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电针配合艾箱灸对改善紫杉醇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采用含紫杉醇方案化疗的60例肿瘤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化疗期间,治疗组加予电针和艾箱灸治疗,对照组加予口服甲钴胺片治疗。21天为一周期,两组各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最后观察两组KPS评分提高率。结果所有患者均可获疗效评估,治疗组和对照组的KPS评分提高率比较为63.3%vs33.3%(P=0.02)。结论电针配合艾箱灸可减轻紫杉醇所致的毒副反应,从而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电针 艾箱灸 紫杉醇 恶性肿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方案,对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实验组采用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的方法,通过对临床症状的缓解、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的出现、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的对比。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症状、血糖控制、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家属参与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可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血型鉴定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18例学生采用玻片法和试管法进行血型鉴定。结果玻片法和试管法存在一定结果不符,其准确率低于试管法。结论血型鉴定存在一定的影响因素,血型鉴定时,需要综合考虑。

  • 标签: ABO血型 血型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施优质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交谈法、临床观察、电话随访咨询等方法收集2011年1月-12月182例COPD患者施行优质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状况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患者了解了COPD疾病的康复、预防知识,患者的身体功能、心理状态等整体生活质量都明显得到改善,生活水平得以提高。结论正确认识优质护理,用心落实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

  • 标签: 优质护理 COPD患者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对我院所有手术室的护理管理工作都分由6个质量控制小组管理,在此期间的管理工作作为观察组,将此之前未实行此管理模式的一年内的管理工作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成立的6个质控小组分为三级管理体系“科室护士长—护士组长—质控员”,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观察记录并且对比分析两组工作的效绩情况。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发现,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后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两组间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降低幅度为66.7%。结论在手术室管理工作中实行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及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与实施。

  • 标签: 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前瞻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便秘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按护理方法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前瞻性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经相应护理后,研究组便秘预防、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实施前瞻性护理,可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能有效预防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理想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冠心病 前瞻性护理 常规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现状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心理症状自评量袁(SCL-90)和生活质量量表(WHOQOL-100)随机对324例心理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通过t检验分别考察心理症状、生存质量与常模的差异性,并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考察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常模相比各项心理症状因子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各生存质量领域与常模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01或P〈0.05)。心理症状各因子与生存质量各维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均P〈0.01)。结论围绝经期妇女存在严重的心理症状与生存质量问题,而且心理健康状况与生存质量有密切的关系,临床应以“患者体验到较多的幸福感一然后症状缓解一最后社会生活能力得以提高”这3个相互关联的连续阶段作为疗效标准进行针对性的干预。

  • 标签: 围绝经期妇女 心理症状 生存质量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县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在全县14家医疗机构中开展大规模调查。结果全县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16.58%,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97.61%,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85.23%,网络录入报告卡上关键指标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相应指标的一致率仅为80.95%。结论我县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 标签: 疾病报告 数据收集 网络直报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夜查房质量标准进行量化考核,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方法改进夜查房方法,将考核内容量化分为护士行为、病区管理、办公室治疗室管理、夜间质量护士工作、基础护理工作、晨间护理、健康教育7个方面及各科室值夜护士签名和应急事件处理。结果实施一年以来,夜班工作质量无护理差错及重大护理纠纷发生,提高了夜间护理质量。结论改进夜查房质量标准及查房方法,有利于提高夜间护理工作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 标签: 夜查房 量化标准 工作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以及生存质量的具体作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09年6月~2013年6月入院的100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合观察组,每组50例患者。研究组使用康复护理的方式,观察组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两组患者各自在护理干预前以及护理干预后的3个月时间做简单的精神状态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认知功能有显著改善、生存质量也有明显提升。结论对患者实行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提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生存质量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康复护理 家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康复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整体功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8例脑梗塞偏瘫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以患者病床尾号为依据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患者行功能评定及定期随访,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行社区康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CA评分、ADL评分、QOL评分比较均有明显统计学意义,但干预后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脑梗塞偏瘫患者社区康复干预可有效的改善其整体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推广应用。

  • 标签: 社区康复干预 脑梗塞偏瘫 整体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采用Orem自护理论进行胃溃疡患者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胃溃疡患者104例,将其按门诊挂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与对照组52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Orem自护理论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6个月后生活质量评分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Orem自护理论应用于胃溃疡患者治疗中,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及临床护理服务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Orem自护理论 常规护理 胃溃疡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膀胱全切尿流改道腹壁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4年4月,将60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腹壁造口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舒适护理前2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焦虑、抑郁情况明显、生活质量程度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舒适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舒适护理前显著改善;舒适护理后2组患者的情绪障碍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舒适护理能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舒适护理 尿流改道腹壁造口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正在我院治疗的8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1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其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在观察前后不变,实验组在健康状况、营养、身体机能、健康知识水平及总体生活质量5个维度方面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时生活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出院后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提高患者配合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的疾病控制和治疗。

  • 标签: 健康教育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观察镇喘汤改善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月在河北省承德县中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87例,入选对象均按入选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及对照组(43例)。两组对象均接受了我科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另服用定喘汤,治疗开始前及结束后分别进行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使用蔡映云等编制的“成人哮喘生活质量评分量表(AQLQ)。结果两组对象AQLQ各维度指标及AQLQ总分分布接近(均P>0.05),治疗后两组对象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同时,观察组治疗后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镇喘汤可明确改善老年外寒内饮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 标签: 支气管哮喘/老年 外寒内饮型 镇喘汤 生活质量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自2013年3月起,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观察组实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全方位社区康复护理,6个月后观察记录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LI-74)对比两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焦虑或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升幅更大,P<0.05,对比差异具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阻肺患者开展全方位的社区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社区康复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展预见性护理对肛肠外科病房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肛肠外科病房患者60例,按照数字随机法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开展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医德医风、护理管理、护理操作、工作效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6.67%,对照组总满意度73.33%,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为一种肛肠外科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开展预见性护理 肛肠外科病房 护理质量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营养护理改善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以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收集我科室的肾病血液透析病人共60例进行分析研究,并随机将他们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加强营养护理,对照组病人则给予通常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在经过全面高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生活质量和量表各项指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后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病人采取营养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病人各方面的生活质量,提高其营养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依从性以及对老年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2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个人健康教育和集中健康教育,同时对患者进行生活质量量表、依从性调查表的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依从性和临床疗效。结果在对两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其显著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能够有效的达到控制糖尿病患者疾病进展的目的。

  • 标签: 生活质量 依从性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