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对丹参提取的食用安全性进行毒理学研究。结论:丹参提取急性毒性分级属无毒级,无遗传毒性,最大无损害作用剂量大于0.83g/kg体重,相当于人体推荐摄人量的100倍。丹参提取在本研究剂量范围内是安全的。

  • 标签: 丹参 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 红景天提取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红景天提取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15.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红景天提取以1g/kg.bw、2g/kg.bw、3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红景天提取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红景天提取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红景天 安全性 红景天苷
  • 简介:摘要 为了探讨姜黄提取对小鼠免疫力的作用,我们以姜黄提取为原料,进行了增强免疫力实验研究。本试验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姜黄提取30天,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抗体积数增加,中、高剂量组碳廓清吞噬指数增加,中、高剂量组NK细胞活性增加,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表明,姜黄提取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的作用。

  • 标签: 姜黄 免疫 小鼠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荒漠肉苁蓉提取对小鼠润肠通便的作用。方法:采用复方地芬诺酯灌胃小鼠,诱发便秘的实验模型,给与一定剂量荒漠肉苁蓉提取后采用墨汁实验观察荒漠肉苁蓉提取对小鼠小肠运动的影响,记录排便时间、粪便粒数和粪便重量的变化。结果:墨汁实验表明,与便秘模型组小鼠比较,荒漠肉苁蓉提取中、高剂量组的小肠墨汁推进率明显增加( P

  • 标签: 荒漠肉苁蓉 便秘小鼠 润肠通便
  • 简介:【摘要】水果蔬菜会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等多项因素的影响,在实际开展果蔬保鲜工作时非常注重应用中草药提取。主要因为中草药提取的抑菌性显著,在充分发挥应用价值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减少化学保鲜剂对人们身体健康造成的影响,甚至还能防止植物病原菌的抗药性,所以被果蔬保鲜处理领域广泛应用。本文从中草药提取保鲜机理入手,展开阐述,针对果蔬保鲜过程中如何高效应用中草药提取进行全面探讨。

  • 标签: 中草药提取物 食品安全 果蔬保鲜 抑菌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人参提取的安全性。方法 依据《保健食品及其原料安全性毒理学检验与评价技术指导原则》(2020年版),进行小鼠急性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母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大鼠 90 天喂养试验。结果 急性毒性实验LD50 >15.0 g/kg,属实际无毒级。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无遗传毒性。90 天喂养试验显示,各剂量组生长发育、进食量、体重、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脏器重量及大体解剖结果均未见异常。结论 人参提取实际无毒,无遗传毒性,无亚慢性毒性。

  • 标签: 人参提取物 急性毒性 遗传毒性 亚慢性毒性
  • 简介: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护肤品中植物提取的应用及其对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考虑到绿茶、芦荟和红石榴提取因其独特的护肤属性而被广泛研究。采用超临界CO2提取技术从这些植物中提取活性成分,并在实验中控制提取温度、压力和时间,以保证提取效率和质量的一致性。接着,将这些提取以不同浓度加入护肤霜基质中,通过对比实验评估其对皮肤水分含量、弹性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本研究期望通过精确控制实验条件和配方设计,揭示植物提取在护肤品中的作用机理,并为未来护肤产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植物提取物 护肤品 配方优化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提取在医药领域应用的广泛,其质量管理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介绍了中药提取的标准管理体制,探讨了中药提取标准管理的思路,包括质量标准制定、生产工艺规范、质量控制全程性和技术创新与标准化;然后,提出了中药提取标准管理的对策,包括质量标准建立、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体系建立和信息化管理引入。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推动中药提取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为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

  • 标签: 中药提取物 标准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蜂王浆提取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长期毒性。结果:大鼠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蜂王浆提取属于无毒物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长期毒性实验,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试验结束时雌雄大鼠体重、总增重、总摄食量及总食物利用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P>0.05)。结论:蜂王浆提取连续灌服90天对SD大鼠无不良影响,提示其长期服用具有安全性。

  • 标签: 蜂王浆提取物 大鼠 长期毒性
  • 简介:由于近年来,集约化、工厂化水产养殖方式的迅速发展,养殖产量的提高及抗生素等抗菌药物的使用,使养殖用水体日益恶化,水产品药物残留居高不下,这不仅威胁到水产养殖本身,水产养殖动物病害越来越严重,同时还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本文研究下珠提取体外的抗氧化和保肝作用。采用下珠水提取、75%乙醇提取、95%乙醇提取体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和抑制H:O: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性等方法来研究下珠的抗氧化活性。和体外培养法获取罗非鱼的原代肝细胞,用CCl4对肝细胞建立体外损伤模型,研究下珠水提取、75%乙醇提取、95%乙醇提取对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aminitransp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力的影响。下珠水提取对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和抑制H2O2诱导小鼠红细胞氧化溶血性最强。加药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活性显著低于损伤组,差异极显著(p〈0.01)。下珠提取具有明显的体外抗氧化和保肝作用。为下珠在水产养殖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抗氧化活性 体外培养法 水提取物 保肝作用 叶下珠 天冬氨酸转氨酶
  • 简介:摘要通过对杜仲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调查、分析和研究,总结杜仲的生物学特征、化学有效活性组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工艺的方法,为杜仲临床药效的进一步开发和深入利用提供有效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杜仲 成分 提取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银杏提取注射液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致心肌损害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期间60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肌酐及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银杏提取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HSP70及肌酸激酶同工酶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HSP70在第3、7d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CK-MB)在治疗3d时显著升高第7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提取注射液能诱导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体内HSP70更好更快的表达,从而有效保护心肌,避免损伤。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心肌损害 HSP70 肌酸激酶同工酶
  • 简介:目的研究银杏提取抗肝纤维化的可能机理。方法用不同浓度(0,1,10,100,500μg·ml^-1)的银杏提取处理HSC-T6细胞24h和48h,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周期的变化。结果银杏提取在10,100,500μg·ml^-1浓度能明显抑制TGF-β1、CTGF、Ⅰ型胶原、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P〈0.01或P〈0.05),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影响HSC-T6的细胞周期,降低其增殖活性。结论银杏提取可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因子及细胞外基质成分基因的表达,由此发挥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 标签: 肝星状细胞 银杏叶提取物 转化生长因子-Β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胶原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银杏提取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药理机制和关键靶点。方法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银杏活性成分及其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中DR相关的治疗靶点。取银杏活性成分潜在的作用靶点和与DR高度相关治疗靶点的交集作为共有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并构建活性成分-靶点网络。根据网络节点的度值参数获取关键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采用分子对接验证银杏关键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作用。结果筛选得到银杏提取治疗DR的活性成分27个和潜在治疗靶点34个。GO富集分析表明,这些靶点主要与炎症、氧化应激、血管生成和低氧损伤相关;KEGG富集分析表明,通路主要富集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及其受体、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缺氧诱导因子1、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IL)-17信号通路。银杏活性成分-潜在治疗靶点网络度值显示排名前4位的关键活性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和异鼠李素,排名前8位的关键靶点分别是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IL-6、TNF、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3、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IL-10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分子对接显示4个关键活性成分与8个关键靶点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银杏提取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可以作用于多个DR治疗靶点,从而调节相应的信号通路,发挥对DR的治疗作用。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分子对接模拟 银杏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巴曲酶和银杏提取注射液治疗高龄患者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高龄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银杏提取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恢复时间以及受损频率听力阈值。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呕吐、晕眩及耳鸣等症状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受损频率听力阈值明显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联合银杏提取注射液治疗高龄患者突发性耳聋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巴曲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巴曲酶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突发性耳聋
  • 简介:目的研究杏丁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者血脂及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48例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正规糖皮质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杏丁注射液静注治疗21d,用药前2周开始停用抗凝及降脂药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血流变学、凝血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液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凝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杏丁注射液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可降低血脂、血黏度,具有明显改善患者高凝状态的作用。

  • 标签: 肾病综合征 银杏 血液流变学 血小板聚集 甘油三酯类 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杏提取与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将10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银杏提取治疗50例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50例。两组其他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银杏提取组治疗耳聋总有效率为90%,而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总有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中药银杏提取联合利多卡因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3月——2021年7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6例进行分组研究,分组方式为随机法,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银杏提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银杏提取联合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数据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