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老年患者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于手术开始前给予氟比洛芬酯50mg静脉滴注,余下麻醉处理同对照组。在围期观察患者血压、呼吸、心率、RPP(心率和收缩压乘积)、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时间。结果实验组时血压、呼吸、心率平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预防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老年病人全麻围期心脑血管不良反应的发生且副作用少。

  • 标签: 氟比洛芬酯 超前镇痛 心血管反应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UEX)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实施品管圈活动前后收治的100例ICU气管插管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比分析两组非计划性管事件的发生率、健康知识了解的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品管圈管理后,UEX事件的发生率从18%下降至5%,患者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从76%增涨至96%,护理满意度也从之前的78%提高至98%,前后两组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开展可以显著降低ICU气管插管患者UEX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于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ICU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托啡诺预防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全麻开胸肿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布托啡诺组、对照组),每组30例。缝皮前停用麻醉药时,布托啡诺组立即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对照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记录病人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包括无创动脉血压、呼吸、心率、脉搏氧饱和度、吸痰和时的躁动评分,后10min的清醒评分(Ramsay)、舒适评分(BCS)及不良反应,病人的苏醒时间、时间、恢复定向力时间,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痰时、即刻,布托啡诺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呼吸均较平稳(P<0.05),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虽清醒时间延长(P<0.05),但时间两组间无差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麻患者在围期应用布托啡诺0.03mg/kg(最大剂量不超过2mg)可以安全有效地抑制期的不良反应,病人舒适、满意。

  • 标签: 布托啡诺 气管拔管 肿瘤病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量丙泊酚对心脏术后围期血压和引流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拔除气管插管前给予丙泊酚0.5mg/kg静脉注射。记录两组患者前10min平均压、后10min平均压、前1h引流量、后1h引流量、后30min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引流管总留置时间。比较两组患者后5min平均压与前5min平均压的差、后1小时与前1小时引流量的差、后30min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引流管留置时间。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前后平均血压、前后1小时引流量差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后30min凝血酶原时间、后30min国际标准化比值、引流管留置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可以减轻心脏术后患者围期血压升高和引流量增加,但对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引流管留置时间无明显影响。

  • 标签: 丙泊酚 心脏手术 围拔管期 血压 引流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降低NICU新生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展开,涉及人员:NICU气管插管新生儿,合计50例,涉及时间2021年06月~2022年10月,组别辨识分配法:系统随机数字等量分配法,对照组涉及资料25例,均配合常规性护理干预,观察组涉及资料25例,均配合综合性护理干预。比照不同干预模式的应用价值,并分析非计划性发生率、院内感染事件、护理满意度。结果:参数结果比较,与对照组结果比对,观察组新生儿非计划性发生统计率低,院内感染发生少,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针对新生儿气管插管非计划性预防,执行综合性护理干预,护理效果十分明显。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NICU新生儿 气管插管 非计划性拔管 院内感染事件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探讨缩减约束护理方案对改善患者的ICU气管插管患者心理状态及非计划性的具体成效。方法: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选取ICU气管插管患者80例,借助计算机,随机抽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人数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方式,观察组采用的干预方式为缩减约束护理方案,对两组非计划性发生作用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非计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数值有所相差,统计学含义客观存在,P值小于0.05。结论:选择运用缩减约束护理方案对降低非计划性的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作用,因此这种护理方案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缩减约束护理方案 ICU 气管插管 心理状态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8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两组患儿均行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采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对比两组患儿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插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上机时间、无创通气时间、再次插管率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后应用湿化高流量鼻导管辅助通气呼吸支持对患儿进行干预,不仅能有效维持患儿通气功能,还能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 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在降低住院失能老年患者非计划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 201 7 年 1 月 -201 7 年 1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 65 例 院失能老年患者, 比较 实施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前后非计划性率 。 结果 干预后, 65 例患者 非计划性率为 1.54% , 显著低于干预前的 10.77% ( P<0.05 ),且患者满意度提升 。 结论 在 住院失能老年患者中实施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可明显降低 非计划性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

  • 标签: 住院失能老年患者 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监测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管管理时使用品管圈活动的效果。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选取我院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 1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每组各 68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品管圈活动及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非计划率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更高,非计划率更低,差异对比显著( P<0.05)。结论:对静脉留置针非计划使用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非计划率,降低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可临床应用。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品管圈活动 满意度 负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4月间62例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按就诊顺序号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就非计划率、满意度作比较。结果 观察组非计划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为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非计划率,并提升满意度,效果较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干预 重症医学科气管插管 非计划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探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在降低CT增强检查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中的作用[1]。方法:对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24869。例CT增强检查患者中的415例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的发生进行,根本原因分析,针对原因制定改进措施。分析RCA实施前(2017年1月-12月)与实施后(2018年1月-2018年12月)CT增强检查中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率。结果: CT增强检查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性率RCA实施前为1.67%(415/24869),实施后为0.63 %(169/26186),两组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根本原因分析法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性拔管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手术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内收治的80例乳腺癌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并以随机数字法分为常规组(40例,常规乳腺癌手术治疗)和观察组(40例,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后开展乳腺癌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而言,联合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缓解静脉输液病人针时的疼痛。方法分传统针方法和新式针方法,对300例病人进行观察,改变传统教科书中的“用干棉签按压穿刺点上方,迅速拔出针头”的传统针方法,采用新式针方法。结果观察组病人输液针后疼痛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种不同按压方法的效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采用新式针方法针明显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静脉输液 无痛拔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静脉输液针时机的探讨,提高临床静脉输液的实际输入量。方法将60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常规输液针,干预组通过升高输液瓶,拉直整个输液,并将插入瓶内的针头拔出适宜长度,等候滴到输液管内的液体静止不动时再针。测量2组患者针后瓶内、管内残留的药液量,用总量减去残余量作为每位患者的实际输入药液量。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2组间实际输入药液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静脉输液针的时机,大大减少了静脉输液的残余药液量,从而明显提高了临床静脉输液的实际输入量。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实际输入药液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及其对非计划性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我院ICU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44例患者,22例列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22例列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镇痛药物剂量、ICU治疗时间、呼吸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非计划率上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镇痛镇静效果,减少镇静药物使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集束化镇痛镇静护理 非计划性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分娩药的最佳时机。方法将240例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分娩的初产妇分为三组,A组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后出现临产表现(每3分钟一次的规律性疼痛的宫缩)不考虑宫颈变化即药;B组放置地诺前列酮栓后出现临产、宫颈评分达7-8分时药;C组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分娩,药时宫颈评分≥9分的孕妇。比较三组孕妇药后需联合使用缩宫素率、总产程、产后出血率、失去阴道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结果A组孕妇联用缩宫素率、失去分娩信心剖宫产率明显高于B、C组(P<0.05);C组孕妇第一产程明显短于A、B组(P<0.05)、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A、B组(P<0.05);三组孕妇的的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使用地诺前列酮计划分娩的初产妇药时机应是宫颈Bishop评分7-8分最为适当。

  • 标签: 地诺前列酮 初产妇 撤药时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