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经皮(PVP)及开放式成形术(OVP)进行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此病症患者66例,对其运用PVP或是OVP加内固方式进行治疗。结果66例病患在进行治疗后术后疼痛状况得到了较为显著的缓解,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病患疼痛问题完全消除,VAS评分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在后期的随访中也未发现病患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对骨质疏松脊柱骨折运用PVP进行治疗能够起到较为优良的疗效,且止痛效果较为明显。但在此方式的临床应用中会受到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对于一些陈旧性骨折、脊髓压迫或是脊柱不稳病患应采用OVP及内固治疗,才能确保其疗效。

  • 标签: 经皮 开放式椎体成形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老年骨质疏松骨折疾病治疗中采取骨填充网袋灌注骨水泥和中医正骨手法联合应用的整体价值。方法:医院在2019.11~2020.11时段中抽取84例老年骨质疏松骨折,严格抽签法相关标准分组,n=42例/组。参照组、研究组执行中医正骨手法、联合骨填充网袋灌注骨水泥方法。分析各指标水平、腰背疼痛情况、体高度恢复情况等。结果:研究组腰背疼痛情况比参照组轻,Cobb’角、ODI分数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接受治疗后伤锥前缘、中部高度以及侧面面积恢复度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接受两种方法联合治疗,改善了疼痛和功能指标,使伤锥高度得到良好恢复,保证了生物力学。

  • 标签: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骨填充网袋灌注骨水泥 中医正骨手法
  • 简介: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sis-relatedfractures)的再次骨折发生率、出院后是否坚持服药与再次骨折的关系,强调坚持服药的重要,进一步指导临床诊治工作。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4年8月某医院收治的482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电话随访患者出院后情况,将再次骨折的患者根据是否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比其再次骨折发生率及两次骨折间隔时间长短的差异,说明骨质疏松预防用药的重要。结果1再次骨折率为11.2%,其中第一次骨折出院后坚持服药仍骨折的患者占5.5%,未坚持服药发生骨折的患者占12.9%,(P=0.032)。2第一次骨折至第二次骨折之间平均间隔时间为23.89个月,其中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36.50±1.64月,第一次骨折后不坚持服药的患者发生第二次骨折的间隔时间为22.31±4.60月,(P=0.000)。结论出院后坚持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对预防再次骨折有一定的作用,第一次骨折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比不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的患者发生再次骨折的间隔时间要长。抗骨质疏松治疗可减少再次骨折的发生。

  • 标签: 骨质疏松性骨折 治疗 再次骨折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的手术方法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探讨手术策略的选择。方法从2005年3月-2009年3月手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病人65例。手术方法分为微创手术(A组)和开放手术(B组)。微创手术包括,A1组Sky手术组20例;A2组球囊成形组22例。开放手术组包括,B1组双皮质固定组10例。B2组骨水泥强化组13例。比较四组病人的手术前后的临床症状,功能恢复,脊柱后凸变化;对开放手术组(B组)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价比较;比较各组的手术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所有的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8-45月,平均23个月。微创手术组的疼痛症状,功能状态在手术后比开放手术组改善迅速;开放手术组在手术后一个月左右的疼痛评分,功能评分与微创手术组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开放手术组的脊柱后凸矫正较微创手术有明显的优势(P<0.05);开放手术组的脊髓功能评分在手术后有明显的改善(P<0.05)。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组均出现了相邻的再骨折。结论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都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有效的方法,但两者有不同的适应症;手术后相邻节段的骨折是手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的主要并发症。

  • 标签: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折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实施单侧与双侧经皮成形术治疗的差异性。方法:选入我院于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收治骨质疏松骨折不愈合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参照组和试验组,其中48例实施单侧经皮成形术治疗为参照组,48例实施双侧经皮成形术治疗为试验组,对比两组疼痛评分,Cobb高度。结果:手术前,两组疼痛评分,Cobb高度无差异(p>0.05);手术后,两组的Cobb高度无数据差异(p>0.05);试验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存有差异(p

  • 标签: 单侧 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 骨质疏松骨折 采用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及预后 。方法: 选取 我院 100 例 骨质疏松骨折 患 者 ,时间在 2017 年 10 月至 2018 年 10 月期间,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 n=50 ) 采用 保守治疗,观察组 ( n=50 ) 采用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 , 分析后凸 Cobb 角、功能障碍指数、骨块侵占椎管比率以及体高度 。结果: 观察组 后凸 Cobb 角、功能障碍指数、骨块侵占椎管比率低于对照组,体高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骨折 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脊柱功能,促进其尽快康复 。

  • 标签: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脊柱微创手术 椎体高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后凸成形术治疗的护理配合。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0年6月内,对象为接受治疗的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80例,按照不同方案分组,设2组对比,各40例。2组均接受行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此前提下试验组接受针对护理配合。比较参照组和试验组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结果:参照组和试验组对比并发症率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P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60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成形术,观察组实施后凸成形术,对比两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观察组好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研究骨质疏松骨折后不同背部伸肌质量情况下局部应力分布情况,为再骨折发生的预防方案制定提供实验数据。方法获取健康老年女性胸腰段CT平扫数据,通过Minics及Geomagic对胸腰段进行三维实体化,并修饰模型,使之符合分析要求,导人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通过改变结构的物理属性设定,获得健康及退变腰椎在不同背部伸肌质量情况下的应力分布情况。结果背部伸肌在理想状态下,能够将骨折后作用于腰1上表面的最大应力减小25%。结论背部伸肌对于骨质疏松患者预防骨折和再骨折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质疏松症 椎体骨折 有限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我院的86例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行脊柱后凸成形术治疗,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82例治愈,治愈率95.3%,通过疼痛数字分析仪器进行评分并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p<0.05,术后并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运用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明显,未见严重并发症。

  • 标签: 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椎体后凸成形术 脊柱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人工骨填充及六钉固定的可行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症胸腰椎骨折病人76例进行回顾研究,病例入选标准老年患者年龄在65—80之间,T11~L3单骨折骨折椎弓根完整;下终板无骨折。全部病人均在伤后10天内手术。A组(40例)给予后路椎弓根螺钉撑开复位骨折后给予骨折体内填充人工骨,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70岁(65岁~79岁)。后路微创气囊撑开及骨水泥填充36例(B组),男20例,女16例,平均年龄72岁(68岁~79岁)。术后随访11~24个月,平均15个月。结果手术前后骨折尾侧椎间盘前缘高度的变化A组(0.035±0.042)小于B组(0.065±0.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Cobb角的变化(A组15.83°±7.79°)B组(13.05°±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时Cobb角A组平均丢失4.8°,B组平均丢失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脊柱生理曲度存在,患者行走时疼痛消失,能从事日常生活劳动,其中有两例患者出现长距离行走时腰背肌疼痛,给予指导腰背肌锻炼后疼痛减轻;B组有4例患者一年到一年半后出现水泥的下沉及渗漏,导致上下终板破坏,脊柱重新出现后凸畸形,导致疼痛;11例患者中术后两年时间持续处于慢性疼痛中,分析原因为骨水泥硬固之后出现水泥下沉,脊柱生理曲度丢失,及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明显,出现相应阶段失稳及腰背肌萎缩导致的疼痛。结论人工骨填充及后路六钉两棒内固定术疗效优于单纯骨水泥填充,此种术式可以改善脊柱应力分布,减少矫正度丢失。

  • 标签: 脊椎骨折 椎弓根器械 脊柱后凸 胸椎 腰椎
  • 简介:目的探讨单纯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心得,以提高护理效率。方法总结30例单纯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心理护理、功能锻炼及并发症护理的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单纯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合理的专科特色护理,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腰椎 压缩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实施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实施康复护理后患者的康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脊柱压缩骨折的患者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康复护理 脊柱压缩性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经皮椎弓根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压缩骨折32例48,观察对比手术前后疼痛情况及活动能力,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活动能力改善。其中术后1周患者疼痛VAS评分(2.2±0.6)较术前(7.6±0.7)明显下降,(P<0.01);活动能力评分(1.2±0.4)较术前(2.4±0.6)明显改善,(P<0.01)。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5.6个月。近期效果满意。结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压缩骨折可以有效缓解疼痛,改善活动能力,提供生活质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 标签: 椎体后凸成形术椎体压缩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手术中实施经皮后凸成形术和常规保守治疗两种方法的临床安全和有效。方法:选择于我院骨科就诊的来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选取72例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6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组实施经皮成形术方法,比较两组的体高度、Cobb角、腰椎功能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体高度、Cobb角、腰椎功能和疼痛评分改善情况更优,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后凸成形术在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可改善体高度、Cobb角、腰椎功能和疼痛,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具有较好的治疗成效。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保守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行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6例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治疗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内固定治疗,治疗观察组则施行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92%(P〈0.05);此外,治疗观察组的体高度恢复、住院时间以及脊柱功能恢复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患者展开经椎弓根体内植骨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球囊双侧经皮后凸成形术在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7月-2018年6月本科接诊的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70例为研究对象,当中,陈旧性骨折者有32例,新鲜骨折者有38例。对两组都施以单球囊双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治疗。综合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VAS评分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陈旧性骨折组术后3d的VAS评分为(3.45±0.92)分,同新鲜骨折组的(2.98±0.83)分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陈旧性骨折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8.95%,比新鲜骨折组的6.25%高,P<0.05。结论采取单球囊双侧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疗法,对新鲜与陈旧胸腰椎老年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病患进行施治,均能取得比较好的疗效,但新鲜骨折者的临床疗效相对于陈旧性骨折者更好。

  • 标签: 单球囊双侧穿刺 陈旧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