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起动式支架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07年7月至2010年8月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固定方式不同分为起动式支架组和DHS组,支架组52例,DHS组4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结果起动式支架组有2例患者失访,50例患者术后获8~24月随访,平均11.2月;DHS组3例失访,43例患者术后获10~26月随访,平均14.2月,起动式支架组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感染、骨不连、钢板螺钉折断、股骨头螺钉切割、松动移位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与DHS比较,起动式支架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价格便宜等优点。

  • 标签: 转子间骨折 起动式支架 DHS 骨折固定 微创性
  • 简介:目的胫骨远端骨折为高能量骨折,其治疗极为棘手,尤其对于开放性胫骨远端的治疗尤为困难。我们采用混合环形固定支架治疗老年人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本组共11例,骨折类型为局限于胫骨下端干骺端骨折或累及踝关节但关节面平整者,均采用混合环形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如患者存在腓骨骨折,则采用常规手术方法1/3管型钢板固定腓骨,之后作环形混合固定支架进行固定。术后抬高患肢,鼓励做脚趾的活动和踝关节的活动。术后1个月随访复查,术后2两个月进行负重训练。结果11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开始负重时间为术后6周~12个月(平均3.9个月)。住院时间为14~60d(平均20.5d)。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4~10个月(平均7.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深部感染,没有骨外露。2例患者出现原伤口感染,经过换药治疗后感染控制,自行愈合。所有患者的踝关节主、被动活动均未受限。拆除外支架时间为术后8~14个月(平均10.5个月)。拆除外支架后没有病例出现再次骨折。结论环形混合固定支架治疗胫骨下端未移位开放性骨折的一种较为理想和可靠的方法。

  • 标签: 骨折 胫骨下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桡骨远端骨折是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其发生约占所有骨折的1/6。主要发生年龄在60-75岁阶段,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与高龄及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相关。腕关节是全身最重要、活动频率最高、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治疗,往往导致很多并发症,如畸形愈合、握力下降、骨萎缩、腕关节、掌指关节、指间关节僵直等并发症。治疗不当更易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患者 手术治疗 外固定支架 老年性 女性绝经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组合式固定支架在下肢创伤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 2017年 6月至 2018年 6月我院收治的 60例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 30例)和观察组( 30例),分别采用内固定和组合式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分别为 86.7%和 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组合式外固定支架 创伤骨折 下肢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交锁髓内钉与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5例于我院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入选实验组,另25例同期行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入选对照组,对比两组手术优良率与并发症情况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96.0%、8.0%,与对照组的64.0%、36.0%相比差显著,通过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收效明显优于固定支架治疗,且并发症少,患者预后良好,适合在医疗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交锁髓内钉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5)08-0041-02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月本院接诊的创伤性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甲组和乙组均45例。对甲组采用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进行治疗,对乙组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治疗。分析两组术后病情的恢复情况,比较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甲组的骨折愈合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和凝血功能恢复时间比乙组短,P<0.05。甲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比乙组的17.78%低,P<0.05。结论以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对创伤性骨折患者进行施治,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疗效 创伤性骨折 控制性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随机比较固定支架和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为40例,实验组患者为40例,对照组采用固定支架治疗,实验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5%,实验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胫腓骨骨折中,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带锁髓内钉 胫腓骨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臂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方法35例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均先采用手法整复或小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再用单臂固定支架固定。结果35例骨折均恢复良好,5例伤口感染,3例合并有针道感染。结论单臂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固定牢靠,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单臂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四肢长管骨折的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均采用骨固定支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对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折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预后。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 四肢长管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固定支架术,观察组行锁定加压钢板术。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等明显优于观察组(P<0.05);两组掌倾角、桡骨高度及优良率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效果基本一致,固定支架术手术时间,住院费用低,但并发症发生率高,临床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术式。

  • 标签: 桡骨远端C型骨折 外固定支架 锁定加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和分析Mini Ilizarov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9年6月至2019年11月,我们对31例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患者行Mini Ilizarov固定治疗。均为急诊手术。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步行手指功能锻炼,并记录骨折愈合时间及掌指关节、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TAM)。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3~6个月,平均4.5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其中3例(9.7%)出现针道感染,对症处理后好转;2例(6.4%)出现关节僵硬,1例(3.2%)出现4°旋转畸形愈合。按TAM标准评定手功能:优24例,良4例,可3例,优良率为90.32%。结论Mini Ilizarov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能有效提高骨折愈合率,促进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开放性粉碎性指骨骨折值得推荐的方法之一。

  • 标签: 指骨 骨折 Mini Ilizarov外固定支架 开放性粉碎性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患者85例行固定支架固定,骨缺损大者视情况分别一期或二期植骨。结果伤口一期愈合72例,2例发生伤口感染,经再次清创、皮瓣转移修复后愈合。9例发生钉道表浅感染,经伤口换药处置后逐渐好转。85例患者经16个月的随访,均达到骨折愈合。结论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创伤性、感染性骨缺损、骨不连是较好选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下肢骨折 外固定支架 骨缺损 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折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9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86例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骨固定支架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3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后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采用骨固定支架治疗方法治疗,并为患者配合系统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进行干预指导,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恢复的优良率,促进患者的预后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骨外固定 四肢长管状骨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护理影响与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之间在本院治疗的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采用随机法,抽取了11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进行康复实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联合骨固定支架治疗,对比护理后患者的疼痛评分(VAS)以及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QOL-100评分(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骨固定支架治疗运用到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康复治疗过程中,能有效帮助患者缓解腿部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 标签: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肢闭合穿钉辅助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治疗创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2021.4-2022.4本院收治的8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与对照组(切开复位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体温恢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外固定支架控制性手术 创伤性骨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中使用骨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间接受治疗的110位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5名,给予骨固定支架治疗)和对照组(55名,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使用骨固定支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问题,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病情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