程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骨折愈合和髋关节功能等情况方面的比较。方法对本组134例接受髓内系统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Gamma治疗46例,PFN治疗29例,PFN.A治疗51例,Fixion—PF治疗8例。术后复查x线片判断骨折愈合的情况,根据Harris髋关节评分评定关节优良率,并对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FN—A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少于其他三组(P〈0.05),而PFN、Gamma、Fixion.PF组三者之间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134例患者中共有9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3.6个月(4—28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全部获得骨性愈合,各组愈合时间、关节优良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4种髓内系统中,PFN—A相对操作简单,手术时间及术中失血量少;但骨折愈合时间及髋关节功能优良率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器 髓内钉内固定系统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结核手术内固定的有效方式。方法:2002年12月~2006年5月,在手术前有效抗结核化疗的基础上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及两一棒内固定的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18例,术中在保证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注意保留病椎有血运的部分减少切除范围和融合的节段,有神经症状者注意行椎管前侧减压、骨缺损采用自体骼骨、肋骨的方法修复,安置两一棒固定,患者术后卧床2周左右,然后在支具的保护下下床话动。本组共有18例患者获得随访,手术后随访的时间7~31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患者所有的结核病灶均顺利愈合,植骨稳定无移位和塌陷,内固定器无松脱和折断,均达到骨性愈合标准,患者术前伴有的神经症状也大部分消失,绝大部分患者恢复日常生活、工作。结论:前路两一棒内固定不仅能够维持胸、腰椎结核手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移植骨块的脱位、塌陷和骨不愈合的发生,而且可以最大范围地减少融合节段,减少术中创伤,金属异物小,感染机会少,故是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可靠固定方式。

  • 标签: 胸椎 腰椎 脊柱结核 骨移植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弹性钛髓内固定治疗小儿长管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年-2014年2月我院接收的患有长管骨骨折的患儿一共有63例,对63例患儿采取弹性钛髓内固定治疗,对其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63例患儿经过六个月的跟踪随访,随访率100%。所有患儿骨折全部愈合,没有出现延迟愈合或者骨不连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在7~15周,没有1例患儿出现手术切口感染,没有严重不良事件发生。当中优有45例(71.43%),良有10例(15.87%),中有6例(9.52%),差有2例(3.17%),优良率为87.31%。当中有8例患儿是在60天拔,其余在7个月以内拔,没有1例患儿出现骨折。结论弹性钛髓内固定治疗小儿长管骨骨折,可以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长管骨骨折 治疗 弹性钛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背景:自加压空心螺纹应用于股骨颈骨折修复以来,出现退或穿的现象并不少见,哪些因素影响加压空心螺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尚无定论。目的:探讨加压空心螺纹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的原因,以提高加压空心螺纹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的稳定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行加压空心螺纹固定修复的9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相关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选取可能影响内固定失效的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骨折Garden分型、术前骨牵引、手术时机、Garden对线指数、置标准、置形状、部分负重时间、内固定后并发症等10个危险因素,并对以上因素进行统计、分组及赋值,采用单因素χ2分析剔除无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结论:92例患者获18-72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根据Harris评定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优28例,良25例,可17例,差22例,优良率为58%。影像学结果显示,根据骨折是否移位将Garden分型分为两组,GardenⅠ型22例和GardenⅡ型29例为无移位组,GardenⅢ型25例和GardenⅣ型16例为移位组,其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2%和39%;Garden对线指数正常组和异常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6%和59%;置标准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9%和70%;内固定后无并发症与内固定后有并发症组内固定失效率分别为14%和55%。以上因素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选取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骨折Garden分型、Garden对线指数、置标准和内固定后并发症为加压空心螺纹置入修复成人股骨颈骨折后内固定失效(退或穿)的危险因素。

  • 标签: 植入物 骨植入物 加压空心螺纹钉 成人股骨颈骨折 内固定失效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钢板内固定技术与交锁髓内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我院近5年间9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回顾研究,将90例患者根据AO/ASIF骨折分型系统,分为钢板组和髓内组各45例,分别实施手术,评定二者的相关并发症、以及骨折复位固定后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评估。结果钢板内固定术和髓内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骨折愈合相关并发症、伤口并发症的统计学比较(P>0.05),无明显差异。但是,钢板内固定后骨折复位后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P<0.05),低于髓内术后。结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发生对线不良的风险比髓内系统更小。除了这点优势外,两种手术方法的骨折愈合情况、伤口浅表感染均未见明显差异。根据手术医生的经验和手术设备要求,钢板内固定术更适合治疗胫骨远端骨折。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钢板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股骨近端带锁髓内( 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l月~ 2019年 12月 51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手术室消毒、备好物品及器械准备;术中熟悉手术过程、密切配合手术医师,使手术顺利完成。结果 5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 4.12±0.63) h,术中平均出血( 135.9±12.58) mL,无压疮发生,患者满意度为 94.12%。结论 加强手术护理,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素质,积极配合医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股骨骨折 带锁髓内钉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交锁髓内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5例胫腓骨骨折病人进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经6~37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4.1个月。结论闭合复位交锁髓内治疗胫腓骨骨折损伤小,固定可靠,疗效确切。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纹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为30-63岁,均值为45.7岁,采用X线透视闭合复位进行空心加压螺纹固定。结果32例患者中在术后进行随访,其时间为4-30个月,平均为20个月,骨折均愈合,其中优秀为18例占56.25%,良好为8例25%,一般为4例占12.5%,差为2例占到6.25%,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空心加压螺纹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其操作简单,术后基本无并发症发生,促进骨折愈合,提高临床治愈率,这成为比较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治疗方法1,2。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加压螺纹钉 临床分析 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交锁髓内与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骨折患者中选出50例为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交锁髓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均少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相对于钢板内固定术,股骨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治疗,治疗的效果更好。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钢板内固定 股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后患者的恢复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244例来院就诊的骨伤科腰椎骨折患者并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术进行治疗而对照组患者采用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两组治疗后均进行优质护理,统计和分析骨伤科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出院时间以及术后行动能力恢复情况,并对相关治疗后风险进行分析统计,治疗后患者出现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等不良反应,统计患者术后行动能力指标恢复情况,并对不同组别患者腰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进行比较。除此之外对患者护理质量、恢复质量及睡眠情况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 实验组患者腰椎前缘高度比以及Cobb角相比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同时实验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患者住院时长都有明显的降低。同时,实验组122例患者中有10例发生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症状,治疗后风险发生率为8.19 %。对照组122例患者中有22例发生术后疼痛、术区感染、术区血肿等症状,治疗后风险发生率为18.03 %。结论 采用腰椎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短节段椎弓根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血量较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患者有明显的减少,术后住院时长也有明显的缩减,患者在进行腰椎骨折手术治疗后腰椎前缘高度以及Cobb角都有明显的改善。根据患者症状以及手术状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法,术后结合优质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恢复效果。

  • 标签: 腰椎骨折 短节段 椎弓根钉 固定手术 腰椎前缘高度比 Cobb角 术中出血量 术后不良反应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