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1

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

郑发鑫许多张俊

郑发鑫许多张俊

(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神经内科福建福州350008)

【摘要】目的:通过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1],探讨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测定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前、后瞬目反射的R1、R2波潜伏期。结果:面神经麻痹患者雷火灸治疗后瞬目反射R1、R2波的潜伏期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面神经麻痹患者通过检测瞬目反射的潜伏期,证实了雷火灸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雷火灸;瞬目反射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356-02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Bell面瘫,是因茎乳孔内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所致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确切病因未明,长期以来认为本病与嗜神经病毒感染有关[2],现中医理论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发病根于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外邪入侵于面部经络,气血阻滞,经脉失养,以致肌肉弛缓不收。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阳经易受外邪侵袭,风属阳邪,具有向上、向外散发的作用,所以风邪伤人易侵犯人体的高位。雷火灸是中医的一种传统疗法,它由多种中药制作而成,根据不同的配伍,具有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追风除湿,温经散寒,散瘿散瘤,扶正祛邪等功效[3]。有药力峻、火力猛、渗透力强、灸疗广泛的特点,在面神经麻痹治疗方面取得较大的进展。肌电图(EMG)检查的普及对周围性面瘫诊断,病变程度,早期推测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周围面神经麻痹患者EMG变化与临床跟踪随访,肌电图瞬目反射检查阳性所见较高。本文对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瞬目反射检查,旨在探讨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后通过检测瞬目反射而取得的量化指标。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100例面神经麻痹患者,患侧闭眼不能,眼球露白>2mm,男54例,女46例,年龄30~70岁,平均58.6岁,发病1~7天,随机分为两组。病例组予地塞米松10mgqd静滴7天,减量至5mgqd继续静滴7天后改为泼尼松5mg口服,局部使用雷火灸,每日1次,每次30min。先从眶周近穴,再到全身的远穴,循环进行,再雀啄灸,取穴睛明、攒竹、鱼腰、太阳、瞳子髂、承泣、四白、风池、合谷等。对照组仅予地塞米松治疗。

1.2临床资料

病例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部病例经临床及辅助检查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符合临床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①中枢性面瘫;②其周围性面瘫系外伤、糖尿病、后颅窝、耳、腮腺等疾病所致。

1.3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产MEB-9200肌电诱发电位仪,两组受试者均在室温为22~26℃,安静、较暗环境中测定瞬目反射。患者仰卧,眼睛睁开或轻微关闭,用两个导联同时记录,记录电极分别在两侧眼轮匝肌下缘瞳孔正下方,参考电极放在记录外侧,两者距离2cm,地线放在前额中央,刺激电极放在一侧眶上切迹处,灵敏度为每格100uv,扫描速度为每格10毫秒,刺激时程用0.1毫秒,刺激强度为15~25MA[4]。取4次R1、R2、R2’的平均潜伏期和波幅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各参数均以±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1.5结果

治疗前和治疗20天后分别刺激患侧眶上神经,可从刺激同侧眼轮匝肌记录到同侧R1波、R2波和对侧R2′波。R1波是单个尖波,而R2、R2′波是由多个波组成的波群。每侧重复检测,取重复性好的波形测量。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治疗20天后R1、R2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2’波潜伏期较对照组轻度缩短,但无统计学意义。结果详见表1、2。

表1两组瞬目反射潜伏期比较(治疗前)

2.讨论

瞬目反射又称三叉-面神经反射,主要用来评估面神经、三叉神经以及延髓和脑桥的功能。此反射传入神经是三叉神经第一支分支眶上支,传出神经是面神经运动分支。R1波是由三叉神经感觉主核和同侧面神经运动核之间单突触反射来完成,R2是由三叉神经脊束核和双侧面神经运动核之间多突触反射来完成[1]。而雷火灸治疗通过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锻炼肌肉、松解粘连以及对非特异性炎症的的消炎作用,加速周围性面瘫患者茎乳孔内炎症产物的吸收和消散,局部组织的营养和代谢增强,并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既往临床常常依靠临床表现判断面神经愈后情况,无法确定具体的了量化指标,而通过瞬目反射的检测为判断雷火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提供了肯定意见。

【参考文献】

[1]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1.

[2]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41.

[3]赵时碧.中国雷火灸疗法.第1版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8:39.

[4]党静霞.肌电图诊断与临床应用.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