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18年4月-2019年4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58例,随机分成2组一组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为观察组(29例);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为对照组(29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及护理满意率。结果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两组的手术压力性损伤首发时间比较观察组明显更晚(P<0.05)。两组的护理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压力性损伤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来我院的56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节点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实施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情况,降低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和预后效果分析。方法在我院神经外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间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骨瓣开颅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5天后的颅内压情况和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五天后的颅内压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五天后的颅内压指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量表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预后量表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取得非常明显的效果。患者的颅内压指标和预后量表评分量表评分均得到显著降低,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促进患者的脑部恢复,临床推广价值较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来我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肾损伤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法与普通血液透析法进行治疗。对比不同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血清尿素氮等水平,以及尿量恢复、器官支持及住院等时间相比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4.8%与7.1%,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应用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法对老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将其肾功能有效改善,疗效相比于普通血液透析更为显著。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性肾损伤 连续性血液透析滤过 普通血液透析 置换液 剂量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的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组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手术治疗组进行小脑幕切迹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联合手术治疗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ADL评分值、术后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方面相较手术治疗组更好,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措施效果理想,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状态,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中2018年3月至2018年10月间收治的眼表面损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在获得患者同意后挑选其中92例患者纳入实验,采用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命名为实验组(抽到白色球的患者)和对照组(抽到绿色球的患者),每组均包含46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实施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眼表面损伤患者,应用贝复舒滴眼液与眼用凝胶联合治疗方案疗效显著,和单独使用左氧氟沙星眼用凝胶相比治疗效果更优,同时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贝复舒滴眼液 眼用凝胶 眼表面损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17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的17例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研究的开始时间为2017年5月,结束时间为2018年4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关节镜下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治疗效果以及疼痛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疼痛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患者采用关节镜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疼痛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 疼痛度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集 2017年 1月 -2018年 12月的 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组,手术治疗组用大骨瓣开颅手术,联合手术治疗组进行小脑幕切迹切开术联合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联合手术治疗组术后 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分值;并发症。结果:联合手术治疗组重型颅脑损伤治疗效果、生活自理能力 ADL评分值、术后 15天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住院的平均时间、并发症方面相较手术治疗组更好, P< 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大骨瓣开颅联合小脑幕切迹切开术治疗措施效果理想,可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神志状态,并缩短住院的时间,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大骨瓣开颅 小脑幕切迹切开术 重型颅脑损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3月——2019年2月收治的58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侧大骨瓣减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8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59%,观察组患者术后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后有差异,P<0.05。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采用双侧开颅去骨瓣减压术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其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双侧开颅 去骨瓣减压术 重型颅脑损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收治的共70例神经科患者随即等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参照组为接受常规护理的神经科器械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共35例,研究组为接受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的神经科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共35例,对比两组患者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发生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者实行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对护理方面的满意度。

  • 标签: 神经科 器械 压力性损伤 预防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颅脑损伤急诊手术后非手术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月份到2019年1月份收治的颅脑损伤急诊手术的患者146例做为研究对象,将14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患者的性别、年龄、GCS评分、颅脑损伤类型等整理总结、分析。结果轻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4.17%,中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10%,重度型损伤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比率为32.35%,三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脑挫裂伤、颅骨骨折伤是否发生与迟发性颅内血肿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颅内损伤手术后引发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应引起临床的足够认识,其致死率、二次手术率较高,应多方面充分准备,降低其发生率。

  • 标签: 急性颅内损伤 迟发性颅内血肿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将探讨镇静药右美托咪啶临床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8例神经外科颅脑损伤后躁动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镇静治疗,观察组采用临床路径镇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效果,结果临床路径镇静组患者镇静时间为(3.13±1.33)d,相对比较短于一般镇静组的(3.56±1.29)d,病人在颅脑损伤的时候在理想镇静状态对比下高(64%对46%),有时候在镇静不足和过度镇静比例相对低(36%对54%),所以差异都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这样在这些数据中可说明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啶在临床路径的护理模式下,可以相对提升约束护理功效,减少不理想事件的发生概率,所以会给护理增加好评。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临床路径 护理 颅脑损伤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计64例,随机单采用尿糖检验方案对照组(n=32)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实验组(n=32),对比检验价值。结果实验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早期肾损伤患者采用尿糖与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验方案可明显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助于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早期肾损伤 尿糖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间歇性导尿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临床康复护理效果,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n=70),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35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接受临床康复护理+留置导尿管、临床康复护理+间歇性导尿。对比对照组与试验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效果、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泌尿感染、肾积水等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康复护理+间歇性导尿的应用可以提高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效果与安全性,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间歇性导尿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痨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抗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43例展开研究,时间跨度为2017年3月-2019年2月,按治疗模式不同分为对照(常规)和观察组(联合治疗),对比疗效、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95.2%,对照组72.7%,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明显较对照组好,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对抗痨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实施联合复方甘草酸苷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效较佳,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 抗痨药物性肝损伤 复方甘草酸苷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微信进行延续性护理促进膝关节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在2017年6月19日至2018年6月19日期间选择12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为试验对象,运用奇偶数分组方式,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护理干预,各60例。结果观察组功能锻炼依从性(100.00%)、服药依从性(98.33%)、出院后1个月HSS评分(81.89±5.98)分、出院后3个月HSS评分(94.95±2.17)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损伤患者实施微信式延续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促使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微信 延续性护理 膝关节损伤 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损伤控制复苏在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我院治疗的多发骨折合并出血性休克患者病例中,选取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取损伤控制复苏(DCR组)和传统正压补液(对照组)分别为30例。对入院后24小时内晶体和胶体的入量、乳酸清除时间以及凝血功能等进行对比和分析,进而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输液量的对比方面,两组患者在入院后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指标,其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治疗多发骨折并出血性休克患者中,损伤控制复苏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对于纠正代谢异常和凝血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帮助,确保体温迅速恢复正常,将死亡率降至最低。

  • 标签: 损伤控制复苏 出血性休克 正压补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选择系统化护理的效果分析临床可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19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实验时段,对该时段内数据库进行调查分析,纳入其中9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的个体资料作为实验样本,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后,开展研究,单组样本量设置为48。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系统化护理进行配合,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在本次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治疗总有效率,可达97.92%,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的72.92%来说明显更高,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患者进行护理时,运用系统化护理方案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来说有积极意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护理方案,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化护理 蛛网膜下腔出血早期脑损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к阿片受体激动剂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临床麻醉合理选择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缺血/再灌注大鼠肺脏组织中к阿片受体表达的变化观察在但肺通气继发的肺缺血/再灌注的不用时间点大鼠肺组织中к阿片受体在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和变化情况。结果单肺通气继发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引起肺脏κ-阿片受体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明显上调,且这种上调呈时间依赖性,但超过一定的时间范围后κ-阿片受体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有回降趋势,提示κ-阿片受体的激活可能是单肺通气继发的肺缺血再灌注损伤自我保护的机制之一。结论阿片受体激动剂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Gi/o蛋白,PKC,NO系统在阿片受体激动剂对缺血再灌损伤肺的保护作用中意义。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