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剖析粘连肠梗阻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以电脑随机盲法为依据,分组我院近期接收的84例粘连肠梗阻患者分成实验与对照两组,每组42例。实验组采取腹腔镜术,对照组采取开腹术。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肠蠕动恢复时间以及术后阵痛药物使用率等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仅者1例,对照组共7例。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肠蠕动恢复时间为(20.3±1.7)h,对照组为(50.4±8.7)h。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实验组为9.52%,对照组为50.0%。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粘连肠梗阻,效果好,利于患者肠蠕动功能的快速恢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粘连肠梗阻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粘连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该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开腹粘连松解术、排列肠管治疗,总结其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痊愈出院39例,痊愈率为97.5%,死亡1例,死于肺功能衰竭。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20.0%,其他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临床效果满意。结论粘连松解术、排列肠管治疗粘连肠梗阻效果满意,应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及时把握手术时机、选用合理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开腹手术 粘连松解术 排列肠管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将所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结果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6.19%,血管再通率为40.48%,血管再闭塞率为26.19%;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血管再通率为45.24%,血管再闭塞率为9.52%。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参照组,血管再闭塞率要低于参照,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间的血管再通率比较差异不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治疗有效性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无器质心脏病的早搏患者50例,予稳心颗粒1包冲服,每日3次,4周1疗程。结果4周后显效率66%,总有效率82%。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功能早搏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稳心颗粒 早搏 安全性
  • 简介:酚妥拉明又名苄胺唑啉,有扩张血管,改善组织微循环的作用。神经尿潴留是指中枢神经系统疾患所致排尿困难。其治疗仍是困扰临床医生的难题,因而探索有效的治疗途径显得十分重要,脑血管疾病并发尿潴留者多见,我院自1995年6月应用酚妥拉明注射液治疗脑血管疾病所致尿潴留40例,其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尿潴留 脑血管疾病 酚妥拉明 神经性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颈眩晕行风池穴温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治未病科收治的颈眩晕患者中抽取60例 作为观察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患者施行常规针刺治疗,实验组30例患者使用风池穴温针灸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了风池穴温针灸治疗后,整体治疗有效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颈眩晕患者积极开展推拿结合温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 标签: 风池穴 温针灸 颈性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枸杞多糖治疗创伤脊髓损伤中后期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方法将38例创伤脊髓损伤中后期患者根据随机的原则分为2组,对照组18例使用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20例在常规激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枸杞多糖,2组均以14天为1疗程,1疗程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对照组为88.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枸杞多糖是一种治疗创伤脊髓损伤安全有效的药物,临床上建议推广运用。

  • 标签: 脊髓损伤 枸杞多糖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针灸治疗颈椎肩周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4例颈椎肩周炎患者,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分为针灸组与西医组(n=37)。针灸组实施中医针灸治疗,西医组采用西医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VAS评分。结果针灸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86.49%,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灸组与西医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是针灸组疼痛缓解的效果更加显著,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颈椎肩周炎效果显著,能够快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受,提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 针灸治疗 颈椎性肩周炎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顽固呃逆的疗效。方法随机收集本中心2016年7月~2018年8月间收治的60例顽固呃逆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即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28例采用西药治疗,实验组32例采用中医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中医针灸治疗的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的对照组,即96.9%,对照组71.4%,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9%,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4.258)。结论中医针灸治疗顽固呃逆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值得采用。

  • 标签: 中医针灸 顽固性呃逆 总有效率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和环磷酰胺(CTX)联合冲击治疗狼疮肾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大剂量激素冲击疗法:甲基强的松龙0.5~1.0g,加入5%GS250ml静滴,1次/d,3次为一疗程,视病情需要,2周后重复疗程。CTX冲击:用甲基强的松龙冲击后1~2周,开始用CTX冲击治疗,剂量按14~16mg·kg^-1·d^-1,用生理盐水100ml稀释后静脉滴注,1~2周1次,共2次后每4周重复1次,达4~5次后逐渐延长给药间隔时间至每3个月1次,总量达150~160mg·kg^-1。结果21例患者中有9例达到完全缓解,7例显著缓解,3例部分缓解,3例无效,总有效率达85.7%。结论联合冲击疗法较单用大剂量CTX或甲基强的松龙治疗狼疮肾炎疗效高,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治疗 冲击伤 LN 副作用
  • 简介:摘要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流行病学、分类、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进行了广泛研究,但发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其中包括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胃肠运动功能失调、患者的神经精神因素等方面。西医治疗至今无重大突破,主要是对症用药。本文主要探讨功能消化不良中医临床疗效观察。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1,探讨雷火灸治疗周围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前、后瞬目反射的R1、R2波潜伏期。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波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面神经麻痹患者通过检测瞬目反射的潜伏期,证实了雷火灸治疗的疗效

  • 标签: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雷火灸 瞬目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对颈眩晕(CV)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颈复汤加减治疗。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1d,记录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进行TCD检查,记录治疗前后患者左右两侧椎动脉(LVA和RVA)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LVA、RVA、Vm均增加。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联合中药颈复汤加减,可有效改善CV患者的症状、体征及TCD指标,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标签: 颈性眩晕 颈复汤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的优越。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50例疱疹咽峡炎患儿,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炎琥宁冻干粉针剂治疗,剂量5~10mg/(kg·d);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剂量10mg/(kg·d),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3~5d。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疱疹消失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具有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炎琥宁 利巴韦林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析功能消化不良患者应用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5 年 6 月至 2017 年 1 月期间 收治的 46 例功能消化不良患者予以分组研究 ,按照随机数表 法 均 分为两组,即 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 23 例 。对照组患者予以西沙必利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针灸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 。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5.7% ,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1.3% ,两组比较不具明显差异( P > 0.05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4.3% ,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26.1% , 两组 对比具有明显 差异( P< 0.05) 。结论:在功能消化不良患者治疗中,针灸治疗效果与西沙必利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灸 临床疗效
  • 简介:若不及时缓解头痛则可能因此影响患者情绪,若只调节情绪与血管功能,我们认为血管神经头痛的治疗

  • 标签: 头痛疗效 干预治疗 治疗血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