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肌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道(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感觉统合失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表现在:1.对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认识与了解较以前有了明显的

  • 标签: 感觉统合训练 感统训练 失调儿童 本体失调 独脚椅 情绪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学龄儿童静脉抽血的效果。方法将88例学龄前静脉抽血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抽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儿童抽血配合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儿童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为学龄儿童实施静脉抽血时,提供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配合度,这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心理干预 配合度 疼痛
  • 简介:“携程亲子园”事件等托幼机构发生的权益纠纷,暴露出当下学龄儿童照顾政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回溯托儿所的发展历史,不难发现,托儿所的发展正是社会转型的缩影之一。发展到当下,带有单位福利性质的托儿所消失殆尽,越来越多的学龄儿童照顾责任转给了市场和社会,由此引发出诸多问题。进而,需要基于宪法规范以及儿童利益的最佳保护,重新细化、厘清学龄儿童照顾政策中的国家、家庭和社会责任。

  • 标签: 托儿所 学龄前儿童 公私责任 市场化
  • 简介:摘要学龄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弱化或缺失给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幼儿园要努力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优化教学设计,把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和关爱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以此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不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学龄儿童静脉抽血的效果。方法:将 88例学龄前静脉抽血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抽血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儿童抽血配合优良率、一次穿刺成功率均明显升高,儿童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 P< 0.05)。结论:为学龄儿童实施静脉抽血时,提供心理干预能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提升其配合度,这有助于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心理干预 配合度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前视力低常儿童散光眼分布特征。方法对140例患童814只散光眼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其分布、散光度等规律。结果远视、近视、混合散光眼数分别为656只(80.39%)、66只(8.09%)、94只(11.5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其中远视儿童中,复性散光所占比例最高{66.42%(542/816)},与组内比较,P<0.05。患童近视、远视、混合散光眼的散光度分别主要集中在(0.50~1.00)D、(1.25~2.00)D、(1.25~2.00)D,组内差异均显著。从整体上看,不同类型散光眼的散光度在(1.25~2.00)D范围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探寻学龄儿童散光规律,可以保证儿童视力的正常发育,还可以尽早预防、治疗弱视,特别是对远视复性散光儿童,对其视功能发育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视力低下 散光眼 分布特征
  • 简介:摘要通过调研国内外圆规发展的现状,发现传统圆规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圆规市场没有对使用人群的精细划分,一概而论的圆规设计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学龄儿童在生理和心理特征上的特殊性决定了圆规设计需要有针对性,本文通过运用人机工程理论,致力于开发适合学龄儿童使用的圆规。从安全性、稳定性、舒适性三个方面全面改善圆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

  • 标签: 圆规设计 学龄儿童 结构 安全
  • 简介:摘要晕厥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急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研究表明,尽管导致晕厥的基础疾病大多是良性的,但可造成患儿躯体和心理上的伤害,尤其是学龄儿童(3~6岁),甚至有猝死的危险性。笔者对在本科住院的60例学龄前晕厥儿童进行临床分析如下。

  • 标签: 儿童 昏厥 临床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感觉统合训练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它可以纠正幼儿成长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可以让幼儿注意力更加集中,更加勇敢自信,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做事更有耐心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根据对当前幼儿感觉统合训练的了解,其中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就幼儿感觉统合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探讨有效应对策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感觉统合训练 实践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氟化泡沫在学龄儿童中的防龋效果。方法采用的是新型的GERMIPHENE氟化泡沫,通过对城区幼儿园3—6岁儿童实施氟化泡沫防龋,每半年一次。结果使用氟化泡沫防龋后儿童的新增龋患率明显降低。结论氟化泡沫对预防龋齿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氟化泡沫 预防 儿童龋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PM2.5对杭州市学龄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方法按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在杭州市下城区、西湖区、淳安县各一所小学的3~5年级班级中总共随机抽取2个班的正常健康学龄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三校于2015年10月和2016年1月分别进行2次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检测及问卷调查。同时收集2015—2016年三校附近的环境空气质量资料,建立唾液溶菌酶含量增高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PM2.5对学龄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共纳入学龄儿童248名,经2次测量杭州市西湖区、下城区和淳安县儿童平均唾液溶菌酶含量分别为(566.55±157.56),(577.92±159.39)和(627.41±204.42)μg/L,三个地区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22,P<0.01)。西湖区和下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80 μg/m3和77 μg/m3,属于高霾区,淳安县为53 μg/m3,属于低霾区。分析显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6.360,P<0.01),低霾区学生唾液溶菌酶含量增高量较高霾区学生更大,开窗通风频次越少唾液溶菌酶含量增高量越大。结论PM2.5对学龄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有影响,雾霾对学龄儿童唾液溶菌酶含量存在负效应。

  • 标签: 环境污染物 雾霾 唾液溶菌酶 学龄儿童 通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4~5岁曾患热性惊厥(FS)儿童的认知功能,并评估复杂的、反复发作的和早发型/晚发型FS的严重程度。方法该研究包含了73例来自瑞典哥德堡儿童保健中心接受健康检查的4岁儿童群体,均曾患FS。评估他们的总体认知能力、视觉记忆和注意力,并与20例来自同一医疗中心年龄相仿的无FS儿童进行比较。结果73例儿童中有2例曾诊断为智力障碍(ID)(1例轻度,1例中度),另2例儿童的测试结果符合轻度ID。早发型FS(12月龄前)儿童,常为反复发作性FS,其全量表评分、语言和处理速度IQ均比迟发型FS低。结论早发型FS儿童、尤其是反复发作性FS儿童,其语言和处理速度功能下降的发生风险大大增加,有可能发展为认知和执行功能障碍。这些儿童可能会受益于神经方面的随访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弱视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眼病,是因为儿童视觉发育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视觉细胞的刺激不足,而引起矫正视力比同龄正常儿童差。在早期合理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我们采用了护理干预手段来提高180名学龄前弱视儿童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 标签: 弱视儿童 护理干预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学龄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现状,为防止学龄儿童意外伤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1月杨浦区托幼机构儿童意外伤害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对受伤类型和发生意外场所进行统计。结果从意外发生场所来看,列在前两位的分别是户外活动(53.03%)和室内活动(27.27%),从受伤类型上来看,骨折和缝针分别占到了42.42%和37.88%。结论为了能够让学龄儿童得到更好的成长,我们应该在强化相关安全训练,开展教育干预工作、强化急救水平,强化环境安全管理工作几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意外伤害 统计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培养学龄儿童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降低牙菌斑指数,预防相关口腔疾病,对其开展口腔保健健康教育,并探究其影响效果。方法:将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我街道社区内的84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传统组(n=42)与改良组(n=42),传统组不予以任何干预,改良组实施口腔保健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学龄儿童干预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改良组学龄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的各项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学龄儿童 口腔保健健康教育 牙菌斑指数 口腔卫生习惯
  • 简介:针对学龄儿童通学出行时间与城市通勤高峰时段重叠,常引发学校周边区域严重拥堵,也给学龄儿童出行安全造成隐患问题,以北京市2014年居民出行数据为基础,分析6~18岁学龄儿童出行方式、出行距离与出行时耗等出行行为特征,并对比北京市学龄儿童2006年、2011年和2014年相应数据.研究发现:近年来北京市学龄儿童通学出行呈现出明显的机动化需求,其中非积极方式通学出行的比例持续增长,积极方式(ActiveSchoolTravel,简称AST)比例下降,就近入学政策对通学出行总体有积极的影响.结合通学出行特征,从发展公共交通、校车、网约车多样化接送服务,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改善校园周边AST出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学龄儿童通学出行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 标签: 学龄儿童 通学出行 出行特征 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