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律失常的临床调查

周晓玲车菲菲王冰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泸州646000)

【摘要】目的:探索和探讨在冠心病人心律失常的临床情况下,关于动态心电图的诊断结果是否有效。方法:在这一次研究中,采样的样本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为了体现数据的合理性,将对照组采用一般医院使用的普通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而观察组则采用动态心电图仪表进行诊断。接着,记录这两组诊断的成果数据,并进行适当的对照分析。结果:动态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加全面诊断、评估患者的心律失常,从而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治疗起到了很好地指导作用。结论:动态心电图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大力推广和应用。(两组对比效果数据拥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患者;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2-0226-01

冠心病是一种很特殊的心脏疾病,冠状动脉的管腔严重狭窄、阻塞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引发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往往又会加重心脏的缺血,从而产生一系列相关症状。此时如果有一种手段可以尽早的确诊这一类疾病,早期干预,会对病人的生命安全保障有着极大的提高,对于临床的参考、指导意义也会有新的提升。所以,为了探索探讨动态心电图与普通心电图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本院特地选取了2014年度到2016年度这个阶段在本院就诊的924位病人案例进行分析并尝试实践和研究。

1.数据和实验方法

1.1样本资料采集

采样的样本主要来自于2014年至2016年阶段,由本医院接受治疗的924例病人的详细资料,本院将这924例样本分开为462个对照组与462个观察组作为实验记录材料。首先所有病人皆确诊为临床病患者。

观察组的462例病人中男性有304人,女性约有158人,病人的年龄段分布于41岁到71岁,均龄44.65岁左右。

对照组的462例病人中男性约有301人,女性有161人,年龄段分布于45岁到73岁,均龄在45.77左右。

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的年龄和区间分布基本没有差异,可以作为一个定量参考。(统计学P>0.05)

1.2实验方法设计

实验方法设计如下:对照组成员在诊断时采用普通心电图诊断,检查前5天的数据,然后暂停服药计划,再使用普通心电图诊断检查,走纸速度定为25mm/S,增益采用10mm/mV。观察组则相反,同样检查前5天的数据状况但是在5天后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采样观察,采用24小时动态系统。动态心电图的导联数据参考V1,V5,结果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让对照组合与观察组同时进行对比,从而最终的检查结果。

1.3数据在统计学上的分析方法

对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一律使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同时配合人工对数据统计整理,并检验数据资料是否偏差,最后在科学的区间内得到相对正确的结果。在统计学的意义上,如果最后得出P<0.05,则数据是有效的,否则判定无效,实验结果作废。

2.结果

数据P值是结果最大的保障,如果最后发现某一项目的数据P>0.05,则结果无效。在本次数据统计中,采样这么几组项目进行分析:首先在室上性早搏项目中,观察组约有372人,对照组约有282人,χ2为6.68,P<0.05,结果成立;在室性早搏二联律与三联律中观察组的人数为284人,而对照组拥有210人,χ2值达到了6.76,P<0.05,数据成立;在短阵室上速项目中,观察组有186人,对照组有91人,χ2值达到7.74,同时P<0.05,统计学意义上结果成立;在房性早搏成对项目中,观察组达到224人,对照组是110人,χ2值达到9.6,P<0.05;在最后一个项目房室传导阻滞中,观察组拥有152人,对照组只有97人,χ2值达到6.38,P<0.05,数据成立。综上所述,观察组的相关数据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即动态心电图应用优于普通心电图,同时P<0.05。即数据的结果皆达到统计学效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3.探讨与分析

冠心病实际上就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狭窄、阻塞时,即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从而发生一系列的症状(如胸闷、心绞痛等),甚至发生心肌梗塞而危及生命。心电图是检查心律失常最便捷的方法,心律失常发作时的心电图记录是确诊心律失常性质的重要依据,但当心律失常呈阵发性发作时,普通心电图就很难全面的评估心律失常性质、变化及转归,为患者的治疗延误时机。此时动态心电图就可以代替普通心电图的工作并很好的完成确诊的任务,这自然会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推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这一次的试验中,数据的收集及分析处理,每一步都参考了统计学的指标,也就是说最后的结果一律达到了P<0.05的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表现出的差异,完全可以作为实验的证据并得出这个结论。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病人的诊断治疗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为病人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广大民众的幸福指数做出卓越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小红.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12):70-71.

[2]牛靖.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2):26-27.

[3]陈素琴,徐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在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诊断分析[J].延边医学,2014(36):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