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的听力损伤情况。方法选择某化工企业接触噪声作业的工人150名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岗前受检工人99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的听力,并且对比分析两组测试结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工龄组的高频和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化工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具有较高的听力损伤发生率,并且接触噪声的工龄与工人高频和语频听力损伤呈正比关系。

  • 标签: 听力损伤 噪声 化工企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Lisfranc损伤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5年3月到2016年9月我科共有10例Lisfanc损伤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的平均年龄50.5岁,损伤按照Myerson分型,A型7例,B型2例,C型1例。采用1-2个足背纵行直切口入路进行内固定治疗。内固定材料包括克氏针和螺钉及钢板。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0周-14周,平均12.1周。术后均随访6-12个月,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度创伤性关节炎发生,没有骨折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的发生。末次随访采用AOFAS评分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达到90%。结论对Lisfanc损伤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预后和临床疗效。

  • 标签: Lisfanc损伤 切开复位 内固定 AOF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体温( 4.6±0.6) h恢复、乳酸( 11.9±0.1) h清除、 APTT( 4.9±0.2) h恢复、 PT( 3.8±0.3) h恢复、死亡率 0、并发症发生率 4.2%、满意度 95.8%。对照组体温( 10.8±1.0) h恢复、乳酸( 25.8±0.6) h清除、 APTT( 20.7±1.4) h恢复、 PT( 24.1±1.5) h恢复、死亡率 20.8%、并发症发生率 25%、满意度 6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可有效促使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症状缓解,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损伤控制 护理配合 急诊外科 腹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在急诊外科腹部损伤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常规术式治疗,并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损伤控制手术治疗,并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体温(4.6±0.6)h恢复、乳酸(11.9±0.1)h清除、APTT(4.9±0.2)h恢复、PT(3.8±0.3)h恢复、死亡率0、并发症发生率4.2%、满意度95.8%。对照组体温(10.8±1.0)h恢复、乳酸(25.8±0.6)h清除、APTT(20.7±1.4)h恢复、PT(24.1±1.5)h恢复、死亡率20.8%、并发症发生率25%、满意度62.5%。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损伤控制及护理配合,可有效促使急诊外科腹部损伤患者症状缓解,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 标签: 损伤控制 护理配合 急诊外科 腹部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及高危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2月~2019年4月于我院NICU就诊的1360例高危新生儿(出生48~72h),均接受瞬态声诱发耳声发射(TEOAE)联合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听力筛查,并对其筛查结果与高危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360例高危新生儿听力联合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7.5%(102/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2.96%(34/1149),其中TEOAE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20.44%(278/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6.53%(75/1149),AABR筛查初筛未通过率为18.75%(255/1360)、复筛未通过率为5.57%(64/1149)。新生儿听力损伤高危因素依次是听力障碍家族史、母孕期用耳毒性药物、2种以上高危因素、NICU住院≥5d、重度窒息、宫内感染、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体重1500g以下。结论TEOAE与AABR联合筛查危新生儿听力障碍,可有效减少漏诊与误诊,有利于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筛查结果 高危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超声对肝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肝脾损伤患者 5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所有患者均进行超声检查,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 CT诊断进行比较。结果:根据超声图,包膜下破裂型 7例;中央性破裂型 10例;包膜破裂型 33例;超声诊断肝脾损伤的准确率为 92.86%;超声结果中,包膜破裂型与包膜下血肿型、中央性破裂型的构成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肝脾损伤进行诊断时,超声检查的操作简单方便,而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脾损伤 诊断
  • 简介:摘要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急症,发生率为30%~50%[1],其特点是病情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我院2006年1月~2009年6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12例,经及时诊治及精心护理,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腰痛患者予以超声中频治疗仪的超声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82例腰痛患者。对照组41例,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28-69岁,平均(56.66±3.22)岁,观察组41例,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25-75岁,平均(59.21±3.31)岁。观察组患者采取超声中频治疗仪的超声功能导入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治疗。比较治疗后VAS评分、BOM评分以及临床症状分值。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患者VAS评分与BOM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直腿抬高试验、腰部压痛程度以及站立弯腰试验等症状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药物导入的效果比单独使用双氯芬酸钠气雾剂效果更好,促进增加药物的疗效,便于吸收,治疗时间内效果明显。

  • 标签: 腰痛 超声治疗仪 药物导入 双氯芬酸钠气雾剂 症状分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温水浸束缚应激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1日、2日、3日、4日、5日组。采用低温水浸束缚应激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LDH、AST、ALT水平,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束缚应激小鼠LDH、AST、ALT水平显著变化(P<0.05)且心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结论束缚应激可诱导小鼠心肌组织发生损伤,其作用与应激时长相关。

  • 标签: 水浸束缚 应激 心肌损伤
  • 简介:摘要结合游泳项目动作结构特点、解剖、生物力学特性及现有研究成果,对专业运动员的损伤情况进行综述,分析游泳项目中常见运动损伤及其机理,归纳受伤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同时对游泳创伤方面的文章特点做简要论述。以期为教练员、运动员改进训练方法,预防和减少运动损伤,提高训练水平、损伤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游泳 运动损伤 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 :跑步受伤是非常常见的。近来参加跑步运动人群已经发生变化,因为大多数跑步选手都比较年长,而受伤比包括在运动员在内其他人群中更常见的。特别是近期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跟腱、小腿损伤,髂胫束带损伤,半月板损伤和肌腱和股四头肌肌肉损伤比较早期流行病学研究中总体损伤率高。

  • 标签: 跑步 流行病学 康复 髂胫束综合征 髌骨关节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低温水浸束缚应激对小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造模 1 日、 2 日、 3 日、 4 日、 5 日组。采用低温水浸束缚应激模型。实验结束后检测血清 LDH 、 AST 、 ALT 水平,并进行心肌组织病理学分析。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束缚应激小鼠 LDH 、 AST 、 ALT 水平显著变化( P < 0.05 )且心肌组织发生病理变化。结论 束缚应激可诱导小鼠心肌组织发生损伤,其作用与应激时长相关。

  • 标签: 水浸束缚 应激 心肌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麻醉后的并发症及其治疗方法。方法为探究临床麻醉后神经损伤及现代治疗笔者选取了我院1002例临床麻醉进行实验研究,总结分析临床麻醉过程中容易发生的神经损伤类型,并针对神经损伤类型来探讨造成神经损伤的因素和麻醉过程中预防神经损伤的相关方法。结果经过研究发现当前在临床麻醉中名患者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并发症,但是麻醉中能够并发症的发病率很低,但是一旦出现麻醉后并发症很多都难以逆转,只能采取一定的措施来缓解病人的疼痛。结论临床麻醉后神经损伤发病率低且损伤后变化存在未知,对此还需要加强研究和探讨。

  • 标签: 临床麻醉 神经损伤 现代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