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化标志物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经免疫化染色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P53、Ki67、EGFR检测,分析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化标志物P53、Ki67、EGFR阳性率随肿瘤的进展而明显升高(P<0.05)。结论免疫化标志物P53、Ki67、EGFR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进展情况及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标志物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电针穴配合护理用于精神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本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70例,均在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到我院治疗。采取双色球分组方式将其分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的对照,以及在该基础上采取电针穴治疗的研究。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与住院精神病患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来评定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之间在治疗前的上述两项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研究的BPRS评分低于对照(P<0.05),SSPI评分高于对照(P<0.05)。结论电针穴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显著效果,为确保治疗的顺利进行,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 标签: 电针 护理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责任助产全程介入配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效果及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在本院就诊的7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对对照产妇使用常规助产分娩和对观察产妇使用责任助产全程介入配合导乐陪伴分娩模式助产的分娩情况和满意度进行了比较。结果观察产妇分娩情况、对分娩助产模式的满意度优于对照(P

  • 标签: 责任助产组 导乐陪伴分娩 助产效果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回顾了呼吸道微生物的基本组成和功能,强调了微生物在维持呼吸道免疫平衡和组织稳态中的关键作用。接着,我们探讨了微生物失衡(dysbiosis)与CRD发展之间的关联,包括微生物组成的改变如何影响炎症反应、免疫调节和病理生理过程。通过这些研究,我们期望为CRD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见解。

  • 标签: 微生物组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微生物组失衡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常规活检技术和免疫化技术在肿瘤病理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参照,各40例。参照应用常规活检技术,观察应用免疫化技术。对比两患者诊断结果、满意度。结果 观察诊断阳性率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观察满意度高于参照,差异明显(P<0.05)。结论 免疫化技术诊断效果理想,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常规活检技术 免疫组化技术 肿瘤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同年龄段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并得出结论。方法择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依照年龄的不同分为每组均占据30例的青年、中年与老年,对不同年龄患者均采取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干预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青年、中年与老年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6.67%、80.00%,比较各年龄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不同年龄不稳定型心绞痛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但老年人群治疗后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及中年人群。

  • 标签: 不稳定型心绞痛 替罗非班 瑞舒伐他汀
  • 简介:摘要:直肠癌手术前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决定其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而目前的影像学指标很难对其进行精确的定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新的检测手段。影像学和深度学习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医疗成像技术,其能够实现对淋巴结及其良恶性进行识别,以及对淋巴结转移进行早期预测,为临床提供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但是,由于各个研究的工作过程不一样,导致了不同研究的结果差别很大。只有对具体操作流程进行明确、统一和标准化,并开展大规模、前瞻性的外部验证,才能实现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模型的转化和推广。本文中,以影像学与深度学习为主线,回顾了其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状态中的应用。

  • 标签: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直肠癌淋巴结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CNTNAP2 基因rs3779032多态性与孤独症患儿母亲生育年龄的交互作用对孤独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727例孤独症儿童为病例,821名健康儿童为对照,在监护人知情同意下,监护人填写影响因素调查表并采集儿童外周静脉血3-5ml,进行测序和因素分析,运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模型进行交互作用分析。 结果 ASD母亲生育年龄≥35岁的比例(6.7%)高于对照(4.8%),CNTNAP2 基因rs 3779032 A→G 的突变可增加孤独症患病风险(OR=1.82,95%CI=1.35-2.45);交互作用分析显示,若儿童母亲生育年龄≥35岁,儿童携带CNTNAP2 rs3779032 GG基因型,儿童患孤独症风险增加1.478倍(OR=1.478,95%CI=1.053-2.076)。结论 母亲高龄生育可增加孤独症的患病风险,CNTNAP2 rs3779032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孤独症易感性相关,且与母亲高龄生育在发病过程中显示出交互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研究试图将人源 A群轮状病毒( HRV)的 VP7和 VP4基因片段串联克隆到表面表达载体 pLA上,构建出重组质粒 pLA-VP7-VP4-LTB,并将其电转化到乳酸菌中,制备出表达融合蛋白 pLA-VP7-VP4-LTB的重组干酪乳杆菌,并证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方法 采用分子克隆相关技术、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流式细胞术、间接 ELISA试验等。结论 成功制备出能表达融合蛋白的重组乳酸菌 pLA-VP7-VP4-LTB/L.casei,并证明该重组菌既可以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也可以刺激机体产生局部免疫,为进一步筛选制备适用于口服的轮状病毒基因工程乳酸菌疫苗的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 标签: 轮状病毒 VP7蛋白 VP4蛋白 干酪乳杆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在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化诊断时的价值。方法 纳入我院2021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参照,观察采取病理组织形态学及免疫化诊断,参照采取高倍显微镜观察,对比数据差异。结果 观察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确诊率为96.67%,参照为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病理组织形态学 免疫组化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的病理学诊断中,应用免疫化标记物进行联合检测的相关价值。方法:选取60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了解各个标记物阳性表达情况和联合检测在不同风险等级肿瘤患者中阳性表达情况。结果:DOG-1、CD117、CD34各个标记物的阳性率分别为95.00%,96.67%、88.33%,均具有较高阳性表达,联合检测后其在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75.00%、93.33%、100.00%。结论:免疫化标记物联合检测在胃肠道间质瘤病理学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提高检测质量,提升胃肠道间质瘤诊断率。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免疫组化标记物 联合检测 病理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