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围绕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50例进行,从2019年1月-2022年1月研究期内纳入观察,入组后对患者进行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一组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组,n=25),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照组,n=25),对比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观察组中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躯体、角色、认知、情绪和社会功能)评分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非小细胞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可参考应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积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目的:本文将就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自体骨移植的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一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自体骨移植患者,对其进行手术护理,分析护理要素。结果:经过集中护理,患者身体机能恢复状态良好,各项生理指标恢复正常。结论:对下颌骨成釉细胞瘤切除自体骨移植的护理方法及实施效果进行分析,可以得知通过多样性的护理方法,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情况良好,有助于缩短患者手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具有极佳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手术护理 下颌骨成釉细胞瘤 自体骨骼移植 实施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非小细胞肺癌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21年6月-2022年5月中,选择78例患者,应用掷硬币法分为干预组与参照组,各39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给予干预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肺功能指标、护理满意度、自我护理能力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各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手术
  • 作者: 杨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05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5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妇科肿瘤一区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复发后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介入手术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其治疗及干预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且与入院时相比,出院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手术治疗 护理
  • 作者: 杨婷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3-06-07
  • 出处:《护理前沿》 2023年第5期
  • 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锦江院区妇科肿瘤一区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省成都市 61004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复发后治疗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复发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介入手术治疗,并配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分析其治疗及干预效果。结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且与入院时相比,出院前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升高,疼痛评分明显下降(p

  • 标签: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手术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总结一例偶发嗜铬细胞瘤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多学科合作,预见性落实各项护理措施;个体化镇痛镇静,减少刺激;密切观察病情,早期识别,有效控制;血流动力学监测,合理补液;精准管理血管活性药,观察用药效果。患者入ICU第三天,血流动力学稳定,转入普通科室,进一步治疗。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血流动力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含冰块降低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口腔黏膜炎的护理效果。方法:收录2021.7——2023.7期间于我院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就不同组别实施差异性护理,展开对比分析。组别命名为对照组、观察组,样本量组间纳入相当,对应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口含冰块开展护理干预。结果:统计两组口腔黏膜炎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统计值6.67%、10.00%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值26.67%、33.33%,P<0.05。评价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评价值96.67%高于对照组评价值76.67%,P<0.05。结论:在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黏膜炎预防工作中配合口含冰块开展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患者口腔黏膜炎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的价值显著。

  • 标签: 干细胞移植 口腔黏膜炎 预防 口含冰块护理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在其化疗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患儿为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并发症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2.86%,对照组20.00%,P<0.05;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85.71%,P<0.05。结论:对于化疗期的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患儿运用综合护理有助于降低并发症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儿童 护理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造血干细胞输注不良反应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针对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我国某三级甲等医院骨髓移植中心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389例血液病患者,本研究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与不良反应调查表,全面收集相关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涉及389例接受造血干细胞输注的患者,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11%(121/389)。在异体移植患者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04%(97/285);自体移植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08%(24/104)。不良反应事件中,心血管系统事件发生率最高,共计89次,占所有不良反应事件的52.3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性别、移植类型、干细胞来源、供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相合度,CD34细胞数、输注速率等因素影响造血干细胞输注不良反应的发生(均P<0.05)。结论 造血干细胞输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高,受到年龄、骨髓干细胞输注、供受体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不全相合以及干细胞输注速率等因素的影响。为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实施预防性干预措施。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不良反应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总结1例右下睑肿物切除术加游离硬腭、唇粘膜移植术加滑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人类对基因技术的了解,生物免疫细胞治疗的发展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生物免疫细胞疗法相继出现树突状细胞(DC)-CI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NK)等,在于刺激人类免疫系统,改善它的反应能力,以达到打击肿瘤细胞的目的。但由于NK与CIK免疫细胞配送中涉及较为复杂和耗时长,难免存在污染的生物危害风险。鉴于此,本文系统性地对NK与CIK免疫细胞在配送中存在的生物安全性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为生物免疫细胞研究与配送的实施提供参考。

  • 标签: NK CIK 免疫细胞配送 生物安全性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阶段,本院对78例病人实施全面探讨。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39例病人属于参照组,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39例病人属于调研组。通过比对护理实际配合度与满意度、SDS与SAS实际得分。结果:实施心理护理手段的调研组39例病人护理实际配合度与满意度,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39例病人高,而SDS与SAS实际得分,要比实施一般护理手段的参照组39例病人低。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模式应用在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实施心理护理手段能大幅度降低SDS与SAS实际得分,提高护理实际配合度和满意度,值得大面积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模式 骨髓造血 干细胞移植护理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03年美国死于肺癌的病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占80%。由于大多数患者诊断时已到晚期,其治疗主要是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近年来,由于新的化疗药物不断问世,晚期NSCLC患者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和1年生存率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吉西他滨(gemcitabine)是治疗晚期NSCLC的一种新的脱氧胞苷类抗代谢药物,它在体内磷酸化激活成为活性代谢产物,掺人脱氧核糖核酸(DNA)使DNA链断裂,从而发挥细胞毒作用。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吉西他滨 卡铂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对策。方法 :我院在 2019 年 1月至 2020年 3月共收治 80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他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 40人,对照组对其进行常规的医疗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针对性护理 。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率( 92.5% )高于对照组( 82.5%)( P<0.05)。 结论: 针对性护理对于 培美曲塞与顺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可以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培美曲塞 顺铂 非小细胞癌
  • 简介:内照射治疗是在影像引导下。将核素注射到肿瘤靶区。临床已应用于肝癌、食管癌、胃癌、前列腺癌、脑胶质瘤的治疗,并取得了明显的局部控制效果。晚期肿瘤患者内照射治疗取得好的疗效。离不开护士配合治疗及细致周到的护理。为揭示核素治疗的职业危害、消除护理人员的心理障碍,我们开展了局部注射内照射治疗过程中密切接触者的辐射剂量和造血干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研究护理和其他工作人员所受到的伤害,现报道如下。

  • 标签: ^32P内照射 造血干细胞 密切接触者 实验研 内照射治疗 晚期肿瘤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化疗前的护理重点。方法选取2017年的2月~2019年的2月在我院确诊并接受化疗的36例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患儿,给予本组患儿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加强认知与心理护理;加强病情观察;做好口腔、会阴、肛周及饮食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等。结果患儿经积极治疗和悉心护理,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均获得有效控制且顺利完成化疗;本组患儿在接受护理后的SDS、SAS评分要明显低于接受护理前,P<0.05。结论重视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呼吸道感染化疗前的护理工作,能提高感染症状控制效率,提高患儿治疗期间的舒适性,保障化疗顺利。

  • 标签: 小儿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呼吸道感染 化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在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22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加强不良反应预防及护理,评价护理结果。结果 患者满意10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5.45%。结论 EMA-CO方案治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期间,加强不良反应预防与护理,可获得较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EMA-CO方案 治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不良反应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整体护理干预在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的作用。 方法 对 2019年 1月 -12月我院收治的 56名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 统计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产生率、患者负性情绪的变化和预后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维甲酸综合征、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对照组( 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为 96.4%,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 66.7%( P <0.05) 。 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专业护理手段, 能够改善初治急性早 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降低患者化疗期间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 Acute Myeloid Leukemia)的一种,是其中的 M3型 [1]。 APL的特点是骨髓中早幼粒细胞异常增生,早期死亡率高。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诱导治疗对初治病人完全缓解( CR)率疗效显著提高 [2],但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感染,维甲酸综合征, 高白细胞血症等并发症 [3]。鉴于此,全面有效的护理在降低患者并发症方面意义重大 [4]。本院在 2019年纳入 56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引入整体护理干预 5],取得很好的干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来自于 2019年 1月至 12月在本院就诊的 5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 28例为 1-6月入院患者,观察组 28例为 7-12月入院患者。纳入标准:( 1)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 APL 的诊断标准 6] ;( 2)知晓自身病情并同意配合。排除标准:( 1)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者 ( 2)需要在化疗期间配合进行其他治疗者 ( 3)精神异常或无法沟通者( 4)中途退出或不配合本次研究者。 其中对照组男 10例,女 18例,年龄范围为 ,平均年龄 (33.8±4.32)岁;观察组男 12例,女 16例,年龄范围为 ,平均年龄 (31.6±3.03)岁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研究过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即每日给予患者基础护理,常规饮食搭配,在化疗期间按医嘱为患者进行常规用药,观察患者相关反应情况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观察组采用整理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主要内容包括基础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并发症护理、健康教育。详述如下: 基础护理 务实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室环境清洁、卫生,床单位整洁,对病房桌凳、地板、病床、器具等定期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以保持空气清新,严格控制病房探视人数,病者及家属都需要佩戴口罩,以防交叉感染,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住院期间的注意事项,防跌倒、坠床,安全防护及陪检相关知识等。 心理护理 患者在承受病痛及药物和化疗不良反应,死亡威胁,经济压力时,易出现焦虑、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体验。应及时给予情绪疏导,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及时告知疾病及化疗相关知识和注意事项,减少其对疾病的恐惧心理;教导患者放松技巧和调节心理压力的方法,减缓其焦虑情绪。 药物护理: 1.维甲酸综合征的护理 为较严重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粘膜干燥、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发作性低血压、胸腔心包积液、腹水等。可通过胸片、腹部 B超等检查明确,根据症状轻重及早减量或停用 ATRA,采取半卧位,高流量吸氧,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尿剂,效果较好。 2.PICC导管的护理:化疗药物对皮肤血管刺激性强,长期反复注射会引起静脉炎甚至局部坏死,而且 APL诱导治疗周期长,加强血管保护尤为重要,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可以有效防止药物外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避免每日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置入 PICC应严格无菌操作,因留置时间长,存在合并机械静脉炎、导管堵塞、脱出、血栓、导管相关感染等潜在风险,故置管后护理至关重要,如每天检查导管固定是否妥当,透明敷料每周更换 1次、如有渗血及时更换,每天观察输液情况,检查管道是否通畅,严格按照护理规程进行冲管、封管等。 并发症护理: 1.感染的防护: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白细胞明显降低导致患者抵抗力极低,注意预防感染,给予保护性隔离,病室每日开窗通风后予空气消毒机消毒 60min,用 1:200巴氏消毒液消毒地面、桌椅,保持室温 20-22℃,相对湿度 50%-60%,入住层流床。指导陪人戴口罩、手卫生。加强口腔、肛周、会阴部的护理,每天晨起、餐前、餐后,睡前用复方氯己定或饱和盐开水漱口,真菌感染时用制霉菌素片加碳酸氢钠溶液漱口,便后用温水清洗、 1:5000高 锰酸钾溶液坐浴 15min,女性病人应注意会阴部清洁,经期应增加清洗次数。必要时可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以缩短粒细胞缺乏期,如有感染,应监测体温,合理使用抗生素, T>38.5℃时抽血做细菌培养,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手卫生。 2.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当血小板低于 20*10 9 /L或者 DIC全套异常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静脉穿刺时缩短压脉带的使用时间,延长穿刺出按压时间,观察口腔、鼻腔、牙龈和消化道有无出血,嘱患者禁用手挖鼻孔、用软毛牙刷刷牙,勿用牙签剔牙,以防牙龈损伤,勿用手搔抓皮肤,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牙龈和鼻腔出血时可用 1:1000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压迫、填塞止血并局部冰敷。若患者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等症状视,提示颅内出血,积极配合抢救,立即将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静脉通路,予降低颅内压,必要时输血小板、新鲜血浆。观察记录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曈孔、尿量的变化,做好床边交班。 3.高白细胞血症的护理 在口服全反式维甲酸 + 亚砷酸治疗过程中,由于其诱导分化作用,外周血及骨髓中出现白细胞明显增多,易发生高白细胞血症,可表现为肺部浸润、阻塞症状,如呼吸困难、发绀。故每 1-2d查血常规 1次,当 WBC>10*10 9 /L时使用羟基脲或小剂量高三尖酯碱、阿糖胞苷等药物进行化疗,并口服别嘌醇及氧气吸入;鼓励患者多饮水,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及肢体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血管通塞。 系统化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实行一对一健康指导,使用 teach-back的宣教模式进行入院指导、疾病相关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检查指导、出院指导等,强化患者及陪人对此疾病的认识力,强化他们的遵医行为,将干预指导的具体内容以表格的形式绘制出来,另外,还制订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制订卡分发给每位患者,更体现护理工作的人性化。 1.2.2 观察指标 ( 1)统计两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例数,包括感染数、出血数、维甲酸综合征数、高白细胞血症数,总并发症发生率 =感染数 +出血数 +维甲酸综合征数 +高白细胞血症数 / 总例数。( 2)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评估, SAS分为 20个条目,按其得分总分分为轻度焦虑 (50-59分 ),中度焦虑 (60-69分 ),重度焦虑 (>70分 )。 SDS共计 20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 分,总分最高为 80分 。( 3)满意度调查表包含几个维度:医院环境及卫生情况、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及时响应患者需求、与患者互动情况、指导的全面性。在患者出院时由患者进行评定,分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率 =(非常满意例数 +比较满意例数) / 总例数。 1.2.3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 SPSS20.0软件进行检测分析,以 (n,%)标识统计资料,同时 采取 表示 ,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取 t检验,以 P< 0.05或 P< 0.001代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2.1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比较 两组患者中观察组的并发症出血、感染、维甲酸综合征、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对照组( P <0.05)。见表 2。 表 2两组患者并发症产生率比较( n=28例 %) 组别 n 感染 出血 维甲酸综合症 高白细胞血症 对照组 28 15( 53.6) 10( 35.7) 6( 21.4) 4( 14.3) 观察组 28 8( 28.6) 5( 17.9) 3( 10.7) 2( 7.1) χ2 6.873 5.221 2.112 3.543 P值 0.001 0.003 0.007 0.005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 对比分析 干预前两组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表 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对比分析( n=28, ) 组别 (n) SAS SDS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对照组 53.43±5.21 45.72±3.24 5.32 0.001 51.29±3.34 45.32±2.63 4.44 0.003 观察组 56.24±4.22 41.07±3.24 15.42 0.001 50.87±5.25 39.02±3.29 6.07 0.003 t 3.05 10.91 2.76 12.28 p >0.05 <0.05 >0.05 <0.05 2.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患者对观察组的满意度 96.4%,高于常规对照组 66.7%( P <0.05)。见表 3。 表 3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比较( n=28例 %) 组别 十分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满意率 对照组 10( 35.7) 9( 33.3) 9( 33.3) 19( 66.7) 观察组 18( 60.7) 9( 28.6) 1( 3.7) 27( 96.4) χ2 5.234 P值 0.02 3 讨论 全反式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的使用,已大大提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患者生存率,但 APL的早期死亡率仍然很高,原因在于大出血和感染率高,因此针对性的护理非常重要 [7]。在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护理干预 [8],经过干预后,观察组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维甲酸综合症、高白细胞血症的发生率 [9]要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其原因在于相比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了全面的并发症预防措施,从各个维度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均有下降( P<0.05),观察组焦虑得分和抑郁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原因在于整体护理干预中的心理干预对于患者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给予了针对性的引导措施,有效的降低了负性情绪,效果要高于常规护理。患者的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的满意度 96.4%高于常规对照组 66.7%( P<0.05),提示整体护理干预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整理护理干预通过完善的护理措施和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并发症处理,规范的操作技术,有效的让患者感受到护理的精心,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了患者负性情绪,提升患者满意度。 综上,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的并发症,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提升护理的舒适性,并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 ,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 . 中国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诊疗指南( 2018年版)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 2018, 39(3):179-183. [2] 刘元昉 , 沈志祥 , 陈晓 , 等 . 全反式维甲酸联合三氧化二砷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近期疗效观察 [J]. 中华血液学杂志 , 2003(1):25-27. [3] 李军民 , 任雨虹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出血并发症的机制及治疗进展 [J]. 临床血液学杂志 , 2018(2):190-193. [4] 杨莉 , 游权 , 张颖 .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常见并发症的护理现状 [J]. 天津护理 , 2017, 23(1):91-92. [5] 乔艳萍 , 孙江涛 . 探讨整体护理对白血病患者化疗心理及依从性的影响 [J]. 国际护理学杂志 , 2019, 38(14):2232-2235. [6]张之南 ,沈悌主编 .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M ].第 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106. [7]林群 , 林丽娥 . 整体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期间的临床效果 [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5(1):122-125. [8]张玉 . 整体护理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的应用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8, 19(36):286-287. [9]孔一帆 , 陈玉瑙 , 潘峰 .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J]. 四川解剖学杂志 , 2019(2):116-117.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路径在学龄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制订健康教育路径,进行人员培训,调查健康教育需求,并根据健康教育路径表实施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焦虑水平降低,健康教育达标率提高(P〈0.01)。结论健康教育路径可降低患儿的焦虑水平,提高患儿的健康教育达标率,保证临床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白血病 学龄期 护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