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法医临床学鉴定结果分析。方法:选择分析患者为多发肋骨骨折150例,分析时间段设置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并且采用回顾资料分析方法,获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法医临床学鉴定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对15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不同检查方法检查出数据统计,胸部平片检查50例患者中,初次检查发现103处骨折,3到4周后再次使用胸部平片检查后有117例骨折;CT检查85例患者中,初次CT检查有148处骨折,3到4周使用CT检查后有176处骨折;胸部平片加CT诊断15例患者中,初次使用胸部平片诊断有42处骨折,3到4周后使用CT检查有81处骨折。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法医临床学鉴定过程中会因为鉴定时间,鉴定方法等因素影响,导致出现漏诊和误诊,需要法医临床学鉴定过程中多对这些方面的问题关注,减少漏诊和误诊,提高多发肋骨骨折法医临床学鉴定质量。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多发肋骨骨折 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学多样化鉴定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 抽取我所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入的多发肋骨骨折被鉴定人为研究对象,共68例;分别采用传统X线诊断法、采用CT诊断法,对两种方法诊断准确率、漏诊率、准确率及肋骨骨折部位诊出率进行对比与分析。结果 实验组多发肋骨骨折诊断准确率(94.12%)明显较常规组高,误诊率(2.94%)、漏诊率(2.94%)明显低于常规组。实验组多发肋骨骨折伤者肋骨骨折部位诊出率明显优于常规组,该组腋段骨折诊出率(100.00%)、前段肋骨骨折诊出率(100.00%)及后段骨折肋骨骨折诊出率(88.89%)均高于常规组。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的法医临床学鉴定中CT诊断效果优于传统X线诊断,可切实保障法医临床学鉴定准确率,为后续司法工作的开展提供准确信息帮助;应在法医临床学鉴定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法医临床学 X线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外伤肋骨骨折内固定最佳手术时机,更好的指导胸外伤肋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方法:我院从2018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共收治30例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根据受伤至手术内固定时间是否超过72h分为早期固定组(15例)和晚期固定组(15例),比较两组患者综合治疗指标。结果:在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滞留时间方面,早期固定组小于晚期固定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气管切开总发生率方面,早期固定组小于晚期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伤肋骨骨折患者选择在受伤后72h内予以固定,有利于优化手术治疗指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胸外伤 肋骨骨折 内固定 最佳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在实际针对患者的胸部肋骨骨折问题进行诊断的过程之中,探讨DR诊断技术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102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在诊断的过程中采用X线的诊断方式,观察组患者在接受诊断的过程中采用DR的诊断方式。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更高,漏诊率以及误诊率更低。结论:在实际针对胸部肋骨骨折患者进行诊断的过程之中,相比于以往常用的X线诊断技术来说,DR诊断技术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其不仅能有效提高胸部肋骨骨折患者的确诊率,对于降低患者的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价值。

  • 标签: DR 胸部 肋骨骨折 诊断技术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手术对多发性肋骨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的95例临床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并做跟踪的记录分析。结果采用该方法进行处理的患者连枷胸、呼吸困难、纵隔摆动的状况消失,咳嗽和疼痛有所缓解,术后两周至两月对胸片进行复查,95例患者无一例移位,出院后均无胸廓畸形以及肩部、上肢活动、侧胸部的障碍等状况。结论应用纯钛爪型肋骨接骨板手术对于多发性的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纯钛爪型接骨板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微创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2例胸部创伤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2例行单纯肋骨内固定术,2例同期进行固定胸骨,6例行肺部修补术,9例行骨科手术,心包开窗、肺叶切除及膈肌修补术各为1例。21例患者为侧胸壁切口手术,15例患者为肩胛骨下、内侧切口手术,6例为前胸壁切口手术。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患者均无死亡,且术后1-3天内均拔出气管内插管,均治愈出院。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1例患者气管切开,均经过对症处理治愈。患者住院时间为12-39天,平均(22.3±6.5)天。术后对患者进行半年至一年的随访,骨折均愈合,无肋间神经压迫症状。结论采取钛金板进行肋骨内固定治疗,并根据患者骨折的部位采取小切口,钛金板能够不接触骨折处,对骨折局部血运没有破坏作用,且不影响骨折愈合,第2肋在内的所有部位的肋骨骨折均可以进行内固定治疗,值得应用。

  • 标签: 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以姓名首字母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护理)和研究组(50例,全程优质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骨愈合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有效率为96%(50/48),显著高于参照组84%(42/50),差异明显(P<0.05)。结论: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促进快速患者骨愈合,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2月—2017年5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患者70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非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疼痛天数及骨折愈合时间均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5.72%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5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及连枷胸患者采用小切口肋骨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而且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肋骨内固定术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 连枷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结合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可吸收线肋骨捆扎牵引技术治疗的临床优势。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时间分成两组,各74例。观察组采用环抱器接骨结合胸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环抱器接骨治疗。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胸痹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手术出血量、胸管引流量等临床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以及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为93.24%,高于对照组74.3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0%,低于对照组9.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胸痹缓解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拔除引流管时间、手术出血量、胸管引流量分别为(56.71±5.35)min、(4.31±1.06)d、(7.84±2.46)d、(3.02±0.84)d、(83.28±11.22)ml、(321.76±53.65)ml,均优于对照组(85.13±7.39)min、(11.44±4.53)d、(15.75±4.68)d、(5.48±1.22)d、(174.56±19.28)ml、(563.48±94.37)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观察组疼痛评分分别为(7.11±0.32)分、(3.47±0.29)分,均低于对照组(8.45±0.33)分、(5.88±0.3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观察组PaO2、PaCO2指标分别为(105.32±2.75)mmHg(1 mmHg = 0.133 kPa)、(28.92±1.12)mmHg,均优于对照组(80.21±3.14)mmHg、(43.56±1.55)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采用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结合电视辅助胸腔镜下可吸收线肋骨捆扎牵引技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利于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 镍钛合金肋骨环抱器 胸腔镜 肋骨捆扎牵引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配合及要点。方法53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下行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由手术室专科护士配合,开展术前优质护理和术后访视,收集多发性肋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相关资料,总结手术配合经验。结果53例手术历时15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250ml,放置手术体位无二次损伤,术后呼吸时疼痛减轻,患侧肺得到充分扩张,患者血氧饱和度得到提高,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结论术前充分的准备;患者良好的配合;术中熟练的配合技巧;术后恰当专业的护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胸壁软化 内固定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肋骨骨折是胸部外伤中最常见的损伤,其类型和程度受肋骨本身的解剖特点、外伤性质、大小、作用方式、伤者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鉴定需要明确确认骨折处数及骨折新鲜程度,这对法医工作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结论:对该类案例中的肋骨骨折作司法鉴定时,应深入了解鉴定时间、外伤史及复查时间,进而明确肋骨骨折的定性、定量及畸形愈合情况。

  • 标签: 法医临床学 肋骨骨折  鉴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MRI与CT在诊断细微肋骨骨折上的对比研究,探讨MRI对细微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招募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轻度胸外伤患者25例,于受伤后3周内给予患者首次CT及MRI检查,伤后4~8周行CT复查。以复查CT有骨痂生长为金标准,对细微肋骨骨折进行分型,比较MRI与首次CT检查在细微肋骨骨折上的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利用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MRI与首次CT检查诊断结果的差异性。结果细微肋骨骨折分为两型,Ⅰ型为骨皮质断裂伴骨痂形成,MRI上表现为骨髓水肿伴骨膜下积液;Ⅱ型为骨皮质显示完整伴有骨内骨痂形成,MRI上仅有骨髓水肿。复查CT共确诊91处细微肋骨骨折,其中Ⅰ型骨折共86处(占94.51%),Ⅱ型骨折共5处(占5.49%)。MRI检查共诊断90处骨折,3处为假阳性,其诊断准确率为92.55%,敏感度为95.60%,其中Ⅰ型骨折共85处(3处假阳性),在压脂序列上表现为“三明治”征,即内层为高信号的骨髓水肿影,中层为低信号的骨皮质,外层为高信号的骨膜下积液;Ⅱ型骨折共5处,在压脂序列上表现为高信号的骨髓水肿影,无骨膜下积液。首次CT检查发现55处骨折,全部为Ⅰ型骨折,诊断准确率及敏感度均为60.44%。MRI与首次CT检查检出的骨折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MRI检查对细微肋骨骨折具有高度敏感性及诊断准确率,可作为除CT检查以外的常规补充检查项目应用于轻度胸外伤患者。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肋骨骨折 斜横断位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护理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肺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FEV1、MVV、FVC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部外伤肋骨骨折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可推广。

  • 标签: 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 临床护理 肺功能
  • 简介:目的疼痛对患者术后恢复存在一定影响,目前临床上采用不同止痛方式减少肋骨骨折所致的疼痛,本研究探讨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1-01-2016-06-15入院的42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对照组,采用肌肉注射镇痛药物。2016-06-16-2018-01-01入院的44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为观察组,术后采用静脉自控镇痛泵止痛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皮质醇、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记录患者的镇静评分(Ramsay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干预48h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皮质醇水平为(610.4±15.2)nmol/L,低于对照组的(881.8±58.2)nmol/L,t=29.890,P<0.001;肾上腺素水平为(56.7±2.4)pmol/L,低于对照组的(82.6±3.1)pmol/L,t=43.439,P<0.001;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为(131.5±5.8)pmol/L,低于对照组的(249.4±14.6)pmol/L,t=49.631,P<0.001。术后6h,观察组VAS评分为(4.2±0.4)分,低于对照组的(5.3±0.4)分,t=12.748,P<0.001;12hVAS评分为(3.9±0.3)分,低于对照组的(4.4±0.3)分,t=7.726,P<0.001;24hVAS评分为(3.1±0.3)分,低于对照组的(3.8±0.2)分,t=12.67,P<0.001;48hVAS评分为(2.1±0.2)分,低于对照组的(3.4±0.3)分,t=23.746,P<0.001。术后6h,观察组Ramsay评分为(4.8±0.3)分,低于对照组的(5.4±0.3),t=9.271,P<0.001;12hRamsay评分为(4.6±0.3)分,低于对照组的(5.1±0.3)分,t=7.726;24hRamsay评分为(4.1±0.3)分,低于对照组的(4.7±0.3)分,t=9.271,P<0.001;48hRamsay评分为(3.2±0.2)分,低于对照组的(4.2±0.2)分,t=23.178,P<0.001。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为(42.4±6.3)分,低于对照组的(60.2±8.7)分,t=10.904,P<0.001;睡眠质量得分为(7.9±2.4)分,低于对照组的(16.3±3.2)分,t=13.813,P<0.001。观察组尿潴留、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和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肋骨骨折患者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用于硬膜外镇痛治疗,

  • 标签: 静脉自控镇痛 镇静 多发肋骨骨折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