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129例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分析。结果129例冠心病患者中检出有心肌缺血者108例,检出率为83.72%,其中有症状心肌缺血28.70%(31/129),无症状心肌缺血71.30%(77/129);缺血性ST段改变共计838阵,有症状者18.97%(159/838),无症状者81.03%(679/838);有症状者ST段下移幅度为(0.18±0.04)mV,无症状者ST段下移幅度为(0.20±0.10)mV,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是冠心病的常见表现形式,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无症状心肌缺血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0例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述有胸闷、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老年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和分析。结果老年人室上性、室性早搏发生率分别为17.5%及36.7%,9.2%的老年人存在短阵房速,右束支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分别为1.7%和4.2%,心肌缺血者占26.7%。结论老年人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能够准确诊断和发现心血管疾病,对老年患者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动态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室假腱索的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情况。方法对参加高考体检的20842例高考学生进行心脏检查,对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进行心电图检查,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对左室假腱索与心电图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对20842例进行心脏检查,有心脏听诊异常者328例,其中男生157例,女生171例,检出率为1.57%;对其中217例心脏听诊异常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检查结果为大致正常123例,心电图异常94例。再对94例心电图异常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检出左室假腱索45例,占心电图异常的47.87%,年龄在17-19岁,先天性心脏病33例,占心电图异常的35.11%。结论左室假腱索有47.87%的考生心电图异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1/2的考生有瓣膜反流。

  • 标签: 左室假腱索 心电图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室性早搏的心电图特征,分析心电图对流出道室早的定位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4例流出道室早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指数、R波振幅指数等指标。结果心电图诊断出左室流出道18例,右室流出道16例。左室流出道组患者的V2导联QRS波时限、V2导联R波时限及R波振幅指数均高于右室流出道组患者,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心电图对定位流出道室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左室流出道的定位效果更好。

  • 标签: 室性早搏 心电图特征 流出道室早 定位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SS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79例SSS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来我院接受体检的79例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两组人群均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阜南县。结果SSS患者组的平均最高心率、最低心率及24h的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健康人群,SSS患者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以及窦房阻滞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于诊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具有较高的价值,可提高诊断正确率,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动态心电图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ECG)定位与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病变冠状动脉的相关性,评估心电图在哈萨克族人群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1例哈萨克族接受冠脉造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进行分析,并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及前间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9例,前降支病变22例,符合率89.7%;下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例,右冠状动脉病变6例,符合率75%。结论哈萨克族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定位符合率比较高,这种“古老”的诊断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梗死相关动脉诊断是有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 标签: 哈萨克族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造影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在医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诊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中抽取44例作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予以检测,对比2中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以及小儿病毒性心肌心电图改变类型的检出率。结果①动态心电图的阳性检出率是93.2%,远高于常规心电图的81.8%(P<0.05);②动态心电图检测时的室性早搏、房性早搏、ST段改变、T波改变、Q-T时间延长、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II度房室传导阻滞、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均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显著,其阳性检出率较高,且心电图变化明显,为本病的确诊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R波递增不良诊断前壁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至2016年我院收治给予治疗的器质性病变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的非器质性病变胸导R波递增不良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结果按照Zema标准、Warmer标准、Depace标准以及患者的Marquett标准4种标准对两组患者进行前壁心肌梗死的检测,过程中的前壁心肌梗死几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波递增不良对于前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一定的效果,但局限性较高,在临床诊断中需配合其他手段进行诊断,效果会更好诊断率也会相应增大。

  • 标签: 心电图 R波递增不良 前壁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入院接受诊治的44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n=22),给予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对照组(n=22),给予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心律失常情况以及心肌缺血阳性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收缩成对、二三联律、房室传导阻滞等方面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诊断出心肌缺血阳性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68.18%(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于冠心病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对其心律失常以及心肌缺血进行鉴别与诊断,其诊断价值高,具有显著应用效果。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常规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心脏B超和心电图的应用价值。方法取2013年4月-2014年6月入我院治疗的80例患者,均已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将其分为两组,并对之开展心脏B超、心电图检查,记录和对比两组检测情况。结果心脏B超组中,有9例病人被检测出左室肥厚,检出率为22.5%;心电图组中,有6例病人被检测出左室肥厚,检出率约为15.0%。与心电图检测相比,心脏B超的检出率相对较高,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诊断中,心脏B超的敏感性、特异性要比心电图更高,临床诊断结果更为显著。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脏B超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检查在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98例冠心病心患者,均采取24h动态心电图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98例患者中,动态心电图检查提示存在缺血性ST段改变的患者82例占83.67%,无症状患者与有症状患者的发生率、ST段下移幅度、阵次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症状患者心肌缺血均多发于0500-1100时间段。结论通过DCG能显著提高临床检出率,对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心电图检查 冠心病 心肌缺血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导联心电图异常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十二导联心电图T波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8年6月于本院住院急性脑出血患者,在入院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并在12小时内行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观察急性脑出血部位与十二导联心电图的关系以及急性脑出血患者GCS评分与T波的关系。结果入选85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病变在基底节、脑叶及丘脑的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明显异常于小脑出血患者。急性脑出血GCS评分3~8分患者十二导联心电图T波改变最为显著。结论急性脑出血部位、GCS评分与十二导联心电图异常变化存在明显相关,能适时反映脑组织受损程度,十二导联心电图变化在评价急性脑出血位置、病情轻重及指导治疗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出血 GCS评分 十二导联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新型静脉内心电图(NVECG)与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尖端定位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在宁波市第六医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于DSA联合NVECG引导下进行PICC尖端定位,记录7个标志点的导管插入深度以及NVECG情况,并与常规体表心电图进行对照。结果O点P波呈正向,A点、B点、C1点、C2点、C3点、D点的P波主波方向均为负向,而E点为正向。结论NVECG法引导PICC置管时出现宽大负向P波以及Q波,且呈W波形,将标志着导管尖端已抵达患者体内上腔静脉下段,为PICC导管尖端相对理想的位置。

  • 标签: 新型静脉内心电图 DSA PICC NVECG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和探讨在冠心病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下,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是否有效。方法在这一次研究中,采样的样本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为了体现数据的合理性,将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使用的普通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而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接着,记录这两组诊断的成果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全面诊断、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从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两组对比效果数据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律失常 冠心病患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需要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是否会对心电图OTc产生影响。方法收集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所有患者均需要长期服用单一的抗精神病药物,回顾性分析和总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2008年和2014年患者的心电图OTc值。结果58例患者在2008年和2014年的心电图OTc值差异不明显,以P>0.05表示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患者的心电图OTc值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长期服用 心电图OTc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例高钾血症致心脏骤停、心肺复苏前后心电图演变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5月收治的1例高钾血症致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心肺复苏前后心电图演变规律。结果该名高钾血症致心脏骤停患者心肺复苏前心电图类型为室颤为主,心肺复苏后首先恢复为交界性心律,QRS波群振幅低小,复苏后24h转为窦性心律;停搏前QRS波、PR间期、QT间期数值均>复苏后24h>自主循环恢复即刻,各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心肺复苏前后心电图演变动态可准确揭示患者心肺复苏效果并为窦性心律的恢复以及治疗工作开展提供准确指导。

  • 标签: 高钾血症 心脏骤停 心肺复苏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诊断冠心病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3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的93例患者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93例患者进行冠状造影后发现阳性患者有68例,阴性患者有25例。心电图诊断的敏感度显著高于心脏彩超,但是特异度低于心脏彩超,有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两种诊断方式无异常率以及诊断符合率之间无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电图和心脏彩超诊断可知前者的敏感度较高,后者特异度较高,临床上可将两者联合对患者进行诊断。

  • 标签: 心电图 心脏彩超 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令胶囊治疗老年人心律失常对心电图的改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10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应用常规剂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百令胶囊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心电图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P波、QRS波、QT间期回归正常变化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胃肠道反应、皮疹、ALT升高、腹泻总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较单独使用抗心律失常治疗能够更好的治疗心律失常疾病,且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小,因此临床使用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心律失常疾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百令胶囊 心律失常 心电图改善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待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给予B超、心电图诊断,观察其诊断效果。结果联合组的左室肥厚、左室扩张确诊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保证了确诊率,值得推广。

  • 标签: B超 心电图 血压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