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对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意义。方法: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7月在我院进行诊治72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6例,采用单一文拉法辛治疗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认知心理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以及HAMD抑郁量表评分情况。结果: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观察组中,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高于对照组83.33%;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HAMD抑郁评分为(11.89±3.77),低于对照组(16.90±3.12)(p值<0.05)。结论:针对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采用文拉法辛合并认知心理治疗,采用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措施,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抑郁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文拉法辛 认知心理治疗 难治性抑郁症 治疗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准确率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时间区间范围为2019年3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在我院妇科登记47名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所有患者均引导其接受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合病理学检查结果,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在各项病变类型上检出率及检查结果和图像特点。结果:阴道超声检查各项疾病检出率要低于病理学检查检出率(P<0.05),但两者在各项病变类型检出率方面无比较意义;分析超声检查结果可发现子宫内膜癌病变宫腔积液率要远高于其他良性病变;子宫黏膜下肌瘤病变阻力指数也相对低于增生、息肉类病变。结论:在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进行诊断时,选择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更有助于医生鉴别病变类型,提高不同病型的确诊率。

  • 标签: 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内膜病变 准确率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有效性及意义。方法:以系统随机抽样法将本院2020年2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7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等额37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与优质护理,评价标准:护理有效率、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护理有效率94.59%明显比对照组护理有效率70.27%高,P<0.05;研究组平均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家属满意度97.3%明显比对照组家属满意度72.97%高,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应用在新生儿黄疸护理中利于增强此病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病情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家属很满意此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新生儿 黄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进行检验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心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为A组,另选同期收治代谢性疾病患者50例为B组,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群50例为C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清铁蛋白水平差异。结果A组与B组血清铁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与代谢性疾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含量均高于健康人群,可以此作为临床筛查依据,以便于及时治疗。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心脑血管疾病 代谢性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环肿瘤细胞(CTC)与子宫颈癌病理关系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2年10月于我院治疗60例子宫颈癌患者,采取术后外周血CTC,分析其在临床中意义。结果:患者发生淋巴结侵犯、淋巴脉管侵犯、ⅡB ~ⅣCTC 阳性率分别为75.76%,80.49%,70.59%,均高于未发生淋巴结侵犯、淋巴脉管侵犯、ⅠA ~ⅡA CTC 阳性率51.85%、31.58%、44.44%,P<0.05。结论:淋巴结/脉管侵犯、 FIGO分期与子宫颈癌CTC阳性率呈正相关,对判断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循环肿瘤细胞 子宫颈癌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个性化护理在胃大切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中实践意义。方法:对2021年2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治疗92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46例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术后行中医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术后胃电图慢波变化情况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胃慢电波、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胃大切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患者实施中医个性化护理有助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缩短胃电图慢波恢复时间,促进患者康复,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中医个性化护理 胃大部分切除术 早期肠内营养 胃肠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使用单纯药物治疗以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意义。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9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分配。参照组对45例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患者进行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对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胎儿畸形孕妇78例,同期纳入胎儿发育健康孕妇52例,通过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以及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各类畸形符合率、畸形效能。结果: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骨骼畸形、肺部畸形、颜面畸形、胎儿颈部水囊瘤符合率均高于单一二维超声、四维超声(P<0.0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效能中,准确度、敏感度均高于单一二维超声、四维超声(P<0.05),其中三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其诊断各类畸形符合率高于单一方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胎儿畸形 畸形符合率 畸形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肾病综合征采用ACEI联合激素治疗后具体疗效以及采用TGF-β1检测临床意义。方法:在2020年8月02021年9月收治肾病综合征患者中随机择取78例予以观察,通过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39例,前者接受单纯激素治疗,后者接受ACEI联合激素治疗,两组均接受TGF-β1检测,对比两组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后TGF-β1浓度、尿蛋白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血液生化指标上无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UN、Alb、Scr、Ccr水平调节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各项指标调节效果更好(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在TGF-β1浓度与尿蛋白水平均比对照组两项指标更低(P<0.05)。结论:肾病综合征接受ACEI联合激素治疗后整体疗效明显提升,利用TGF-β1检测可对病情检测起到良好鉴定效果,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ACEI 激素治疗 肾病综合征 TGF-β1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62排螺旋CT结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在肺癌早期诊断中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11月收诊70例疑似肺癌患者,以影像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50例,确诊),对照组(n=20例,未确诊),对比两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分析单独诊断及联合诊断阳性检出情况和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CEA、CYFRA2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血清CEA、CYFRA21-1、62排螺旋CT、联合诊断检出真阳性分别为39例、37例、40例、48例,真阴性17例,15例,15例,17例,假阴性11例、13例、10例、2例,假阳性3例、5例、5例、3例。单一行血清CEA、CYFRA21-1、62排螺旋CT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8.00%(39/50)、85.00%(17/20)、80.00%(56/70);74.00%(37/50)、75.00%(15/20)、74.29%(52/70);80.00%(40/50)、75.00%(15/20)、78.57%(55/70),联合检测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为96.00%(48/50)、85.00%(17/20)、92.86%(65/70)。结论:血清CEA、CYFRA21-1在肺癌诊断中均有一定价值,联合62排螺旋CT诊断在肺癌中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 标签: 62排螺旋CT CEA CYFRA21-1 肺癌早期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胎儿畸形孕妇78例,同期纳入胎儿发育健康孕妇52例,通过二维超声、四维超声以及两种方式联合诊断各类畸形符合率、畸形效能。结果: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骨骼畸形、肺部畸形、颜面畸形、胎儿颈部水囊瘤符合率均高于单一二维超声、四维超声(P<0.05)。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诊断畸形效能中,准确度、敏感度均高于单一二维超声、四维超声(P<0.05),其中三组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维超声联合四维超声对产前诊断胎儿畸形具有重要意义,其诊断各类畸形符合率高于单一方式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二维超声 四维超声 胎儿畸形 畸形符合率 畸形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六味地黄丸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进行相应分析。方法:我院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期间收治45例患有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根据抽签方式分为观察组(23例患儿)以及对照组(22例患儿)。对照组患儿采用孟鲁司特钠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在采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其进行治疗。结果: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后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在用药治疗后其总有效率(95.7%)明显大于对照组(81.9%),观察组患者用药后具有显著疗效。结论:联合六味地黄丸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儿童支气管哮喘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总IgE和嗜酸性粒细胞检测在过敏性皮肤病中临床意义。方法采用HITACHI7170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BECKMANCOULTERGEN.S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检测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总IgE和血液EOS水平,并对结果统计分析。结果8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中血清总IgE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453.1±283.3)IU/ml(9/24,37.5%),湿疹组(531.3±224.5)IU/ml(13/16,72.2%),药疹组(489.7±285.2)IU/ml(7/15,46.7%),荨麻疹组(476.1±211.1)IU/ml(5/12,41.7%),接触性皮炎组(514.0±263.6)IU/ml(7/13,53.8%);血液EOS水平(阳性率)分别为过敏性紫癜组(0.31±0.55)×109L(5/24,20.8%),湿疹组(1.17±1.60)×109L(8/16,50.0%),药疹组(0.48±0.48)×109L(4/15,26.7%),荨麻疹组(0.46±0.52)×109L(3/12,25.0%),接触性皮炎组(0.57±0.73)×109L(4/13,30.7%),除过敏性紫癜组外,湿疹组、药疹组、荨麻疹组以及接触性皮炎组血清总IgE及EOS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各组IgE值与EOS计数在统计学上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0.54<r<0.24)。结论血清IgE及血液EOS对多数过敏性皮肤病起到了一定作用,能清楚患者过敏状态,为临床上过敏性皮肤病早期诊断、综合治疗以及疗效评价提供帮助。

  • 标签: 过敏性皮肤病 总IgE 嗜酸性粒细胞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着重分析对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工作中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方案有效性,并列举数据对比,判定护理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按照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将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96例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8例),针对不同组别、不同干预模式,来记录各组患儿血气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数据,从而判定临床效果。结果 经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护理效果突出且安全性有保障,仅有3例并发症发生,发生率3/48(6.25%),且患儿各项血气指标水平均得到明显优化,相比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达到P<0.05标准。结论 将全面护理干预方案实施于行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其方案内容管理流程安全性显高,可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同时患儿血气指标得到优化,这对其整体治疗有效性起到了一定辅助作用,且对新生儿预后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故对此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创机械通气 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 全面护理 血气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期间,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于2018年7月到2020年9月期间收治恶性淋巴瘤患者共计50例,基于治疗干预护理措施分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5例录入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护理干预25例录入干预组,对比分析组间调研数据。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6.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2.0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组间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前GAD-7、PHQ-9等评分数据较之对照组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同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存在明显数据差异(P<0.05)。讨论:恶性淋巴瘤靶向治疗干预中,临床回来措施干预实施选择流程化护理干预,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心理情绪,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靶向治疗 流程化护理 效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小儿重症肺炎G-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sTREM-1(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IL-6(白介素-6)变化。方法 筛选本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重症肺炎患儿30例和体检健康小儿30例进行研究,比较相关资料。结果 重症肺炎和健康组G-CSF、sTREM-1、IL-6差异比较大,重症肺炎治疗后G-CSF、sTREM-1、IL-6下降明显(P<0.05)。结论 G-CSF、sTREM-1、IL-6指标分析预测小儿重症肺炎预后和疗效,价值比较高,对其分析和监测,能判断严重程度和预后,完善治疗方案。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白介素-6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性出血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应用价值。方法:从2018年8月-2021年8月在我院诊断消化性出血患者中任意择取40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200例,再择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20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给予三组研究对象均采用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检测,并且对比单项项目检测和联合项目检测诊断阳性率。结果:经统计,粪便隐血试验、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在消化性出血中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诊断阳性率。其中上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下消化道出血诊断阳性率。结论:在消化道出血性疾病诊断过程中采用粪便隐血试验与转铁蛋白联合检测应用效果十分显著,联合应用诊断准确率、敏感度、特异性明显较高,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病情判断,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性出血 粪便隐血试验 转铁蛋白 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