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14-01摘要目的观察肥胖与非肥胖糖耐量异常密切关系。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肥胖
  • 简介:空腹血糖受损指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糖尿病的诊断值(〈7.0mmol/L),糖耐量异常是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2小时的血糖值在7.8~11.0mmol/L。糖耐量异常和空腹血糖受损是糖尿病与正常状态间的一个过渡期,也就是说超出正常又不足以确诊为糖尿病的阶段,两者虽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 标签: 空腹血糖受损 糖耐量异常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空腹血糖浓度 糖尿病 发病机制
  • 简介:糖耐量异常反映了由血糖正常到糖尿病的过渡阶段,是预示2型糖尿病的高风险因素,运用中医理论及早对这一人群干预治疗,有助于延缓和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文章运用中医学基本理论,结合作者对本病的认识,对其病因病机、辨证思路进行探讨,提出从肾、脾、肝辨证分型的证治特点及中医治法方药组成。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 简介: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高达15.5%,相当于每4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高血糖状态者。据估计,目前全球糖耐量异常(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患者约有2.80亿,2025年将达到3.96亿。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发病机制 临床 糖尿病患病率 糖尿病前期 高血糖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分析控制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理论原理,从而总结综合干预的有效措施。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大部分糖耐量异常转为正常糖耐量,并很大程度上延缓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使糖耐量异常更多的逆转为正常血糖,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综合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作用。方法分析控制糖耐量异常进展为糖尿病的理论原理,从而总结综合干预的有效措施。结果综合干预措施可以使大部分糖耐量异常转为正常糖耐量,并很大程度上延缓糖耐量异常发展为糖尿病。结论综合干预治疗,可以使糖耐量异常更多的逆转为正常血糖,减少向糖尿病的转变,并且能够保护血管,减少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综合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糖耐量异常(IGT)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依照1999年WHO关于IGT的诊断标准,选取本中心辖区内IGT患者81例作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对干预组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观察干预前后一系列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BG)、体重指数(BMI)、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P<0.05),对照组的以上指标前后无统计学差异。干预组糖尿病(DM)发生率为2.4%,而对照组的DM发生率为20%,两组转归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实施社区综合干预可明显改善IGT患者糖、脂代谢,从而降低此类人群DM的发病率。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社区干预 脂代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糖耐量异常人群采用相关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其血糖波动特征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辖区糖耐量异常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单纯空腹血糖受损、单纯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2型糖尿病以及选取体检正常的人群对为对比组,每组患者20例,通过对以上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以后,分析各组患者餐后的指标。结果单纯糖耐量低减、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低减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在餐后血糖峰值、血糖波动幅度相比于正常人群和单纯空腹血糖受损患者来说明显升高,单纯糖耐量低减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延长,且2型糖尿病患者的达峰时间明显延迟。结论针对糖耐量异常人群采用相关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其血糖波动特征进行研究后,能够为医生提供有效的治疗依据。

  • 标签: 糖耐量 异常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糖调节受损 空腹血糖受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及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4416例孕妇行50g葡萄糖筛查(50gGCT),孕32周重复筛查,共568例异常者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正常254例,确诊为妊娠期糖耐量受损(GIGT)142例、妊娠期糖尿病(GDM)172例,并与600例对照者比较妊娠结局。[结果]50gGCT阳性率为12.86%,GIGT及GDM检出率分别是3.22%和3.89%。GIGT及GDM病人妊娠期高血压、羊水过多、巨大儿、剖宫产率、新生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所有孕妇进行50gGCT,以及早确诊GDM及GIGT,GDM与GIGT均能对妊娠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葡萄糖耐量试验 孕妇 妊娠 糖尿病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IGT)患者采用阿卡波糖干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2009年7月~2010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糖耐量异常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以运动干预和饮食干预,治疗组同时采用阿卡波糖药物治疗。结果对照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1年的干预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21例,占3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者34例,占56.7%,另有5例转为糖尿病,占8.3%。治疗组糖耐量异常患者经治疗后,糖耐量转为正常51例,占85.0%,仍保持糖耐量异常8例,占13.3%,仅1例转为糖尿病,占1.7%。治疗后,将患者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2h血糖及2h胰岛素等各项指标与治疗前进行比较,治疗组各指标均明显下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使用阿卡波糖治疗糖耐量异常,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持续治疗还可使空腹血糖得到有效改善,可明显降低糖耐量异常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

  • 标签: 阿卡波糖 干预 糖耐量异常 空腹血糖
  • 简介:目的:评价二甲双胍联合运动疗法对肥胖糖耐量异常人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肥胖伴糖耐量异常者136人,给予步行联合口服二甲双胍,观察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差异。结果:糖耐量减低明显好转,前后明显差异,体重指数、腰围、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明显改善。结论:运动疗法和二甲双胍二者均有减重效应,增加胰岛素敏感性,达到协同作用。建议扩大在居民区中预防肥胖糖耐量异常的人群,以防发展成2型糖尿病。

  • 标签: 糖耐量减低 二甲双胍 运动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 随着糖尿病前期进行不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的深入调查,中医药在发现和干预糖尿病前期的治疗方面也有许多了非常丰富的经验。如基于成熟的“郁、热、虚、损”为核心的中医辨识方法,可识别糖尿病风险人群并干预,相关研究成果已被纳入《糖尿病中医防治指南》[1]、《糖尿病中医药临床循证实践指南(2016版)》[2]以及《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3]。临床中的肥胖/超重IGT患者,是本病“郁”阶段的典型人群。其中“郁”为病前状态,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过程的重要节点是“热”。脾胃壅滞者,多因纳食过多肥甘厚味,碍阻脾胃枢机、以致中焦壅塞、郁结化热,治当通腑泄热、化浊解郁;王秀阁教授临床应用降浊开郁法治疗糖耐量异常(脾胃壅滞型)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降浊开郁法 糖尿病前期 脾胃壅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耐量异常对急性脑血管病(CVD)预后的影响。方法132例急性脑梗死研究对象,通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分为糖耐量正常(NGT)组56例,糖耐量异常(IGT)组42例;新发糖尿病(DM)患者34例。入院后及入院常规治疗2周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DM组及IGT组与NGT组相比神经功能改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DM组及IGT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糖耐量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病情及预后的指标。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急性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桑苋饮对于糖耐量异常患者血糖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治疗糖耐量异常患者35例,设立对照组,组间观察,两组患者在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中药“桑苋降糖饮”服用,服药6个月。结果桑苋饮有效缓解IGT患者向2型糖尿病转变,参加实验的患者血糖有明显的降低。结论本方具有清热生津、止渴降糖的作用,治疗糖耐量异常疗效肯定,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 标签: 糖耐量异常 糖尿病 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