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对34例有断端分离移位的肱骨干骨折患者,运用上肢支架固定伤肢肩展、肘屈曲各90度,前臂中立位,并于固定后一周内,每天对肱骨纵向持续挤压约半分钟。分离移位可得以矫正。提示运用上肢支架固定,能很好矫正肱骨干骨折分离移位。

  • 标签: 外展支架 肱骨干骨折 分离移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撬拨复位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自2009年6月-2011年12月,共27例(31足)跟骨骨折病人行撬拨复位固定支架固定治疗sanders分型I型7例(7足),II型16例(20足),III型4例(4足)其中合并足部软组织撕脱伤2例(2足)。对所有病例随访,随访时间10-18个月,平均13个月。结果术后其疗效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10足,良15足,可6足,优良率80.6%。讨论利用撬拨复位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不破坏骨折血运,对骨折愈合影响小等优点。

  • 标签: 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2012年5月采用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26例。结果26例术后随访6周~12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按Dienst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优1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2.3%。结论固定支架结合有限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尺桡骨骨折。结果简单有效、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 标签: 胫腓骨骨折 尺桡骨骨折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跖、趾骨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应用微型固定支架治疗13例跖、趾骨骨折。其中13例中,4例单纯第1跖骨骨折,2例第一跖骨合并第二跖骨骨折,2例第1跖骨骨折伴LISFRANC损伤,5例软组织损伤的GUSTILOII°~III°开放性多发性跖骨骨折。斜形骨折1例,粉碎性骨折1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骨折均顺利愈合,临床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足部功能按Maryland法评价优9例,良2例,可2例,优良率为84.6%。结论微型固定支架治疗跖、趾骨骨折的良好方式,特别适用于严重粉碎性骨折、开放性骨折。

  • 标签: 跖骨 趾骨 骨折 手足外科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胫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总结了12裂胫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资料,对于粉碎性骨折碎片微创下行钢针、螺钉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给予固定。结果12例患者均达到了临床愈合标准随访12月-18月,平均15月,疗效满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方法对132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采用闭合复位、固定支架固定治疗,麻醉清醒后即行掌指关节功能锻炼,4~6周后解除外固定支架,进行腕关节功能锻炼。经随访5个月~3年。按照Dinest腕关节功能评估标准,优106例,良18例,差8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93.94%。结论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较好恢复桡骨远端长度、掌倾角、尺偏角及关节面平整,手术操作方便,创伤小,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快,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治疗效果和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42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前臂固定支架实施治疗。结果全部患者随访8~24月,平均18.2个月。拆除外固定支架时间6~7周,平均为6.3周。在42例骨折患者中,35例为优,5例为良,2例为可,差0例,优良率达到95.2%。结论应用固定支架在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中效果理想,细致精心的护理能促进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桡骨粉碎性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动力型或静力型固定支架治疗老年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8例(52处)。结果4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0个月,平均18.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平均7.6周。在末次随访时,桡骨远端的影像学评估(根据Stewart改良的SarMiento评分)优37例,良8例;腕关节功能评分(据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优35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为93.8%。结论单侧固定支架跨腕关节固定治疗老年桡骨粉碎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骨折 治疗 外固定架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护理措施及体会。方法对50例固定支架治疗胫骨开放性骨折病人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疗效。结果50例患者中,正常愈合33例,4例钉眼处渗血,4例钉眼处感染,5例螺钉松动,4例骨折再移位。结论虽然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仍可能发生并发症,但只要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病人的预后能得到明显改善。

  • 标签: 骨折 胫骨骨折 护理 开放性 外固定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腕关节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9月~2012年9月,收治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48例,根据AO分型标准C2型28例,C3型20例。开放性骨折2例,合并桡腕关节脱位8例,合并尺骨骨折15例,应用支架+掌侧内固定24例;支架+背侧内固定14例,应用支架+掌背侧内固定10例。骨折端粉碎或远端骨质压缩者予植骨。其中男36例,女12例;年龄22~64岁。左侧14例,右侧34例。结果44例获随访,时间6~18个月,4例失访。用Jakim评定标准评价疗效,优34例,良10例,一般2例,差2例。钉道感染1例,无医源性神经管损伤、伤口感染、骨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超腕关节固定支架结合钢板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其具备疗效可靠,复位满意,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等优点。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钢板内固定 桡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非桥式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患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夹板固定组和固定支架组,每组各有15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对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单纯的夹板固定处理,而对外固定支架组中的患者进行非桥式固定支架治。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固定支架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0%,而夹板固定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6.67%,即相对于夹板固定组,固定支架组中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p<0.05。结论在对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采取非桥式固定支架治疗更为安全有效,并且能够有效的减少对患者的损伤,降低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非桥式外固定支架夹板固定桡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腕关节固定支架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评估。方法采用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45例,对其进行6~12个月随访,通过评分及主观满意度评估临床疗效。结果45例骨折均获得愈合,采用Gartland—Werley功能评分标准评估腕关节功能,术后3月优良率达88.8%,术后12月优良率达91.1%。结论固定架结合克氏针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粉碎骨折有复位良好、固定牢靠、腕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疗效确切。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骨折 骨质疏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X片以及CT提示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患者选择行有限内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的48例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所以患者骨折均愈合,无钉道感染、骨不连等发生,腕关节功能按照Dienst评分标准,优38例,良9例,可4例,优良率为91.7%。结论有限内克固定结合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有效方法。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有限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Orem自护模式在B型骨盆骨折行骨盆固定支架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将Orem自护模式贯穿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的全过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护理系统实施护理。结果22例患者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将Orem自理模式运用于B型骨盆骨折病人行骨盆固定支架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过程中,能明显减少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的并发症,使病人早日康复出院,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骨盆骨折 外固定支架术 Orem自护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支架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肱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来我院就诊的肱骨颈骨折患者40例,采用支架固定联合手法整复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随访,随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2个月。

  • 标签: 肱骨颈骨折 手法复位 支架外固定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的应用和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2010年3月,收治桡骨远端关节面骨折老年病人48例,采用背侧固定支架固定于功能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年龄59~72岁,平均年龄65.5岁。根据AO分型标准B1型7例,B2型12例,B3型9例,C1型10例,C2型6例,C3型4例。结果48例术后均获随访8~16个月,平均12.6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桡骨长度无丢失;掌倾角平均11.3°(5°~18°),尺偏角平均24.8°(20°~27°),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16例,良24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达83%。结论固定支架联合经皮克氏针是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提供稳定的固定,早期功能锻炼,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克氏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固定支架结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68例Gustilo骨折分型,ⅢA型骨折38例,ⅢB型骨折19例,ⅢC骨折11例。全部患者给予彻底清创,骨折复位后固定支架固定,采用VSD技术关闭创面后直接缝合、植皮或转移皮瓣等方法修复创面。总结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68例患者全部术后随访,所有患者经VSD治疗7~15后关闭创面。骨折愈合时间为3~14个月。结论固定支架结合VSD技术治疗Gustilo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能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早期闭合创面,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Gustilo Ⅲ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皮肤软组织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特点,采用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注意事项,提高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采用固定支架治疗的35例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注意事项。结果35例患者采用固定支架治疗后,骨折愈合时间5-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长短受年龄、骨折类型及程度影响。结论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操作简单,固位良好,术后定期复查并纠正支架位置,能有效保证骨愈合效果。

  • 标签: 外固定支架 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