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分析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ulmonaryneoplasms)PET/C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7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肺部肿瘤患者临床资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随机分为A、B两,每组均为50例。A应用6时相检测方法(A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B应用10时相检测方法(B患者中«50岁以及大于50岁的患者各为25例)。两患者均采取相应的心理疗养措施,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A、B两患者的PET/CT四维显像的临床效果和疗养效果。结果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A显像成功率与年龄小于50岁患者的B显像成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于50岁的A患者显像成功率与大于50岁的B患者显像成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50岁的患者采集时相多要比采集时相少的成功率高,A采集方法适合不同的年龄段,B采集方法适合小于50岁年龄段的人群;两患者的疗养效果均较为显著。结论不同年龄和不同采集时相对肺部肿瘤PET/CT有不同的研究价值。

  • 标签: 不同年龄 不同采集时相 肺部肿瘤 PET/CT四维显像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估不同年龄变应性鼻炎患者使用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0月~2014年10月间收治的3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分为A、B、C三,均给予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评估三临床疗效。结果三VAS评分在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用药6月时相比,三用药后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明显更高(P<0.05),三12个月、24个月时鼻炎症状和药物评分差值无显著差异(P>0.05)。用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观察,三VAS评分、鼻炎症状评分以及药物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标准化粉尘螨滴剂舌下免疫治疗变应性鼻炎远期效果显著,其疗效不受年龄影响和限制,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 免疫疗法 年龄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接受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高龄骨质疏松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的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手术前后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结果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患者腰背部疼痛较术前明显改善,VAS评分、ODI评分、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结论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高龄骨折输送性胸腰椎体压缩骨折疗效明显,减轻术后疼痛,简化手术步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单侧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胸椎 腰椎
  • 简介:肿瘤标志物是细胞在特定疾病状态下的分子信号,是检测、诊断、治疗、监测肿瘤和判断肿瘤预后的重要工具.如何发现新的、具有高度特异度和灵敏度的肿瘤标志物多年来一直是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1-3].蛋白质和蛋白质学研究的快速发展给肿瘤标志物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蛋白质一词由Wilkins于1994年首次提出,意指一种基因或一种细胞所表达的全套蛋白质,近年迅速发展为一门新兴学科--蛋白质学(proteomics),其含义主要包括3个方面:①表达蛋白质学,研究细胞或组织中蛋白质表达的质和量的变化;②功能蛋白质学,研究在不同生理和病理条件下细胞中各种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调控网络等;③结构蛋白质学,以阐明生物大分子的三维结构特性为目的[4,5].由于蛋白质研究具有在整体水平上发掘和寻求潜在肿瘤标志物的能力,使其一经提出便受到肿瘤研究者的重视.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诊断 治疗 蛋白质组学 细胞 特异度
  • 简介:国际癌症基因协作(InternationalCancerGenomeConsortium.ICGC)第一次工作会议于2008年11月15至17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中国及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法国、德国、印度、日本、荷兰、新加坡、英国、美国(国家顺序按照英文首字母排列)的一百多位肿瘤学界与基因学界的研究人员出席了会议。

  • 标签: 癌症基因组 学术研讨会 国际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大利亚 研究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实验选择在2017年到我院就诊的40例胸腔积液患者,分别对患者应用了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和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诊断方式,对比两种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结果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诊断方式的阳性检测率要高于细胞涂片染色诊断方式,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胞块切片免疫化染色在胸腔积液病理诊断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阳性检测率,适合被应用在胸腔积液确诊检测中。

  • 标签: 细胞块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胸腔积液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高度近视在不同年龄段的具体进展规律及各阶段屈光度和眼轴相关性的发展轨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按年龄将高度近视患者176例(352眼),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四1≤14岁32眼(9.1%);215~30岁(包括30岁)96眼(27.3%);331~50岁(包括50岁)164眼(46.6%);4>50岁60眼(17.0%),分别测量四患者屈光度、眼轴及其各屈光间质成分长度。结果2比1近视屈光度加深(-5.94±1.63)D(t=-3.651,P=0.001),眼轴延长(3.25±0.70)mm(t=4.662,P<0.001),而2与3、3与4的屈光度、眼轴都没有明显差异。各年龄阶段高度近视眼屈光度都主要与眼轴相关(r=0.649)且两者比例较稳定,总体来说眼轴每延长1mm,近视度约增加1.73D。结论高度近视眼在30岁前都处在迅速进展期,30岁以后发展趋于稳定,且高度近视屈光度始终主要与眼轴相关。

  • 标签: 高度近视 进展 屈光度 眼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综合治疗青光眼性是神经萎缩的效果。方法择取2016.04-2018.08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划为两各50例。即使用西医治疗的患者,为西医;使用中西医综合治疗的患者,为综合组,对比患者治疗效果和眼压情况。结果综合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医,即98.00%>84.00%,即各组患者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西医患者眼压为(18.8±2.8)mmHg、综合组患者眼压为(16.2±3.0)mmHg。即各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患者中,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还可降低眼压,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治疗 青光眼性视神经萎缩 眼压 中西医
  • 简介:目的:了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PT)的形态学特点,探讨和分析其组织发生、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临床病理观察和免疫化分析18例SPT标本。结果:18例患者中16例为女性,2例为男性,年龄12—65岁,平均32岁。13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均无复发,5例失访。肿瘤直径平均7cm,有包膜,16例为实性区与囊性区混合,2例无囊性区。组织学上肿瘤细胞有实性和假乳头2种排列方式,肿瘤细胞大小形态较一致,核圆形或卵圆形,核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以肿瘤细胞围绕血管排列成假乳头状突起为特征,常见泡沫细胞团、胆固醇裂隙。免疫化:β-联蛋白(β-Cat)核阳性13例,α1-抗胰蛋白酶(α1-AT)阳性18例,波形蛋白(Vim)阳性18例,CD10阳性14例,孕激素(PR)阳性12例,细胞角蛋白(CKpan)阳性5例,突触素(Syn)阳性3例,嗜铬素A(CgA)阳性4例。结论:①SPT与胰腺其他多种肿瘤具相似的组织学形态,需鉴别;②β-Cat在SPT瘤细胞胞核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发生有关。

  • 标签: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淋巴结病理组织免疫化技术与其标准化操作的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间收治的96例患淋巴结的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n=48)和观察(n=48)。观察患者通过标准化的淋巴结组织采取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的免疫运用于组织化学上的染色,对照患者未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片穿刺,比较各组免疫化的染色切片上相关请况。结果观察切片的优良率为97.92%,明显高于对照切片优良率(54.17%),P<0.05对比差异存在明显。结论通过病理组织运用免疫化穿刺技术,可明显地提高染色切片整体优良效果,提供更可靠的诊断参考,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应用。

  • 标签: 免疫组化技术 淋巴结病理组织 标准化操作
  • 简介:摘要人体胚胎学为对正常机体胚胎发育过程以及机理进行研究的一门科学。胚胎学为医学院校一门基础性、临床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为临床学生学习与掌握的重点和难点知识。需要注意的是,胚胎学因其自身具有抽象性,动态性改变等,因此学生的考试成绩多不是十分理想。因此,我们在研究中采用大鼠胚胎切片不同染色技术,制备成完整矢状切面连续切片,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积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

  • 标签: 胚胎组织学切片 人体组胚教学法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搜集有关XRCC1Arg399Gln和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相关性的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纳入排除、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选择比值比(oddsratio,OR)作为预后效应量,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人群2716例,对照人群27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XRCC1Arg399Gln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无关联,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存在显著相关(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40,95%CI1.09-1.79,P=0.008;显性遗传模型OR=1.58,95%CI1.07-2.35,P=0.02;隐性遗传模型OR=1.50,95%CI1.17-1.91,P=0.001;加行遗传模型OR=1.92,95%CI1.18-3.14,P=0.009);同时,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在中国人群中也存在显著关联(等位基因遗传模型OR=1.35,95%CI1.03-1.76,P=0.03;显性遗传模型OR=1.49,95%CI1.00-2.21,P=0.05;隐性遗传模型OR=1.47,95%CI1.12-1.95,P=0.006;加行遗传模型OR=1.79,95%CI1.08-2.97,P=0.02)。结论OGG1Ser326Cys多态性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风险存在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白内障 单核苷酸 多态性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R、PR、HER-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为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80例乳腺癌病例,切片经病理医师诊断。结果80例乳腺癌中ER、PR、HER-2、ki67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3%、58.8%、35%、和81.3%。ER、PR、HER-2和ki67之间有相关性,ER与PR表达呈正相关(P<0.05),ER、PR与CerbB-2、Ki-67的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ER、PR、HER-2、ki67在乳腺癌表达中既互相联系又相互独立,多项免疫化指标联合使用,能为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及化疗提供正确的依据及判断乳腺癌的预后。

  • 标签: 乳腺癌免疫组化ERPRHER-2ki67
  • 简介:经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批准,临床检验仪器学专业校际会议于2010年7月20日至7月26日在兰州大学医学院召开,出席本次会议的代表来自13个院校共21位代表,会议由兰州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检验科主任李光迪教授主持。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检验仪器学 校际会议 临床学院 专业组 医学检验专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块石蜡包埋及免疫化染色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46例胸腹水患者的标本进行离心涂片、细胞块切片及HE染色,并选用CK(pan)、CEA、P53、Vimentin、PCNA和Cal等抗体进行免疫化染色,观察胸腹水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细胞涂片及免疫化染色情况。结果本组诊断鳞癌3例(6.5%),腺癌23例(50.0%),增生的间皮细胞20例(43.5%);细胞块石蜡包埋切片染色鲜艳,背景清晰,细胞多而集中,有一定组织结构,免疫化染色的阳性定位比较准确。结论在胸腹水细胞病理学诊断中,细胞块石蜡包埋并结合免疫化染色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对肿瘤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细胞来源的确定。

  • 标签: 胸腹水 免疫组化 石蜡包埋
  • 简介:摘要医疗救助是精准扶贫项目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沐川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牵头成立了以县人民医院各临床专家为指导小组成员,各乡、镇卫生院为主体体检单位开展的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工作,结合政府、卫生机构相关项目的实际操作,分析精准扶贫健康体检在实践中展开的情况与出现的问题。总结当前沐川县大楠片区健康扶贫工作取得的经验和面临的挑战,提出未来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 标签: 精准扶贫 健康体检 巡回督导
  • 简介:摘要目的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C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98例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各49例。常规通过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进行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进行治疗,对比两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PaO2、PaCO2、CAT评分、FEV1、6MWD、SGRQ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PaO2、FEV1、6MWD高于治疗前,PaCO2、CAT评分、SGR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联合组PaO2、FEV1、6MWD高于常规,PaCO2、CAT评分、SGRQ评分低于常规,P<0.05。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粉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C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保证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沙美特罗替卡松粉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
  • 简介:第11届全国高等医学药院校临床生物化学与分子诊断学专业会议暨教学会议于2010年7月26日至30日在江苏南通大学召开。来自重庆医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广东医学院、江苏大学、第三军医大学、温州医学院、武汉大学、中南大学、蚌埠医学院、天津医科大学、海南医学院、湖北中医药大学、河北北方学院、

  • 标签: 高等医学院校 临床生物化学 分子诊断学 教学会议 专业组 重庆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