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全程护理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疗效中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6年2月1日至2017年2月1日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2例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大咯血发生率、住院时间、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大咯血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研究组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肺结核并咯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咯血情况,加强患者的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肺结核 咯血 全程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提高治疗依从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基础的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良好率为96.7%,对照组为60.0%,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的护理干预工作可有效提高肺结核合并多重耐药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肺结核 多重耐药菌 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予以全程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我院接收的肺结核并咯血88例患者为研究资料,依照入院时间顺序的先后,将2016年6月前入院的42例患者看作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护理;将2016年6月后入院的46例患者看作观察组,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咯血持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并咯血患者予以全程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升。

  • 标签: 咯血 肺结核 全程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部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CT动态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43例经病理确诊的孤立性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进行研究,绘制时间-密度曲线,观察最高强化值和出现的时间。结果22例肺结核球中,18例不强化,4例呈周边环状强化;21例炎性假瘤中,均呈现高度强化,CT值都在100HU以上;7例增强后最高CT和主动脉最高CT值同时出现,分别为注射后的22s、24s、25s、29s、31s、32s、34s。结论CT动态增强扫描在反应肺结节的血供特点方面作用明显,CT动态增强扫描在肺结核球和炎性假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一定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肺结核球 炎性假瘤 动态增强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尔滨市高中新生在入学结核病专项体检中肺结核的检出情况,为及早发现和治疗肺结核,防止学校出现结核病疫情爆发和流行提供依据。方法对哈尔滨市2011—2015年历年新生进行入学肺结核专项体检,以X线胸透检出肺部有异常改变(呈片状影、结节状影或条索状影)作为肺结核的初筛判断,对阳性检出者再转辖区结核病防治机构以确诊。结果五年共计体检212944名新生,共检出199例肺结核病例,检出率为93.45/10万。不同年度间肺结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72,P<0.05),且呈现下降的趋势(χ2=14.521,p<0.05);市级高中检出率为192.32/10万,显著高于区级高中(66.27/10万)和县级高中(70.67/10万)(χ2=56.754,p<0.05);女生肺结核检出率(110.55/10万)显著高于男生(77.67/10万)(χ2=6.157,p<0.05)。结论高中新生入学结核病专项体检有助于及早发现无症状肺结核,尤其是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是控制高中生结核病流行重要措施之一,对有效遏制学校结核病传播和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结核 体检 高中新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福喷丁与利福平在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2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利福平和利福喷丁治疗。结果观察组(93.5%)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7.7%)的治疗有效率;观察组(64.5%)的病灶吸收率高于对照组(35.5%)的病灶吸收率,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方面的价值(P<0.05)。结论使用利福喷丁治疗肺结核患者,疗效佳,有助于病灶的吸收,用药安全性高。

  • 标签: 利福平 利福喷丁 肺结核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开展护理工作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肺结核大咯血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及其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应用规范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护理结果显著。

  • 标签: 规范化护理 肺结核大咯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的临床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10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日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方案。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结核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策略,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痛苦,提升医疗体验,减少不必要的医护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慢性支气管炎 肺结核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肺结核患者的发病情况和预防控制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士接受诊治的肺结核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所有资料,包括患者的发病情况以及疾病预防控制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肺结核患者当中,2例患者同时并发肺心病,3例患者并发肺气肿。97例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预后情况较好,这些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整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对肺结核疾病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在治疗前应当对该疾病患者的结核发病因素进行全面且深入的分析,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发病特征、体征差异、体质情况等,积极采取针对性强且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做到及早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加强肺结核患者管理,使肺结核发病率能够得到有效控制,控制肺结核进一步传播。

  • 标签: 肺结核 发病情况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肺结核的诊断中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66例肺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本组患者行X线检查与CT联合x线检查,将其诊断结果分别列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100.0%,对照组的诊断准确率为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使用CT与X线检查对肺结核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有效地提高诊断准确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肺结核 CT X线检查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的疗效。方法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收治经痰结核菌培养及肺CT确定的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68例,均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结果介入治疗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对薄壁空洞特别有效,其次是厚壁空洞,而纤维厚壁空洞疗效较差。结论介入治疗联合全身化疗对耐多药空洞性肺结核能促进痰菌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全身化疗,病人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肺结核 耐多药 空洞性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使用左氧氟沙星用于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对照组(标准化疗方案)。观察临床疗效、痰菌转率、胸部CT疗效、不良反应,8个月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5%共39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共33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示实验组治疗能明显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结论含左氧氟沙星化疗方案的治疗下,复治肺结核患者在临床疗效、胸部CT疗效、痰菌转率均优于标准化疗方案,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标准化疗方案。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肺结核 化疗方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肺部 CT影像学结果。方法:抽取 2013年 6月至 2016 年 7月 间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艾滋病患者感染肺结核的X线影像诊断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5年到我中心做艾滋病筛查结核共236例患者,有12例为艾滋病感染结核病的患者,经痰涂片或培养抗酸杆菌、结核菌素(PPD)实验、X线检查,观察比较诊断结果准确率。结论X线检查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肺部疾病的诊断具有较高准确率。

  • 标签: 艾滋病 肺结核 X钱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新发型、复发型及慢性肺结核活动性/非活动性CT影像表现,探讨CT在肺结核活动性判定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肺结核患者157例,按新发、复发和慢性肺结核分为三组。所有患者均行8排螺旋CT扫描检查,记录三组患者CT征象的检出率。结果新发型肺结核组和复发型肺结核组中毛玻璃影、段或叶性肺实变、树芽征、节段分布小叶中心结节等CT征象检出率高于慢性肺结核组(P<0.05),慢性肺结核组厚壁空洞检出率高于新发型肺结核组和复发型肺结核组(P<0.05),新发型肺结核组和复发型肺结核组之间各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聚拢、钙化、纤维条索影等非活动性肺结核CT征象慢性肺结核组高于复发型肺结核组,高于新发型肺结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发型和复发型及慢性肺结核活动性和非活动性CT征象检出率不完全相同,CT有助于肺结核活动性的判定。

  • 标签: 新发型肺结核 复发型肺结核 慢性肺结核 CT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