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臀肌挛缩症患者功能训练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收入的80例臀肌挛缩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的创口愈合率和出院后1个月的功能训练效果,包括患者的伤口愈合率、动作训练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红肿、疼痛、渗液均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伤口愈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一字步、并膝下蹲和翘腿动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功能训练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延续护理 臀肌挛缩症 功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用于脑梗死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2021年6月--2023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0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划分为实验组(早期肢体功能训练)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分析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后的ADL评分、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务人员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之中应用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的康复效果显著,改善了他们运动能力,提高了日常活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早期肢体功能训练 常规护理 脑梗死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对声带小结患者实施嗓音训练与嗓音卫生教育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内就诊的60例声带小结患者,通过随即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嗓音卫生教育)和实验组(30例,嗓音训练),治疗两个月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声带小结消失情况、嗓音障碍指数、动态喉镜检查结果,收集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后嗓音障碍指数、动态喉镜检查结果均出现一定的改善,相比之下实验组治疗后的声门闭合、声带黏膜波、声带运动对称性、声带振动规律性更低,最长发声时间、声带小结消失率更高,嗓音障碍指数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嗓音训练与嗓音卫生教育可以有效改善声带小结患者动态喉镜检查指标,缓解患者的嗓音障碍,提升声带小结消失率,促进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声带小结 嗓音训练 嗓音卫生教育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哮喘患者肺功能的影响。通过对XX名哮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实验,分别采用深呼吸训练、气道扩张训练和控制组。结果显示,在呼吸训练后,深呼吸组和气道扩张组的肺功能明显改善,而控制组无显著变化。这表明不同呼吸训练方式对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具有不同的影响,深呼吸训练和气道扩张训练对改善肺功能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哮喘,呼吸训练,肺功能,深呼吸,气道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脑梗死偏瘫患者康复中步行训练的时机选择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在本院医治脑梗死偏瘫的120例患者,为其开展回顾研究,将实施常规康复治疗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不同时期的步行训练的60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结果:干预后比较NIHSS评分、FMA评分、Barthel指数,两组均有所改变,且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FMA评分和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致残率(20%)低于对照组(50%),患者满意度(98.33%)高于对照组(83.33%),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不同时期的步行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肢体运动功能、受损神经功能均有显著改善效果。

  • 标签: 脑梗死偏瘫 步行训练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大型商场及复杂的地下空间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增多,火灾事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这不仅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也对消防部门的应急救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层消防中队作为最前线的应急救援力量,其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火灾事故的救援效率和救援成效。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大量的训练数据和受伤案例,识别出导致损伤的主要因素,并基于这些因素提出了一系列预防策略,旨在为消防员提供一个更安全的训练环境。

  • 标签: 消防中队 作战训练 常见损伤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就呼吸功能训练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炎患儿,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呼吸功能训练,比较两组肺功能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肺功能情况、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康复护理中应用呼吸功能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升患儿家属康复护理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康复护理 呼吸功能训练 肺炎患儿
  • 简介:摘要:骨肉瘤是一种恶性肿瘤,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手术是治疗骨肉瘤的主要方法之一,但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本文综述了骨肉瘤手术后的康复训练策略及其效果评估。首先,介绍了骨肉瘤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其次,探讨了手术后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包括恢复关节功能、减轻疼痛、增强肌力和改善生活质量。然后,总结了目前常用的康复训练策略,包括物理治疗、运动训练、康复护理和心理支持等。最后,分析了这些康复训练策略的效果评估方法和指标,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 标签: 骨肉瘤 康复训练 策略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评估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交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等量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治疗师组织实施社交技能训练护理。比较2组社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缺陷情况。结果:观察组IPT-15中的亲属关系、亲密关系以及竞争关系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ADL、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交技能训练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交技能和生活质量。该训练对于减少患者的社交回避和焦虑也有积极作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交技能 训练成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2016年7月78例尺桡骨双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组,分别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早期康复组给予早期康复训练护理。比较两组尺桡骨双骨折康复效果;尺桡骨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关节疼痛评分、前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早期康复组尺桡骨双骨折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康复组尺桡骨双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关节疼痛评分、前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相近,P>0.05;干预后早期康复组关节疼痛评分、前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训练护理在尺桡骨双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关节疼痛,促进前臂功能的改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康复训练护理 尺桡骨双骨折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实施放松训练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报告病例从2022.3-2023.3期间本院接受的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中选取90例,由患者挂号先后顺序开展分组,45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45例研究组接受放松训练护理方案。比较观察2组病人HAMA(焦虑)评分、HAMD(抑郁)评分,治疗效果。结果:区别于常规组,研究组焦虑症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更低(P<0.05);区别于常规组,研究组焦虑症患者治疗有效率44例(97.78),明显更高(P<0.05)。结论: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采取放松训练护理干预具有良好效果,一方面可以使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得到改善,另一方面,能够较大提升治疗有效率,建议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广泛性 焦虑症 放松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纳入研究,给予无菌性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对比护理前后患者排尿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尿潴留、尿失禁发生率显著降低,残余尿量显著低于护理前,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采用间歇导尿及膀胱功能训练的方式,能够有效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值得采纳应用。

  • 标签: 间歇导尿 膀胱功能训练 神经源性膀胱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病人 I期心脏康复 训练效果。方法: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和效果。 方法 选取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2月我院治疗的 5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 28 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呼吸训练并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二氧

  • 标签: 呼吸训练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功能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应用近距离视功能训练治疗儿童近视性弱视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18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近视性弱视患儿286例,并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给予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近距离视功能训练,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近视度数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患儿中,显效107例,有效35例,失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9.30%;对照组患儿中,显效89例,有效16例,失效3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73.43%,两者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前者大于后者,P

  • 标签: 近距离视功能训练 儿童近视性弱视 效果