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1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士在孕妇入院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让孕妇满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门诊大夫给孕妇开具入院证后电话通知病房,由预定的责任护士前往陪伴协助办理入院手续,整个过程中与孕妇保持交流,提供人性化护理。结果通过护士热情,真诚的服务,明显增强了孕妇安全感,自尊感,信任感,自信心和护患情感。结论入院过程中人性化护理增进了护患关系,孕妇及家属满意放心,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人文关怀 孕妇 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优化入院宣教,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得出结论设立护理服务主管优化入院宣教模式,是将现代礼仪融入护理行为中,更能体现人性化护理需求,为患者建立良好第一印象,为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奠定基础。

  • 标签: 护理服务主管 入院宣教 了解程度 满意度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急诊入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QTc间期,共入组153例急诊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入院以及治疗第四周/出院时检测心电图以及血电解质以反映急性治疗期的情况。基线时共11.1%的患者出现QTc间期延长,14.3%的患者QTc间期处于临界延长,在出院/第4周时,上述比例分别降至4.6%、5.2%,QTc间期延长比例的降低达到统计学意义。本研究结果表明有近1/4的患者QTc处于临界或延长,提示对该人群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的必要性。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QTc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入院体温对早产儿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早产儿,样本选取例数为200例,研究时间在2015年7月到2018年2月之间,将100例入院体温低于36.5℃早产儿作为研究组,将100例入院体温在36.5℃到37.5℃早产儿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早产儿预后效果。结果将两组早产儿肝肾功能作为其影响因素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组患儿肝肾功能各项指标均优异于对照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将两组早产儿并发症发生率作为其预后效果的对比依据,根据临床研究结果分析,对照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与研究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明,在早产儿入院体温低于36.5℃时,早产儿更容易出现肝肾功能损害,并且该部分患儿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注意其出生后的保暖问题。

  • 标签: 入院体温 早产儿预后 影响因素 分析
  • 简介:摘 要: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要求,要重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育教学过程应该融入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保证育人工作的顺利实施。课程思政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作用突出,在强调课程内容学习的同时增加了育人目标,目的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护理教学入院教育相当于护生职业理论的“第一课”,也是学生以后进入工作岗位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护理教学入院教育中引入课程思政育人思想与方法,不但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能够为护理工作岗位培养高素质人才。本文深入分析了课程思政在护理教学入院教育中的作用。

  • 标签: 课程思政 护理教学 入院教育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入院流浪精神患者的皮肤状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以期制定针对发生皮肤受损患者的全程治疗与护理。方法:选择流浪精神病患者196例,其中在入院时有皮肤受损者40例,无皮肤受损者156例,分析两组患者人口学资料、临床特点、不同精神疾病皮肤损伤发生率及精神症状,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皮肤损伤者的影响因素。结果:在不同精神疾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与躁狂发作的患者皮肤受损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在自知力障碍、易激惹等症状上,皮肤受损患者出现比例明显高于无皮肤受损患者;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躁狂发作和易激惹是影响精神病患者皮肤受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应加强精神分裂症、躁狂发作、自知力障碍、易激惹等流浪精神疾病患者皮肤情况防范意识,及时进行治疗与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皮肤损伤 流浪精神病人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对急性脑卒中病人进行院前急救时采用急救护理方法,在实际效果上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以本院在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接诊的30例急性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急救护理和基本急救护理方式。结果显示,观察组在接诊到院前急救时间和接诊到接受技术专业医治时间方面明显缩短。同时,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表明采用急救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急救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急救护理方法的应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入院前急救护理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脑出血入院初期抢救与治疗的临床路径优化。方法:本院于2023年7月实施了脑出血入院初期抢救与治疗路径优化;现分别从实施前半年和实施后分别选取30例患者,对比抢救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均显著更少;出院时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显著更低,ADL评分显著更高,P<0.05。结论:实施脑出血入院初期抢救与治疗的临床路径优化,能够有效提升抢救和治疗成功率,应积极予以推广。

  • 标签: 脑出血 入院初期 抢救与治疗 临床路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的病因。方法:对2016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32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出监护室)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由于各种病情变化再次转入CCU,重点分析患儿病因。结果:病因繁多,具体包括:气胸以及皮下气肿2例,心包积液1例,肺内病变加重25例,家长拍背引流增多,血色素下降然后实施开胸止血1例,二次手术1例,开展了膈肌折叠术,术后心率慢1例,实施永久起搏器置入,拔除困难1例,实施了CVC取出术,其中转入CCU行气管插管术20例患儿。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转入普通病房再入CCU的病因主要是术后残余血流动力学异常,较为复杂,临床应对术中患儿解剖畸形进行彻底纠正并做好相关措施,促使患儿随访机制完善、并发症减少、再入CCU几率下降。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转入普通病房 再入CCU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键接触点在儿科入院宣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5月儿科患儿4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6—7月儿科患儿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入院宣教模式,观察组应用关键接触点进行入院宣教及护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关键接触点对患儿进行入院宣教,了解患儿需要,抓住主要问题进行优先解决,可提高入院宣教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关键接触点 入院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伤科新入院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减轻患者痛苦,使患者尽早适应环境,更好地配合治疗。方法对266例骨伤科新入院患者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强调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多元手段使患者病痛得以减轻。出院前接受护理服务满意书面问卷调查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病人对护理满意度从实施人文关怀前的86.25%提高到人文关怀后的96.62%,不满意率也从2.92%降至0.37%。数据经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从人文关怀角度出发,患者很快适应角色,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人文关怀 新入院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老年肾内科患者的安全隐患护理,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分析我院肾内科例老年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采取相应护理对策,提高了护理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率。结论:为肾内科老年患者提供优良的就医环境,同时保障肾内科患者的护理安全,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肾内科护理 安全隐患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例大多发生在院外,相当一部分人因来不及抢救而在到达医院前发生死亡。入院后有效的健康宣教及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院前急救及入院后宣教应引起患者家属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入院后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对入院宣教内容需求与患者入院时病情的关系以及对疾病康复的影响,提出针对性的入院宣教方式。方法随机抽查2011年6月~2012年12月间,入院3天以上且神志清醒的病人203例,进行入院宣教、需求情况调查。结果入院时轻度不适患者128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需要护士介绍主管医护人员、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医疗报销、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而对介绍各种制度,多选择在当日治疗护理后(占83.6%)。入院时严重不适患者75例,100%选择刚入病房时作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94.1%选择刚入病房时介绍主管医护人员;而对病区环境、生活设施及各种制度的介绍则希望在第二天或病情稳定后介绍。结论应针对病人入院时的不同情况、区别不同的时间,采用灵活的入院宣教方式及内容,以使入院宣教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要求把疾病方面的简要指导,作为入院宣教内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使病人入院就能得到优质、高效、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促进病人的早日康复。

  • 标签: 入院宣教 需求
  • 简介:摘要对我院2010年度第一季度的护理病历中入院护理评估单随机抽样297份进行调查,发现护士在入院评估完成时间、入院评估资料完整性、阳性资料准确性、评估方法、规范性和质量控制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讨论结果通过培训护士、规范护理体检程序、加强环节质量监控和适当改进质量评价方法可以提高护理入院评估质量,促进整体护理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子化预约模式在入院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儿科患者248例,根据入院方式的不同,按传统方法入院的124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按电子预约模式入院的124例患儿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入院手续办理时间,同时比较其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入院手续办理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电子化预约模式入院流程,可缩短患儿入院手术办理时间,提高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入院流程 电子化预约模式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