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治疗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治疗的120例恶性肿瘤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心理护理。结果:前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SAS和SDS护理后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的满意度为93.3%是干预组,满意度72.7%是常规组。干预组临床满意度高于正常组,偏差在统计学上有显着性(P<0.05).干预组的生活质量估计为86.3±3.2,常规组为73.4±2.5。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结论:在恶性肿瘤治疗患者加强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同时,在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和放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应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 心理状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康复期患者的心理特征分析与心理护理。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是8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入选患者均来源于本院,均于2019年8月~2020年4月到本院就诊。通过盲盒抽取分组编号的方式,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是接受常规护理的常规组与接受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与护理前相比,两组的上述评分均得到改善,但观察组在护理后的上述评分数据均比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在缓解老年脑卒中患者焦虑抑郁的护理过程中应用心理护理可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和患者睡眠状况,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老年脑卒中 心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心理状态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以2020年8月-2021年8月为时间节点,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脑梗塞患者,将其实施分组(2组,随机数字表法,每组均为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对比两组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护理1个月时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都较A组低(P<0.05)。结论 针对脑梗塞患者,通过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能够改善其心理状态,应用价值高。

  • 标签: 个性化心理护理 脑梗塞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的心理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到本院接受恶性肿瘤放疗治疗的患者96例,依照护理方式不同,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心理状态明显比对照组好,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心理护理方式对恶性肿瘤放疗患者干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改善,护理效果较优。

  • 标签: 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 放疗 心理状态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结合疼痛护理对带状疱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门诊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收治100例带状疱疹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数据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实验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配合心理结合疼痛护理,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和疼痛情况。结果 实验组护理后SAS、SDS和NRS评分结果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疼痛护理 带状疱疹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对象设置为ICU心肌梗死患者22例,观察时间设置为2021年4月--2021年10月期间,观察方法为随机分为一般组(采用一般护理干预)和心理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情绪状态、依从性、生活质量、满意度等情况。结果:(1)一般组和心理组SAS、SDS评分对照中,护理前两组无差异,护理后一般组评分分别为50.39±4.12(分)、49.66±4.57(分),心理组分别为39.08±4.14(分)、40.19±4.34(分),(t=12.757,p=0.015),两组有差异。(2)一般组和心理组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对照中,一般组分别为63.63%、27.27%,心理组分别为100.00%、9.09%,(x2=13.212,p=0.015),两组有差异。结论:对ICU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效果优良,值得推荐。

  • 标签: ICU急性心肌梗死 心理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产期心理护理对产妇心理状况和分娩结局的积极影响。方法:本院80例产妇摸球分组,对照组40例行围产期标准护理干预,观察组40例不仅行围产期标准护理干预,还在此基础上行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分析护理前后产妇不良情绪评分变化情况、不良分娩结局发生率。结果: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在SAS和SDS评分方面无数据差异(P>0.05)而护理之后两组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明显更低(P

  • 标签: 围产期心理护理干预 产妇心理状况 产妇分娩结局 护理影响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肿瘤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方法 病例选取2020-2021年我院86例肿瘤疾病患者,均分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常规护理联合个性化心理护理,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个性化心理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比较,组间无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负面情绪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 肿瘤患者 心理状态 个性化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的心理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重症监护室病人的心理特征和心理护理。方法:在某院对100例在2020年6月~2021年8月位于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和观察,研究重症监护室病人在清醒状况下的心理特征,对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如一些负面心理、焦虑心理等,并采用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重症监护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根据调查的结果,了解心理护理的效果[2]。结果:在清醒的状态下对这100位重症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最终大部分的病人的情绪趋于稳定,降低了负面情绪的产生,提高了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恢复率。结论: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负面的心理情绪,对他们采取一定的措施,对他们的心理进行护理和干预有利于他们的恢复,因此,对重症监护室的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 标签: 重症监护室病人,心理特征,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患者,探究心理护理对其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及心理卫生科近一年内(2021年01月-2022年01月)的60例脑卒中病患,进行随机分组对比的方法进行实验观察与研究。其中一组为A组,为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另一组为B组,为病患加入常规护理之外的心理护理,并进行患者抑郁、焦虑、护理满意度水平观察报告。结果:在无其他客观因素干扰时,B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数据均优于A组患者。结论:通过对两组实验病例的观察调研报告可知,对于脑卒中病患的护理中加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病患的抑郁焦虑心理健康,具备临床护理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心理健康 脑卒中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麻风病人的精神状态,为预防和控制麻风病人病情提供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方法:选取17名本省新确诊的麻风病人,按其个人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7名麻风病病人在接受了精神干预后,其精神状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5名病人痊愈了,与其家属团聚,13名留医的精神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好转。结论:在麻风病人中,病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护士要正确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心理疏导、劝解等心理治疗措施,可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相互间的信心和协作,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使病人寿命大大增加。

  • 标签: 麻风病 患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痛分娩产妇实施心理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 纳入本院无痛分娩产妇5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纳入时间为2021年9月-2022年9月。研究者随机将产妇分为两组,设置为一般组、护理组,均25例。一般组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融入心理护理,分析两组产妇心理状态、分娩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相较于一般组干预后不良情绪量表得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痛分娩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老年心理焦虑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弹性心理护理干预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方式进行探究,选入本院在2021年2月至2022年4月收治患者中的70例为对象,随机进行1至70编号,取其中的35例,在治疗期间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剩下患者进行护理中则将弹性心理护理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在恢复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都存在优势,P

  • 标签: 弹性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心理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0年1月至 2022年1月我院60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n=30)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方案。结果:观察组的SAS、SD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恶性肿瘤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社区门诊注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社区门诊注射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心理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社区门诊注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 标签: 社区门诊注射 心理护理 生活质量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认知行为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3月到2023年3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的剩余患者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更低;生活质量及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糖尿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老年脑梗塞使用康复护理并观察其效果。方法:观察患者为我院治疗的老年脑梗塞64例,观察开始于2021年1月,观察结束于2023年1月,并且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使用康复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护理效果中,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是96.97%,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是81.25%;研究组致残率是43.75%,对照组致残率是68.75%;(x2=16.506,p=0.009),结果有差异。结论:老年脑梗塞患者采取期康复护理效果优良,可推广。

  • 标签: 认知功能 老年脑梗塞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选择输液港植入信息认知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5年4-6月植入输液港患者12例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通过访谈归纳出5个主题,包括肿瘤患者输液港植入的信息需求、获取信息的途径、置港前后的担心与顾虑、信息需求满足程度、后续使用和维护的体验和感受。结论护士应重视肿瘤患者植入输液港信息认知状况,提供输液港专业信息及渠道,分阶段、有计划地给予相应专业指导和心理支持,满足患者的个性化信息需求,确保有效的医护患沟通。

  • 标签: 肿瘤患者 植入性输液港 信息认知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专业本科学生手卫生的认知情况。方法2008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名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制定,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四年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于课后集中发放问卷,现场作答并回收。结果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客观题正确率仅为41.5%。手卫生的内容、手卫生目标、手卫生标准、医院环境的划分正确率分别为12.7%、19.1%、30.9%、12.7%。会造成手部污染的情况、查房时需洗手的情况、手套种类的选择、手套是否可以代替洗手等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9.1%、60.9%、51.8%、91.8%。结论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缺乏,学校与医院联合起来进行手卫生等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 标签: 医学生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