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的临床疗效,比较哪种手术对患者伤害最小。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2月间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采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难25例,采取开腹子宫切除的患者25例。比较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研究对比发现采用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中出血量非常少,明显低于采取开腹子宫切除的患者,并且前者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恢复快。两种手术治疗方法在上述这几个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其损伤小,恢复快。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经腹子宫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LAVH)和开腹子宫全切(TAH)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9月,因子宫肌瘤和/或子宫腺肌瘤(症)(12孕周≤子宫体积≤相当于妊娠16周,且无开腹和腹腔手术禁忌症,无阴道狭窄)需行子宫全切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LAVH组和TAH组各90例,比较两种式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副损伤、肛门排气时间、留置导尿时间、术后镇痛率、伤口非甲级愈合率、住院天数等。结果90例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副损伤较开腹子宫全切无显著差异,而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腹痛消失时间、留置导尿时间、伤口非甲级愈合率和住院时间等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辅助阴式子宫切除较开腹子宫全切有明显的优势,其不增加手术时间和副损伤,创伤小、恢复快、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 开腹子宫全切术 LAVH TAH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骨钩钢板以及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探寻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Ⅲ~Ⅵ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锁骨钩钢板治疗组为A组,共计25例,同种异体肌腱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组为B组,共计32例。术后第1、6、12周复查X线片,采用VAS及UCLA评分比较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同种异体肌腱组与锁骨钩钢板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比较,锁骨钩板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1.8%,同种异体肌腱组的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VAS、UCLA评价指标比较,同种异体肌腱组较锁骨钩板组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内VAS、UCLA评价指标比较,术后均较手术前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辅助下TightRope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固定稳定,创伤小,患者易于接受,可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更好地恢复关节功能,不损伤关节面,无肩峰撞击弊端,无需二次手术,疗效满意。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同种异体肌腱 锁骨钩钢板 喙锁韧带重建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来我院行髋关节置换的病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间SAS、PPI及Harris评分差异;比较两组患者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术后第7、28天,观察组患者SAS、PPI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Harri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压、肺部感染、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血栓形成及髋关节脱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有效促进髋关节置换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髋关节 临床护理路径 置换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加压空心钉与髋关节置换在股骨颈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与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五年来81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1组为空心钉内固定组49例,2组为髋关节置换组42例,两组患者受伤机制、年龄、全身状况及骨折分型等相似。结果1组与2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负重时间有显著性差异,1-3年两组患肢活动无明显差异,3-5年股骨头坏死率稍有差异。结论加压空心钉与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大多数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但要根据每个患者年龄、全身状况及骨折分型行个体化治疗。

  • 标签: 股骨颈骨折 空心钉 髋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在治疗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同时分析并发症的原因并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性髋关节强直患者55例(72个髋关节),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对比分析髋关节术前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及Harris评分;综合分析术后并发症及预防措施。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髋关节屈曲畸形程度、Harri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比较术前、术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上端纵行骨折1例,坐骨神经损伤1例,髋臼假体松动2例,股骨假体下沉1例。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全髋关节置换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是治疗晚期髋关节强直性脊柱炎晚期改变有效方法,同时要注意由于患者本身体质因素,并发症比较多,术后合理的治疗措施也非常关键。

  • 标签: 强直性脊柱 髋关节置换术 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对老年人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的护理现状与进展进行分析,指出了术前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基础,而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因素是术后正确的护理与康复指导。建议在循证护理的层面上建立标准操作规程,以期保证护理的良好效果及护理工作标准化进行。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患者应用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2011年4月~2013年8月到我院接受髋关节置换治疗的51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对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干预,分析患者护理效果。结果通过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者完成手术后的功能,优30例,良18例,可3例,总有效率为94.11%。结论老年股骨颈股骨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促进患者术后肢体功能得到良好恢复,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 标签: 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人工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患者资料,男9例,女3例;年龄为39~79岁,平均56.5岁.内固定失败原因:内固定物松动、主钉切割致股骨头形态不完整和骨折移位3例,骨折不愈合并严重髋内翻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例,主钉穿出股骨头致创伤性髋关节炎2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均采用后外侧入路,在预定平面截断股骨颈,将转子部骨折下移复位,利用生物柄假体的顺行击入使转子部骨折实现压迫复位与固定.假体类型:近端固定型锥形生物柄假体7例,圆锥形生物翻修柄假体5例.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9~110min,平均75min;中出血量为480~750mL,平均560mL.中未发生血管及神经损伤.12例患者术后获14~52个月(平均25.7个月)随访.髋臼及生物柄均实现了生物压配和即刻稳定,术后3个月按Engh固定/稳定标准评定均达骨性固定.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的(26.4±2.8)分改善至(85.7±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失败后的有效补救措施.术前充分评估股骨柄的有效固定长度、中良好显露及人工关节假体的规范植入操作、股骨近端良好的骨与软组织修复与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失败 关节成形术 置换
  • 简介:目的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中采用数字技术进行个体化股骨旋转定位的准确性及可行性。方法选择上海市东方医院关节外科2012年5月—2013年11月68例膝关节严重退变病例纳入观察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x线检查均符合Kellgren&Lawrence分级法Ⅲ级以上,且合并严重的膝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术前CT扫描下肢采集数据后利用数字化软件Mimicsl4.01在建立的3D立体模型中测量股骨后髁角,在TKA中参照该角度进行个体化截骨,术后再次测量股骨后髁角。选择2010年9月—2012年10月统一采用外旋3°截骨的6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股骨后髁角以及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结果观察组68例采用数字技术的患者术前测得股骨后髁角5.14°±1.59°(1.05°-8.26°),术后0.83°±0.44°(0.03°~2.28°);对照组中62例采用传统技术的患者术前测得股骨后髁角5.47°±1.23°(1.97°-8.41°),术后3.82°±0.41°(0.08°-6.93°)。两组患者术前的股骨后髁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9,P〉0.05),观察组术后股骨后髁角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73,P〈0.01)。观察组股骨假体旋转不良率为10.3%(7/63),对照组为38.7%(24/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20,P〈0.01)。结论TKA术前应用数字化技术测量股骨后髁角,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个体化股骨外旋截骨,可以获得良好的股骨旋转力线。

  • 标签: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外科手术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股骨后髁角 股骨假体旋转
  • 简介:目的评价自体输血技术在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中的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45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者在术前预存自体血400ml,中进行自体血液回输,检查入院当天、手术当天及术后第3天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术后有3例患者出现不同的贫血症状,输入少量异体血。结论年龄70岁以下、基础病少、行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通过自体输血技术,可不需输入异体血,但术后也应注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必要时仍需少量异体血输血。

  • 标签: 自体输血 单侧髋关节 关节置换
  • 简介:目的评估踝后经跟腱正中入路植骨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的手术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从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共收治123例踝关节合并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其中13例因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而选用踝关节后方入路胫距、距下关节清理、植骨、4.5mm干骺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其中男9例,女4例,平均年龄47.8岁(30~65岁);平均病程7年(1~15年)。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以明确骨愈合情况,并采用直观模拟量表(VisualAnalogScale,VAS)评估术后疼痛改善情况,美国骨科足踝外科(AmericanOrthopaedicFootandAnkleSociety,AOFAS)踝关节与后足评分及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评估恢复效果,并记录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感染、皮肤坏死等软组织并发症。11例获得最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12~3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示术后平均12周融合端骨性愈合(10~15周)。末次随访时,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期间未见内固定失效、融合失败等并发症,2例患者术后出现距舟关节关节炎,伴轻度疼痛,口服药物对症治疗后缓解。结论经踝后正中入路锁定钢板内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安全、有效,特别适合于踝周软组织条件不佳的病例。

  • 标签: 胫距跟关节 入路 关节融合术 锁定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间,来我院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患者80例,按照患者的意愿,将其划分为实验组(A组)与对照组(B组)。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基础护理基础上,采取临床护理路径,仔细对照这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平均住院时间上,实验组为(13.32)天,对照组为(20.5)天,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为100%,对照组为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为2.5%,对照组为1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可以缩短平均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非常值得各医院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的护理及体会。方法85例患者均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同时加强术前、中、术后的护理。结果应用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下进行肩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并加强护理,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85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复位过程中病人完全无痛,肌肉松弛,无体动及呕吐。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中做好观察和护理,术后做好安全指导,对顺利完成手术意义重大。

  • 标签: 肩关节脱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护理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联合纤维胆道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9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取石,观察组行腹腔联合纤维胆道经胆囊取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手术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即刻两组患者VAS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24h、48h、72h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对比显示,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行腹腔联合纤维胆道经胆囊取石是一种安全性高,手术创伤小,利于患者恢复,减少疼痛程度的手术方案,可利于患者远期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食管癌胸腔切除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食管癌胸腔切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和自身舒适状态。结果观察组对手术室的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在食管癌胸腔切除中运用舒适护理,可提高病人对手术室的护理满意度,让患者在心理上获得安全感,可减轻患者对手术恐惧和担忧,使患者愉快地接受手术。

  • 标签: 舒适护理 食管癌 胸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应用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的32例肾囊肿患者设立为观察组,同期行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的32例肾囊肿患者设立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分别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治疗肾囊肿损伤小、中失血少、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肾囊肿 腹腔镜 去顶减压术 并发症
  • 简介:目的:分析腹腔下胃旁路肥胖患者术前及术后脂质代谢情况。方法从2010年10月至2012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减重中心接受胃旁路手术的肥胖患者(BMI>28kg/m^2)25例,手术时保留30ml小胃囊,旷置100cm胆胰支及100~200cm食物支。回顾性分析术前及术后1、3、6、9、12个月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及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随访数据,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25例肥胖患者手术均在腹腔下完成,随访超过一年,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TC,TG,LDL均出现显著降低(P<0.05),HDL出现显著升高(P<0.05)。术前仅HDL与BMI相关(P<0.05),术后TG、LDL、HDL改变均与多余体重减少率(PEWL)相关(P<0.05)。结论腹腔胃下旁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在减重同时会给肥胖患者的脂质代谢带来改善,降低血浆TC、TG及LDL,增加HDL水平。

  • 标签: 肥胖症 脂质代谢 减重外科 胃旁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探讨腹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及措施。对我院自2012年2月至2014年1月实施的116例腹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病人手术时间30-60分钟,住院时间5天,术后发生阴囊血肿3例,前腹壁血肿1例,均采用非手术方法治愈,随访6-26月,无复发病人。腹腔完全腹膜外疝修补微创、疗效好,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促进康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