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红树林是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潮间带的湿地林,为多样化的生物群落提供了必要的栖息之所。内生真菌是指一类生活于健康宿主体内,而不引起宿主组织发生任何病变的真菌,它们不仅在维护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多样化的应用潜能。文中在总结了红树林内生真菌多样的基础上,对红树林内生真菌在工业、农业和医药业上的应用潜能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后续红树林内生真菌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红树林 生态系统 内生真菌 多样性 抗菌性 生物农药
  • 简介:目的研究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疾病患者发生医院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类、危险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收集67例大疱类天疱疮和38例天疱疮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临床资料,计算医院真菌感染率,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大疱性疾病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出现医院真菌感染率达32.38%,口腔真菌感染率为27.61%,肺部真菌感染率为13.33%,主要病原菌分别为白念珠菌(69.77%),热带念珠菌(11.63%)和近平滑念珠菌(6.98%)。糖皮质激素剂量、免疫抑制剂、抗生素、住院日及糖尿病病史明显增加真菌感染危险,其中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和糖尿病病史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大疱性疾病患者院内真菌感染发生率高,免疫抑制剂、抗生素和糖尿病病史是其主要危险因素。

  • 标签: 大疱性疾病 激素 真菌感染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相关。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30例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未有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降钙素原并进行对比,分析降钙素原与真菌血流感染的相关、降钙素原在不同真菌血流感染中的差异、降钙素原与真菌血流感染预后关系。结果观察组3例感染球孢子菌,3例感染荚膜组织胞浆菌,8例感染隐球酵母菌属,16例感染假丝酵母菌属;观察组4例降钙素原<0.5ng/L,4例降钙素原在0.5ng/L-2.0ng/L,22例降钙素原>2.0ng/L。对照组23例降钙素原<0.5ng/L,3例降钙素原在0.5ng/L-2.0ng/L,4例降钙素原>2.0ng/L。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观察组感染不同真菌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行单因素方差分析,F值为3.298,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观察组有效控制患者与死亡患者的降钙素原均值比较,P<0.05具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降钙素原与真菌血流感染具有相关,临床应加以重视,给予积极有效的控制。

  • 标签: 降钙素原 真菌血流感染 相关性
  • 简介:目的评价泊沙康唑预防侵袭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采用系统评价方法,通过检索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中国维普以及会议论文集等截止至2014年12月所有关于泊沙康唑预防侵袭真菌感染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同时追查相关参考文献。并逐个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运用ReviewManager5.2及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共148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泊沙康唑与对照组药物相比,能有效降低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fungalinfection,IFI)发生率[RR=0.41,95%CI(0.27,0.63),P〈0.00001],尤其在预防侵袭曲霉菌感染方面,其疗效优于氟康唑(P〈0.0001);预防IFI相关死亡的疗效优于对照组[RR=0.32,95%CI(0.15,0.67),P=0.002〈0.05]。而不良反应发生率、因不良反应中止治疗发生率、全因死亡率两组间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亚组分析显示,泊沙康唑与氟康唑相比,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侵袭念珠菌感染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泊沙康唑可作为两霉素B脂复合物、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预防侵袭真菌感染的良好替代药物,能更有效地预防真菌感染,减少IFI相关死亡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泊沙康唑 侵袭性真菌感染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并发真菌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52例并发真菌感染的慢性阻塞性疾病患者应用抗生素及免疫抑制剂情况以及是否接受侵袭操作、住院天数等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了具体的防范措施。结果慢性阻塞肺疾病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除与基础疾病本身所致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外,还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接受侵袭操作有关,由此制定的针对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应根据痰培养结果选用窄谱有效的抗生素,尽可能减少侵袭诊治措施,做好病室消毒工作,加强基础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原则,可有效地减少真菌感染。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真菌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侵袭真菌感染(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IFI)的临床表现和病原体情况,为防治新生儿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7月至2018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治疗病房收治的90例新生儿IFI的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等。研究期间总住院病例数为23 179例,以院内开始对高危新生儿实施真菌感染预防措施的时间为界限,将2009年7月1月至2014年12月31日收治住院的患儿设为A组,2015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收治的患儿设为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IFI发病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90例IFI患儿发病主要集中于6月至8月,共55例(61.1%)。早产儿(胎龄<37周)75例(83.3%),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患儿有23例(25.6%),1 000~<1 500 g的患儿有36例(40.0%)。23 179例患儿中,A组8 239例,B组14 940例。IFI总发病率为0.39%(90/23 179),超低出生体质量儿(<1 000 g)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1 000~<1 500 g)IFI发病率分别为5.64%(23/408)、1.99%(36/1 805)。A组患儿IFI总发病率为0.72%(59/8 239),高于B组的0.21%(32/14 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517,P<0.01)。A组中出生体质量<1 000 g的患儿IFI发病率为9.66%(17/176),高于B组的2.59%(6/2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12,P=0.020)。发生IFI前的危险因素暴露包括使用广谱抗菌药物89例(98.9%)、肠外静脉营养89例(98.9%)、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74例(82.2%)、有创机械通气59例(65.6%)、有外科手术史26例(28.9%)等。IFI的临床表现不典型,74例(82.2%)表现为精神反应差,65例(72.2%)氧饱和度频繁波动,37例(41.1%)频发呼吸暂停,36例(40.0%)发热。69例(76.7%)C反应蛋白升高,32例(35.6%)发生血小板计数下降。90例IFI患儿标本共培养出92株真菌菌株,病原菌主要为念珠菌(87.0%,80/92),其中34株(37.0%)为希木龙假丝酵母菌,18株(19.6%)为近平滑假丝酵母菌,10株(10.9%)为白念珠菌。经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治愈或好转72例(80.0%),死亡4例(4.4%),放弃治疗或自动出院14例(15.6%)。结论IFI好发于早产儿,尤以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为主,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且发病主要集中在炎热的夏季。非白念珠菌感染逐年增多,成为主要致病菌。应针对高危因素进行早期识别、预防和治疗IFI。

  • 标签: 侵袭性真菌感染 婴儿,早产 念珠菌 流行病学 高危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硝酸银涂布治疗真菌角膜炎的诊治经验。方法收集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真菌角膜炎30例(30眼),溃疡深度为角膜浅中基质层,溃疡范围为直径≤6mm。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给予2%硝酸银涂布于角膜溃疡表面并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对照组只给予抗真菌药物治疗。随访观察12个月。观察角膜溃疡愈合情况及治疗前后的最佳矫正视力。结果观察组15例角膜溃疡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31.26±5.37)天。对照组10例角膜溃疡愈合,平均时间为(45.10±6.50)天。观察组角膜溃疡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短(t=-5.57,P=0.000)。两组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均优于治疗前(t=5.07,3.19;P=0.000,0.011)。治疗后观察组最佳矫正视力优于对照组(t=-2.22,P=0.039)。结论硝酸银涂布对于病变位于浅中基质层的真菌角膜炎具有良好疗效,可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减少抗真菌药物的应用。

  • 标签: 硝酸银 角膜炎,真菌性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真菌鼻窦炎的手术疗效,探讨真菌鼻窦炎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6月至2011年1月寿光市人民医院采取鼻窦内镜手术治疗真菌鼻窦炎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后患者真菌鼻窦炎临床表现消失,窦腔内无异常分泌物,窦口引流通畅,所有患者均获患者随访,时间0.5~1.5年,治愈率达93.54%(58/62),显效率6.45%(4/62)。结论鼻窦内镜手术是治疗真菌鼻窦炎疗效明显,且鼻内镜手术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同时尽可能保留了鼻腔的解剖结构,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内窥镜 真菌性鼻窦炎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进行诊治分析。结果121例上消化道出血中,所有病例均先给予内科综合治疗,115例出血缓解,3例内科综合治疗无效给予急诊手术治疗,晚期胃癌1例全身衰竭死亡,1例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合并痔静脉破裂经内科积极治疗无效循环衰竭死亡。结论消化道出血应积极以内科综合治疗为主,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也应在安全有效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出血控制后再手术,以降低手术风险,内科综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治疗。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真菌阴道炎应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本院接诊妇科疾病患者1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真菌阴道炎患者46例,将其平均分为研究(n=23)与对照组(n=23)。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91.29%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后73.91%的有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真菌阴道炎病症,减少患者炎症复发率,有效的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真菌性阴道炎 护理干预 效果观察
  • 简介:尖端赛多孢子菌(Scedosporiumapiospermum)即波氏假阿利什菌的无性型,是一种侵袭较强的条件致病菌。1病因和发病机制尖端赛多孢子菌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材料中,如沼泽、湿地、污水、腐物、咸水等。尖端赛多孢子菌感染多发生于艾滋病、器官移植、淋巴瘤、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功能缺陷患者,也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者,如外伤、污水淹溺、HELLP综合征等。

  • 标签: 尖端赛多孢子菌 真菌感染 侵袭性真菌感染
  • 简介:摘要真菌角膜溃疡致盲率极高,皮质类固醇激素为其禁忌用药,早期确诊、正确治疗是预防其致盲的主要手段。临床上有个别患者还未确诊时,常自点药物治疗,反而加重病情,导致眼球摘除或眼内容物剜除,危害极大。应引起患者和医务人员重视。

  • 标签: 真菌 角膜溃疡 激素 眼内容剜除
  • 简介:目的了解鼻窦真菌病的发病率,寻找最有效的治疗途径。方法术前全身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56例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除4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外,其余52例均在全身麻醉下完成。结果56例患者术后自觉症状基本消失,随访6个月-2年,窦腔上皮化良好,窦口引流通畅。其中1个月内术腔上皮化者32例,其余均在2个月内术腔达到上皮化。无一例复发。全部病例无鼻腔粘连和因用药而引起肝功能异常改变者。结论鼻内镜下治疗真菌鼻炎疗效满意。

  • 标签: 鼻窦真菌病 鼻内镜 CT检查
  • 简介:真菌角膜炎是一种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较高的感染角膜性病变,随着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广泛使用,发病率不断提高,临床治疗非常困难。早期的准确诊断、治疗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其实验室诊断从传统的形态学、免疫学发展到分子生物学水平,并逐渐应用于角膜真菌感染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这为真菌角膜炎的诊断提供更为快速、特异、敏感的途径,但在一些医院仍旧以常规方法来诊断。

  • 标签: 真菌性角膜炎 检验 细菌培养
  • 简介:通过对汉江师范学院校园内大型真菌进行详细调查,对大型真菌的物种多样、生态习性、经济价值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共有大型真菌33科65属96种,蘑菇科、多孔菌科、口蘑科、小皮伞科、鬼笔科、小脆柄菇科为优势种群;从生态习性看,土生菌43种,木生菌29种,外生菌根菌17种;从经济价值看,食用菌35种,药用菌35种,毒菌9种.

  • 标签: 大型真菌 汉江师范学院 分类学 多样性
  • 简介:儿童真菌皮肤病占儿童皮肤病的0.5%~10.0%,男性多于女性。常见的儿童浅表真菌皮肤病有头癣、体股癣、手足癣、甲真菌病及花斑糠疹。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头癣的治疗采用以口服药为主的综合疗法;体股癣、手足癣及花斑糠疹以局部治疗为主;不同临床类型的甲真菌病其治疗方法亦有不同。常用于儿童真菌皮肤病的口服抗真菌剂有特比萘芬、伊曲康唑及氟康唑。

  • 标签: 儿童 真菌性皮肤病 头癣 体股癣 手足癣 甲真菌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癌患者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肺癌患者131例进行分析,其中发生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患者有28例,总结相关临床治疗方法和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此组患者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37.29±4.30d。结论对于肺癌患者做好相关护理措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无菌操作技术,减少条件致病真菌感染的发生,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肺癌 真菌感染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