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西药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11月接收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10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对比两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肢体能力、心理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NIHSS评分(21.24±2.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7.58±3.85)分,即(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15.06±2.47)分、社会功能(13.99±2.07)分、生理机能(11.31±2.56)分及总体健康(14.26±2.57)分等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药联合通窍活血汤治疗脑卒中继发癫痫的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通窍活血汤 神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学龄前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影像学、电生理特点及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神经外科中心自2014年6月至2019年1月行手术治疗的27例学龄前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资料,术前评估结合临床发作表现,MR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CT)等影像资料,以及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视频脑电图(VEEG)资料;术中应用皮层脑电图(ECoG)与深部电极监测定位异常放电区域,指导手术切除致痫灶范围。术后采用Engel分级评估疗效。结果27例患儿均有典型颞叶癫痫临床表现,MRI发现一侧颞叶及海马异常信号影,发作间期及发作期VEEG提示异常放电起始于一侧额颞部。术中ECoG及深部电极监测均发现颞叶明显持续或阵发性尖波、棘波、棘慢复合波等癫痫样放电。27例患儿均采用标准前颞叶+病灶切除+周边异常放电颞叶皮质扩大切除术,其中2例患儿切除部分岛叶长回及额盖皮质热灼处理。随访6个月,Engel Ⅰ级患儿22例,Engel Ⅱ级患儿3例,Engel Ⅲ级患儿2例。结论早期手术、术中ECoG与深部电极联合监测下适度扩大切除范围是改善学龄前难治性颞叶癫痫患儿手术疗效的关键因素。

  • 标签: 颞叶癫痫 儿童 前颞叶切除术 皮层脑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化心理护理模式对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随机入选我院收治于2019年11月/2020年11月(开始/结束)80例癫痫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治疗依从性。结果:经护理,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对比,观察组患儿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比,观察组患儿显著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癫痫患儿护理中,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不良情绪,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强化心理护理 癫痫患儿 治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就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我院接诊的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共60例进行课题研究。按照随机单双数法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与讨论组,每组30例。传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讨论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讨论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护理满意度均高于传统组,NIHSS评分低于传统组,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护理中积极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既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又能改善其生活和运动能力,值得继续推广或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继发癫痫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生活能力 运动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丙戊酸与拉莫三嗪在癫痫患者治疗中疗效。方法:2020年2月-2021年2月就诊癫痫患者中择取84例,随机分组,A组丙戊酸与拉莫三嗪治疗,B组丙戊酸治疗,分析两组癫痫发作频率、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癫痫发作频率少于B组,抽搐消失时间、意识障碍清醒时间均短于B组,P<0.05;A组用药不良反应4.76%低于B组19.05%,P<0.05。结论:癫痫患者选取丙戊酸与拉莫三嗪治疗,可缩短抽搐时间,减少癫痫发作频率,有利于患者清醒,且用药不良反应风险低,高效可行。

  • 标签: 癫痫 丙戊酸 拉莫三嗪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癫痫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采用参考文献以及实践经验分析法对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探讨。结果临床护理路径是根据疾病、手术或者诊断所制定的治疗护理模式,具有提高诊疗护理效果等作用 结论癫痫临床综合征具有反复发作、症状复杂、病程长的特点,除急性发病期住院治疗外,主要是集中在家庭与社会的治疗。但是部分患者病情稳定后,用药依从性差,导致癫痫反复发作,影响康复。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提升护理效果。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癫痫护理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3例脑室周围结节状异位并癫痫发作的病例进行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分析3例表现为脑室周围结节状异位并癫痫发作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检测,对可疑变异位点进行Sanger测序及双亲验证。结果3例均以癫痫发作就诊的女性患者,头颅MRI见双侧侧脑室结节性灰质异位,全外显子测序示例1及其母亲(例2)FLNA基因存在c.2720del T(p.Leu907Argfs*39)杂合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标准与指南判定为致病性变异(PVS1+PM2+PP1);例3的FLNA基因存在c.1387_1390del GTGC(p.Val463Profs*34)杂合变异,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VS1+PM2)。结论FLNA基因c.2720del T和c.1387_1390del GTGC变异可能为3例患者的遗传学病因。

  • 标签: FLNA基因 脑室周围结节状灰质异位 癫痫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atypical benign partial epilepsy,ABPE)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确诊的14例ABPE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ABPE患儿中8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发病年龄(5.32±1.20)岁,确诊周期(18.28±1.96)个月。ABPEⅠ型6例(不典型失神4例、负性肌阵挛2例),Ⅱ型5例,混合型3例;慢波睡眠期棘慢波放电指数50%~90%。2例头颅核磁提示存在中央区透明隔间腔扩大。结论ABPE患儿均伴有脑电图持续恶化及认识功能障碍,早期抑制电持续状态,可避免对认识及心理产生长远影响。

  • 标签: 儿童 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变异型 电持续状态 透明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癫痫(FCMTE)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自2010年5月至2016年11月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7个FCMTE家系中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家族成员的病史调查。结果7个家系113例家族成员中受累者6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1例,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就诊的10例FCMTE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5例,发病年龄为13~50岁;均以震颤为首发症状,均伴有癫痫发作,诱发因素以劳累、情绪激动或睡眠不足为主,均呈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其中合并局灶性发作伴知觉障碍2例。10例患者中偏头痛4例、认知功能下降3例、肢体强直1例、发作性肢体无力1例、天黑时视物不清1例、头晕1例。行脑电图检查的8例患者均可见痫性放电;行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的3例患者在刺激外周神经时均可见巨大体感诱发电位(SEPs)和长潜伏期的C反射;行基因检测的3例患者显示SAMD12基因内含子中五核苷酸(TTTTA/TTTCA)重复扩增。8例行抗癫痫药物治疗,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FCMTE是以肌阵挛性震颤和癫痫发作为特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多于成人期起病,震颤出现常早于癫痫癫痫发作与情绪激动、睡眠剥夺有关,神经电生理显示震颤来源于大脑皮质。

  • 标签: 家族性皮质肌阵挛性癫痫 家系分析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远程调控在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难治性癫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安徽省立医院神经外科自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行VNS治疗的34例难治性癫痫患者进入研究,并依据术后调控方式分为远程调控组(19例)及门诊调控组(15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癫痫发作频率、治疗有效率(发作频率减少≥50%定义为有效)、McHugh分级情况及VNS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时,远程调控组与门诊调控组患者癫痫发作频率分别为2(0,4)次/月、4(1,24)次/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02,P=0.105)。2组患者治疗有效比例分别为13/19、8/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1)。2组患者McHugh分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 -0.728,P=0.467)。远程调控组患者与门诊调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例分别为3/19、2/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5)。结论VNS术后远程调控安全有效,可成为门诊调控的重要补充方式。

  • 标签: 难治性癫痫 迷走神经刺激术 远程调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中科 翟瑄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2-19
  • 出处:《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 400014
  • 简介:摘要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是治疗儿童半球性病灶所致难治性癫痫的一种常用手术方式,手术以切断患侧大脑半球与其余神经系统的联系为目标,对特定适应证的难治性癫痫有良好的预后。目前对此治疗方式开展了较多临床研究,本文现就大脑半球毁损性手术治疗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大脑半球切除术 难治性癫痫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癫痫患病率及相关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月至2019年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痴呆与变性病专病数据库中AD患者,统计AD合并癫痫的患病率,分析神经心理学评估特点、临床发作表现、脑电图特征等,并与不合并癫痫的AD患者进行对比。结果在376例AD患者中11.4%合并癫痫。其中4.0%患者出现非诱发性癫痫发作早于AD确诊时间,7.5%在AD确诊后出现。AD患者中首次出现癫痫年龄为(59.8±19.9)岁,确诊为AD年龄为(62.8±6.6)岁。癫痫类型多为局灶性发作(65.1%),脑电图表现多为局灶慢波(69.8%)及局灶癫痫样放电(23.3%)。合并癫痫AD患者较不合并癫痫AD患者确诊AD时间提前8年。结论癫痫在AD患者中具有更高的患病率,癫痫可能是认知损害进展为AD的危险因素,早期识别癫痫及认知损害可能对延缓痴呆进展有积极意义。

  • 标签: 癫痫 阿尔茨海默病 患病率
  • 简介:摘要发作性睡病是临床少见的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性疾病,表现为白天反复发作的不可遏制的睡眠,常伴猝倒发作、睡眠瘫痪及入睡前幻觉。临床医师对发作性睡病的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和延迟诊断的主要原因之一。癫痫发作类型复杂多样,与发作性睡病易混淆,二者需相互鉴别,且当二者共患病时,诊断和治疗会更加困难。现通过对发作性睡病的临床特征与延迟诊断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发作性睡病与癫痫的鉴别要点及共患病的诊治经验,以提高临床医师对发作性睡病及其与癫痫共患病的认识,改善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

  • 标签: 发作性睡病 癫痫 延迟诊断 鉴别 共患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赋能心理护理干预对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负性情绪、心理韧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安徽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50例癫痫患儿的直接照顾者1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74)和试验组(n=76),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试验组给予赋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直接照顾者的负性情绪、心理韧性、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直接照顾者的SAS、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成人心理弹性量表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赋能心理护理能改善癫痫患儿直接照顾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心理韧性和生活质量。

  • 标签: 癫痫 生活质量 儿童 照顾者 赋能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了在癫痫患者中应用丙戊酸钠的实际效果。方法选取到我院在2010.3-2012.12月份收治到的癫痫患者53例为这次的研究对象,然后将他们分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中对患者应用到苯妥英钠进行治疗,而实验组中患者应用到丙戊酸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了这两组患者的实际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的低于对照组患者,此差异有着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11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执行常规护理的组别列为对照组,执行综合护理的组别列为观察组,各组35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运动能力、生活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运动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运动能力评分是(98.2±6.8)分,对照组评分是(71.7±8.7)分,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生活能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能力评分是(79.2±8.0)分,对照组评分是(51.9±7.4)分,观察组评分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比对照组要高(P<0.05)。结论 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的价值显著,既可改善患者自理能力,又可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卒中 癫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标准作业流程在癫痫持续状态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74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院前急救与研究组(37例)采用院前急救中标准作业流程,以院前急救各环节所用时间、抢救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院前急救各环节所用时间明显更短(p

  • 标签: 癫痫持续状态 院前急救 标准作业流程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