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讨心理护理在孕期宫颈环扎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孕期宫颈环扎术的60例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分成2组,对照组围术期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及患者心理变化。结果 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抑郁(SDS)和焦虑(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在宫颈机能不全患者孕期宫颈环扎术围术期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能稳定患者情绪,还有助于提高胎儿存活率及自然分娩率。

  • 标签: 心理护理 孕期 宫颈环扎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对胎儿体质量和产后出血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7年 3月 ~2019年 3月诊治的孕妇 340 例进行护理分析,将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7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体检,并讲解孕妇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进行个体化孕期应该管理,对比两组新生儿出生时的体质量、产后发生率、剖宫产率和巨大儿的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体质量在 2500~3500g 范围内的例数多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 ;观察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孕妇进行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可将宫内胎儿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呢,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明显,值得产科推广。

  • 标签: 个体化孕期营养管理 胎儿体质量 产后出血 护理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讨论宫颈癌妇女对该疾病的认知和筛查。方法 采用回顾分析法选取 2019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我院收纳宫颈癌妇女 400例,对初诊宫颈癌妇女认知状况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 不同认知程度的宫颈癌妇女在宫颈筛选史、生殖器官知识干预史、社会支持程度、文化程度、户籍以及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无宫颈癌筛查史、低社会支持程度、人均年年收入 <1万、文化水平较低、户籍农村、年龄 >45岁的女性对宫颈癌相关知识了解较少,需加强该疾病的健康知识,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病率。

  • 标签: 初诊 宫颈癌 认知 筛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围绝经期妇女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围绝经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开展分组处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组围绝经期妇女在睡眠质量方面相比无显著差异,开展护理干预后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34例围绝经期妇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在开展护理干预前两组围绝经期妇女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差异不显著,护理干预后改善显著,研究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围绝经期妇女 协同护理干预 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妇女优生优育有关知识的认知程度以及对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妇女为200例,属于到我院进行健康咨询的妇女中随机抽选(时间段为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针对该部分妇女优生优育的认知度以及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结合统计可知,所纳入对象的妇女对于优生优育知识的整体掌握情况较好,且女性的文化程度、妊娠情况以及收入水平等均会影响到妇女对于该方面知识的认识。结论 影响妇女了解优生优育相关知识因素存在于多个层面,为提升女性对于该方面知识的了解程度,更需要结合对应影响因素展开对应宣贯工作。

  • 标签: 优生优育 认知度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妊娠前肥胖是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发病的高危因素 进行分析研究 ,GDM孕妇易分娩巨大儿。本研究探讨GDM孕妇妊娠前体质量指数(bodymass index,BMI)对巨大儿发生情况影响。方法 选择2014-01-01-2019-06-30在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孕期诊断为GDM的孕妇566例为病例组,按年龄 ± 3岁匹配选取非GDM的孕妇566名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妊娠前BMI与新生儿体质量关系。结果 病例组随着妊娠前BMI增加,巨大儿分娩率显著增加,趋势 χ 2=6.955,P=0.008。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妊娠前BMI正常的孕妇,妊娠前超重(OR=1.696,95%CI为1.041~2.762,P=0.034)、肥胖(OR=2.188,95%CI为1.137~4.209,P=0.019)的孕妇显著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通过分层分析显示,伴有妊娠前超重(OR=2.003,95%CI为1.065~3.771,P=0.031)、肥胖(OR=2.479,95%CI为1.053~5.836,P=0.038)的GDM患者分娩巨大儿风险更高。结论 妊娠前超重、肥胖的孕妇显著增加巨大儿发生风险,GDM孕妇妊娠前超重及肥胖孕妇更易分娩巨大儿,应注意将计划妊娠妇女妊娠前BMI控制在合理范围,同时还应控制GDM孕妇体质量增长范围,以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体质量指数 巨大儿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一年一度宫颈癌项目工作的开展,分析农村35-64岁妇女宫颈癌筛查结果。在于尽早实施筛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为了深入了解农村35-64岁之间妇女宫颈癌的患病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宫颈癌筛查的800例农村妇女35-64岁资料,对其宫颈癌患病率与疾病知识认知程度进行分析。结果:800例农村妇女中,确诊阴道炎92例,细胞学异常22例,宫颈息肉14例,低级别病变12例,高级别病变5例,宫颈浸润癌2例,宫颈微小浸润癌2例。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农村妇女,对宫颈癌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妇女的宫颈癌患病率较高,受到经济条件、文化程度等因素影响,农村妇女的疾病认知程度相对较低,需要加强健康宣教,早期筛查、积极预防。

  • 标签: 农村妇女 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手术室心理护理对剖宫产妇女的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 在我院妇产科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3月间接收的选择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中选择 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 60 例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 60 例增加手术室心理护理内容。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焦虑及抑郁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 结论 :对选择进行剖宫产分娩的产妇而言,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内容上增加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其不良情绪,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手术室心理护理 剖宫产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开展初产妇孕期体重管理,对初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取妇产科初检的初产妇 90 例,随机分组,各 45 例,对照组实施孕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助产士连续护理模式与孕期体重管理。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妊娠方式、妊娠并发症、新生儿情况更优, P<0.05 。 结论: 开展孕期体重管理、助产士连续护理,可改善初产妇妊娠结局,保障母婴安全。

  • 标签: 孕期体重管理 助产士 连续护理模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骨折风险评估工具(FRAX)计算围绝经期妇女(40~50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探讨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与内脏脂肪量的内在联系。方法分析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334例围绝经期妇女的问卷资料(年龄、体重、烟酒史、既往骨折史、激素应用情况等),通过双能X线扫描获得定量指标骨密度值及内脏脂肪量,采用FRAX软件计算骨折风险,并与内脏脂肪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围绝经期妇女随年龄增加,骨密度值逐渐减少,骨折风险逐渐增高;内脏脂肪量与骨密度呈负相关(r=-0.35,P<0.05);内脏脂肪量与骨折风险呈正相关(r=0.58,P<0.05)。结论FRAX能精准反映围绝经期妇女骨折风险,有助临床提前干预;内脏脂肪是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致病因子之一。

  • 标签: 围绝经期 妇女 骨折 风险 内脏脂肪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护理干预对门诊围绝经期妇女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在我门诊 2017年 10月 -2018年 11月间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 98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根据就诊的先后时间将其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参照组,一组为实验组,每组各 49例,参照组采取的为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取的为全面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 TG、 TC、 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 TG、 TC、 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TG、 TC、 AB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且实验组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围绝经期妇女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护理 门诊 妇女 围绝经期心血管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孕妇加强孕期的营养指导,进一步提升体质量管理,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孕检的产妇为对象,经过专业的 产科门诊健康测评 检查,需要加强护理支持。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00 例产妇进行分组病情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孕期营养指导和体质质量管理,为妊娠良好结局做准备。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 90% ( 45/50 ) ,对照组为 72% ( 36/5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产后 24 小时出血量上看,观察组为( 261.5±47.6 ) ml ,对照组则为( 374.9±57.3 ) ml ,且在新生儿体质量上看,也以观察组整体表现更好。 结论: 采用 营养指导和体质质量管理,有利于产妇的健康维系,并保障母婴安全,有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的实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孕妇 孕营养指导 体质质量管理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前置胎盘患者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孕期的影响。方法 在产科2019.3-2020.3期间选出54例前置胎盘患者,将其均分成2组。其中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进行干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然后分析各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孕期延长时间、新生儿体重、Apgar分数、护理满意度等高于参照组,且观察组患者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个性化护理应用在前置胎盘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前置胎盘 个性化护理 并发症发生率 孕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孕前及孕期保健对降低出生缺陷率和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作用。 方法 :选取在医院进行分娩的 112 例产妇并随机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 n=56 ),一组未进行孕前及孕期保健(对照组),另一组采取孕前及孕期保健措施,孕期产检高于 5 次(研究组),研究孕前及孕期保健对出生缺陷率及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结果 :研究组出生缺陷率及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孕前及孕期保健可以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降低出生缺陷率,值得大力推广和引用。

  • 标签: 孕前及孕期保健 出生缺陷率 妊娠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奇偶法将2018年2月至2019年4月我院88例瘢痕子宫中期妊娠引产产妇分为参照组(44例,给予开展常规护理)、实验组(44例,给予采用人性化护理)。对其宫缩时间、出血量、产程总时间、护理满意度等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95.45%(42/44)例高于参照组护理总满意度81.82%(36/44)例,经过2值检验后,组间对比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引产护理 瘢痕子宫 中期妊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产褥期妇女保健中上门访视服务的作用及对SF-36评分的影响。方法 抽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90例本院辖区内产褥期妇女,通过计算机1:1的方式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传统产后保健护理,研究组采取上门访视服务。分析上门访视的作用并观察对产妇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指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产褥期妇女保健中采取上门访视服务能够更好的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产褥期妇女保健 上门访视服务 SF-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