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功能性二尖瓣反流(FMR)对急性失代偿性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首次住院的急性失代偿性HFrEF患者,根据FMR严重程度,分为无或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90天随访时主要复合终点(全因死亡和/或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发生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法比较三组患者无心衰住院存活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评价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有784例HFrEF患者纳入分析,其中无或轻度FMR组338例(43.1%),中度FMR组416例(53.1%),重度FMR组30例(3.8%)。90天随访结果表明,与无或轻度FMR患者比较,中度和重度FMR患者主要复合终点发生率增高,分别为12.4%(42/338)、20.9%(87/416)和30.0%(9/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三组患者无心衰住院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中度FMR和重度FMR均是HFrEF患者短期随访发生主要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其风险比及95%可信区间分别为1.779(1.225~2.584, P<0.01)和2.330(1.123~4.835, P<0.05)。结论在急性失代偿性HFrEF住院患者中,中、重度FMR的发生率较高,是短期不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标签: 二尖瓣反流,功能性 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 发生率 预后,短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 CD4+/ CD8+减低联合低剂量肺 CT在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中的早期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 40名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列为观察组,另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儿童 30例,列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炎症和免疫指标的检测,对两组各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 WBC与 CRP水平及 IgA、 Ig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重症组 IgA、 IgG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观察组 CD3+、 CD4+、 CD4+/ 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重症型 CD4+/ CD8+水平显著低于轻症型。结论: CD4+/ CD8+减低联合低剂量肺 CT影像学表现可以早期诊断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

  • 标签: CD4+/ CD8+ 低剂量肺 CT 支原体感染致大叶性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减低剂量及标准剂量硼替佐米联合阿霉素、地塞米松治疗不同类型多发性骨髓瘤(MM)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52例初诊、复发及难治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mg/m2(标准剂量组,26例)或1.0~1.1mg/m2(减低剂量组,26例),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阿霉素10mg/m2,第1~4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40mg/d,第1~4天静脉滴注,治疗1~6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标准剂量组治疗总反应率为80.8%(21/26),与减低剂量组的88.5%(23/2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9);两组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3.1%(6/26)比15.4%(4/26),P=0.281;11.5%(3/26)比7.7%(2/26),P=0.620];标准剂量组与减低剂量组比较,由硼替佐米诱导的Ⅲ~Ⅳ级周围神经病[15.4%(4/26)比3.8%(1/26),P=0.038)]、带状疱疹[26.9%(7/26)比7.7%(2/26),P=0.029]、乏力[38.5%(10/26)比15.4%(4/26),P=0.045]及腹胀发生率[19.2%(5/26)比3.8%(1/26),P=0.028]前者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减低剂量联合疗法治疗初诊和复发、难治MM患者的疗效反应与标准剂量类似,但患者对减低剂量联合方案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 标签: 给药系统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正常(NGT)人群在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从2007至2008年中国糖尿病和代谢紊乱研究(CNDMDS)中,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筛选出血糖资料齐全的NGT人群22 302人,以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负荷后2 h血糖(2hPG)和空腹血糖的差值绝对值反映血糖变化幅度,比较不同变化幅度之间代谢指标的差异及MS的患病率。作为CNDMDS的一部分,陕西省共3 247人在2007至2008年完成了基线调查,在回顾性队列中到2016至2017年,共有资料齐全的NGT人群678人纳入验证分析。依据横断面研究数据中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所得与代谢性疾病相关的血糖变化幅度的切点结果将人群二分组,比较两组随访9年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χ²检验比较不同组别临床特征和代谢指标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不同分组对MS患病率及糖尿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将22 302人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进行4分位分组,其中Q1组(<0.45 mmol/L,5 593名)、Q2组(0.45~0.93 mmol/L,5 603名)、Q3组(0.94~1.60 mmol/L,5 636名)、Q4组(>1.60 mmol/L,5 470名),体重指数(BMI)、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随着血糖变化幅度的增大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MS患病率和10年冠心病为中高风险的人群比例也显著升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大是患MS的危险因素。以MS和10年冠心病为中高风险作为结局变量,以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作为自变量,血糖变化幅度的切点均为1.09 mmol/L。在回顾性队列678名NGT人群中,血糖变化幅度较小组(血糖变化幅度≤1.09 mmol/L)和血糖变化幅度较大组(血糖变化幅度>1.09 mmol/L)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7.2%(28/388)和13.1%(38/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1.09 mmol/L是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在校正年龄、性别、BMI、吸烟、饮酒、运动和糖尿病家族史后,RR值为1.829(95%CI为1.079~3.101,P=0.025)。结论NGT人群中,糖负荷后血糖变化幅度大,是患代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并可预测糖尿病的发生。

  • 标签: 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试验 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对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餐后2小时血糖(2hPG)进行检测,并分析其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情况。方法 对1221例社区乡镇居民的FPG和2hPG进行了详细的检测,以评估FPG和2hPG的糖尿病前期人群异常率以及糖尿病人群的患病情况。结果 在1221例社区居民中,实际检测出糖尿病前期人数464人,糖尿病前期人群的筛查率达到38%。筛查出的糖尿病前期人群464人中患糖尿病低风险(IFG或IGT)人数有209人,筛查率达到45.04%;患糖尿病高风险(IFG+IGT)人数有255人,筛查率达到54.96%。此外,还检测到了145例无症状糖尿病患者,筛查率为11.88%。结论 通过分析检测人群FPG、2hPG的情况,能够尽快筛查出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人群,从而提供及时的医疗干预和治疗。

  • 标签: 糖尿病 空腹血糖 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 早期筛查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时间2020年1月-2022年12月,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低剂量(6.0-10.0μg/(kg·d))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研究组使用高剂量(10.1-15.0μg/(kg/·d))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头围、体重、身长数值均更大(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TH、FT3、FT4数值均更大,TSH数值更小(P<0.05)。结论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在使用左旋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时,相较于使用6.0-10.0μg/(kg·d)剂量治疗,使用10.1-15.0μg/(kg/·d)剂量治疗可获得更为优良的疗效,新生儿身体发育各项指标增加幅度更大,生化指标改善效果更好。

  • 标签: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左旋甲状腺素 生长发育 甲状腺功能 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硒酵母胶囊对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及桥本氏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低进程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为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6月期间我院接受诊治的90例桥本氏甲状腺炎患者,使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5例。所有患者均诊断为桥本甲状腺炎,其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无差异性,即(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使用左旋甲状腺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硒酵母胶囊。结果甲状腺抗体滴度对比观察组甲状腺抗体滴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p<0.05);甲状腺功能分析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TSH均有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两组血清FT3和FT4水平均有提高,但观察组身高更为明显,组间比较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分析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8.9%,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硒酵母对于降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度和甲状腺功能效果显著,且使用硒酵母的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降低。

  • 标签: 桥本氏甲状腺炎 硒酵母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滴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较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不稳定心绞痛(UAP)心率减低的药物不良反应。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0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140例老年UAP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70例。观察组采取150-200mg/d的美托洛尔治疗,对照组采取100-150mg/d美托洛尔治疗,对比两组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怀疑心率减慢而咨询的患者比例为10.0%,观察组为48.6%,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体重增加者比例为2.9%,对照组为1.4%,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较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UAP,将心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不会增加用药不良反应,可合理用药。

  • 标签: 不稳定心绞痛 老年患者 美托洛尔 较大剂量 心率减低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血流向量成像(VFM)技术定量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左室能量损耗(EL)及涡流特点,探讨EL与心脏功能及涡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就诊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左室射血分数(LVEF)<50%的心力衰竭患者105例,分为射血分数中间值的心力衰竭组(LVEF 40%~<50%,HFmrEF组,56例)及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组(LVEF<40%,HFrEF组,49例),并匹配同期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应用VFM技术测量左室内等容舒张期(IVR)、快速充盈期(RFP)、心房收缩期(ACP)、等容收缩期(IVC)及快速射血期(REP)的EL、涡流面积及循环强度。结果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各时期EL较对照组减低,且ACP内左室内EL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减低的趋势(均P<0.05)。ACP内HFmrEF组、HFrEF组左室内漩涡面积、循环强度均较对照组增大,且在对照组、HFmrEF组、HFrEF组间呈逐渐增大趋势(均P<0.05)。RFP左室内EL与E/e′呈正相关(r=0.524,P<0.001)。ACP左室内EL与A峰呈正相关(r=0.492,P<0.001),与漩涡面积呈负相关(r=-0.235,P=0.040)。结论VFM技术可用于评估左室内EL改变,HFmrEF及HFrEF患者左室内EL较正常人显著减低,EL与心脏舒缩功能及漩涡面积具有相关性。

  • 标签: 血流向量成像 心力衰竭 能量损耗 涡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应用与射血分数减低型心衰(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临床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2021年3月至2021年9月于本院确诊为射血分数减低型心力衰竭患者206例,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51),沙库巴曲缬沙坦组(n=52),达格列净组(n=51),联合治疗组(n=52)。采集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整理并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相关结果的变化情况。出院后对入组患者进行平均6个月的门诊或电话随访,随访患者有无心衰再住院,发生室性心律失常,MACE(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事件等。结果在抗心衰治疗后,四组患者之间的NT-proBNP(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T2),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治疗组NT-proBNP及ST2比其他三组显著降低,LVEF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因心衰再次住院以及MACE事件显著降低(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最低(P<0.05)。K-M生存曲线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其余三组的生存概率均显著增高,其中联合治疗组生存概率最高。结论HFrEF患者通过沙库巴曲缬沙坦联合达格列净治疗,其临床疗效和预后均有明显的改善。

  • 标签: 沙库巴曲缬沙坦 达格列净 心力衰竭 临床疗效 临床预后
  • 简介:目的比较不同类型留置针行静脉采血时对样本溶血发生率的影响,为采血方式的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选取接受口服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385例患者,通过奇偶数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93例,采用Y型静脉留置针采血;对照组192例,采用直型静脉留置针采血。观察并比较2组采集血样的溶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采血1次性成功率(97.93%)和患者舒适度(79.79%),均显著高于对照组(92.19%和70.83%,P〈0.05)。但在溶血发生率方面,观察组所采集样本的溶血总发生率(8.29%)和轻度溶血发生率(6.7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60%和2.08%),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Y型留置针操作成功率较高,患者体验较为舒适,但其溶血发生率方面略高于直型留置针,临床上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类型的留置针采血。

  • 标签: 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释放试验 静脉留置针 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和糖尿病饮食在防治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收治的IGT患者共1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药物组(n=60)、饮食组(n=60)与参照组(n=60),参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治疗,在参照组基础上,药物组患者予以二甲双胍治疗,饮食组患者予以糖尿病饮食治疗,观察三组IGT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含量和转归效果.结果三组患者在进行75gOGTT后,空腹血糖、1h血糖在参照组与饮食组中均平均有上升,只有药物组有所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后参照组、药物组、饮食组血糖分别平均下降了0.47mmol/L、0.91mmol/L、0.68mmol/L,药物组下降幅度最大,但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转归率28.3%,饮食组转归率18.3%,药物组转归率10.0%,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F=5.279,P<0.05).结论二甲双胍和糖尿病饮食在防治糖耐量低减人群向2型糖尿病发展中,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二甲双胍的治疗效果更优于糖尿病饮食的临床疗效.关键词肿瘤相关性贫血;芪血颗粒;促红素;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R58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感音神经性耳聋-肾发育不良(hypoparathyroidism-sensorineural deafness-renal dysplasia,HDR)综合征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变异特点。方法对1例HDR综合征新生儿进行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 CNVs)以及外显子组检测,并分析其临床资料和相关文献。结果患儿为男性,新生儿期起病,表现为特殊面容、通贯掌、骶尾部赘生物。血清学检查提示低钙血症、低甲状旁腺激素。听力检测提示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超声检查提示右肾缺如,CNVs检测提示染色体10p15.3-p13(chr10: 105 001_12 815 001)区存在12.71 Mb的缺失,全外显子测序提示GATA3基因缺失。患儿经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病情有所好转。结论患儿的10p15.3-p13缺失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感音神经性耳聋和右肾缺如等临床表型相关。HDR综合征是罕见的遗传性疾病,应提高对其的认识,减少漏诊。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减低-感音神经性耳聋-肾发育不良综合征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感音神经性耳聋 肾发育不良 GATA3基因
  • 简介:最近报道匹格列酮可改善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SH)的IGT或2型糖尿病患者的葡萄糖代谢、脂肪变性及组织的炎症坏死。此研究来验证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的作用以及匹格列酮对这类患者的疗效。患者每天饮食少摄入500千卡,随机、双盲给予匹格列酮和安慰剂6个月治疗。治疗前后,这些患者需做:①肝脏活检;

  • 标签: 非酒精性脂肪肝 PPAR-Γ激动剂 胰岛素抵抗 脂肪组织 糖尿病患 糖耐量损害
  • 简介:关于法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最乐观的估计'是比原计划的百分之五点五'下降百分之二或三'。(摘自:英国《经济学家》关于法国政局的调查报告)外电报道,据法国财政部预计,今年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将增长百分之四点七,明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二;工业资本投资将增长百分之六点九,去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一,个人消费预料今年增长百分之四点五,明年增长率减至百分之三点五。(《国际贸易消息》1974年11月7日,第291期,第2版)

  • 标签: 工业部门 汽车工业 国内生产总值 外电报道 资本投资 《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