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3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5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连续使用5-7天,观察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肾炎的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儿在皮肤紫癜消失及腹痛缓解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在关节痛消失时间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观察组发生肾炎4例,发生率为10%,对照组发生肾炎11例,发生率为31.4%,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治疗HSP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生,且安全有效。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石屏县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死因顺位和死因变化趋势,为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石屏县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前三位死因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8—2010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73‰、16.14‰和11.29‰,前三位死因依次为出生窒息、早产和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疾病、意外死亡和先天异常。结论加强孕产期保健,重视对妇幼保健人员业务技能水平的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急诊急救技术水平,增加抢救成活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措施。

  • 标签: 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死因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西双版纳州3种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小儿四病"疾病谱现况,对版纳州三县(市)三民族0~6岁儿童进行贫血、佝偻病、呼吸道感染和腹泻调查,为儿童高发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调查的方法,对版纳州3个特有少数民族6岁以下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体格发育测量方法按全国九市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方案。结果版纳州贫血患病率19.1%,佝楼病患病率7.6%,呼吸道感染患病率6.8%;贫血率最高的勐腊县达35.6%,民族最高的傣族为23.4%,远远高于全省和全国水平。结论贫血高发原因可能与该地区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高发有密切关系,防治贫血必须从控制地中海贫血开始。建议政府防治策略提升,才能确保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小儿四病 少数民族 0~6岁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丙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医院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方法,入选条件为临床表现有发热(体温>37.5℃)、咽喉肿痛、咽、扁桃腺充血、咳嗽等,血白细胞总数>10×109/L,和/或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分3组,每组40例,A组口服希舒美,10mg?kg-1?d-1,每日1次,连服3d;B组口服施复捷,15mg?kg-1?d-1,每日2次,连服10天;C组口服希舒美和施复捷,剂量和疗程同上。观察指标为体温、血白细胞数,疗效判断标准分为治愈、显效、进步和无效。结果A组(希舒美组)治愈26例,显效5例,进步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7.5%,不良反应为腹泻、呕吐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B组(施复捷组)治愈27例,显效5例,进步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为腹泻1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C组治愈34例,显效4例,进步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不良反应为腹泻、呕吐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所有病例均未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A组与B组之间疗效比较,χ2=0.08,P>0.05,差异无显著性;A组与C组之间疗效比较,χ2=5.16,P=0.023,差异有显著性;B组与C组之间疗效比较,χ2=4.11,P=0.0425,差异有显著性。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A组或B组比较(A组和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同),χ2=0.17,P>0.05,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效,头孢丙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性感染有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丙烯治疗儿童上呼吸道细菌感染疗效更好,优于单药给药,不良反应并未因联合治疗而增多,安全性好。

  • 标签: 阿奇霉素 头孢丙烯 联合治疗 儿童 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掌握市区0-7岁儿童乙型肝炎比例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奥斯邦全自动酶免分析仪酶联免疫(ELISA)进行检测。通过检测分析,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0.2%,表面抗体抗-HBs阳性率为68.8%.

  • 标签: 儿童 HBsAg 抗-HB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惠民县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状况,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分析,为促进学龄前儿童生长发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县10所幼儿园中的624名3~6岁儿童及其家庭作为调查对象,测量儿童身高、体重,并测定血红蛋白,自编儿童生长发育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家长完成问卷调查。采用Z评分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惠民县学龄前儿童各项生长指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以2010年生长发育指标为标准进行营养状况评价,贫血患病率为5.8%;低体重3.1%,超重16.7%;消瘦0.6%。肥胖4.3%,婴儿时期喂养方式是低体重、消瘦的主要影响因素,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是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惠民县学龄前儿童体格发育良好,但仍存在儿童的营养过剩与营养不良并存的现象,睡眠情况、居住地周围环境污染情况、家长的营养知识等严重影响学龄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生长发育 相关因素 调查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儿童骨关节疾病围手术期疼痛的护理经验,尝试个性化疼痛护理的应用,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儿的早日健康。方法通过对36例患儿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疼痛及功能锻炼进行观察。结果本组患儿术后三天内疼痛评分均小于6分,术后1-2周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门诊复查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患儿由于个体差异,文化层次、家庭背景等的不同,术后疼痛及康复锻炼,应根据其性格特征,心理反应,疼痛评分,给出适合患儿的个性化疼痛护理。

  • 标签: 骨关节疾病 儿童 个性化 疼痛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哮喘急性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期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哮喘 急性发作期 小青龙汤 麻杏石甘汤
  • 简介:目的讨论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治疗中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及实用价值研究。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1月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符合SIRS诊断标准的危重患儿60例及健康对照组60例,其中SIRS患儿根据是否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分为MODS组(10例)和非MODS组(50例);依据血培养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0例)和非细菌感染组(20例);根据预后分为未痊愈组11例(包括转上级医院及死亡病例)和治愈组49例。入院后24h内测试PCT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患儿PCT、CRP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水平明显低于细菌感染组(P〈0.05),2组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ODS组血清PCT明显高于非MODS组(P〈0.01),2组间血清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痊愈组患儿PCT及CRP值明显低于未痊愈组患儿PCT浓度(P〈0.05)。结论PCT检测是诊断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可靠实验室指标,对SIRS患儿的治疗及预后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血清降钙素原(PCT) C反应蛋白(CRP)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病例对照分析小剂量肝素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同期住院的13例动脉缺血性脑卒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5例给予小剂量肝素钠和阿司匹林加常规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对照组8例予阿司匹林和常规缺血性脑卒中治疗药物,疗程14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高于对照组的62.5%。结论小剂量肝素钠与阿司匹林联和用药治疗儿童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在儿童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及其治疗时机的选择还需进一步大样本前瞻性的研究。

  • 标签: 儿童缺血性脑卒中 小剂量肝素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urctivesleepapneahypopneasyndrome,OSAHS)的疗效。方法对80例OSAHS患儿行全身麻醉鼻内镜下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结果75例治愈,3例显效,2例有效。结论手术治疗儿童OSAHS可提高痊愈率,无局部及全身并发症。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在我院门诊接受治疗的上呼吸道感染儿童患者10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50人,给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对照组患儿50人,给予清开灵颗粒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康复程度,对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疗效进行判定。结果患儿连续服药3天后,返院进行复诊,医护人员对患儿发热、流涕、咳嗽、咽痛情况进行检查,两组患儿不适情况均明显减轻,其中实验组患儿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果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在治疗儿童上呼吸道感染中疗效显著,价格合理,服用方便,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氨酚黄那敏颗粒 治疗 上呼吸道感染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比较这两种手术方式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儿童中耳炎病例,采用鼻内镜下经鼻(A组)、经口(B组)切除腺样体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回顾性分析随访3~6个月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疗效、术后并发症以及各组各频率听阈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3,P<0.05),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高,为24.00%,B组较低,为4.00%。仅1例发生听力下降,但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80,P>0.05)。两组治疗后听力均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在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具有满意疗效,并发症发生少,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具有手术效果好、对患者损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而以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效果优于经鼻治疗,因此,两种术式中以经口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首选术式。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腺样体切除 鼻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对儿童胸部MSCT扫描图像噪声和质量的影响,评价其在儿童胸部低剂量扫描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将100例经我院胸部MSCT扫描患儿按照每组50人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男58例,女42例,年龄1月~6岁,中位年龄3.6岁;两组均采用GEHealthcareOptimaCT660扫描仪。其中,研究组扫描参数为100kVp、自动毫安(范围20-400MA),NI8,0.5s/r、床进速度为55mm,pitch1.3751、FOVsmallbody,层厚7.5-10.0mm,扫描图像进行薄层0.625mm,50%ASiR重建。从而得到MIP、MPR及3D图像。对照组采用常规参数扫描100kVp,自动毫安(范围20-400MA),NI值5,0.5s/r,Pitch1.3751,层厚7.5-10.0mm,薄层0.625mm重建,采用传统滤波反投影法(filteredbackprojection,FBP)进行图像重建;并分别用FBP及4个水平的(30%、50%、70%、90%)的ASiR重组图像,对图像噪声及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主观评分标准①图像噪声,采用5分法1分,噪声轻微;2分,噪声较轻;3分,中等噪声;4分,噪声较重,但尚可接受;5分,噪声过重,完全无法接受;②图像质量评估采用Likert5分制(5分最好,1分最差,≧3分被认为临床可以接受);同时,测量并客观比较两组患儿辐射剂量及图像噪声;扫描范围自胸廓入口至膈肌水平。所有图像传到GE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重组。结果4种水平ASiR评分,各组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x2=4.019,p>0.05);但与FBP相比,各组间噪声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597,p<0.01);图像质量评分,4种ASiR重建图像与FBP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能完全满足诊断要求在50%ASiR是评分最佳,其诊断满意度不随ASiR比例增加而提高,研究组较对照组辐射剂量明显减低,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CTDI及DLP分别减少30%和50%;ED减少52%;图像噪声客观评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保证同样图像质量的前提下,与噪声指数为5时的FBP重建算法比较,噪声指数为8时的50%ASiR重建技术可显著降低儿童胸部CT图像噪声,能够完全满足儿童胸部病变诊断要求,同时可以降低辐射剂量达52%,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7~13岁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相关性,为成年期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经济水平,分层随机选取江苏省4个县区的8所学校进行调查,调查资料包括儿童体检和家庭问卷调查,应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儿童血压与超重和肥胖的关系。结果对3693名7—13岁儿童的体质指数(bodymassindex,BMI)值与血压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儿童BMI值与儿童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呈显著相关(均有P〈0.001),相关系数(r)分别为0.312和0.217;不同体重组间比较发现,SBP和DBP的均数都是肥胖组〉超重组〉体重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分别比较SBP高、DBP高以及血压高和不高组的BMI值,分析发现SBP高、DBP高、血压高者的BMI值显著高于SBP不高、DBP不高、血压不高者,t检验结果显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01)。结论超重、肥胖对儿童血压升高有影响,控制超重和肥胖是减少儿童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 标签: 高血压 儿童 超重 肥胖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佐治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给予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2.7%,明显高于对照组7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咳嗽、喘息、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优于单用抗感染治疗,可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儿童 肺炎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儿科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8月该院儿科送检痰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共送检痰标本665份,分离鉴定病原菌310株,阳性率为46.62%,其中居前2位的是大肠埃希菌(101株,32.58%)和肺炎克雷伯菌(54株,17.42%),此两种菌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5.35%(66/101)、48.15%(26/54)。连续3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均为100%,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西丁的耐药率相对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的敏感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是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原菌,其产酶率高,耐药性强,临床应规范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降低细菌耐药率,延长抗菌药物的使用寿命。

  • 标签: 儿童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微生物 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