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92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的视力情况。方法对292例(360眼)糖尿病患者术后第7天视力进行分析,探讨视力与糖尿病病程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同时在眼底荧光造影(FFA)的指导下,对22例患者行眼底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NDR患者术后视力与正常老年白内障患者无明显差别,NPDR不合并黄斑病变者视力提高良好,有PDR患者术后视力提高不佳,经视网膜激光治疗后,27.3%的患者视力提高,54.5%的患者视力不变,治疗有效率为81.8%。结论术后视力好坏主要与视网膜病变程度和糖尿病病程有关,同时术后早期合理的激光光凝能有效地控制DR的进展,稳定视力

  • 标签: 白内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觉
  • 简介: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中国近视患者人数多达6亿,几乎是中国总人口数量的一半。我国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率均已超过七成,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一,小学生的近视率也接近40%。相比之下,美国中小学生近视率仅为10%。视力问题从学童抓起,尤显迫切与意义深远。本文从专业的角度,阐述了学童的视力发展过程及现实中存在的隐忧,论述了从病理学解决视力问题的局限性与偏差性,提出全新的无侵入性自然复健的理论遵循,解析了“生活机制医学”的科学原理、应对范围及社会价值,为医学创新发挥出的引领性作用。

  • 标签: 远视性弱视 眼轴异常生长 临床无法解决 无侵入性眼视力复健科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白内障小切口术后早期低视力情况进行调查。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纳入的274例(280眼)老年白内障患者,全体患者行白内障小切口手术。参照低视力诊断标准分析患者临床手术效果。结果导致老年白内障小切口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因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手术并发症,另一种则是非手术并发症。结论。手术因素及非手术因素均是引起老年性白内障小切口术后早期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临床治疗中,务必做好准备工作,加强护理,不断提升施术者手术技能。

  • 标签: 老年白内障 小切口术 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视力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以40例(2020年1月-2020年12月)视网膜静脉阻塞病患开展此项研究,40例(40眼)患者均采用激光进行治疗;就不同类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水平;且分析初诊视力与预后视力,缺血与否与患者低视力、盲目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分支阻塞类型的视力改善效果显著,P0.05;初诊视力与患者视力预后呈现正向相关性,初诊视力≥0.5和0.1-0.4的患者,其预后视力恢复到≥0.5的患者数量较多,与初诊视力<0.1患者预后视力达到≥0.5的患者数量比较,P

  • 标签: 视网膜静脉阻塞 影响因素 预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了解海军飞行员的动态视力(KVA)情况,为客观评价海军飞行员的视力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S-3型KVA仪,视标运动速度为30 km/h,对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军特色医学中心体检的190名海军飞行员进行单、双眼的KVA检测;采用"卡片法"检测海军飞行员主视眼情况。结果所有受检飞行员静态视力均≥1.0,6.05%的单眼和4.74%的双眼KVA<1.0。不同年龄组海军飞行员的双眼(P=0.07)和单眼(P=0.16)KV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90名海军飞行员的左眼KVA略高于右眼(P=0.168),主视眼KVA略低于非主视眼(P=0.284),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单眼KVA明显低于双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开展海军飞行员招飞体检和健康鉴定等体格检查工作中,除静态视力外,还应当开展KVA检测。受检海军飞行员的年龄对KVA无明显影响;单眼KVA明显低于双眼,左、右眼KVA水平均衡,且在KVA检测过程中未体现出主视眼优势。

  • 标签: 视觉 动态视力 主视眼 海军飞行员
  • 简介:摘要目的对惠东县2011年高考学生近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防治中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以今年参加高考体检的高三级全体学生为检查对象。调查方法1.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距离为5m,分别遮盖一眼检查另一眼。根据学生戴镜度数及插片验光判断近视度数。2.视力不良的标准裸眼远视力低于5.0者。近视度数<3D为轻度近视,≥3D~<6D为中度近视,≥6D为重度近视。结果受检学生视力不良率为79.66%。近视患病率为78.80%,其中男生近视率为75.17%,女生近视率为83.15%;轻度近视49.09%,中度近视27.58%,重度近视2.13%。结论当前高三学生近视眼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卫生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宣传和教育,应从小开始积极防治。

  • 标签: 中学生 近视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调查广西合浦县白内障致盲及低视力的患病率及白内障手术负荷量。方法2006年对广西合浦县4个乡镇8个自然小区人群进行检查。双眼视力〈0.05者为白内障盲人,〈0.3者为白内障低视力患者,〈0.1者为白内障手术对象。结果调查人群3270人,实检人数2800人,受检率为85.6%。白内障致盲率为1.89%,低视力患病率为2.71%,白内障手术负荷量为2.18%。结论广西合浦县白内障致盲率及低视力患病率较高,白内障手术复明是目前防盲治盲的首要任务。

  • 标签: 白内障 低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低视力原因,进一步提高白内障手术疗效及降低术后纠纷风险。方法采用我国低视力诊断标准,总结126例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后低视力发生的原因。结果术后3个月复查一级视力22眼,占17.4%,二级视力104,占82.6%。主要有老年性黄斑变性占35.20%,高度近视视网膜病变占27.14%,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占30.25%,青光眼视神经损害占7.41%。结论由于白内障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白内障超声乳化再出及人工晶体植入对低视力患者仍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防盲治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儿童低视力及屈光不正的常见原因及预防和治疗,为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筛查的儿童盲及低视力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世界卫生组织防盲计划儿童盲及低视力眼检查记录表进行检查,统计数据并分析其原因。结果视力为无光感者16人占30.8%,<0.05者28人,占53.8%,<O.1者8人,占15.4%;单眼盲原因为眼外伤及角膜病变,双眼盲原因多为先天性眼球发育不良、先天性白内障,单眼及双眼低视力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可避免性盲(包括屈光不正,白内障术后弱视)24人,占46.2%,仍有视力提高可能的治疗价值者13人,占25%。结论屈光不正、弱视致残率逐年升高,因此目前儿童眼病应加强卫生宣教,预防为主。

  • 标签: 防盲治盲 儿童低视力 儿童盲 屈光不正 弱视 防治
  • 简介:寒冷冬季,为了防止小孩在洗澡时受冻感冒,一些家长会打开浴霸取暖。专家提醒,靠红外线发热的灯暖浴霸进行取暖,很可能对孩子的视力造成伤害。

  • 标签: 视力 婴幼儿 损伤 家长会 红外线 取暖
  • 简介:目的:分析《标准对数视力表》与《低视力视力表》对远用视力检查的临床意义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本院验光部验光患者59例(118眼),每位患者分别进行两种视力表的远用视力检查,然后记录裸眼视力以及矫正视力检查结果,再进行配对设计资料检验。结果:裸眼视力检查t=2.9944,矫正视力检查t=3.5564,P〈0.05,两种视力表无论是裸眼视力还是矫正视力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两种视力表的视力检查结果有所差异,裸眼视力相差19.953′视角,矫正视力相差15.849′视角,且低视力专用视力表的均值均小于标准对数视力表。

  • 标签: 标准对数视力表 低视力视力表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视力检查来分析引起儿童低视力的疾病类型及增强早期筛查意识。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186名低视力儿童,所有患者均采用视力表检查,经检查裸眼视力<0.8者、斜视者则行屈光、裂隙灯及眼底检查,将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86例低视力儿童共检出眼病5种,分别是弱视127例,占68.28%;脉络膜视网膜疾病2例,占1.0℅;近视39例,占20.9%,视神经疾病3例,占1.6%;先天性青光眼2例,占1.0%;其中轻度弱视患儿119眼,占67.61%;中度弱视患儿35眼,占19.89%;重度弱视患儿22眼,占12.5%;127例弱视患儿中以屈光不正占多数;本次排查中初次诊断弱视患者68例,首次检出率为53.54%。结论通过对低视力儿童的排查,引起儿童弱视的主要原因为屈光不正,而及时合理的治疗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加大弱视常识的宣传,提高家长和社会对弱视的认知,使其重视儿童弱视眼底疾患的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是防治儿童弱视的关键。

  • 标签: 低视力 儿童弱视 眼底疾患排查 治疗及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视力障碍定义、老年人视力障碍现状、相关影响因素及视力障碍管理控制模式进行综述,国际视力障碍标准包括WHO(1972年)、WHO(2003年)、美国3种标准,国内标准与WHO(1972年)标准一致;随着全球老龄化加剧,国际与国内的视力障碍形势严峻,降低视力障碍发生率刻不容缓;老年人视力障碍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多种老年人视力障碍管理控制模式已经初见成效。本研究旨在为筛查视力障碍的高危人群,及时给予干预,降低老年人视力障碍发生率,提高其生命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视力障碍 影响因素 综述
  • 简介:病例:患者,男,45岁。因“呕血、黑便2天”于2008年12月24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面色晦暗,眼睑结膜苍白,结膜无充血,球结膜无水肿,巩膜无黄染,无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双肺呼吸音清。心相对浊音界无扩大,心率110次/分,律齐,可闻及开瓣音。

  • 标签: 双眼视力障碍 泮托拉唑 疑似 眼睑结膜 对光反射 肺呼吸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分析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在厦门大学附属厦门眼科中心诊断为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110例138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彩色眼底照相判断漆裂纹,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菁绿血管造影和光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评估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和点状内层脉络膜病变(PIC),SD-OCT评估黄斑区视网膜劈裂(MRS)、黄斑萎缩、黄斑裂孔和黄斑前膜,并分析病理性近视合并视力下降的不同眼底病变比例和年龄分布。结果在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影像学病因中,近视性CNV(MCNV)患者占63.0%(87/138),比例最高;其次为漆裂纹患者,占38.4%(53/138),MRS和黄斑萎缩分别占34.8%(48/138)和31.9%(44/138),黄斑前膜占30.4%(42/138),黄斑板层裂孔占10.1%(14/138),黄斑全层裂孔占13.8%(19/138),PIC占2.2%(3/138)。MCNV患者平均年龄(53.00±1.51)岁;漆裂纹患者平均年龄(53.00±1.77)岁;MRS、黄斑萎缩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58.00±1.64)岁和(57.00±1.76)岁;黄斑前膜患者平均年龄为(59.00±1.48)岁;黄斑板层孔、黄斑全层裂孔伴视网膜脱离(RD)和黄斑全层裂孔不伴RD患者平均年龄分别为(61.00±3.90)、(59.00±3.39)和(67.00±0.50)岁;PIC患者平均年龄为(31.00±8.50)岁,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病理性近视引起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黄斑区结构的明显异常改变,以MCNV最常见。

  • 标签: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 病因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了解我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控制中小学生近力低下患病率,更好地保护中小学生视力,进行本次学生视力现况调查。资料来源采用2013年对我市辖区内的中小学生健康检查结果资料。结果学生视力随着年龄增加而逐步下降,视力低下患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近视患病率高中>初中>小学。而视力低下患病率经证实与性别并无显著关联。结论学生近视患病率居高不下,应切实做好防范措施。

  • 标签: 中小学生 视力低下 患病率
  • 简介:2006年4月至5月底,我们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方案,对本市随机抽样两个县区,即上杭县和新罗区,再分别抽样8个乡镇、城区的16个小区,其中视力残疾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抽样调查 视力残疾 龙岩市 福建省 随机抽样 调查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