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物制剂稳定是评价药物质量的关键性指标,其性能直接关系到药物的治疗效果与应用安全。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相关实践工作经验,主要对影响药物制剂稳定的因素展开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有效的优化策略,以期为一线生产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作用。

  • 标签: 药物制剂 稳定性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万古霉素属于临床对抗葡萄球菌及革兰氏阳性细菌感染的重要抗生素,常被用于其它常规抗菌素失效或不能到达预期效果的情况下进行临床应用。万古霉素临床使用上较多使用其盐酸盐,在药企生产过程中通常会产生较多杂质,同时盐酸万古霉素由于其本身特质而存在不稳定,因此本文着重对盐酸万古霉素的杂质及稳定方两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对相关问题进行完善。

  • 标签:
  • 简介:查阅近年来中药挥发油稳定研究的相关文献,综述改善挥发油稳定的制剂学进展。中药挥发油药理作用明确,主要采用包合物及微载体技术改善其稳定,研究手段基于环糊精包合物、微囊、徽乳、脂质体及纳米粒等给药系统。挥发油经微载体包封后,稳定明显提高,有利于进一步的制剂研制和药效发挥。

  • 标签: 油类 挥发 药物稳定性 药物载体 综述
  • 简介:以粉末直接装胶囊法制备萘哌地尔胶囊剂,并对萘哌地尔胶囊剂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及其稳定的考察.萘哌地尔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0~80μg/ml,空白回收率为98.84%±1.56%,加样回收率为99.96%±1.25%,应在避光、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 标签: 萘哌地尔 胶囊剂 稳定性 Α1-受体阻滞剂
  • 简介:目的比较3种样本管血液葡萄糖测定结果的稳定。方法将同一份患者标本分别置于普通真空采血管、草酸钾-氟化钠真空采血管、带促凝剂分离胶真空采血管内,分别在2、4、6、8、24、48、72、96h测定血液葡萄糖,观察血液葡萄糖在3种不同采血管中及不同时间内的稳定。结果普通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明显低于氟化钠抗凝血浆、带促凝剂分离胶血清葡萄糖。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在4h内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6、8、24、48h的血清葡萄糖逐渐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化钠抗凝血浆放置72h内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但在96h后葡萄糖浓度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分离胶血清放置96h葡萄糖浓度没有明显变化。结论普通真空采血管血清葡萄糖浓度可稳定4h,氟化钠真空采血管血浆葡萄糖浓度可稳定72h,分离胶采血管中血清葡萄糖浓度在室温下至少可稳定96h,建议实验室使用带促凝剂分离胶采血管。

  • 标签: 葡萄糖 采血管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醒脑静注射液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的稳定。方法采用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的光阻法分别考察在0.0、0.5、1.0、2.0、4.0、8.0 h内,醒脑静注射液按说明书中的用量与4种输液配伍后所产生不溶性微粒数量,以及上述时间内pH值的变化。结果醒脑静注射液与4种输液配伍后的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醒脑静注射液与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标准;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10 μm不溶性微粒数平均值符合药典标准。与4种输液配伍后≥25 μm不溶性微粒数符合药典标准。结论建议选用溶媒为5%葡萄糖注射液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临床科室在使用醒脑静注射液时,在前30 min应慢滴,应在4.0 h内滴注完毕。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不溶性微粒 配伍
  • 简介:摘要中药的使用是我国传统医疗的精华部分,经过几千年的积累沉淀,中药使用已经相当成熟。与西药治疗不同,中药治疗方式能够彻底清除患者的病根,但由于受服用方式、疗程长、起效慢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患者不会选择中药治疗。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药市场上出现了能够通过静脉注射进行治疗的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不仅起效快,免除中药口服痛苦,还与传统中药的治疗效果相当。若要进行中药制剂输液,就必须严格把控药物配伍的稳定。本文分析了几种常用中药注射剂输液的配伍的稳定,以保证其临床应用效果与安全。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输液 稳定性 配伍
  • 简介:目的对清开灵注射液热稳定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荧光光谱法考察清开灵注射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存放时间的荧光谱图变化.结果恒温(40、80℃)条件下、不同存放时间的热稳定的荧光谱图,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通过其谱图的分析,能够反映出不同温度下时间分辨光谱的差异、谱峰强度的差异及不同厂家成品间热稳定的差异.结论荧光光谱法能够准确地对中药注射剂的热稳定进行判定,为中药注射剂稳定的研究和控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 标签: 荧光光谱 清开灵注射液 热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探索了梅毒抗体阳性标本经-20 ℃冻存后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方法的稳定,并探索比较ELISA、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syphilis 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TRUST)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通过ELISA法和(或)CMIA法初筛阳性标本483例血清标本,再用TPPA法检测。根据ELISA法检测的S/CO值将患者标本分别分为四组:A组(S/CO≥10),B组(10>S/CO≥5),C组(5>S/CO≥1),D组(S/CO<1,但TPPA为阳性)。结果A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比99%,P>0.05);B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84%比97.84%,P>0.05);C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比92.22%,P>0.05);D组标本冷冻前和冷冻后ELSIA方法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88.89%,P<0.05),并且D组ELISA、CMIA、TRUST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0%、88.89%、6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方法检测冻存前和冻存后血清阳性预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48%比96.03%,P>0.05);ELISA方法检测冻存前和冻存后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6.10%比99.57%,P>0.05);而检测的冻存前标本ELISA法结果和CMIA法结果的敏感性分别为96.10%、99.57%,均高于TRUST敏感性(4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 ℃冷冻对ELISA检测梅毒为阳性的标本无影响,而对ELISA检测梅毒为假阴性的标本有一定影响。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时应关注ELISA、CMIA和TRUST检测方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标本,使用多方法联合检测可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稳定和准确性。

  • 标签: 梅毒螺旋体 血清 -20 ℃冻存 符合率
  • 简介:摘要对苯二酚是传统的脱色药物,能有效的治疗色素性皮肤病。对苯二酚虽有疗效,但稳定差,通过改进基质配方和工艺制备对苯二酚乳膏,并对其性状、稳定因素进行了相关考察,取得了显著效果

  • 标签: 对苯二酚 乳膏 基质 稳定性
  • 简介:目的:考察多种渗透促进剂对盐酸利多卡因凝胶经皮渗透的影响,并从中筛选其最佳处方组成.方法:采用离体皮肤渗透实验,以渗透速率为指标,均匀设计优化处方工艺,考察不同渗透促进剂对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基质的凝胶剂中利多卡因的经皮渗透效果.结果:含1.5%月桂氮(艹卓)酮,4%聚乙二醇-400,2%泊洛沙姆和25%丙二醇(PG)的盐酸利多卡因凝胶剂具有最佳的经皮渗透速率,且处方稳定,对皮肤无刺激性.结论:渗透促进剂对盐酸利多卡因经皮渗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盐酸利多卡因 凝胶剂 渗透促进剂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常用大输液的配伍稳定。方法将注射用奥美拉唑钠分别与0.9%生理盐水、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和5%葡萄糖溶液配伍后,在不同时间分别观察其外观、测定溶液的pH值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奥美拉唑钠的含量。结果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5%葡萄糖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6h后溶液由澄明状态转变成澄明淡黄,与0.9%生理盐水配伍6h后溶液未出现颜色变化;奥美拉唑钠与3种大输液配伍6h后含量均未出现显著下降。结论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最佳配伍大输液为0.9%生理盐水,应避免与偏酸性稀释液配伍使用,若与偏酸性稀释液配伍使用,必须在3h内用完。

  • 标签: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 配伍稳定性 大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心稳定对脑卒中患者的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4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实验组上午常规康复训练,每次30min,下午核心稳定训练,每次30min,一周5天,共训练8周。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上午下午各一次,每次30min,2次/天,一周5天,共训练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Barthel指数和Berg平衡量表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Berg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好转(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辅以核心稳定训练,可显著提高患者的平衡及ADL功能,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脑卒中 康复训练 平衡 ADL
  • 简介: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心绞痛的疗效与耐药性。方法:6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口服消心痛,治疗组口服复方丹参滴丸,6W为1个疗程。结果: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最长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心绞痛疗效显著,且不产生耐药性。

  • 标签: 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 消心痛
  • 简介:摘要一个稳定的支抗在牙齿矫正和颌面矫形过程中对矫正效果,在多年努力不懈的寻找稳定支抗的过程中,正畸骨性支抗系统得到发展和应用。随着近年来生物医学材料的发展,多种具备优良支抗作用的种植体被应用于正畸的治疗过程当中,其中微型种植体的出现为广大医生和患者带来了福音,极大地提高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大缩短了治疗过程。微型种植体适合于牙槽高度失调和槽关系失调所导致的露龈笑下颌过度前上旋或后下旋的患者,以前的传统矫正方法对此类患者难以奏效。本文就影响微型种植体承受正畸力后的稳定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微型种植体 正畸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系统综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层医院治疗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的过程中,实行系统综合治疗,效果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高,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基层医院 不稳定性心绞痛 疗效评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稳定浮肩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13例不稳定浮肩损伤患者进行术前密切观察病情、心理护理、三角巾的固定防止再损伤等;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体位的转变、c臂机的合理使用;术后体位的护理、疼痛泵的使用、指导饮食、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的护理。结果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根据Herscovici的肩关节的评定标准优5例,良6例,可2例。结论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是该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浮肩损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