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服用消旋卡多曲治疗儿童肺炎合并腹泻获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4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肺炎合并腹泻的儿童进行观察。将80例患儿随机划分为甲乙两个小组,甲组40例患儿接受双八面体蒙脱石制剂联合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方式,乙组患儿则接受消旋卡多曲联合微生态制剂的治疗方式。所有患儿每天需要服用药物三次,用温开水进行冲服。结果甲组服用双八面体蒙脱石制剂,有37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效的,3例无效,获得的总有效率是92.5%;乙组服用消旋卡多曲,39例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是有效的,只有1例无效,获得的总有效率是97.5%。将这两个小组的临床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个小组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其中P值大于005。讨论本次观测数据显示,服用消旋卡多曲来治疗儿童肺炎合并腹泻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能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应该推荐在临床上广泛使用。

  • 标签: 消旋卡多曲 儿童 肺炎合并腹泻 临床疗效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慢性肾脏病是泌尿系常见疾病,往往起源于儿童期。原因是由于家长对小儿泌尿系疾病防治知识缺乏,有的患者症状隐匿不易发现,有些患病时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而反复发作,使病情进一步发展逐渐演变而来,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或不测。建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挥自身优势,重视儿童保健宣传;提高小儿家长对常见泌尿系疾病的高度认识,争取早期彻底治疗,确保小儿健康成长。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儿童期 病因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57例颅脑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平均年龄6.3(1~14)岁,其中小于3岁者52例,3~6岁者98例,7~14岁者107例;闭合性颅脑损伤217例,开放性颅脑损伤40例。按GCS评分:13~15分92例,9~12分62例,6~8分87例,3~5分16例。其中,轻型颅脑损伤90例,中型颅脑损伤57例,重型颅脑损伤89例,特重型颅脑损伤21例。手术治疗97例,包括颅内血肿清除+保留颅骨62例(其中环钻开颅14例)、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11例、颅内血肿清除+凹陷骨折复位术18例、开放性颅脑损伤清创术或颅内异物摘除术等6例。21例患儿施行气管切开术。非手术治疗160例。结果术后按照GOS评估预后:恢复良好212例(82.5%);中残18例(7.0%);重残8例(3.1%);植物生存2例(0.8%),死亡17例(6.6%)。本组住院时间平均29(11~195)d。95例患儿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出现癫痫症状26例,硬膜下积液20例,交通性脑积水11例。结论儿童因解剖、生理、病理生理等与成人有所不同,容易导致颅脑损伤后原发损伤重、临床症状重、病情变化快;强调对每个患儿行个体及规范化治疗,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及癫痫的发生,及时、恰当的综合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且小儿神经系统修复能力强,与成人相比多预后良好。

  • 标签: 颅脑损伤 儿童
  • 简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规定,救治临床患者需要的血液均来自无偿献血,但是,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技术的发展,无偿献血的血液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医疗对于血液的需求[1],血液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广西属于地中海贫血(Mediterraneananemia,简称地贫)高发区之一,输血是维持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能够长大成年的相对较少)生命的重要医疗手段,保障重症地中海贫血儿童能够定期输血,解决的不仅是医疗问题,更主要是解决社会稳定的问题。

  • 标签: 地中海贫血 输血疗法 供血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横筋膜织网修补术对治疗缺损较大的儿童腹股沟疝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至2012年8月,广东省高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在腹腔镜下对缺损较大儿童腹股沟斜疝施行腹横筋膜织网修补+高位结扎术(观察组)92例,同期施行腹腔镜下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对照(对照组)89例,比较二者在手术时间、镇痛药使用、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复发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在镇痛药使用、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观察组较对照组稍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8,P<0.001);住院费用观察组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P<0.01);术后复发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缺损较大的儿童腹股沟斜疝,腹横筋膜织网修补+疝囊高位结扎术在预防手术后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疝修补术 腹腔镜 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孟鲁司特对学龄前哮喘患儿血T辅助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对44例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学龄前患儿给予孟鲁司特治疗4周(1次/d,4mg/次),分别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辅助淋巴细胞1(Th1)和Th2的百分率、CD4+、CD3、CD8、NK细胞、B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结果哮喘患儿治疗前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Th2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Th1/Th2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NK细胞百分率、B细胞、CD3、CD4、CD8及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孟鲁司特治疗4周后,哮喘患儿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明显增高(P〈0.05);Th2细胞百分率明显降低(P〈0.05)。Th1/Th2比值增高。结论孟鲁司特治疗学龄前儿童哮喘可以改善Th1/Th2细胞比例和功能失衡,疗效确切。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哮喘 孟鲁司特 T辅助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盐酸布替萘芬擦剂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儿童头部花斑癣患者301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51例患者使用外用硝酸益糠哇软膏,每日一次,疗程为4周。观察组采用盐酸布替萘芬擦剂,疗程同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显著性(p>0.05)。结论盐酸布替萘芬擦剂治疗儿童头部花斑癣临床效果显著,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盐酸布替萘芬擦剂 儿童 头部花斑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昆明地区冬季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布,以便早期诊断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并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2月确诊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的96例1月~14岁住院儿童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性别、临床症状、既往史、体征、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统计分析。结果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发热70%、咳嗽93%、食欲下降55%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原学检测阳性者54例56%,呼吸道病原学9项检测阳性41例43%,以肺炎支原体33例34%为主,痰培养阳性13例14%,前4位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肺炎链球菌;混合感染20例21%;未检出病原菌42例44%。结论昆明地区冬季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常以发热、咳嗽、食欲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感染是第一位病因,可发生混合感染。

  • 标签: 昆明地区 冬季 儿童 呼吸系统 临床特点 病原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干扰素α-1b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与该种药物的临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市收治的108例手足口病患儿作为本组实验的研究对象,将108例患儿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采取维生素C、维生素B2等进行常规对症处理,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对症支持处理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以及口腔溃疡的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手足皮疹等方面的改善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干扰素α-1b对于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明确,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应

  • 标签: 干扰素&alpha -1b 手足口病 维生素B2 维生素C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精氨酸联合可乐定对身材发育矮小(矮小症)患儿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护理。方法对842例接受精氨酸联合可乐定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的矮小症患儿,在操作过程中采取了精心而细致的护理(心理护理、静脉通道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安全护理等)。观察患儿用药前后血压、脉搏、呼吸频率、血糖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患儿血压、脉搏、呼吸频率均明显低于用药前(均P〈O.05);血糖水平用药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6%。结论精氨酸联合可乐定对儿童矮小症进行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具有操作方法简便、有效,结果可靠及并发症少的优点,通过临床的正确护理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儿童矮小症 精氨酸 可乐定 生长激素 激发试验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东营地区2008年~20011年病毒性脑膜炎、脑炎63例患儿进行病原与临床分析。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63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人脑脊液的肠道病毒(EV)RNA,并结合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3例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患儿的脑脊液经RT-PCR检测,EV感染阳性率为74.6%(47/63),RT-PCR的全过程可在5小时内可以完成。肠道病毒脑膜炎可以散发或局部暴发,临床特点在各个年龄组有所不同,70.21%的患儿脑脊液中白细胞数不同程度增高(均数为76×106/L)。结论采用RT-PCR可以快速准确的检测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肠道病毒,此方法敏感性高、省时省力;EV引起的病毒性脑膜炎临床症状一般较轻、无特异性。肠道病毒是东营地区儿童病毒性脑膜炎脑炎最常见的病原。

  • 标签: 肠道病毒 病毒性脑膜炎 脑炎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对90例(130侧)儿童实施了二孔法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A组)。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于100例(150侧)儿童实施了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B组)。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二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4、0.39、1.75,x2=0.33,P均〉0.05)。在家属对切口满意度方面,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72,P=0.00)。A组随访12—59个月,平均26个月,复发4例。B组随访7—31个月,平均20个月,复发3例。结论二孔法和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在儿童腹股沟斜疝中同样安全、可靠,单孑L法在美容效果方面更有优势。

  • 标签: 腹股沟 腹腔镜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儿童孟氏骨折是容易误诊漏诊的常见肘部损伤,4周之后发现时已成为陈旧性孟氏骨折。成人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已基本形成共识,对于发育期的儿童却有许多不同的观点。2006年7月~2012年5月共收治12例陈旧性孟氏骨折儿童均采用桡骨短缩截骨及韧带重建治疗。通过术后监测病情、有效的功能锻炼及术后护理,达到良好的效果。方法对12例儿童孟氏骨折均采用桡骨短缩截骨及韧带重建治疗,通过术后监测病情,讲解功能锻炼锻炼的重要性,提高了疗质量。结果通过术后护理和有效的康复指导,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效果。术后半年复查X线,桡骨小头位置,桡骨截骨处骨折愈合良好。

  • 标签: 儿童孟氏骨折 功能锻炼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依儿童年龄设置DR胸部管电压优化儿童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的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0至14岁儿童分成0-、1~、3-、7~、11。14岁五个年龄段,每个年龄段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成优化组与对照组进行DR摄影。优化组根据年龄设置不同千伏值进行自动控制曝光DR摄影,对照组采用常规千伏值进行自动控制曝光DR摄影。辐射剂量计量用剂量面积乘积(DAP),图像质量用可视化分级分析评分(VGAS)。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初纳入2450例受试儿童,排除因严重基础疾病而导致某些解剖特征不能显示者35例(1.43%)后,最终纳入2415例儿童胸部正位图像进行分析,其中优化组1202例,对照组1213例。结果显示:优化组DAP均值小于对照组(t=-4.967,P=0.008),而VGAS均值大于对照组(t=23.738,P=0.000)。结论依儿童年龄设置DR胸部管电压能降低儿童辐射剂量,同时改善图像质量。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儿童胸部 辐射剂量 图像质量 随机对照试验
  • 简介:目的探讨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附属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对124例儿童腹股沟斜疝实施了腹膜外水分离法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结果12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8~20min,平均(11.0±0.2)min,无血肿、输精管损伤、精索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15个月,无复发,无阴囊水肿.结论腹膜外水分离法在儿童腹股沟斜疝单孔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的应用简单易学,安全可靠.

  • 标签: 疝,腹股沟 腹腔镜 水分离法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174C/G多态性与广州地区汉族儿童脓毒症的易感风险及预后的关联性。方法以人群为基础进行脓毒症病例对照研究,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扩增多聚酶链(AS-PCR)方法对广州地区汉族148例脓毒症患儿及181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IL-6基因-174G/C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S-PCR检测未发现-174位点多态性。结论中国广州地区汉族人群IL-6基因可能不存在-174位点多态性,不宜选取该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作疾病的关联性分析。

  • 标签: [] 脓毒症 白细胞介素6 多态性,单核苷酸 疾病遗传易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