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酪酸肠球菌三联活片治疗UC的疗效观察。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取美沙拉嗪联合酪酸肠球菌三联活片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有2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4例发生不良反应。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酪酸肠球菌三联活片治疗UC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美沙拉嗪 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散应用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消化性腹泻患儿86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3例,给予A组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散治疗,给予B组单纯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如腹泻、便稀、腹痛、大便次数增多等改善时间显著少于B组(P<0.05);A组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例率为40(93.0),显著高于B组的33(76.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醒脾养儿颗粒联合酪酸散具有药效起效快,快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更为优秀等特点,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醒脾养儿颗粒 酪酸梭菌活菌散 小儿腹泻 消化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钠和酪酸二联活散治疗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6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内科因过敏性紫癜(HSP)首次发病就诊的患儿20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孟鲁司特组、酪酸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孟鲁司特组为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酪酸组为常规治疗联合酪酸二联活散;联合组为常规治疗联合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及酪酸二联活散。结果: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酪酸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时,紫癜消失时长分别为:11.23天(±4.57天)、7.46天(±2.09天)、6.82天(±3.77天)、5.32天(±3.31天)并且发现联合用药组紫癜消失用时最短,效果最好(P<0.001)。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酪酸组和联合用药组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时,有效率分别为:80.77%、94.00%、96.00%、98.00%,发现仅联合用药组的有效率比常规治疗组高(P=0.005)。各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比例、C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补体C3、补体C4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联合用药组和其他组相比,皮肤紫癜症状消失时长最短,并且在治疗儿童HSP有效率最高,孟鲁司特钠联合酪酸二联活散对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和常规治疗相比可能具有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孟鲁司特钠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过敏性紫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腹泻联用蒙脱石散、酪酸二联活散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将2021年5月-2022年5月纳为本次研究区间,于该区间摘选75例腹泻病患,按照随机数表法方式分为常规组(n=37)、观察组(n=38)。常规组予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加用酪酸二联活散,对比两组患儿的应用效果。结果:相比于常规组,观察组有着更高疗效,P<0.05;观察组患儿止吐时间、退热时间、腹胀消失时间、止泻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患儿,P<0.05;观察组患儿均食欲情况、精神情况高于常规组患儿,P<0.05。结论:蒙脱石散与酪酸二联活散的联合使用具有重要良好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小儿腹泻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陕西省某三甲医院住院腹泻患者中艰难(Clostridioides difficile,Cd)分子流行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8年10月—2021年12月425份住院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艰难分离鉴定,检测其毒素基因并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和E-test药敏试验。结果425份标本中分离到49株艰难,产毒艰难37株,占75.5%(37/49),≥65岁腹泻患者Cd检出率为14.0%(25/179),肾内科Cd检出率为36.4%(4/11),A-B+CDT-有7株,占18.9%(7/37),A+B+CDT-有29株,占78.4%(29/37),A+B+CDT+有1株,占2.7%(1/37);共有24个ST型别,其中ST2、ST3和ST54为主要检出型别,各占比为12.2%(6/49)。所有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均敏感,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为93.9%(46/49),对利福平和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2.2%(6/49)和10.2%(5/49)。结论产毒株以A+B+CDT-为主要型别,ST2、ST3和ST54为主要型别,各ST型别分布分散,全部菌株对甲硝唑和万古霉素敏感,大部分菌株对环丙沙星耐药。

  • 标签: 艰难梭菌 毒力基因 分子分型 耐药
  • 简介:艰难(Clostridiumdifficile)是专性厌氧革兰阳性芽孢杆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并可导致艰难感染(Clostridiumdifficileinfec-tionCDI)[1]。该于1935年首次报道,直至1978年被认为是引起假膜性肠炎的病原之一[2-3]。其致病机制主要是产生A、B两种毒素(TcdA,TcdB),临床表现可从轻度的自限性腹泻到严重的假膜性肠炎的腹泻[4]。近年,由于艰难高产毒株(027/NAP1/BI型)在世界几个地区的暴发流行,且在中国香港和广东省已有027型散发的个案报道,艰难已成为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5-9]。我们曾对石家庄地区医院住院患者分离的33株艰难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发现以ST37和ST54为主,与我国北京的报道[10]一致。近年,儿童及成人社区获得性CDI呈上升趋势[11-14],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地区社区获得性CDI占总CDI发病人数的20%~50%[15],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6]。但是,社区艰难传播途径,尤其是无症状携带艰难的健康人群在CDI的流行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未知。因此,本文对健康人群艰难的定植、传播及感染防控做一详细综述。

  • 标签: 艰难梭菌 定植 PCR-核糖体分型 PFGE 分型 预防
  • 简介:目的:研究酪酸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腹泻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50例;参照组采用酪酸治疗,实验组采用酪酸联合锌制剂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参照组(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4.00%)低于参照组(18.00%),症状缓解时间少于参照组,组间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酪酸联合锌制剂可有效治疗小儿腹泻的症状,临床效果显著,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酪酸梭菌 锌制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与艰难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标本中艰难抗原的比对,评价本实验室通过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感染的方法。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2019年10月1日至2022年3月1日南京梅山医院的腹泻患者粪便标本177份,分别采用艰难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和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法两种进行检测,最后SPSS10.0进行分析。结果 177份粪便标本中,艰难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查出抗原阳性同时革兰染色查见芽孢杆菌的占65份,试剂盒抗原阴性且同时革兰染色未查见芽孢杆菌的有86份,存在差异26份。以艰难谷氨酸脱氢酶抗原及毒素检测试剂盒的结果为标准,得出革兰染色法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的敏感度为78.31%(65/83),特异度为82.69%(86/104),阳性预测值为78.31%(65/83)和阴性预测值为91.49%(86/94)。结论 革兰染色查芽孢杆菌预测艰难存在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试剂易于购买、成本低,不用担心标本量少试剂过期,对于基层条件受限的实验室还是可行可推广的,对于条件好的实验室也不失为一种简单易行的辅助检测方法。

  • 标签: 艰难梭菌,芽孢杆菌,谷氨酸脱氢酶抗原检测,革兰染色
  • 简介:【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酪酸与抗生素联用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 2018 年 7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 92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随机将其 分为例数相同的两组: 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6 例。 对照组患者 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 在对照组患者 的基础加用酪酸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时间、白细胞( WBC)和中性粒细胞( N)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5.65%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0.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对照组患者比较,研究组患者的 体温恢复时间、 WBC 和 N 恢复正常时间以及腹痛消失时间 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酪酸联合应用抗生素保守治疗急性阑尾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取得明显的临床疗效,具有进一步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酪酸梭菌 抗生素 急性阑尾炎 保守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真菌性阴道炎假丝酵母临床感染情况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对4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进行涂片镜检,阳性标本采用沙氏培养基进行真菌的分离,用ATBExpression全自动鉴定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真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48例阴道分泌物标本培养分离出假丝酵母5种共55株,其中以白假丝酵母为主,共42株,占76.36%,其次为光滑假丝酵母6株,占10.91%;假丝酵母属对伊曲康唑的耐药率较高为46.46%,对两性霉素B敏感性最好,耐药率为7.27%。结论真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真菌感染以白假丝酵母为主;真菌对常用的抗真菌药物除两性霉素B敏感性较高外,对其他几种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

  • 标签: 阴道炎 白假丝酵母菌 药物敏感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草螺的鉴定和药敏试验过程,提高临床医师和微生物检验工作者对罕见病原微生物关注和认知。方法采集1例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经透析导管留取的血培养阳性标本,涂片、染色、镜检,并对分离到单个菌落,分别进行质谱分析、生化鉴定和药敏试验;提取细菌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DNA并测序;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血培养瓶孵育20 h后阳性报警,涂片见革兰阴性杆菌。血琼脂上孵育16 h,见乳白色、凸起和无溶血菌落。VITEK2 Compact鉴定为洋葱伯克霍尔德,N335药敏卡检测药敏结果,发现该对氨曲南和多黏菌素耐药,其余抗生素均敏感。VITEK MS质谱仪临床数据库无法鉴定出种,VITEK MS科研数据库鉴定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该16S rDNA与草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Herbaspirillum aquaticum一致性均>99%。细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发现本例临床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Herbaspirillum huttiense subsp putei IAM 15032同源性为100%,证实本例分离株为Herbaspirillum huttiense。结论环境微生物演变成人类病原菌种类不断增多,草螺因其生化特性与其他菌种相似,极易被误鉴定,需引起检验工作者的重视。

  • 标签: 导管相关性感染 菌血症 草螺菌属 基因组 细菌 高通量核苷酸序列分析 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目前临床上常用抗菌药物在儿童应用中的一些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措施进行了论述,并对导致此类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措施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并进一步指出CHINET克雷伯细菌耐药性的抗菌药物综合管理措施与药物的特殊性和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密切相关,从而为CHINET克雷伯细菌耐药性的合理应用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 简介:以采自浙江省丽水地区的7个鹅膏菌株作为研究材料,在基于形态特征进行初步鉴定的基础上,对7种鹅膏的rDNAITS区段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特征比较分析。进一步对ITS序列进行核酸序列数据库GenBank同源性检索比对,将从GenBank检索获得的9个最相似物种的ITS序列连同7种鹅膏的ITS序列一起作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对f6、丹和f493个菌株的分子鉴定支持了基于形态特征的鉴定结果,对巧的分子鉴定不支持形态鉴定的结果.琚为鹅膏内某种,f66为鹅膏内某种,并与Amanitafulva,A,atrofusca,A.orientifulva3种鹅膏的亲缘关系较近,f7与另外6种鹅膏的亲缘关系相差甚远。研究结果提示基于分子水平上的ITS序列分析不能单方面作为大型真菌分类鉴定的可靠依据,可以作为基于传统形态学分类鉴定的辅助参考依据。

  • 标签: 鹅膏菌 rDNA 内转录间隔区(ITS) 序列分析 分类鉴定 大型真菌
  • 简介:报道了核菌纲炭垫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和1个中国新纪录变种。紫铜炭垫大孢变种Nemaniaaeneavar.macrospora(J.H.Mill.)Y.M.Ju&J.D.Rogers采自陕西省,其孢子带有不明显的牙缝,且子囊壳孔口颜色比子座表面黑;铅灰炭垫NemaniaplumbeaA.M.C.Tang,Jeewon&K.D.Hyde采自四川省,该菌子座浅灰色,孢子凸边上有短的牙缝。标本保存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文中对该2种形态进行了描述,并提供了子座照片和显微照片。

  • 标签: 炭角菌科 新记录种 中国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究在老年胃溃疡患者治疗实践中运用酪酸二联活散联合奥美拉唑四联治疗的适用性。方法:本研究所涵盖的对象是因胃溃疡来我院就诊的50例老年患者,病例选取时间段为2018年8月-2020年8月,以奇偶数法将所有病患完成参照组、实验组组别的划分,每一小组包含患者数量各计25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四联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运用酪酸二联活散治疗,比对两小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胃黏膜厚度。结果:统计数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参照组患者更高,治疗后胃黏膜厚度低于参照组患者,P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奥美拉唑四联治疗 老年胃溃疡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有无抗生素预处理条件下,丁酸对小鼠结肠炎的疗效和肠道群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葡聚糖硫酸钠(DSS)组、抗生素+DSS组、丁酸+DSS组、抗生素+丁酸+DSS组,每组6只。采用四联抗生素(氨苄西林1 g/L、新霉素1 g/L、甲硝唑1 g/L、万古霉素0.5 g/L)加正常饮用水循环预处理30 d后,用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同时给予丁酸+DSS组、抗生素+丁酸+DSS组小鼠1×106 CFU丁酸灌胃。通过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长度和组织学病理评分评估丁酸对结肠炎小鼠的作用,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通过粪便16S rRNA测序检测丁酸对小鼠肠道群的影响。统计学方法采用两样本t检验。结果空白对照组小鼠一般情况良好,DAI在0分上下波动;DSS组小鼠给予DSS饮用水4 d时出现体重下降、粪便不成形、肉眼血便等结肠炎表现;在DSS干预4 d时,丁酸+DSS组小鼠DAI低于DSS组[(0.000±0.000)分比(0.444±0.1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16 1);在DSS干预10和12 d时,抗生素+丁酸+DSS组小鼠DAI均低于抗生素+DSS组[(0.000±0.000)分比(1.111±0.222)分、(0.667±0.000)分比(1.889±0.22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00、5.500,P均<0.05)。丁酸+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DSS组[(2.50±1.73)分比(5.50±1.00)分],抗生素+丁酸+DSS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低于抗生素+DSS组[(1.25±0.96)分比(5.00±0.8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00、5.960,P均<0.05)。丁酸+DSS组IL-1β水平高于空白对照组[(4.464±0.075) ng/L比(3.907±0.080) ng/L],丁酸+DSS组和抗生素+丁酸+DSS组TNF-α、IL-6和IL-1β水平均低于DSS组[(2.402±0.383) ng/L、(1.845±0.345) ng/L比(6.958±1.084)ng/L,(1.752±0.146)ng/L、(1.307±0.048) ng/L比(3.537±0.608)ng/L,(4.464±0.075)ng/L、(4.066±0.190) ng/L比(7.477±0.339)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55、3.964、4.495、4.693、6.294、8.674、8.774,P均<0.05)。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丁酸干预小鼠肠道群中出现了大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抑炎或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其中丁酸+DSS组优势有小螺旋[线性判别式分析(LDA)评分=3.667 log10,P=0.004]和寡养单胞(LDA评分=2.778 log10,P=0.044),抗生素+丁酸+DSS组优势有消化球菌(LDA评分=2.685 log10,P=0.018)、丁酸单胞(LDA评分=2.712 log10,P=0.011)、嗜胆(LDA评分=3.204 log10,P=0.014)、肠道单胞(LDA评分=3.346 log10,P=0.010)、萨克候选(LDA评分=3.363 log10,P=0.029)、脱硫弧菌(LDA评分=3.402 log10,P=0.025)、颤杆菌(LDA评分=2.870 log10,P=0.019)和阿克曼氏(LDA评分=4.031 log10,P=0.005)。结论丁酸可有效改善小鼠结肠炎,调整小鼠肠道群结构,而抗生素预处理可强化其对肠道群的调节作用并增强丁酸的疗效。

  • 标签: 丁酸梭菌 抗生素预处理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联合应用酪酸二联活散与思密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科2016年3月-2017年6月接诊的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10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之分成甲、乙两组,每组50例。所有患儿都接受思密达治疗,甲组同时加用酪酸二联活散。观察两组用药后病情的改善情况,并对其总有效率作出比较。结果甲组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比乙组的74.0%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积极采取酪酸二联活散与思密达联合治疗方案,对婴幼儿肺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患儿进行对症治疗,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 婴幼儿 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骑行二十几公里去磨,最初是想去看一看作家阿来生活过的那片土地。他生于磨,成长在那段艰苦的历史背景下,他曾几次说过早先的苦难生活是成就他后来写出《尘埃落定》《空山》的重要缘由。因此,出于对陌生地域的好奇和对一位作家的敬仰,在四月某个燥热的星期六,我一人一车,开始了骑行。

  • 标签: 《尘埃落定》 苦难生活 《空山》 作家 阿来 曾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