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研究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术和外分离术治疗垂体腺瘤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本次研究的66例患者来自于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垂体腺瘤患者,对这66例患者进行了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的患者的治疗方式为神经内镜下包膜内切除术,而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方式为外分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对于垂体腺瘤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使用外分离术来治疗垂体腺瘤效果更好,患者满意度更高,P

  • 标签: 神经内镜 包膜内切除术 外分离术 垂体腺瘤 临床应用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0月至 2019年 08月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 1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 104例,应用 10%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于患侧病灶输卵管系膜及同患侧子宫角宫肌处 5 ml,单极电凝钩切开患侧输卵管肿胀处 1~ 2 cm,用吸管吸出绒毛样物混合血凝块。对照组 8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 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垂体后叶素 术中出血  
  • 简介:垂体疾病包括由于功能亢进导致的若干临床上严重的疾病。泌乳素瘤、肢端肥大症和库欣病在别处的内分泌疾病章节中已讨论到。垂体功能减退由垂体窝中的垂体细胞破坏或受压所致。功能减退可以影响垂体的前叶和后叶。当足够多的压力产生时,垂体前叶大腺瘤引起垂体前叶激素衰竭。垂体后叶衰竭较少见,更倾向于其他原因所致。

  • 标签: 垂体疾病 垂体前叶激素 垂体功能减退 垂体后叶 内分泌疾病 肢端肥大症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因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 PHPT)的男性患者,因肾功能异常伴全身多关节疼痛就诊。入院完善常规检查提示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2型糖尿病并肾病、慢性肾脏病Ⅳ期、PTH升高、高钙低磷血症,临床高度怀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行甲状旁腺超声未见明显占位,18F-FDG全身代谢显像和99mTc-MIBI双时相甲状旁腺显像提示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伴功能亢进。患者垂体前叶功能、胰腺、内分泌相关激素均未见明显异常,排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可能,结合患者症状和既往病史,排除三发性甲旁亢可能,诊断为前上纵隔异位甲状旁腺腺瘤致PHPT。予补液、利尿、降钙素促进尿钙排泄、唑来膦酸抑制骨吸收治疗后血钙降至正常,进一步行胸腔镜下纵隔内肿物切除术,病理确诊为甲状旁腺腺瘤,术后随访各项指标正常,未见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复发。对于PHPT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和影像学表现综合考虑从而进行定性定位诊断,尤其需要关注是否有异位腺瘤和多内分泌腺瘤存在的可能,减少漏诊率和复发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 简介:目的探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神经外科2010年1月—2017年6月,行经单鼻-蝶窦入路显微镜下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其手术切除范围、术后临床疗效及手术前后血清催乳素(prolactin,PRL)、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水平。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半年时,头痛、视野缺损、视力减退、神经内分泌紊乱(泌乳闭经、性功能障碍、肢端肥大、激素水平异常、向心性肥胖等)等症状明显改善。肿瘤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d、第7d、第14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较术前均明显下降,而未全切组患者无明显变化。手术全切组患者术后第1d、第7d、第14d的血清PRL、GH激素水平比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血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单鼻孔蝶窦入路 显微手术 垂体腺瘤
  • 简介:大及巨大垂体腺瘤经蝶人路切除术后临床上早期进行疗效评估往往存在困难,尤其是无分泌功能性垂体腺瘤。本文分析比较大和巨大垂体腺瘤经蝶手术后不同时期核磁共振(MRI)检查的影像学特点,探讨MRI对手术疗效评估的最佳时机。方法:追踪、随访直径≥2cm垂体腺瘤72例,其中PRL瘤37例,无功能性腺瘤25例,GH腺瘤2例,ACTH腺瘤2例,多分泌激素腺瘤6例。分别予术后早期(术后1~2周)、3个月、半年行MRI检查,其中45例MRI随访1年以上,进行动态观察比较。结果:72例术后早期MRI复查确定瘤影完全消失34例(47.2%);11例术后早期MRI检查报告残留,半年后复查3例消失,8例残留;27例(37.5%)术后早期MRI不能明确判定疗效,半年后复查完全切除22例,5例残留。45例术后随访1年,其MRI表现与术后半年的表现相似。结论:术后半年的MRI能较好的判断手术效果,有利于术后辅助治疗方案的选择

  • 标签: 垂体腺瘤 显微外科于术 MRI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神经内镜、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对垂体腺瘤的切除效果。方法经过对100例垂体腺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相比,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都更好,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与显微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两种方式的效果优劣。方法选择从2014年3月到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经鼻蝶窦入路进行手术切除垂体腺癌的患者共682例。依据辅助工具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而观察组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对照组患者人数为400例,观察组282例。对比两组患者垂体腺瘤切除程度、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以及视力改善情况。结果对于巨大腺瘤及微腺瘤来说,两组患者手术切除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大腺瘤患者,观察组手术切除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根据Knosp分级,在0、1、2、4级两组患者切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在3级观察组切除程度明显由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为(81.2±40.2)min,(6.1±2.4)d,对照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5.6±88.2)min,住院时间为(8.5±3.4)d,可见,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力视野改善方面,观察组患者明显由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能够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能够更好的提升肿瘤切除程度,帮助患者视力与视野恢复,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神经内镜 显微镜 经鼻蝶窦 垂体腺瘤 切除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术前腰大池外引流对经鼻蝶垂体腺瘤患者术中脑脊液漏的防治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行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的19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患者术前行腰大池外引流(引流组),140例患者术前未行腰大池外引流(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Wilson分级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具有可比性。对比2组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情况。结果19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引流组54例,除1例无脑脊液流出者,其余患者术中引流脑脊液40~80mL;术中发生脑脊液漏3例(5.6%),常规给予修补鞍底+腰大池外引流,术后均未再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3.7%),1例行腰大池外引流、1例予修补鞍底+腰大池外引流,均治愈。对照组140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54例(38.6%),常规给予修补鞍底+术后腰大池外引流治疗,49例痊愈,5例术后再次发生脑脊液漏;术后共发生脑脊液漏7例(5.0%),1例行腰大池持续外引流、6例再次手术行脑脊液漏修补+腰大池外引流,均痊愈。两组患者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比较,引流组术中脑脊液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73,P〈0.01)。结论术中鞍膈及蛛网膜的直接或间接损伤可能是经鼻蝶垂体腺瘤患者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原因。经鼻蝶垂体腺瘤切除术术前行腰大池外引流,术中腰大池外引流释放脑脊液可降低蛛网膜张力,减少鞍膈和蛛网膜的直接或间接损伤,进而降低术中脑脊液漏的发生率。

  • 标签: 垂体肿瘤 鼻蝶手术 脑脊液漏 腰大池外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神经内镜与显微镜经鼻蝶窦入路治疗垂体腺瘤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10月12日,收集相关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价。结果最终纳入6个RCT共59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内镜组的全切率高于显微镜组OR=3.86,95%CI(2.13,7.00),手术时间MD=-25.23,95%CI(-53.05,2.58)、术中出血量MD=-28.52,95%CI(-74.06,-62.88)、术后住院时间MD=-3.70,95%CI(-4.98,-2.41)及术后脑脊液漏OR=0.26,95%CI(0.11,0.61)均少于显微镜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手术方法中,神经内镜优于显微镜,但基于各研究样本量较少,需要更多样本量和更高质量的RCT深入论证。

  • 标签: 垂体腺瘤 神经内镜 显微镜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经蝶切除垂体腺瘤术后早期继发急性视功能恶化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分析经蝶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术后11例早期继发急性视功能恶化病例的临床资料。本组均为1999年以前的病例。病人均在术后3d内继发急性视功能恶化,根据视功能恶化的原因,再次行经颅手术5例,经蝶手术1例,脑室外引流1例,保守治疗4例。结果治疗后视功能恢复良好6例,3例视神经损伤者、1例鞍内填塞过紧者及1例鞍内血肿者恢复欠佳。结论术后早期继发急性视功能恶化的原因是在视神经和视交叉受到垂体腺瘤压迫而导致血运变差的基础上,与继发鞍内血肿、手术时直接损伤、急性视交叉缺血、鞍内填塞过紧等因素有关。该并发症可以避免。一旦出现,应尽早明确病因,予以相应处理。

  • 标签: 垂体肿瘤 经蝶手术 手术后并发症 视觉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12月至2014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收治的50例儿童和青少年垂体ACTH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内分泌学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分型、手术入路、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50例中男21例(42.0%),女29例(58.0%),年龄10-18岁,平均发病年龄15.5岁,平均病程45.5个月。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微腺瘤40例(80.O%),大腺瘤10例(20.0%);侵袭性腺瘤4例(8.0%);均行经鼻蝶窦入路手术。肿瘤全切除48例(96.0%),次全切除2例(4.0%);随访时间1年,其中44例(88.0%)获得完整随访,7例(15.9%)在术后1年内复发或未缓解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结论经鼻蝶入路手术是儿童及青少年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的首选和有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良好。该病具有复发倾向,需要定期复查垂体MRI及垂体内分泌激素,复发者可行再次手术或放射治疗。

  • 标签: 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 儿童 青少年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手术治疗
  • 简介:自1992年3月到1996年5月,作者采用鼻小柱正中切开经鼻中隔蝶窦入路行垂行腺瘤切除术20例,现将初步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鼻小柱 蝶窦 垂体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在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减少出血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确诊为未破裂且有生育要求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104例,应用10%垂体后叶素多点注射于患侧病灶输卵管系膜及同患侧子宫角宫肌处5ml,单极电凝钩切开患侧输卵管肿胀处1~2cm,用吸管吸出绒毛样物混合血凝块。对照组88例,采用传统腹腔镜下输卵管保守性手术。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持续性异位妊娠的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卵管妊娠腹腔镜保守性手术中应用多点注射垂体后叶素可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甚至不需电凝创面,缩短了手术时间,有效保护了输卵管组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卵管妊娠 腹腔镜 垂体后叶素 术中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4例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合并垂体生长激素-催乳素(GH-PRL)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特点,探讨更有效的临床治疗和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4例MAS合并垂体生长激素(GH)-催乳素(PRL)混合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影像学特点、治疗及转归,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外科手术及药物干预的疗效。结果临床特点:4例患者中,3例为女性,均7岁前起病。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类型均为多骨型,且均累及颅面部。均有明显巨人症/肢端肥大症表现,3例出现明显的视力下降,1例视交叉明显受压。4例患者均无自发或触发泌乳。实验室检查:4例患者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明显升高,GH水平不被高糖抑制,血PRL均大于100 ng/ml,4例患者ALP水平明显升高,血钙、磷水平正常。影像学特点:4例患者垂体瘤均为大腺瘤,病例2、3出现单侧海绵窦包绕,病例4在第一次手术后残余肿瘤再次增大并包绕双侧海绵窦。4例患者头颅CT均显示颅面骨和颅底部多发FD。治疗与转归:4例患者均接受垂体瘤切除手术及静脉双膦酸盐治疗,并根据情况选择长效生长抑素类似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及其他对症治疗。较早诊断并起始治疗的2例患者治疗后达到部分缓解,另2例患者治疗后未缓解。结论MAS合并GH-PRL混合腺瘤患者,起病年龄更早,更易出现视神经损害。早期诊断并给予合理的手术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生化指标(GH、IGF-Ⅰ和PRL等),同时联合药物(生长抑素类似物和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以更好地维持生化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最终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McCune-Albright综合征 垂体混合腺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 简介: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2例垂体腺瘤患者按病理改变分为侵袭组27例,非侵袭组15例。应用RT-PCR检测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分析HIF-1α和VEGF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侵袭组与非侵袭组垂体腺瘤HIF-1α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侵袭组垂体腺瘤VEGFmRNA的表达水平比非侵袭组显著增高(P〈0.05);侵袭组垂体腺瘤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程度均高于非侵袭组(均P〈0.05),并且HIF-1α、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36,r=0.890,均P〈0.05)。结论HIF-1α和VEGF蛋白的表达程度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有关。

  • 标签: 垂体腺瘤 缺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侵袭性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导航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8月应用神经导航技术对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进行的10例内镜下单鼻孔手术。其中生长激素腺瘤3例,高泌乳素腺瘤4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无功能性腺瘤2例。蝶窦冠状CT及蝶窦X线平片提示蝶窦形态,甲介型5例,鞍前型5例。术前行头部CT、MRI扫描,术中神经导航定位,在内镜下经单鼻孔切除肿瘤。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术前症状(视力受损、尿崩症)均在术后消失,血液、内分泌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术后随访1年以上的病例(8例)复查MRI均提示未见肿瘤残留或复发。术后所有病例均无出现颅内出血,视力、视野障碍,尿崩,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对于伴有甲介、鞍前型蝶窦变异的垂体腺瘤手术,应用神经导航辅助内镜能确保术中定位准确,术术野大而直观,有利于切除肿瘤,并保护周围重要结构。

  • 标签: 神经导航 内镜 垂体腺瘤 蝶窦变异 经蝶入路
  • 简介:摘要:总结了 1例垂体腺瘤患者行经鼻腔蝶窦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对患者进行静脉血栓栓塞形成风险评估,积极预防,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血栓形成,并关注有无血栓脱落并引发肺部栓塞,术后止血和及时溶栓、患肢严格制动与床上活动等诊疗活动看似矛盾,实则必须同时进行,需要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配合。经过 26天的精心诊疗与护理,患者血栓消退,顺利出院。

  • 标签: 垂体微腺瘤 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PRDM2)和c-Myc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垂体腺瘤标本来自2013年7月至201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70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3例正常垂体组织标本来自遗体自愿捐献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和正常垂体组织中PRDM2和c-Myc蛋白的水平。探讨肿瘤组织中PRDM2与c-Myc蛋白水平之间的关系,以及PRDM2和c-Myc蛋白与肿瘤侵袭能力、肿瘤体积的关系。体外培养大鼠垂体腺瘤GH3细胞株,设立对照组(空白细胞)、空载体组(转染空载体)和PRDM2组(转染PRDM2质粒)。通过细胞增殖实验检测PRDM2对细胞活力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PRDM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PRDM2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检测PRDM2对GH3细胞c-Myc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根据70例肿瘤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评分中位数(PRDM2:40分,c-Myc:170分)分组,PRDM2低评分组(<40分)较PRDM2高评分组(≥40分)有更高的侵袭机会(19/35对比9/35, P=0.015)和更大的肿瘤体积[(17.8±4.5)cm3对比(5.2±0.9)cm3, P<0.01]。c-Myc高评分组(≥170分)较c-Myc低评分组(<170分)有更高的侵袭机会(20/35对比8/35, P=0.003)和更大的肿瘤体积[(15.5±3.5)cm3对比(6.6±2.0)cm3, P=0.027]。70例肿瘤标本中的PRDM2与c-Myc水平呈负相关(r=-0.407,P=0.004)。GH3细胞转染24、48、72 h后,PRDM2组的细胞活力分别为对照组的(82.2±6.3)%、(68.5±5.2)%、(54.7±3.6)%(均P<0.05);而空载体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 h后,PRDM2组膜联蛋白V(Annexin Ⅴ)染色阳性细胞和碘化丙啶(PI)染色阳性细胞所占的比率分别为(14.66±3.72)%和(6.21±2.17)%,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3.35±1.03)%和(1.34±0.48)%,均P<0.05];而空载体组Annexin Ⅴ阳性细胞和PI阳性细胞所占比率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ranswell小室实验结果显示,PRDM2组透膜细胞数量为(145±37)个,低于对照组[(415±76)个](P<0.01)。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显示,转染PRDM2质粒72 h后,PRDM2组的c-Myc水平为对照组的(0.32±0.12)倍(P<0.01)。结论PRDM2和c-Myc均参与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发生、发展;在GH3细胞中PRDM2可抑制c-Myc的表达,具有抑制细胞增殖和侵袭的作用。

  • 标签: 分泌生长激素的脑垂体腺瘤 原癌基因蛋白质c-myc 视网膜母细胞瘤相互作用锌指蛋白1(PRDM2) 细胞增殖 肿瘤侵润
  • 简介: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卯℃基因表达对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构建PTTG-shRNA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肿瘤细胞。阴性对照组转染空慢病毒载体,正常对照组细胞不转染。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转染效率,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肿瘤细胞PTTG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细胞转染PTTG-shRNA慢病毒载体后,PTTG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降(均P〈O.01),细胞生长显著变慢(均P〈O.05),G0/O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高(均P〈O.05),凋亡率明显增加(均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PTTG基因表达可显著抑制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细胞的生长.为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的发病机制和肿瘤的基因治疗提供实验基础。

  • 标签: 垂体肿瘤 短发夹RNA 癌基因 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