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介绍了1例确诊NEC伴穿孔后采用腹腔引流术治愈的案例,并对NEC患儿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腹腔引流术的优点进行了总结。方法  选取收治的1例NEC伴穿孔患儿,记录该患儿的一般情况及住院期间生命体征变化情况。结果  该患儿在使用腹腔引流术后治愈。结论  腹腔引流术作为非常规治疗术段,在该患儿治疗期间仍然对患儿病情起到极大的治愈作用,并且相比开腹手术其创伤更小、治愈后并发症较少,这也再次证明针对NEC患儿选择治疗方式时并不只是通过手术,也可以根据患儿个体病情状况来作出更好的处理方式。

  • 标签:
  • 简介:1病历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性上尿路结石(大于3Cm的结石)采用硕通联合输尿管软治疗与采用经皮肾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复杂性上尿路单侧结石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硕通组(采用硕通联合输尿管软进行治疗,n=50,结石直径为:32.3mm±3.5mm)和:PCNL组(采用经皮肾进行治疗,n=50,结石直径为:33.2mm±3.1mm)。对2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天数、结石清除率、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过程都较为顺利,两组手术时间、清石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硕通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血红蛋白下降值都显著低于经皮肾组(P

  • 标签: 上尿路结石 输尿管软镜 经皮肾镜 硕通镜
  • 简介:腹腔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成为胆囊结石的首选治疗方案。1991年Phillip[1]开展了腹腔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探查、T管引流术。随着LC、胆道和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技术的日益成熟,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胰胆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采用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再从我院数据库中随机选取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在我院采用腹腔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命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4.44%,对照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17.7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的优点,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术有效的减少了术后的不良反应,同时保存了胆囊的作用.关键词腹腔胆道保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胆瘘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达到降低胃肠院内感染率的目的,本文着重探讨了加强内消毒质量管理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6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胃肠检查,以时间为分隔线,将其分为实施前的对照组与实施后的观察组两个组别,每组随机抽取34例患者,前者行常规胃肠检查,后者实施内消毒质量管理,对比两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数据表明,相比对照组,观察组院内感染率明显较低(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消毒槽、无菌水、消毒液、辅助器械、内室胃肠等样本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观察组消毒管理各维度评分相对较优(P<0.05)。结论:通过加强内消毒质量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样本合格率与消毒管理质量水平,对胃肠院内感染率的降低也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 标签: 内镜消毒质量 胃肠镜 院内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胆道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2006年8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0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经腹腔胆总管探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04例患者中9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取石;10例胆囊或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接受了腹腔胆道探查取石术。手术时间(90±30)min。78例患者(75.0%)未放置T管,全部治愈,无中转开腹;术后早期胆漏发生率6.4%(5/78),引流3~5d后自愈。26例放置T管患者术后造影3例有残留结石,后经胆道取出。结论腹腔联合胆道胆总管探查治疗胆总管结石手术安全有效。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胆囊结石病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胆结石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对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8月30日期间,接受治疗的92例胆结石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对参与研究患者分组,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为治疗方法,而研究组患者,则选择腹腔联合胆道法,为治疗方案,并对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中发现,无论是手术的时间、出血量、或是手术结束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等,均为对照组患者较长,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是对照组患者较高,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较低,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在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对患者采取腹腔联合胆道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中患者的各项情况,并对治疗中并发症的出现几率进行降低,进一步加强临床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研究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联合胆道保胆取石医治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行保胆取石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要求分为腹腔与胆道联合保胆取石组(观察组)和纤维胆道取石术组(对照组),各40例,利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清除率、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出血量:观察组(15.63±3.72)ml少于对照组(41.35±4.68)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12.83±4.37)h早于对照组(26.31±5.73)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09、11.831,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比77.5%,χ^2=5.165,P=0.0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比15.0%,χ^2=3.914,P=0.048),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5%比25.0%,χ^2=4.501,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所有患者FACT-G评分、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都比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将腹腔与胆道相联合来保胆取石医治胆囊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不仅保留了胆囊的完整性,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 简介:可控性膀胱结石的形成机制有很多种假说,在某些情况下,由于缝线或者某些异物介导,或者合并细菌感染,可形成结石。开放手术取石或者膀胱下碎石,往往有手术过程复杂、恢复期较长、手术效率低下等缺点。因此,作者采用一种新方法——膀胱结合腹腔技术治疗可控性膀胱内结石。在膀胱的直视下,对于较大结石经过腹腔设备取出,而对于较小结石,可在膀胱下碎石。作者对接受手术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发现碎石效果满意,无手术并发症发生,认为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

  • 标签: 膀胱内结石 腹腔镜治疗 膀胱镜 可控性 碎石效果 手术取石
  • 简介: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联合胆道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联合胆道胆道探查术。腹腔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联合胆道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 标签: 胆囊管 胆道镜 腹腔镜 胆道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胆结石患者选取腹腔联合胆道治疗的临床疗效 。 方法: 于本院 2017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收治胆结石患者中抽选 76 例, 随机 分组,常规开腹手术治疗为对照组 ,腹腔联合胆道治疗为观察组 。 结果: 不同术式干预后,分析对比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P < 0.05 ;分析对比组间各项临床指标 , P < 0.05 。 结论: 胆结石患者选取腹腔与胆道联合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控制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风险 。

  • 标签: 胆结石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与胆道联合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2年9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4例胆道结石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8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联合胆道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切口直径、肛门排气时间、胃肠道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同时治疗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5%,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与胆道联合治疗胆道结石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镜 胆道结石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212-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胆总管结石予腹腔联合胆道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胆总管结石者80例,随机分为开放式手术治疗对照组(n=40)与采用腹腔联合胆道治疗观察组(n=40),评估手术指标与并发症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5.50±17.28)min、出血量(37.12±9.60)ml、排气时间(26.85±6.15)h、排便时间(38.40±12.15)h、住院时间(6.41±1.12)d,均小于对照组(P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腹腔镜 胆道镜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比较分别采取软性输尿管与经皮肾的碎石手术方法治疗肾结石的效果。 方法: 80 例肾结石按手术方式分成输尿管组与经皮肾组每组各 40 例,对两组手术效果进行对比。 结果: 结石直径 ≤ 20mm 的肾结石 输尿管组清除率显著高于经皮肾组,结石直径> 20mm 的肾结石输尿管组清除率显著低于经皮肾组,在手术时间上不同直径肾结石均是输尿管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上均是经皮肾组更多。 结论: 软性输尿管与经皮肾下的碎石术均是治疗肾结石的有效策略,但软性输尿管碎石术更适用于直径 ≤ 20mm 的肾结石,经皮肾碎石术适用于直径 > 20mm 的肾结石。

  • 标签: 软性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 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