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14年5月到2016年1月的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采用了镍钛合金抓握式接骨板施行开胸同期肋骨内固定手术,另有同期20例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镇痛药物使用时间、胸部引流管放置时间、呼吸机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都要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的并发症中,观察组各项并发症率肺不张、肺部感染、迟发型血气胸等都远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总的并发症率26.09%也远小于对照组的7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同期肋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胸外伤合并多发肋骨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肋骨骨折治疗方法,操作方便,术后复原快,住院时间短,且各种并发症少,预后效果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骨内固定术 肋骨接骨板 多发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106例我院2013.4~2015.4期间骨科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53例。其中53例患者采用保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53例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83.02%、92.4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疗效 多发肋骨骨折 记忆合金肋骨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肋骨骨折患者应用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44例肋骨骨折患者予以研究,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22例。参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行肋骨内固定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是95.5%,并发症发生率是9.1%,同参照组的72.7%、36.4%进行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肋骨内固定与肋间神经阻滞联合治疗肋骨骨折的效果更好,且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全面推广与普及。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 肋间神经阻滞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肋骨骨折X线漏诊的原因,提出相应对策,以降低肋骨骨折X线检查的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0例行X线检查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10例肋骨骨折患者首次X线检测确诊196例、占93.33%,未发现肋骨骨折14例,占6.67%。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肋骨骨折主要方法之一,对于肋骨骨折合并症诊断及评价预后有重要价值,确定准确的检查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和合适的投照条件是减少误诊和漏诊的关键。

  • 标签: 肋骨骨折 X线 漏诊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护理干预。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82例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并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情况稳定后均出院。结论所以在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肋骨骨折 合并血气胸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肋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提高肋骨骨折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37例,对所有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并进行随访观察效果。结果37例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对患者进行3个月随访,无1例并发症发生。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肋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进行调查。方法选择55例肋骨骨折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患者入院后分别进行X线检查与多层螺旋CT检查,比较两种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X线诊断漏诊11处,明确诊断53处,诊断符合率为82.8%;CT诊断漏诊1处,明确诊断63例,诊断符合率为98.4%,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CT诊断膈下肋骨骨折的26例,第一、二肋骨骨折的15例,肋骨弓部骨折的13例,后肋骨骨折的10例,与X线诊断结果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率更高。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肋骨骨折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总结在临床肋骨骨折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所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30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观察与比较临床效果。结果在实施护理措施之后,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住院时间等明显比对照组短,且后期状况更好。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显著差异。结论针对肋骨骨折患者而言,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可以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将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可以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

  • 标签: 肋骨骨折 中西医 结合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并总结心得体会。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采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 临床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DR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隐匿性肋骨骨折患者57例,先后接受X线片检查和DR检查,观察两种方法的诊断结果,分析DR诊断价值。结果DR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时,DR诊断结果较为理想,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隐匿性肋骨骨折 诊断 DR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在多肋骨骨折患者围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2015年收治的78例多肋骨骨折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本组78例患者均接受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器小切口内固定治疗,同时于术前、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心理指导护理。结果接受心理指导与护理后所有患者均以平和的心态及放松的身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78例手术均取得完满成功,术后未见有并发症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胸廓心态均恢复正常,呼吸困难得以及时纠正,患者胸部疼痛减轻,术后住院3~5周康复出院。结论在多肋骨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运用心理护理不仅能显著改善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而且能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适当的心理疏导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心理护理 多发肋骨骨折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固定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肋骨骨折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38例肋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3.16%,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肋骨骨折患者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比采用保守治疗的效果好,能有效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保守治疗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4月~2016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诊治的264例有完整X线胸片及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资料的肋骨骨折患者,对两种检查方法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64例肋骨骨折患者共有1046处骨折,其中X线胸片确诊650处(占62.1%),常规CT确诊840处(占80.3%),CT重建确诊992处(占94.8%),CT薄层结合三维重建确诊1046处(占100.0%);多层螺旋CT扫描还发现胸片没有显示的胸骨骨折、肩胛骨骨折、锁骨骨折、胸椎骨折、肺挫伤、少量气胸、少量血胸、纵隔血肿、心包血肿、肝脾挫裂伤,另有4例VR图像显示假性多发错位性骨折。结论64排螺旋CT薄层扫描加三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立体、多角度清晰显示各种类型和不同部位的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在诊断肋骨骨折、肋软骨骨折及并发的其他损伤方面明显优于X线胸片。

  • 标签: 肋骨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重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在肋骨骨折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方法以30例临床确诊为肋骨骨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X线检查和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结果X线首次检查即发现55处骨折,6处可疑骨折,可疑骨折经多轴位透视点片检查后均确诊为骨折;且检查发现胸腔积液15例,气胸14例,肺挫伤13例,皮下气肿6例,纵膈其中1例。CT检查发现54处骨折,另发现胸腔积液17例,气胸14例,肺挫伤14例,皮下气肿6例,纵膈气肿4例,肋椎关节脱位4例,脾挫伤3例,肾损伤1例。两种检查骨折、胸腔积液、纵隔气肿、肋椎关节脱位、脾挫伤的确诊率相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检查可将大部分肋骨骨折确诊,但对脾肾等脏器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却不高,而CT检查可发现部分肋骨骨折,但不能帮助判断是哪一个肋骨骨折,且对脾肾等脏器损伤及其他软组织损伤的诊断率相对较高,两种检查方法联合使用可提高肋骨骨折临床诊断率。

  • 标签: X线 CT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X线与高频超声两种不同的诊断方式在肋骨(包含肋软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和意义。经过回顾性分析100例肋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对比X线胸片及高频超声两种方式检查结论获得的对肋骨骨折(含肋骨软件损伤)的检出率。结果得出X线初次检查确诊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78.1%,其中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的轻微骨折有21例,而对肋软骨损伤则均未能显示;初次使用高频超声骨折检出率高达96.5%,其中骨折断端错位在3mm以内的轻微骨折有64例,肋软骨骨折检出11处。高频超声对肋骨骨折及肋软骨骨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的对照组,并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此可以得出在对轻微肋骨(含肋软骨组织)骨折检查方面,高频超声比X线胸片检查更为优胜,因此可作为肋骨及肋软骨骨折的常规检查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X线 高频超声 肋骨骨折 肋软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本院收治的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诊断为多根多处肋骨骨折的22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均获随访6-15个月,平均10个月。切口均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术后8-12周X线片示骨折临床愈合。结论应用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安全、固定可靠、组织相容性好以及并发症少等优点,且利于促进骨折愈合和呼吸功能改善,是一种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较好的方法。

  • 标签: 肋骨骨折 多发性 记忆合金怀抱器
  • 简介:目的:分析采用不同方式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34例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A组43例,采用TiNi环抱式接骨器将骨折肋骨内固定;B组51例,采用可吸收髓内钉将骨折肋骨内固定;C组40例,采用胸带加厚棉垫行外固定。观察并分析A、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固定肋骨数、术中出血量及胸腔积液引流时间,对三组患者治疗的止痛有效率、外观满意率、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B组的手术时间、固定肋骨数、术中出血量及胸腔积液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的止痛有效率、外观满意率、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进一步的两两比较分析发现A、B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67),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7)。结论:TiNi环抱式接骨器及可吸收髓内钉相对于外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均有促进骨折愈合、减少住院时间、缓解胸部疼痛的作用,临床上应结合骨折患者的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式。

  • 标签: 多发性肋骨骨折 TI Ni环抱式接骨器 可吸收髓内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肋骨骨折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肋骨骨折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成内固定组(n=52)与保守组(n=53),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住院时间、VAS疼痛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内固定组明显低于保守组,内固定组显著降低了肺部感染、胸廓畸形及迟发性血胸的发病率。结论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有极大的优越性,对有适应证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内固定治疗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 镍钛合金环抱器 手术适应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